人物|毛澤東如何對待親友及同學的來信

田家英 中國近代史 王首道 政治 領導文萃 2017-05-27
人物|毛澤東如何對待親友及同學的來信

1950年5月上旬,我從中央團校第二期結業,分配到當時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祕書室(後改為中共中央辦公廳祕書室),協助處理群眾給毛主席的來信,直到1966年6月。

“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

毛主席非常重視人民群眾的來信,在建國前夕指定他的政治祕書田家英負責處理。後來,由於群眾來信不斷增加,田家英一人忙不過來,於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祕書室陸續調進一些同志協助處理。

對親友來信要求介紹工作的,毛主席都一概婉言推辭。毛主席少年時的同學毛森品就曾要求幫助介紹工作,毛主席回信說:“吾兄出任工作極為贊成,其步驟似宜就群眾利益方面有所贊助表現,為人所重,自然而然地參加進去,不宜由弟推薦,反而有累清德,不知以為然否?”

最有說服力的事例,就是勸說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放棄來京工作。在中共中央進駐北平,緊鑼密鼓籌建新的人民政府那段日子,毛主席收到了楊開慧哥哥楊開智的幾封來信。楊開智信中除了告知楊家的近況之外,還流露出想到北平(10月1日後為北京)並希望得到較為理想工作安排的念頭。

看了楊開智的信,毛主席於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第四天給他覆信,要他打消這些念頭:“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

在給楊開智覆信表述了自己的意見後,毛主席在當天又給時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的王首道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使用的是同樣非常嚴肅的口吻:“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

人物|毛澤東如何對待親友及同學的來信

對合理要求儘量滿足

對親友來信提出的一些符合情理的要求,毛主席通常都是儘量予以滿足。

張維是毛主席早年交往較多的故鄉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當教授。1950年9月,他在給毛主席的信中提到自己母親八十壽辰。毛主席回信中寫道:“無以為贈,寫了幾個字,借致慶賀之忱。”他將自己寫的“如日之升,如月之恆”八個字,夾在覆信中寄給了張維。

羅元鯤是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的歷史教員。他於1952年10月來信,要求毛主席為當年也在一師執教的國文教員袁吉六題寫墓碑。毛主席慨然應允,題寫了“袁吉六先生之墓”,逐回信給羅元鯤寄去。

1963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的校長張幹來信,說他年老有病,要求將他女兒調回湖南工作,以便對他照顧。其時張幹已經79歲了,在20世紀60年代確屬高齡老者。毛主席在看了張乾的信後,曾給予幫助解決此事。他在給一師老同學周世釗的信中說:“老校長張幹先生,寄我兩信……他叫我設法助其女兒返湘工作,以便侍養。此事我正在辦,未知能辦得到否?如辦不到,可否另想方法。請你暇時找張先生一敘,看其生活上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協助?敘談結果,見告為荷。”

(摘自《組工文萃》2017年第五期)

稿件來源:《華聲文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