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幣(Libra)的世界影響和中國對策

2019年6月16日,Facebook領導的天秤幣(Libra)協會發布白皮書,宣告全球最大數字貨幣項目啟動。基於Libra的願景和含義,我們建議將其中文翻譯定為“天秤幣”。在後文中,我們將Libra統一以“天秤幣”來稱謂。

天秤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以主權貨幣或債券作為抵押的數字貨幣。介於天秤幣暫無更多確鑿公開信息,各界對於天秤幣的介紹已足夠詳細,所以我們更加關注天秤幣落地之後的影響。

天秤幣白皮書開宗明義,要“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這是建立主權外的全球貨幣體系和生態圈,其影響遠超區塊鏈及金融科技範疇

因此,本報告主要從天秤幣的影響入手,研判中國政府、企業的可行對策,以期給監管和同行提供參考。

一、天秤幣可能帶來的世界影響

(一)天秤幣誕生於美國強大的創新體制,利於鞏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天秤幣白皮書中列出了二十餘家創始會員,多數是21世紀後出現的美國企業,囊括了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企業,如第三方支付鼻祖paypal、網約車鼻祖Uber、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以及持牌數字資產交易所Coinbase。

這些企業都曾由於創新而飽受爭議。Uber引發了出租車司機集體抗議,Facebook引發侵犯用戶隱私和壟斷的質疑,Coinbase被認為會縱容洗錢和犯罪活動。

但是,這些企業都在美國找到了生存空間,逐步和監管共生共融,緩慢而深刻地改變世界,體現了美國強大而包容的創新體制。

如今,這些創新企業抱團推出天秤幣,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的態度務實而積極。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此前表示,Facebook已和美聯儲及其他國家監管做過溝通,他“對天秤幣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在全球流通之前,Facebook必須解決其他問題”。

儘管天秤幣由民間發起,但其白皮書中明確表示,會攜手各個行業監管,而非繞開監管。由於多數天秤幣創始會員是美國企業,因此天秤幣要想最終落地,必然要得到美國監管認可,其方案必須符合美國利益。

天秤幣並非紙上談兵,而是與美聯儲等機構有實際合作的運作體系。其他國家或企業加入與否,便是對網絡全球化的取捨。

美國包容的創新體制,培育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企業群。這些企業也代表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提升和鞏固美國的影響力。

(二)網絡和金融的主權邊界模糊,傳統主權進一步受到網絡侵蝕

天秤幣協會目前的創始企業,涵蓋了衣、住、行等高頻消費場景。這些會員均為區域性乃至世界性互聯網巨頭,覆蓋超30億互聯網用戶,接近世界人口的40%,佔全世界互聯網用戶約80%,中國以外的互聯網用戶基本囊括其中

一直以來,互聯網企業致力於打通人和信息流、物流的連接,受制於傳統金融體制,互聯網和資金流間始終存在隔閡。即使如paypal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只是在基於傳統金融基礎設施上的支付工具,沒有改變資金通過銀行流轉、結算的本質。

在區塊鏈技術誕生和應用10年後,“貨幣互聯網”成為可能。天秤幣利用區塊鏈技術,將人和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打通,每個人成為超越主權的“數字居民”。當海量用戶和加密資產融合後,傳統主權的概念趨於模糊,傳統主權將受到網絡的進一步侵蝕。

在弱小國家,天秤幣會搶先於當地政府建成金融基礎設施,該國金融主權趨於喪失,可能被天秤幣協會實現“網絡殖民”。

世界銀行2019年數據顯示,全球有 17 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在17億人中,有 10 億人擁有手機,近 5 億人可以上網。這5億互聯網用戶,會成為天秤幣最早的種子用戶。

在拉美、中東、非洲等地區,大量國家金融基礎設施較差、但網民數量不少,天秤幣支付生態一旦完成閉環,大量低信用國家的公民就會變成天秤幣本位,這些國家的法幣將很快被天秤幣驅逐。

儘管天秤幣協會聲稱,“協會鼓勵在全球多個受監管的電子交易所公開交易 天秤幣”。但是,這不能阻止天秤幣形成場外市場。如果不能設置好規則,天秤幣會對弱小主權國家帶來巨大風險。

(三)天秤幣儲備資產中,預計沒有人民幣資產,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天秤幣涉及超30億互聯網用戶,具備比很多單一國家央行更強的鑄幣權。因此,這個由企業組成的天秤幣協會,會成為超主權的金融勢力。由於中國企業和用戶幾乎置身事外,天秤幣會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阻礙。

天秤幣的儲備籃子由多國法幣和短期國家債券,目前多數天秤幣創始會員是美國企業,中國用戶佔比很低。因此,天秤幣的儲備籃子中,人民幣資產佔比預計會非常低,如果不主動干預,甚至會沒有人民幣資產。一些國家完成天秤幣本位後,資金流會反作用於物流,優先和本位幣用戶進行交易,進而對中國的進出口企業造成潛在影響。

在監管層面,由於中國政府對數字貨幣政策嚴苛,雖然會讓天秤幣在中國難以流行,但中國政府也很難介入治理。於此同時,在天秤幣白皮書發佈的第二日,G7集團計劃7月出臺對天秤幣的評估報告,最終實現聯合監管。目前,中國暫時被處於聯合監管討論範圍之外

在行業層面,儘管中國擁有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用戶基本在中國,海外用戶佔比很低。因此,中國企業暫時缺乏在數字貨幣領域另起爐灶的可能

二、面對天秤幣的中國對策

(一)重新檢討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的經驗教訓,給金融科技創新以市場空間

天秤幣是在普惠金融領域的金融科技創新產物,目的是至少服務全球5億未被金融系統覆蓋的互聯網用戶,進而推及更廣泛的互聯網用戶。

從技術演進路徑上看,天秤幣的產生具有必然性,這是區塊鏈技術日趨成熟後的必然嘗試。天秤幣的產生,一方面得益於美國民間企業積極作為,另一方面受益於美國政府審慎包容。

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行業,在中國萌芽並不晚於美國,甚至中國在區塊鏈技術和應用上一度領先全球。由於後期監管政策的收緊,中國的區塊鏈生態日趨萎縮,目前已經整體性落後於美國。

從世界範圍看,無論是IMF之類的世界性組織,還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和謹慎應用漸成風氣。一刀切或者放開手的治理手段,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金融科技行業。

對於金融科技創新“一刀切”,不僅不利於金融穩定和化解金融風險,而且會造成創新停滯,進而落後於其他國家,造成實力不對稱風險。

因此,中國建立審慎包容的金融科技監管體制勢在必行,促成金融科技創新的健康有序發展。為實現包容審慎的監管,需要實現“監管科技加負面清單”,實現有依據的審慎、有底線的包容。

(二)開放數字貨幣與資產的討論和創新試驗禁區,央行數字貨幣體系應該允許國企和民企的全面參與,

自從9.4禁令之後,數字資產和數字貨幣的公開討論及試驗在國內成為禁區。於此同時,歐美髮達國家不斷舉行聽證會和研討會,允許數字貨幣項目在監管沙盒中有序試驗。無論在數字貨幣實踐還是理論層面,目前中國已經落後於發達國家。

公開資料顯示,即使在G20國家中,對於數字貨幣尚未達成共識,因此,禁令無益於國際交流或者行業發展。

2018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也公開表示,“數字貨幣可以是中央銀行的,也可以是私營部門的,也可以兩方面合作”。

對於私營部門參與數字貨幣的條件,周小川指出,“私營部門可以參與到諸如此類的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當中,但是必須要在政府指導的前提下,具備公共精神,考慮公共性、穩定性和貨幣傳導機制。”

基於此,中國可以結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成果及行業實踐,鼓勵企業全面參與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的技術積累和應用,逐步構建完整的數字貨幣生態。關於數字貨幣試驗,可以考慮在境外試運行,進而在海南等境內地區設立監管沙盒。

(三)應該允許中國機構和企業加入天秤幣體系

天秤幣是首個由互聯網巨頭抱團發起的數字貨幣,具有巨大的示範性作用。因此,中國應該允許中國企業參與天秤幣協會,在天秤幣協會中代表中國意見,同時依託天秤幣平臺,中國互聯網企業也能夠走出國門,成為全球級應用。這樣不僅符合中國的數字貨幣監管政策,也不會失去網絡空間的話語權。

(四)支持其他巨頭髮起數字貨幣,分化天秤幣的影響力

天秤幣之所以出現,是區塊鏈技術解決陌生人信任問題後,互聯網巨頭利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社會試驗。儘管天秤幣具有創新性,但在任何國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巨頭都不受歡迎。

2019年,IMF總裁拉加德曾警告,“在大型科技公司可能對金融格局帶來重大幹擾,這些公司利用深厚的客戶基礎和巨大的消費潛力,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金融產品”,“這些發展情況為加快金融包容性和實現金融市場現代化帶來了希望,但也引發了除隱私問題之外對競爭和市場集中度的擔憂,進而導致金融體系出現脆弱性。”

對於巨頭濫用支配地位,除了監管的剛性手段,鼓勵競爭也是可取之策。

雲計算作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天然適合用數字貨幣結算。而且,中國雲計算企業趨於國際領先,可以聯合微軟、亞馬遜、Google等知名雲計算公司,嘗試發行數字貨幣,採取法幣抵押或者雲算力抵押作為價值儲備。

此外,隨著5G時代的到來,流量計費也可以採取數字貨幣支付。

雲計算和流量是信息時代的剛需,是信息世界的基礎,和物理世界有比較好的隔離,如果能在這些領域試運行數字貨幣,可能形成和天秤幣分庭抗禮的局面。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

2019年6月25日

附1:天秤幣部分創始會員背景介紹

創始會員國家行業用戶數
Facebook美國社交網絡&通訊軟件facebbook23.8億月活用戶(2019Q1)

Facebook message 13億月活用戶(2018)

WhatsApp 16億月活用戶(2018)

ebay知名電商網站活躍買家1.8億人(2019Q1)
uber全球知名網約車品牌9300萬月活用戶(2019Q1)
lyft全球知名網約車品牌3070萬註冊用戶數(2018)
PayPal第三方支付品牌2.5億用戶(2018年8月)
Coinbase持牌數字貨幣交易所2500萬用戶(2018)
Spotify AB瑞典全球主要音樂網站2.07億月活用戶(2018Q4)
Farfetch英國奢侈品電商網站120萬活躍用戶(2018)
booking荷蘭旅遊住宿預訂網站2018年旅行總預訂量927億美元
Mercado Pago拉美南美洲最大電商網站1.6億活躍用戶(2018)

附2: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CBAC)簡介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由互聯網金融博物館聯合部分區塊鏈業界的領袖機構,於2015年11月在北京成立,之後在浙江(2016)、上海(2017)、美國硅谷(2018)、阿聯酋迪拜(2018)和深圳(2018)、美國紐約(2018)、香港(2018)等地陸續建立由常務理事發起的區域中心。2018年7月,中心加入全國工商聯體系,創建了中國併購公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至2019年5月已經48個理事機構加入。理事長由常務理事選舉擔任,現任理事長郭宇航,祕書長漁童,輪值祕書長葉健。創始理事長為徐明星,第二屆理事長為鄧迪。

中心是公益機構,其宗旨是與監管機構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區塊鏈行業的培訓認證和規範發展,鼓勵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的場景應用,防範金融風險,促進中國區塊鏈業界與全球同行的交流,建立行業規則。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蘇寧、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和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擔任中心顧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