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1:左查理·芒格,右巴菲特,

查理芒格底01~10個思維模型,請閱讀此篇:你不得不瞭解的人生底層邏輯:查理芒格、孫正義都推崇備至的模型

上一篇認知提升篇分享了查理芒格的思想“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中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的第01~10個模型,這一篇繼續分享第11~20個模型。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我會針對100個模型的每一個模型都拆開了寫一篇文章。

11、不平衡性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後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具有不平衡性。例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為何我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為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我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這樣的比喻,會不會同時也在暗示現在互聯網保險遠不及傳統保險,但未來呢?

同樣的互聯網,一開始我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現在app的應用技術遠超歐美,特別是依託微信和支付寶的互聯網支付,依靠智能分發的資訊和短視頻app等等,這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再例如前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群。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為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具有徹底的顛覆性。

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實際上很多模型獨立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部分模型之間也一定的互斥或者矛盾的。

所以很多時候,把握時代的脈搏很重要,就像iPhone發佈之前的幾年喬布斯說的一樣,他在等,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時代。然後,3G來了,iPhone發佈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到了,蘋果徹底重生了。

12、非SR思維模型

《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約翰·華生提出了一個很腦殘但一度然很多人認為合理的推論。約翰·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沒有缺陷的嬰兒,把他們放在我設計的環境裡培養,我可以擔保,隨便挑選任何一個,我都能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類型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業鉅子甚至是乞丐或是竊賊,而無須考慮他的天賦、興趣、傾向、能力或其祖先的種族和職業。”他還說“人在各種情形下的情緒反應、行為反應,以及各種習慣,思維方式都是環境影響下逐漸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而非遺傳或本能。”

如果你聽過萬維鋼講的關於“刻意練習”的內容,是不是非常容易就認為約翰·華生說的很有道理,也就是行為心理學家們眼中所謂的人是一個複雜的機器:如果外部輸入刺激(S),人體器官就給出反應(R)。S-R反覆實踐(刻意練習)就形成了習慣。人對各種事物的喜怒哀樂是如此,人學習語言、思維、使用工具亦是如此,不過是一種習慣。

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其實現實中的這哥們,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做過這樣的實驗,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

非SR思維模型告訴我們,並不是任何人在任何領域通過專業的刻意練習就可以成為高手,關鍵是你要發現自己的特長。決定你一生行走長度的,一定不是你的短板,但一定是你的長處,你的興趣點,然後在興趣點上給與數十年的刻意練習,你才有機會成為高手。

非SR思維的第二層含義是,很多人在思考時基於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後的選擇,反應。

日常工作中,我們說拿到一份工作一定要多想想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去找資料,思考怎麼做,最後把“怎麼做”的過程拆分成具體步驟。完成之後,無論成功與否,都一定要覆盤等等,其實都暗合這一思維模型。

13、隱含前提思維模型

不要對任何人或事有角色期望。

隱含前提思維是比較特殊的模型之一,用大白話解釋,我之所以說成“不要對任何人有任何角色期望”是因為,太多人在生活中,對身邊的人都是帶有角色預期來共存的。例如工作中,你是財務,財務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你是程序員,代碼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這種角色預期是必須的,因為高效的分工協作才能達成組織的目標。

同樣的情況,我們把它迴歸到生活中來看,你是孩子的父/母親,你就應該為孩子付出一切;你是我女兒的男朋友,你就應該買房買車;你是我的男/女朋友,你就應該忍受我的壞脾氣?這種情況現實中是不是非常的多?我想說的是,憑什麼?憑什麼我就應該滿足你的要求?憑什麼父母勞累一天回家還要接受孩子的折騰?

不要對身邊的任何人有角色化的預期,是你真正開始學會和任何人溝通的前提。這就是這個思維模型的現實應用: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為,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狩獵時代,因為本能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為什麼的就被吃掉,而且,這樣反反覆覆重複最後又固化數千上萬年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當今的生活中,由於絕大多數人已經擺脫了基本的生存問題,人類走向了思考更宏大問題的場景之中,疊加上對未來無法有效預測的現狀,怎麼拋棄固有偏見看見事物、事情背後的本質性東西非常重要。

再回到國人的思想方面,查理芒格之前在中信的參訪中也有所提及,就是國人偏愛迷信,不相信科學,特別是概率。這其實就是前面已經說到的集體潛意識,集體固化的表現。任馬雲這樣的人也經常拜訪“王府”,中國的希望究竟在何處?

我在鍵盤上敲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腦海中閃現出自己遇到特殊情況是否會和父輩一樣選擇信奉迷信呢?我想會的,道理都懂卻做不好,知行難合一,底層邏輯沒有真正的刷新,也是無濟於事的,學習這些模型,每天重複重複的看這些寫下的文字,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洗腦的關鍵,特別是給成年人洗腦,只有重複,別無他法。

需要強調的是神學、佛學並不是迷信。

14、破束縛思維模型。

就像字面的意思一樣,不破不立,跨越邊界,走出舒適區才有思維的成長。

破束縛思維是成長性思維之一,之所以要破,就是因為在固有的束縛中,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打破固有思維方式尋找出路從而解決問題。一般意義上破束縛思維包含非常多的其它一些突破,例如常說的提前突破、時空上的突破,格局上的突破、系統上的突破、需求上的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覺突破、邏輯上的突破等等,所有這些中,所謂的束縛就是指邊界,規則,框架,經驗,本能,基因,視覺,甚至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等等。

以格局上的突破為例,認知提升有一個積累和質變的過程,前部分在做的是量變,後部分做的是質變。量不到一個極限值是很難出現質變的,所謂的格局突破就是一次次的質變。

例如從磚頭到房屋就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一塊磚頭到十塊,然後到一百塊都是量變的問題,頂多就是看到了一堆而不是一個。但是當數百萬塊磚頭一起按照合理的方式組合,你就會看到精美的教堂、遮風擋雨別墅、華麗宏偉的寫字樓等等。


"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1:左查理·芒格,右巴菲特,

查理芒格底01~10個思維模型,請閱讀此篇:你不得不瞭解的人生底層邏輯:查理芒格、孫正義都推崇備至的模型

上一篇認知提升篇分享了查理芒格的思想“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中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的第01~10個模型,這一篇繼續分享第11~20個模型。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我會針對100個模型的每一個模型都拆開了寫一篇文章。

11、不平衡性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後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具有不平衡性。例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為何我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為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我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這樣的比喻,會不會同時也在暗示現在互聯網保險遠不及傳統保險,但未來呢?

同樣的互聯網,一開始我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現在app的應用技術遠超歐美,特別是依託微信和支付寶的互聯網支付,依靠智能分發的資訊和短視頻app等等,這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再例如前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群。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為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具有徹底的顛覆性。

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實際上很多模型獨立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部分模型之間也一定的互斥或者矛盾的。

所以很多時候,把握時代的脈搏很重要,就像iPhone發佈之前的幾年喬布斯說的一樣,他在等,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時代。然後,3G來了,iPhone發佈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到了,蘋果徹底重生了。

12、非SR思維模型

《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約翰·華生提出了一個很腦殘但一度然很多人認為合理的推論。約翰·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沒有缺陷的嬰兒,把他們放在我設計的環境裡培養,我可以擔保,隨便挑選任何一個,我都能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類型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業鉅子甚至是乞丐或是竊賊,而無須考慮他的天賦、興趣、傾向、能力或其祖先的種族和職業。”他還說“人在各種情形下的情緒反應、行為反應,以及各種習慣,思維方式都是環境影響下逐漸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而非遺傳或本能。”

如果你聽過萬維鋼講的關於“刻意練習”的內容,是不是非常容易就認為約翰·華生說的很有道理,也就是行為心理學家們眼中所謂的人是一個複雜的機器:如果外部輸入刺激(S),人體器官就給出反應(R)。S-R反覆實踐(刻意練習)就形成了習慣。人對各種事物的喜怒哀樂是如此,人學習語言、思維、使用工具亦是如此,不過是一種習慣。

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其實現實中的這哥們,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做過這樣的實驗,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

非SR思維模型告訴我們,並不是任何人在任何領域通過專業的刻意練習就可以成為高手,關鍵是你要發現自己的特長。決定你一生行走長度的,一定不是你的短板,但一定是你的長處,你的興趣點,然後在興趣點上給與數十年的刻意練習,你才有機會成為高手。

非SR思維的第二層含義是,很多人在思考時基於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後的選擇,反應。

日常工作中,我們說拿到一份工作一定要多想想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去找資料,思考怎麼做,最後把“怎麼做”的過程拆分成具體步驟。完成之後,無論成功與否,都一定要覆盤等等,其實都暗合這一思維模型。

13、隱含前提思維模型

不要對任何人或事有角色期望。

隱含前提思維是比較特殊的模型之一,用大白話解釋,我之所以說成“不要對任何人有任何角色期望”是因為,太多人在生活中,對身邊的人都是帶有角色預期來共存的。例如工作中,你是財務,財務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你是程序員,代碼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這種角色預期是必須的,因為高效的分工協作才能達成組織的目標。

同樣的情況,我們把它迴歸到生活中來看,你是孩子的父/母親,你就應該為孩子付出一切;你是我女兒的男朋友,你就應該買房買車;你是我的男/女朋友,你就應該忍受我的壞脾氣?這種情況現實中是不是非常的多?我想說的是,憑什麼?憑什麼我就應該滿足你的要求?憑什麼父母勞累一天回家還要接受孩子的折騰?

不要對身邊的任何人有角色化的預期,是你真正開始學會和任何人溝通的前提。這就是這個思維模型的現實應用: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為,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狩獵時代,因為本能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為什麼的就被吃掉,而且,這樣反反覆覆重複最後又固化數千上萬年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當今的生活中,由於絕大多數人已經擺脫了基本的生存問題,人類走向了思考更宏大問題的場景之中,疊加上對未來無法有效預測的現狀,怎麼拋棄固有偏見看見事物、事情背後的本質性東西非常重要。

再回到國人的思想方面,查理芒格之前在中信的參訪中也有所提及,就是國人偏愛迷信,不相信科學,特別是概率。這其實就是前面已經說到的集體潛意識,集體固化的表現。任馬雲這樣的人也經常拜訪“王府”,中國的希望究竟在何處?

我在鍵盤上敲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腦海中閃現出自己遇到特殊情況是否會和父輩一樣選擇信奉迷信呢?我想會的,道理都懂卻做不好,知行難合一,底層邏輯沒有真正的刷新,也是無濟於事的,學習這些模型,每天重複重複的看這些寫下的文字,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洗腦的關鍵,特別是給成年人洗腦,只有重複,別無他法。

需要強調的是神學、佛學並不是迷信。

14、破束縛思維模型。

就像字面的意思一樣,不破不立,跨越邊界,走出舒適區才有思維的成長。

破束縛思維是成長性思維之一,之所以要破,就是因為在固有的束縛中,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打破固有思維方式尋找出路從而解決問題。一般意義上破束縛思維包含非常多的其它一些突破,例如常說的提前突破、時空上的突破,格局上的突破、系統上的突破、需求上的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覺突破、邏輯上的突破等等,所有這些中,所謂的束縛就是指邊界,規則,框架,經驗,本能,基因,視覺,甚至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等等。

以格局上的突破為例,認知提升有一個積累和質變的過程,前部分在做的是量變,後部分做的是質變。量不到一個極限值是很難出現質變的,所謂的格局突破就是一次次的質變。

例如從磚頭到房屋就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一塊磚頭到十塊,然後到一百塊都是量變的問題,頂多就是看到了一堆而不是一個。但是當數百萬塊磚頭一起按照合理的方式組合,你就會看到精美的教堂、遮風擋雨別墅、華麗宏偉的寫字樓等等。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2:磚頭質變的結果,來源:巴黎聖母院官網


第二個是具體突破的是什麼?我常年做互聯網生態戰略的培訓,總會被問到互聯網公司的邊界問題。其實在自然環境中,哪有什麼邊界?之所以存在我們當前看到的所謂零售、金融、娛樂、物流種種商業類別的劃分,本質上是人類分工協作過程中為了提升效率而做的努力,最後經過數萬年演化的產物。但是人或者人這個種群本身並沒有在智人出現的時候就對此類種種進行的劃分,請問又何談邊界的問題呢?

企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沒有邊界,需求就不會有邊界,企業就不應該設界。在物理世界中,能滿足這樣的環境就是城市,超大型城市,人口越集中,城市規模越大人類協同的效率越高,滿足人類的需求多樣性也就越豐富。在商業環境中,道理同樣存在,為了提高協同的效率,滿足當下(每個時代不同的當下)。但是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協同方式,原則上它可以實現讓全球七十多億人實時在線協同互動來完成各自特定的目標。目前看能滿足這樣的需求的商業形態只有“互聯網生態”。

15、系統一系統二思維模型。

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博弈與合作。

系統一系統二思維來自於美國作家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一書,國內各種互聯網大佬、混沌李善友、得到系老師們等等都非常推崇的一個思維模型。

所謂的系統一系統二理論是指人的大腦有兩套系統來指導人的行為(注意,這是卡尼曼人為劃分的,實際並不存在物理區域),他們分別是系統一和系統二。系統一你可以看做我們所謂的感性,它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例如看到美食流口水,看到危險躲避,別人叫你的名字你會答應等等,它是自助系統、衝動、憑直覺。系統二你可以理解為理性,它的運行需要人可以調動,也就是在系統一失效的時候,系統二啟動。系統二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它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例如學習的過程有兩種,嬰幼兒這種模仿式學習更多的是調動系統一,但教育、填鴨式的學習,成人教育等等的學習都必須依靠系統二,因此才有教育反人性一說。

第二個較為關鍵的地方是兩個系統之間的關係,在我們醒著的時候,系統一處於自主運行狀態,而系統二處於只有部分功能參與的放鬆狀態。系統一不斷為系統二提供印象、直覺、意向和感覺等信息,並且系統二通常會毫無保留的接受系統一的建議。這就是你為什麼會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並依自己的想法行動的原因。但是,當我們遇到吃驚的事情時,系統二會被大範圍激活。如果事物違反了系統一所設定的世界,比如電燈泡在唱歌、貓在像狗一樣汪汪叫,那麼,系統二也會被快速激活,從而對這類讓人“吃驚”的事物做更細緻、更深入的判斷和解讀。另外,我們之所以在生氣時也能保持應有的禮節,在夜晚開車時能夠保持警惕,都是系統二的功勞。

當然,系統一和系統二也是卡尼曼可以劃分的虛擬角色,未來更好的解釋大腦的運行,截止目前尚未科學發現大腦存在這樣的實體的劃分。但話又說回來,人類社會的各種分類,都是虛擬的,為了適合人腦更好的認知而已。

16、九屏幕分析思維模型。

拓展自己思維的一個模型,它可以幫助用戶分析和解決問題,找到當前系統,當前系統的超系統和子系統。當前系統過去和未來,超系統和子系統的過去和將來,可作為企劃構想、創意發生之引導思考之工具。

這個模式對新手來說看起來好像有點複雜,一旦瞭解會受益頗多。為了更好地說明該模型,配張圖供大家參考:


"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1:左查理·芒格,右巴菲特,

查理芒格底01~10個思維模型,請閱讀此篇:你不得不瞭解的人生底層邏輯:查理芒格、孫正義都推崇備至的模型

上一篇認知提升篇分享了查理芒格的思想“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中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的第01~10個模型,這一篇繼續分享第11~20個模型。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我會針對100個模型的每一個模型都拆開了寫一篇文章。

11、不平衡性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後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具有不平衡性。例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為何我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為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我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這樣的比喻,會不會同時也在暗示現在互聯網保險遠不及傳統保險,但未來呢?

同樣的互聯網,一開始我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現在app的應用技術遠超歐美,特別是依託微信和支付寶的互聯網支付,依靠智能分發的資訊和短視頻app等等,這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再例如前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群。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為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具有徹底的顛覆性。

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實際上很多模型獨立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部分模型之間也一定的互斥或者矛盾的。

所以很多時候,把握時代的脈搏很重要,就像iPhone發佈之前的幾年喬布斯說的一樣,他在等,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時代。然後,3G來了,iPhone發佈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到了,蘋果徹底重生了。

12、非SR思維模型

《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約翰·華生提出了一個很腦殘但一度然很多人認為合理的推論。約翰·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沒有缺陷的嬰兒,把他們放在我設計的環境裡培養,我可以擔保,隨便挑選任何一個,我都能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類型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業鉅子甚至是乞丐或是竊賊,而無須考慮他的天賦、興趣、傾向、能力或其祖先的種族和職業。”他還說“人在各種情形下的情緒反應、行為反應,以及各種習慣,思維方式都是環境影響下逐漸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而非遺傳或本能。”

如果你聽過萬維鋼講的關於“刻意練習”的內容,是不是非常容易就認為約翰·華生說的很有道理,也就是行為心理學家們眼中所謂的人是一個複雜的機器:如果外部輸入刺激(S),人體器官就給出反應(R)。S-R反覆實踐(刻意練習)就形成了習慣。人對各種事物的喜怒哀樂是如此,人學習語言、思維、使用工具亦是如此,不過是一種習慣。

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其實現實中的這哥們,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做過這樣的實驗,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

非SR思維模型告訴我們,並不是任何人在任何領域通過專業的刻意練習就可以成為高手,關鍵是你要發現自己的特長。決定你一生行走長度的,一定不是你的短板,但一定是你的長處,你的興趣點,然後在興趣點上給與數十年的刻意練習,你才有機會成為高手。

非SR思維的第二層含義是,很多人在思考時基於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後的選擇,反應。

日常工作中,我們說拿到一份工作一定要多想想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去找資料,思考怎麼做,最後把“怎麼做”的過程拆分成具體步驟。完成之後,無論成功與否,都一定要覆盤等等,其實都暗合這一思維模型。

13、隱含前提思維模型

不要對任何人或事有角色期望。

隱含前提思維是比較特殊的模型之一,用大白話解釋,我之所以說成“不要對任何人有任何角色期望”是因為,太多人在生活中,對身邊的人都是帶有角色預期來共存的。例如工作中,你是財務,財務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你是程序員,代碼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這種角色預期是必須的,因為高效的分工協作才能達成組織的目標。

同樣的情況,我們把它迴歸到生活中來看,你是孩子的父/母親,你就應該為孩子付出一切;你是我女兒的男朋友,你就應該買房買車;你是我的男/女朋友,你就應該忍受我的壞脾氣?這種情況現實中是不是非常的多?我想說的是,憑什麼?憑什麼我就應該滿足你的要求?憑什麼父母勞累一天回家還要接受孩子的折騰?

不要對身邊的任何人有角色化的預期,是你真正開始學會和任何人溝通的前提。這就是這個思維模型的現實應用: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為,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狩獵時代,因為本能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為什麼的就被吃掉,而且,這樣反反覆覆重複最後又固化數千上萬年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當今的生活中,由於絕大多數人已經擺脫了基本的生存問題,人類走向了思考更宏大問題的場景之中,疊加上對未來無法有效預測的現狀,怎麼拋棄固有偏見看見事物、事情背後的本質性東西非常重要。

再回到國人的思想方面,查理芒格之前在中信的參訪中也有所提及,就是國人偏愛迷信,不相信科學,特別是概率。這其實就是前面已經說到的集體潛意識,集體固化的表現。任馬雲這樣的人也經常拜訪“王府”,中國的希望究竟在何處?

我在鍵盤上敲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腦海中閃現出自己遇到特殊情況是否會和父輩一樣選擇信奉迷信呢?我想會的,道理都懂卻做不好,知行難合一,底層邏輯沒有真正的刷新,也是無濟於事的,學習這些模型,每天重複重複的看這些寫下的文字,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洗腦的關鍵,特別是給成年人洗腦,只有重複,別無他法。

需要強調的是神學、佛學並不是迷信。

14、破束縛思維模型。

就像字面的意思一樣,不破不立,跨越邊界,走出舒適區才有思維的成長。

破束縛思維是成長性思維之一,之所以要破,就是因為在固有的束縛中,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打破固有思維方式尋找出路從而解決問題。一般意義上破束縛思維包含非常多的其它一些突破,例如常說的提前突破、時空上的突破,格局上的突破、系統上的突破、需求上的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覺突破、邏輯上的突破等等,所有這些中,所謂的束縛就是指邊界,規則,框架,經驗,本能,基因,視覺,甚至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等等。

以格局上的突破為例,認知提升有一個積累和質變的過程,前部分在做的是量變,後部分做的是質變。量不到一個極限值是很難出現質變的,所謂的格局突破就是一次次的質變。

例如從磚頭到房屋就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一塊磚頭到十塊,然後到一百塊都是量變的問題,頂多就是看到了一堆而不是一個。但是當數百萬塊磚頭一起按照合理的方式組合,你就會看到精美的教堂、遮風擋雨別墅、華麗宏偉的寫字樓等等。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2:磚頭質變的結果,來源:巴黎聖母院官網


第二個是具體突破的是什麼?我常年做互聯網生態戰略的培訓,總會被問到互聯網公司的邊界問題。其實在自然環境中,哪有什麼邊界?之所以存在我們當前看到的所謂零售、金融、娛樂、物流種種商業類別的劃分,本質上是人類分工協作過程中為了提升效率而做的努力,最後經過數萬年演化的產物。但是人或者人這個種群本身並沒有在智人出現的時候就對此類種種進行的劃分,請問又何談邊界的問題呢?

企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沒有邊界,需求就不會有邊界,企業就不應該設界。在物理世界中,能滿足這樣的環境就是城市,超大型城市,人口越集中,城市規模越大人類協同的效率越高,滿足人類的需求多樣性也就越豐富。在商業環境中,道理同樣存在,為了提高協同的效率,滿足當下(每個時代不同的當下)。但是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協同方式,原則上它可以實現讓全球七十多億人實時在線協同互動來完成各自特定的目標。目前看能滿足這樣的需求的商業形態只有“互聯網生態”。

15、系統一系統二思維模型。

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博弈與合作。

系統一系統二思維來自於美國作家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一書,國內各種互聯網大佬、混沌李善友、得到系老師們等等都非常推崇的一個思維模型。

所謂的系統一系統二理論是指人的大腦有兩套系統來指導人的行為(注意,這是卡尼曼人為劃分的,實際並不存在物理區域),他們分別是系統一和系統二。系統一你可以看做我們所謂的感性,它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例如看到美食流口水,看到危險躲避,別人叫你的名字你會答應等等,它是自助系統、衝動、憑直覺。系統二你可以理解為理性,它的運行需要人可以調動,也就是在系統一失效的時候,系統二啟動。系統二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它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例如學習的過程有兩種,嬰幼兒這種模仿式學習更多的是調動系統一,但教育、填鴨式的學習,成人教育等等的學習都必須依靠系統二,因此才有教育反人性一說。

第二個較為關鍵的地方是兩個系統之間的關係,在我們醒著的時候,系統一處於自主運行狀態,而系統二處於只有部分功能參與的放鬆狀態。系統一不斷為系統二提供印象、直覺、意向和感覺等信息,並且系統二通常會毫無保留的接受系統一的建議。這就是你為什麼會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並依自己的想法行動的原因。但是,當我們遇到吃驚的事情時,系統二會被大範圍激活。如果事物違反了系統一所設定的世界,比如電燈泡在唱歌、貓在像狗一樣汪汪叫,那麼,系統二也會被快速激活,從而對這類讓人“吃驚”的事物做更細緻、更深入的判斷和解讀。另外,我們之所以在生氣時也能保持應有的禮節,在夜晚開車時能夠保持警惕,都是系統二的功勞。

當然,系統一和系統二也是卡尼曼可以劃分的虛擬角色,未來更好的解釋大腦的運行,截止目前尚未科學發現大腦存在這樣的實體的劃分。但話又說回來,人類社會的各種分類,都是虛擬的,為了適合人腦更好的認知而已。

16、九屏幕分析思維模型。

拓展自己思維的一個模型,它可以幫助用戶分析和解決問題,找到當前系統,當前系統的超系統和子系統。當前系統過去和未來,超系統和子系統的過去和將來,可作為企劃構想、創意發生之引導思考之工具。

這個模式對新手來說看起來好像有點複雜,一旦瞭解會受益頗多。為了更好地說明該模型,配張圖供大家參考: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3:九屏圖分類,來源:互聯網


由於該模型設計的內容比較多,至少包括兩個維度和三個系統,即:

  • 維度一,時間維度,也叫時間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可以比作X軸:過去、現在、未來;
  • 維度二,空間維度,也叫空間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可以看做Y軸:陰性環境、中性環境、陽性環境;
  • 三個系統,系統維度,也叫系統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可以看做Z軸:子系統、系統、超系統。


需要強調的是環境軸在實際應用中一定不是三個,可能都多個,要具體情況具體討論。

九屏幕思維模型可以應用事物和相關事物在不同時間階段不同環境的形態。比如一個產品,一個商業模型等。

這個思維模型給我們的啟發還有,一個事物未來的發展並不是基於單一緯度,可能是很多因素在共同作用,就比如博格巴的轉費會在2016年是一億(1.05億歐刷新足壇當時的記錄),所有人都覺得好貴好貴。但誰知2017年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巴黎花費2.22億(創紀錄的2.22億歐元,內馬爾的轉會震驚了整個國際足壇)購買了內馬爾,之後各大球星都飆升至一億以上。說明這個事件的出現,提升了所有人的心理域限,所有人因此而改變了。

十多年前,大約2007年前後,我們認為阿里估值400億美金,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很多人認為肯定都是泡沫,包括阿里自己的員工,早早的就把手裡的股票賣了套現。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市值後面依然多了一個0,這就是現實不斷刷新我們心理錨點的過程。

索羅斯的羊群效應,也是應用了這樣的原理,他會預測自己的一個行為對人內心的影響,他會拼命買進股票,然後突然賣掉很多,很多不知怎麼回事的人就會突然恐懼,然後也開始拋售自己的股票。而中國之所以在亞洲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倖免就是看透了這個戰術,大陸準備用全國之力接著,這樣索羅斯必敗,所以索羅斯不再敢對香港出手。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多元思維模型及其相互間的聯合作用。一個表面的事物本身可能極其複雜,把事物想簡單,就會讓我們誤判。

放到我做互聯生態建設諮詢工作中,啟示也是非常明顯,例如互聯網企業在謀劃未來生態型商業模式,傳統產業型企業也在謀劃未來的生態型商業模式,但是,兩類企業結果肯定趨同但路徑完全不一樣,互聯網企業更多地是橫向演化過去的,但傳統的企業更多應該是縱向演化過去的,不過傳統企業的風險似乎更高。你可以看做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多地是仰攻,因此在使命、願景、價值觀和文化這類心智模式不輸的情況下,你的投入上也要領先於互聯網公司才是,這個投入是什麼?就是我經常強調的三個壓倒:資金上的壓倒性投入、人才上的壓倒性投入、人才時間上的壓倒性投入。

心智和投入都遠壓倒性超過,才有更大的概率取勝。

17、啟發式偏差思維模型。

當人們要對一個既複雜模糊又不確定的事件進行判斷時,由於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會走一些思維的捷徑,比如:依賴過去的經驗,通過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分析處理,得到啟示,然後利用得到的啟示作出判斷。這些思維的捷徑,有時幫助人們快速地做出準確的判斷,但有時會導致判斷的偏差。這些因走捷徑而導致的判斷偏差,就稱為“啟發式偏差”。這其實也符合進化的邏輯:大腦運行的機制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

一般所謂的啟發式偏差,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錨定效應。這三種方法既可以得出正確的推理結果也有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

(1)代表性偏差。美國司法判決會很大程度上參考過往同類案件的宣判,這就是代表性偏差中所謂的代表性。人們往往在使用啟發法的時候,一般首先會考慮到借鑑要判斷事件本身或事件的同類事件以往的經驗即以往出現的結果,這種推理過程稱之為代表性啟發法。一般情況下,代表性是一個有用的啟發法,但在分析以往經驗,尋找規律或結果的概率分佈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偏差,從而得到錯誤的啟示,導致判斷錯誤。例如代表性會導致忽略樣本大小,在分析事件特徵或規律時,人們往往不能正確理解統計樣本大小的意義,對總體進行統計的結果才是真正的結果,樣本的數量愈接近真實的數量,統計的結果也就愈可信,樣本愈小,與真實數量相差愈大,統計的結果愈不能反映真實的結果情況。第二,代表性會忽略判斷的難易程度,即使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難以判斷的問題,也簡單地去作出判斷,或經常根據不規範的和與判斷無關的描述輕易地作出判斷,或經常會忽略掉不熟悉或是看不懂的信息,只憑自己能夠理解和熟悉的信息去作出判斷,這些忽略掉的信息可能對判斷是關鍵的。

(2)可得性偏差。此類情況,一般指人們應用啟發法進行判斷時,往往會依賴最先想到的經驗和信息,並認定這些容易知覺到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常出現,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這種判斷方法稱為可得性啟發法。人最容易想到的通常是過去經常發生的事件或近期發生的不尋常事件,但這些信息也可能對判斷是不重要的或不夠的,自然也會導致判斷上的偏差,因此,在使用可得性啟發法時要注意對易得性信息的性質進行判斷,挖掘更多的信息進行綜合判斷。

(3)錨定效應。人們在進行判斷時常常根據一些典型特徵或過去的經驗對事件的發生產生某個錨定值,調整的範圍也在該錨定值的臨近領域,導致在判斷中常常過分誇大或縮小事件的發生概率,出現非理性傾向。

18、六頂帽思維模型。

也叫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

這裡一定要特意介紹下愛德華·德·博諾博士,他被譽為20世紀改變人類思考方式的締造者,是創造性思維領域和思維訓練領域舉世公認的權威,被尊為“創新思維之父”。他是第一次把創造性思維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是思維訓練領域的國際權威,歐洲創新協會將他列為人類歷史上貢獻最大的250人之一,德·博諾這個名字已經成為創造力和新思維的象徵。

六頂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代表六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使用以下六種基本思維模式:

  • 白色思考帽:信息,事實與數據。白色是中立而客觀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們思考的是關注客觀的事實和數據。
  • 綠色思考帽:創意,變革與發散。綠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徵勃勃生機。綠色思考帽寓意創造力和想象力。具有創造性思考、頭腦風暴、求異思維等功能。
  • 黃色思考帽:價值,利益與成本。黃色代表價值與肯定。戴上黃色思考帽,人們從正面考慮問題,表達樂觀的、滿懷希望的、建設性的觀點。
  • 黑色思考帽:謹慎,批評與風險。戴上黑色思考帽,人們可以運用否定、懷疑、質疑的看法,合乎邏輯的進行批判,盡情發表負面的意見,找出邏輯上的錯誤。
  • 紅色思考帽:感覺,情緒,直覺。紅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紅色思考帽,人們可以表現自己的情緒,人們還可以表達直覺、感受、預感等方面的看法。
  • 藍色思考帽:思維,邏輯與控制。藍色思考帽負責控制和調節思維過程。負責控制各種思考帽的使用順序,規劃和管理整個思考過程,並負責做出結論。


現實中,六頂思考帽子既被看作平行思維工具(平行思維是指從不同角度認知同一個問題的思考模式,例如一道數學題的多種解法),也被認為是創新思維工具,是人際溝通的操作框架,更是提高團隊智商的有效方法。

實際使用上,對六頂思考帽的應用關鍵在於使用者用何種方式去排列帽子的順序,也就是組織思考的流程。只有掌握瞭如何編織思考的流程,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六頂思考帽的應用方法,不然往往會讓人們感覺這個工具並不實用。帽子順序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寫文章的時候需要事先計劃自己的結構提綱,自己不會寫得混亂,一個程序員在編制大段程序之前也需要先設計整個程序的模塊流程,思維同樣是這個道理。六頂思考帽不僅僅定義了思維的不同類型,而且定義了思維的流程結構對思考結果的影響。

下面是一個六頂思考帽在會議中的典型的應用步驟:

  • 陳述問題(白帽);
  • 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綠帽);
  • 評估該方案的優點(黃帽);
  • 列舉該方案的缺點(黑帽);
  • 對該方案進行直覺判斷(紅帽);
  • 總結陳述,做出決策(藍帽)。


這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綠帽子和藍帽子在實際應用中是否統一,如果出現背道而馳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綠色思考帽十分自由活躍,而且可以天馬行空,對應的藍色思考帽卻旨在控制和指引思考過程的方向。

為什麼是綠色?我們看到草木花蔬菜等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是綠色欣欣向榮的,它們代表生長,代表豐收,代表生命,只有生長才能發芽、繁育和壯大。所以綠帽子是活躍的象徵,用來代表創造性的思考。團隊決策的時候,白色帽子羅列出信息,紅色帽子允許我們表達感覺,黑色帽子和黃色帽子處理邏輯判斷。因此,輪到綠色帽子來展開實際行動,戴上綠色帽子就必須提出建議,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考,而不是僅僅對事物做出被動反應。一般認為綠色帽子有五個重要用途,包括:考察、提出建議,尋找其他選擇,提出新的創意,激發等。除此之外,綠色帽子的特徵就是行動和活力。

和綠色帽子對應的,是藍色思考帽,作為天空色的象徵,站在天空俯瞰萬物,超越一切進行思考,同時也在俯瞰整個思考過程,說白了就是對思考的思考。因此,它的作用是回顧對思考過程的回顧和總結,它控制著思考過程。例如團隊的最後決策人,樂隊的智慧等等,都是藍帽子。一般認為藍帽子角色應該做五件事:思考我們現在到了哪裡?思考下一步是什麼?設計整個思考過程的程序;在思考過程中的任何一點,參與思考的成員都可以戴上藍色帽子並要求做出總結;負責觀察和評論。

當然,要想一切順利進行,控制好藍帽子的權限。當然,綠帽子在規則與邊界內思考,效率會高很多。

作為思維工具,六頂思考帽已被美、日、英、澳等50多個國家政府在學校教育領域內設為教學課程。同時也被世界許多著名商業組織所採用作為創造組織合力和創造力的通用工具。這些組織包括:微軟,IBM,西門子,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波音公司,松下,杜邦以及麥當勞等等。感興趣的可以百度自行了解。

19、諾依曼思維模型。

就是馮·諾依曼的思維方式所形成的模型。這裡首先要介紹下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它是美籍匈牙利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物理學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是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簡單的講,如果沒有他,很難想象是否有現如今的計算機,他的精髓貢獻是兩點:2進制思想與程序內存思想。

而所謂的馮·諾依曼思維模型是指把一個複雜的事物拆解的非常非常地細,並做到可以隨意地組合的能力。要想搞明白這個模型,你首先要去了解什麼是馮·諾依曼結構:

1945年3月,馮·諾依曼領導的小組發表了“存儲程序”方式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方案EDVAC,宣告了現代計算機結構思想的誕生。“存儲程序”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必須將事先編好的程序和原始數據送入主存後才能執行程序,一旦程序被啟動執行,計算機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員干預下自動完成逐條指令取出和執行任務。

馮·諾依曼以其同事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員於1946年開始設計“存儲程序”計算機,該機被稱為ISA計算機,它是現代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的原型機。馮·諾依曼模型基本思想:

  • 採用“存儲程序”工作方式。
  • 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個基本部件組成。
  • 存儲器不僅能存放數據,而且也能存放指令,形式上數據和指令沒什麼區別,但計算機能區分它們;控制器應能自動執行命令;運算器應該能進行加,減,乘,除四種基本運算,並且也能進行邏輯運算;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輸入/輸出設備使用計算機。
  • 計算機內部以二進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數據;每條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組成,操作碼指出操作類型,地址碼指出操作數的地址;由一串指令組成程序。


這就是馮·諾依曼結構,可以說也是這套思想奠定了現如今的計算機甚至未來物聯網。放到我們具體思維模型中,我們沒必要去討論計算機運算原理,只需要瞭解這種思維模型即可。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問題,首先能夠拆解任何問題,然後將之重新組合,從而使答案呈現為顯而易見的結果。同時,也要想辦法能將大問題分解為極小的細節,把極小的細節組合成具有任意指定屬性的大問題。這是馮諾依曼的能耐,也是我們要學習的能力。

這就是一種入微的洞察與瞭解,更是一種發揮創意的天馬行空的組合,而這種組合,又是基於科學與理性。在我看,這種拆解到極其細緻,有一部分就是作用了基石模型,可以把模型隨意組合。

諾依曼模型可以應用在學習一種新事物,解決一個複雜問題,處理一個項目,分析別人做的好的案例或文案,解讀一個人做的好的地方,探究一個事物的本質,尋找策略與創意等。

實際上,平時喜歡閱讀或者接觸新事物,瞭解熱點等的人應該知道,現如今的技術發展水平,要想出現顛覆式的創新幾乎不可能,因此“熊彼特獎”得主布萊恩·阿瑟(Brian Arthur) 在他的《技術的本質》一書中說到,新技術並不是突兀的產生,而是來自於現有技術的組合和合成,最多是在現有技術的集合中加入了一些來自於新現象的新要素。

萊恩·阿瑟的這段話其實就道出了創新的本質問題:現有元素的組合。我在給保險公司做數字化轉型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一些產品、運營的問題,實際上產品(就是app)的問題,所有騰訊系產品都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你要做的是怎麼和保險業務組合。運營的問題,幾乎所有阿里系的方法論都在市面上可以找到,你要做的是怎麼和保險業務組合並落地。將互聯網的玩法結合到保險行業,其實就是創新。這些道理其實我們都懂,關鍵的問題不是方案或方法論,而是執行力的問題。

20、三層解釋思維模型。

這個模型更多的是在分享一種分層的思想。任何事物(事情)都是分層的,我們說的變化也是分層的,我們說的用戶體驗也是分層的,我們說的生態也是分層的,我們看到的世界也是分層的。

三層解釋思維模型。把一個事物的解釋分成了三層,分別是:現實層,技術層,底層。

  • 現實層。解釋淺顯的,大多數人能看到的因果,所謂的所見即所得。
  • 技術層。解釋現實背後的規律,是現象之下的一層。是一種背景帶來的規律,是一種看得見技能的規律。
  • 底層。是一種可以廣泛適用的規律。是深層次思維模型,通達人性,洞悉法則。


這三層解釋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深度剖析一個事件的原因、瞭解一個複雜事物的規律。我們常說,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認知能力包括兩方面,分別是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本科及之前的能力,我們都在鍛鍊我們的學習能力,碩士研究生階段我們在鍛鍊我們研究他人的能力,博士研究生階段我們在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研究能力。三層解釋思維模型就是你碩士階段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一個人走上社會處理工作問題時,會經常使用的工具或模型。


"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1:左查理·芒格,右巴菲特,

查理芒格底01~10個思維模型,請閱讀此篇:你不得不瞭解的人生底層邏輯:查理芒格、孫正義都推崇備至的模型

上一篇認知提升篇分享了查理芒格的思想“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中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的第01~10個模型,這一篇繼續分享第11~20個模型。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我會針對100個模型的每一個模型都拆開了寫一篇文章。

11、不平衡性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後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具有不平衡性。例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為何我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為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我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這樣的比喻,會不會同時也在暗示現在互聯網保險遠不及傳統保險,但未來呢?

同樣的互聯網,一開始我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現在app的應用技術遠超歐美,特別是依託微信和支付寶的互聯網支付,依靠智能分發的資訊和短視頻app等等,這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再例如前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群。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為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具有徹底的顛覆性。

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實際上很多模型獨立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部分模型之間也一定的互斥或者矛盾的。

所以很多時候,把握時代的脈搏很重要,就像iPhone發佈之前的幾年喬布斯說的一樣,他在等,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時代。然後,3G來了,iPhone發佈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到了,蘋果徹底重生了。

12、非SR思維模型

《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約翰·華生提出了一個很腦殘但一度然很多人認為合理的推論。約翰·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沒有缺陷的嬰兒,把他們放在我設計的環境裡培養,我可以擔保,隨便挑選任何一個,我都能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類型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商業鉅子甚至是乞丐或是竊賊,而無須考慮他的天賦、興趣、傾向、能力或其祖先的種族和職業。”他還說“人在各種情形下的情緒反應、行為反應,以及各種習慣,思維方式都是環境影響下逐漸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而非遺傳或本能。”

如果你聽過萬維鋼講的關於“刻意練習”的內容,是不是非常容易就認為約翰·華生說的很有道理,也就是行為心理學家們眼中所謂的人是一個複雜的機器:如果外部輸入刺激(S),人體器官就給出反應(R)。S-R反覆實踐(刻意練習)就形成了習慣。人對各種事物的喜怒哀樂是如此,人學習語言、思維、使用工具亦是如此,不過是一種習慣。

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其實現實中的這哥們,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做過這樣的實驗,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

非SR思維模型告訴我們,並不是任何人在任何領域通過專業的刻意練習就可以成為高手,關鍵是你要發現自己的特長。決定你一生行走長度的,一定不是你的短板,但一定是你的長處,你的興趣點,然後在興趣點上給與數十年的刻意練習,你才有機會成為高手。

非SR思維的第二層含義是,很多人在思考時基於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後的選擇,反應。

日常工作中,我們說拿到一份工作一定要多想想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去找資料,思考怎麼做,最後把“怎麼做”的過程拆分成具體步驟。完成之後,無論成功與否,都一定要覆盤等等,其實都暗合這一思維模型。

13、隱含前提思維模型

不要對任何人或事有角色期望。

隱含前提思維是比較特殊的模型之一,用大白話解釋,我之所以說成“不要對任何人有任何角色期望”是因為,太多人在生活中,對身邊的人都是帶有角色預期來共存的。例如工作中,你是財務,財務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你是程序員,代碼的事情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這種角色預期是必須的,因為高效的分工協作才能達成組織的目標。

同樣的情況,我們把它迴歸到生活中來看,你是孩子的父/母親,你就應該為孩子付出一切;你是我女兒的男朋友,你就應該買房買車;你是我的男/女朋友,你就應該忍受我的壞脾氣?這種情況現實中是不是非常的多?我想說的是,憑什麼?憑什麼我就應該滿足你的要求?憑什麼父母勞累一天回家還要接受孩子的折騰?

不要對身邊的任何人有角色化的預期,是你真正開始學會和任何人溝通的前提。這就是這個思維模型的現實應用: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為,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狩獵時代,因為本能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為什麼的就被吃掉,而且,這樣反反覆覆重複最後又固化數千上萬年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當今的生活中,由於絕大多數人已經擺脫了基本的生存問題,人類走向了思考更宏大問題的場景之中,疊加上對未來無法有效預測的現狀,怎麼拋棄固有偏見看見事物、事情背後的本質性東西非常重要。

再回到國人的思想方面,查理芒格之前在中信的參訪中也有所提及,就是國人偏愛迷信,不相信科學,特別是概率。這其實就是前面已經說到的集體潛意識,集體固化的表現。任馬雲這樣的人也經常拜訪“王府”,中國的希望究竟在何處?

我在鍵盤上敲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腦海中閃現出自己遇到特殊情況是否會和父輩一樣選擇信奉迷信呢?我想會的,道理都懂卻做不好,知行難合一,底層邏輯沒有真正的刷新,也是無濟於事的,學習這些模型,每天重複重複的看這些寫下的文字,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洗腦的關鍵,特別是給成年人洗腦,只有重複,別無他法。

需要強調的是神學、佛學並不是迷信。

14、破束縛思維模型。

就像字面的意思一樣,不破不立,跨越邊界,走出舒適區才有思維的成長。

破束縛思維是成長性思維之一,之所以要破,就是因為在固有的束縛中,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打破固有思維方式尋找出路從而解決問題。一般意義上破束縛思維包含非常多的其它一些突破,例如常說的提前突破、時空上的突破,格局上的突破、系統上的突破、需求上的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覺突破、邏輯上的突破等等,所有這些中,所謂的束縛就是指邊界,規則,框架,經驗,本能,基因,視覺,甚至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等等。

以格局上的突破為例,認知提升有一個積累和質變的過程,前部分在做的是量變,後部分做的是質變。量不到一個極限值是很難出現質變的,所謂的格局突破就是一次次的質變。

例如從磚頭到房屋就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一塊磚頭到十塊,然後到一百塊都是量變的問題,頂多就是看到了一堆而不是一個。但是當數百萬塊磚頭一起按照合理的方式組合,你就會看到精美的教堂、遮風擋雨別墅、華麗宏偉的寫字樓等等。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2:磚頭質變的結果,來源:巴黎聖母院官網


第二個是具體突破的是什麼?我常年做互聯網生態戰略的培訓,總會被問到互聯網公司的邊界問題。其實在自然環境中,哪有什麼邊界?之所以存在我們當前看到的所謂零售、金融、娛樂、物流種種商業類別的劃分,本質上是人類分工協作過程中為了提升效率而做的努力,最後經過數萬年演化的產物。但是人或者人這個種群本身並沒有在智人出現的時候就對此類種種進行的劃分,請問又何談邊界的問題呢?

企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沒有邊界,需求就不會有邊界,企業就不應該設界。在物理世界中,能滿足這樣的環境就是城市,超大型城市,人口越集中,城市規模越大人類協同的效率越高,滿足人類的需求多樣性也就越豐富。在商業環境中,道理同樣存在,為了提高協同的效率,滿足當下(每個時代不同的當下)。但是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協同方式,原則上它可以實現讓全球七十多億人實時在線協同互動來完成各自特定的目標。目前看能滿足這樣的需求的商業形態只有“互聯網生態”。

15、系統一系統二思維模型。

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博弈與合作。

系統一系統二思維來自於美國作家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一書,國內各種互聯網大佬、混沌李善友、得到系老師們等等都非常推崇的一個思維模型。

所謂的系統一系統二理論是指人的大腦有兩套系統來指導人的行為(注意,這是卡尼曼人為劃分的,實際並不存在物理區域),他們分別是系統一和系統二。系統一你可以看做我們所謂的感性,它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例如看到美食流口水,看到危險躲避,別人叫你的名字你會答應等等,它是自助系統、衝動、憑直覺。系統二你可以理解為理性,它的運行需要人可以調動,也就是在系統一失效的時候,系統二啟動。系統二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它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例如學習的過程有兩種,嬰幼兒這種模仿式學習更多的是調動系統一,但教育、填鴨式的學習,成人教育等等的學習都必須依靠系統二,因此才有教育反人性一說。

第二個較為關鍵的地方是兩個系統之間的關係,在我們醒著的時候,系統一處於自主運行狀態,而系統二處於只有部分功能參與的放鬆狀態。系統一不斷為系統二提供印象、直覺、意向和感覺等信息,並且系統二通常會毫無保留的接受系統一的建議。這就是你為什麼會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並依自己的想法行動的原因。但是,當我們遇到吃驚的事情時,系統二會被大範圍激活。如果事物違反了系統一所設定的世界,比如電燈泡在唱歌、貓在像狗一樣汪汪叫,那麼,系統二也會被快速激活,從而對這類讓人“吃驚”的事物做更細緻、更深入的判斷和解讀。另外,我們之所以在生氣時也能保持應有的禮節,在夜晚開車時能夠保持警惕,都是系統二的功勞。

當然,系統一和系統二也是卡尼曼可以劃分的虛擬角色,未來更好的解釋大腦的運行,截止目前尚未科學發現大腦存在這樣的實體的劃分。但話又說回來,人類社會的各種分類,都是虛擬的,為了適合人腦更好的認知而已。

16、九屏幕分析思維模型。

拓展自己思維的一個模型,它可以幫助用戶分析和解決問題,找到當前系統,當前系統的超系統和子系統。當前系統過去和未來,超系統和子系統的過去和將來,可作為企劃構想、創意發生之引導思考之工具。

這個模式對新手來說看起來好像有點複雜,一旦瞭解會受益頗多。為了更好地說明該模型,配張圖供大家參考: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3:九屏圖分類,來源:互聯網


由於該模型設計的內容比較多,至少包括兩個維度和三個系統,即:

  • 維度一,時間維度,也叫時間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可以比作X軸:過去、現在、未來;
  • 維度二,空間維度,也叫空間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可以看做Y軸:陰性環境、中性環境、陽性環境;
  • 三個系統,系統維度,也叫系統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可以看做Z軸:子系統、系統、超系統。


需要強調的是環境軸在實際應用中一定不是三個,可能都多個,要具體情況具體討論。

九屏幕思維模型可以應用事物和相關事物在不同時間階段不同環境的形態。比如一個產品,一個商業模型等。

這個思維模型給我們的啟發還有,一個事物未來的發展並不是基於單一緯度,可能是很多因素在共同作用,就比如博格巴的轉費會在2016年是一億(1.05億歐刷新足壇當時的記錄),所有人都覺得好貴好貴。但誰知2017年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巴黎花費2.22億(創紀錄的2.22億歐元,內馬爾的轉會震驚了整個國際足壇)購買了內馬爾,之後各大球星都飆升至一億以上。說明這個事件的出現,提升了所有人的心理域限,所有人因此而改變了。

十多年前,大約2007年前後,我們認為阿里估值400億美金,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很多人認為肯定都是泡沫,包括阿里自己的員工,早早的就把手裡的股票賣了套現。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市值後面依然多了一個0,這就是現實不斷刷新我們心理錨點的過程。

索羅斯的羊群效應,也是應用了這樣的原理,他會預測自己的一個行為對人內心的影響,他會拼命買進股票,然後突然賣掉很多,很多不知怎麼回事的人就會突然恐懼,然後也開始拋售自己的股票。而中國之所以在亞洲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倖免就是看透了這個戰術,大陸準備用全國之力接著,這樣索羅斯必敗,所以索羅斯不再敢對香港出手。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多元思維模型及其相互間的聯合作用。一個表面的事物本身可能極其複雜,把事物想簡單,就會讓我們誤判。

放到我做互聯生態建設諮詢工作中,啟示也是非常明顯,例如互聯網企業在謀劃未來生態型商業模式,傳統產業型企業也在謀劃未來的生態型商業模式,但是,兩類企業結果肯定趨同但路徑完全不一樣,互聯網企業更多地是橫向演化過去的,但傳統的企業更多應該是縱向演化過去的,不過傳統企業的風險似乎更高。你可以看做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多地是仰攻,因此在使命、願景、價值觀和文化這類心智模式不輸的情況下,你的投入上也要領先於互聯網公司才是,這個投入是什麼?就是我經常強調的三個壓倒:資金上的壓倒性投入、人才上的壓倒性投入、人才時間上的壓倒性投入。

心智和投入都遠壓倒性超過,才有更大的概率取勝。

17、啟發式偏差思維模型。

當人們要對一個既複雜模糊又不確定的事件進行判斷時,由於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會走一些思維的捷徑,比如:依賴過去的經驗,通過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分析處理,得到啟示,然後利用得到的啟示作出判斷。這些思維的捷徑,有時幫助人們快速地做出準確的判斷,但有時會導致判斷的偏差。這些因走捷徑而導致的判斷偏差,就稱為“啟發式偏差”。這其實也符合進化的邏輯:大腦運行的機制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

一般所謂的啟發式偏差,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錨定效應。這三種方法既可以得出正確的推理結果也有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

(1)代表性偏差。美國司法判決會很大程度上參考過往同類案件的宣判,這就是代表性偏差中所謂的代表性。人們往往在使用啟發法的時候,一般首先會考慮到借鑑要判斷事件本身或事件的同類事件以往的經驗即以往出現的結果,這種推理過程稱之為代表性啟發法。一般情況下,代表性是一個有用的啟發法,但在分析以往經驗,尋找規律或結果的概率分佈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偏差,從而得到錯誤的啟示,導致判斷錯誤。例如代表性會導致忽略樣本大小,在分析事件特徵或規律時,人們往往不能正確理解統計樣本大小的意義,對總體進行統計的結果才是真正的結果,樣本的數量愈接近真實的數量,統計的結果也就愈可信,樣本愈小,與真實數量相差愈大,統計的結果愈不能反映真實的結果情況。第二,代表性會忽略判斷的難易程度,即使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難以判斷的問題,也簡單地去作出判斷,或經常根據不規範的和與判斷無關的描述輕易地作出判斷,或經常會忽略掉不熟悉或是看不懂的信息,只憑自己能夠理解和熟悉的信息去作出判斷,這些忽略掉的信息可能對判斷是關鍵的。

(2)可得性偏差。此類情況,一般指人們應用啟發法進行判斷時,往往會依賴最先想到的經驗和信息,並認定這些容易知覺到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常出現,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這種判斷方法稱為可得性啟發法。人最容易想到的通常是過去經常發生的事件或近期發生的不尋常事件,但這些信息也可能對判斷是不重要的或不夠的,自然也會導致判斷上的偏差,因此,在使用可得性啟發法時要注意對易得性信息的性質進行判斷,挖掘更多的信息進行綜合判斷。

(3)錨定效應。人們在進行判斷時常常根據一些典型特徵或過去的經驗對事件的發生產生某個錨定值,調整的範圍也在該錨定值的臨近領域,導致在判斷中常常過分誇大或縮小事件的發生概率,出現非理性傾向。

18、六頂帽思維模型。

也叫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

這裡一定要特意介紹下愛德華·德·博諾博士,他被譽為20世紀改變人類思考方式的締造者,是創造性思維領域和思維訓練領域舉世公認的權威,被尊為“創新思維之父”。他是第一次把創造性思維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是思維訓練領域的國際權威,歐洲創新協會將他列為人類歷史上貢獻最大的250人之一,德·博諾這個名字已經成為創造力和新思維的象徵。

六頂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代表六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使用以下六種基本思維模式:

  • 白色思考帽:信息,事實與數據。白色是中立而客觀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們思考的是關注客觀的事實和數據。
  • 綠色思考帽:創意,變革與發散。綠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徵勃勃生機。綠色思考帽寓意創造力和想象力。具有創造性思考、頭腦風暴、求異思維等功能。
  • 黃色思考帽:價值,利益與成本。黃色代表價值與肯定。戴上黃色思考帽,人們從正面考慮問題,表達樂觀的、滿懷希望的、建設性的觀點。
  • 黑色思考帽:謹慎,批評與風險。戴上黑色思考帽,人們可以運用否定、懷疑、質疑的看法,合乎邏輯的進行批判,盡情發表負面的意見,找出邏輯上的錯誤。
  • 紅色思考帽:感覺,情緒,直覺。紅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紅色思考帽,人們可以表現自己的情緒,人們還可以表達直覺、感受、預感等方面的看法。
  • 藍色思考帽:思維,邏輯與控制。藍色思考帽負責控制和調節思維過程。負責控制各種思考帽的使用順序,規劃和管理整個思考過程,並負責做出結論。


現實中,六頂思考帽子既被看作平行思維工具(平行思維是指從不同角度認知同一個問題的思考模式,例如一道數學題的多種解法),也被認為是創新思維工具,是人際溝通的操作框架,更是提高團隊智商的有效方法。

實際使用上,對六頂思考帽的應用關鍵在於使用者用何種方式去排列帽子的順序,也就是組織思考的流程。只有掌握瞭如何編織思考的流程,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六頂思考帽的應用方法,不然往往會讓人們感覺這個工具並不實用。帽子順序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寫文章的時候需要事先計劃自己的結構提綱,自己不會寫得混亂,一個程序員在編制大段程序之前也需要先設計整個程序的模塊流程,思維同樣是這個道理。六頂思考帽不僅僅定義了思維的不同類型,而且定義了思維的流程結構對思考結果的影響。

下面是一個六頂思考帽在會議中的典型的應用步驟:

  • 陳述問題(白帽);
  • 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綠帽);
  • 評估該方案的優點(黃帽);
  • 列舉該方案的缺點(黑帽);
  • 對該方案進行直覺判斷(紅帽);
  • 總結陳述,做出決策(藍帽)。


這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綠帽子和藍帽子在實際應用中是否統一,如果出現背道而馳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綠色思考帽十分自由活躍,而且可以天馬行空,對應的藍色思考帽卻旨在控制和指引思考過程的方向。

為什麼是綠色?我們看到草木花蔬菜等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是綠色欣欣向榮的,它們代表生長,代表豐收,代表生命,只有生長才能發芽、繁育和壯大。所以綠帽子是活躍的象徵,用來代表創造性的思考。團隊決策的時候,白色帽子羅列出信息,紅色帽子允許我們表達感覺,黑色帽子和黃色帽子處理邏輯判斷。因此,輪到綠色帽子來展開實際行動,戴上綠色帽子就必須提出建議,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考,而不是僅僅對事物做出被動反應。一般認為綠色帽子有五個重要用途,包括:考察、提出建議,尋找其他選擇,提出新的創意,激發等。除此之外,綠色帽子的特徵就是行動和活力。

和綠色帽子對應的,是藍色思考帽,作為天空色的象徵,站在天空俯瞰萬物,超越一切進行思考,同時也在俯瞰整個思考過程,說白了就是對思考的思考。因此,它的作用是回顧對思考過程的回顧和總結,它控制著思考過程。例如團隊的最後決策人,樂隊的智慧等等,都是藍帽子。一般認為藍帽子角色應該做五件事:思考我們現在到了哪裡?思考下一步是什麼?設計整個思考過程的程序;在思考過程中的任何一點,參與思考的成員都可以戴上藍色帽子並要求做出總結;負責觀察和評論。

當然,要想一切順利進行,控制好藍帽子的權限。當然,綠帽子在規則與邊界內思考,效率會高很多。

作為思維工具,六頂思考帽已被美、日、英、澳等50多個國家政府在學校教育領域內設為教學課程。同時也被世界許多著名商業組織所採用作為創造組織合力和創造力的通用工具。這些組織包括:微軟,IBM,西門子,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波音公司,松下,杜邦以及麥當勞等等。感興趣的可以百度自行了解。

19、諾依曼思維模型。

就是馮·諾依曼的思維方式所形成的模型。這裡首先要介紹下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它是美籍匈牙利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物理學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是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簡單的講,如果沒有他,很難想象是否有現如今的計算機,他的精髓貢獻是兩點:2進制思想與程序內存思想。

而所謂的馮·諾依曼思維模型是指把一個複雜的事物拆解的非常非常地細,並做到可以隨意地組合的能力。要想搞明白這個模型,你首先要去了解什麼是馮·諾依曼結構:

1945年3月,馮·諾依曼領導的小組發表了“存儲程序”方式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方案EDVAC,宣告了現代計算機結構思想的誕生。“存儲程序”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必須將事先編好的程序和原始數據送入主存後才能執行程序,一旦程序被啟動執行,計算機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員干預下自動完成逐條指令取出和執行任務。

馮·諾依曼以其同事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員於1946年開始設計“存儲程序”計算機,該機被稱為ISA計算機,它是現代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的原型機。馮·諾依曼模型基本思想:

  • 採用“存儲程序”工作方式。
  • 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個基本部件組成。
  • 存儲器不僅能存放數據,而且也能存放指令,形式上數據和指令沒什麼區別,但計算機能區分它們;控制器應能自動執行命令;運算器應該能進行加,減,乘,除四種基本運算,並且也能進行邏輯運算;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輸入/輸出設備使用計算機。
  • 計算機內部以二進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數據;每條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組成,操作碼指出操作類型,地址碼指出操作數的地址;由一串指令組成程序。


這就是馮·諾依曼結構,可以說也是這套思想奠定了現如今的計算機甚至未來物聯網。放到我們具體思維模型中,我們沒必要去討論計算機運算原理,只需要瞭解這種思維模型即可。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問題,首先能夠拆解任何問題,然後將之重新組合,從而使答案呈現為顯而易見的結果。同時,也要想辦法能將大問題分解為極小的細節,把極小的細節組合成具有任意指定屬性的大問題。這是馮諾依曼的能耐,也是我們要學習的能力。

這就是一種入微的洞察與瞭解,更是一種發揮創意的天馬行空的組合,而這種組合,又是基於科學與理性。在我看,這種拆解到極其細緻,有一部分就是作用了基石模型,可以把模型隨意組合。

諾依曼模型可以應用在學習一種新事物,解決一個複雜問題,處理一個項目,分析別人做的好的案例或文案,解讀一個人做的好的地方,探究一個事物的本質,尋找策略與創意等。

實際上,平時喜歡閱讀或者接觸新事物,瞭解熱點等的人應該知道,現如今的技術發展水平,要想出現顛覆式的創新幾乎不可能,因此“熊彼特獎”得主布萊恩·阿瑟(Brian Arthur) 在他的《技術的本質》一書中說到,新技術並不是突兀的產生,而是來自於現有技術的組合和合成,最多是在現有技術的集合中加入了一些來自於新現象的新要素。

萊恩·阿瑟的這段話其實就道出了創新的本質問題:現有元素的組合。我在給保險公司做數字化轉型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一些產品、運營的問題,實際上產品(就是app)的問題,所有騰訊系產品都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你要做的是怎麼和保險業務組合。運營的問題,幾乎所有阿里系的方法論都在市面上可以找到,你要做的是怎麼和保險業務組合並落地。將互聯網的玩法結合到保險行業,其實就是創新。這些道理其實我們都懂,關鍵的問題不是方案或方法論,而是執行力的問題。

20、三層解釋思維模型。

這個模型更多的是在分享一種分層的思想。任何事物(事情)都是分層的,我們說的變化也是分層的,我們說的用戶體驗也是分層的,我們說的生態也是分層的,我們看到的世界也是分層的。

三層解釋思維模型。把一個事物的解釋分成了三層,分別是:現實層,技術層,底層。

  • 現實層。解釋淺顯的,大多數人能看到的因果,所謂的所見即所得。
  • 技術層。解釋現實背後的規律,是現象之下的一層。是一種背景帶來的規律,是一種看得見技能的規律。
  • 底層。是一種可以廣泛適用的規律。是深層次思維模型,通達人性,洞悉法則。


這三層解釋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深度剖析一個事件的原因、瞭解一個複雜事物的規律。我們常說,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認知能力包括兩方面,分別是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本科及之前的能力,我們都在鍛鍊我們的學習能力,碩士研究生階段我們在鍛鍊我們研究他人的能力,博士研究生階段我們在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研究能力。三層解釋思維模型就是你碩士階段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一個人走上社會處理工作問題時,會經常使用的工具或模型。


首次拆解世界首富合夥人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第11~20個)

圖04:四層解釋模型,來源:李有龍《保險業生態戰略培訓》


我在現實的商業諮詢工作中,用的更多的其實並不是三層,而是四層。從上往下分別是:商業層(你可以理解為三層的現實層)、技術層、科學層、人文層(你可以理解為是三層解釋的底層),比三層解釋模型多了科學層。這個模型在認知提升的系統化一節中,有詳細的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