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深圳後海燈光秀

01 誰是深圳的“師傅”?

關於深圳的研究,最早始於街談巷議,而將這些民間議論和民間智慧總結歸納得最好、最生動的其實首推文學。1995年, 來自江蘇常州的女作家文夕發表了處女作《野蘭花》,接著又一發不可收地出版了《罌粟花》《海棠花》《姐妹花》等四部長篇小說,共140萬字,把生猛海鮮似的深圳寫得跟明清小說裡的江南市井一般好玩,有趣。

按照歷史進程來講,香港是深圳的師傅,臺灣更是深圳的師傅,那麼深圳這個徒弟是什麼時候出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師傅的?是什麼標誌著深圳的“成人禮”?又為什麼說深圳是最適宜個人創業、最適合商業創意展開的地方?

這要從當初的改革開放時說起: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深圳後海燈光秀

01 誰是深圳的“師傅”?

關於深圳的研究,最早始於街談巷議,而將這些民間議論和民間智慧總結歸納得最好、最生動的其實首推文學。1995年, 來自江蘇常州的女作家文夕發表了處女作《野蘭花》,接著又一發不可收地出版了《罌粟花》《海棠花》《姐妹花》等四部長篇小說,共140萬字,把生猛海鮮似的深圳寫得跟明清小說裡的江南市井一般好玩,有趣。

按照歷史進程來講,香港是深圳的師傅,臺灣更是深圳的師傅,那麼深圳這個徒弟是什麼時候出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師傅的?是什麼標誌著深圳的“成人禮”?又為什麼說深圳是最適宜個人創業、最適合商業創意展開的地方?

這要從當初的改革開放時說起: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2 深圳的基因是如何轉變的?

2005年,《中國企業家》雜誌的總編輯牛文文深圳企業家王石說起一個奇怪的現象:深圳的企業家和廣東其他地方的企業很不一樣,深圳企業當中,出身蛇口的和華僑城的又不一樣。

當時,平安、招行、中集、萬科、華為這些深圳或蛇口企業,已經漸漸顯現出超群的領袖氣質。代表了中國企業未來方向的下一個20年。如果這些企業身上有共同的“神祕基因”,那麼尋找出這種基因,就是一項令人興奮、很有價值的工作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的“蛇口基因”專題,就是基於這樣的衝動,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採編。採訪很不容易。

首先,這些企業大部分都非常低調,馬明哲、任正非是有名的“不見記者”。

其次,大家對是否存在“蛇口系”這樣一個企業群體,認知並不一致,對“蛇口基因”內涵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再次,蛇口企業群物理上和精神上的袁庚老人,也已經耄耋失憶,儘管在王石的幫助下,採訪組在2005年見到了他,老人也興致勃勃地題寫了“南國之星”“中國企業家”,但已無法進行真正的交談和採訪。

2008年是改革開放過後的30週年,也就是在那年,《中國企業家》 發表了對“蛇口基因”的自我認識一文,具體如下:

1、公企業。

中國主流形態的大企業,要麼是國有企業,要麼是民營企業,但這些企業在蛇口還是一種新品種,因為萬科的鬱亮說應該叫它“公企業”。

2、大行業。

平安(保險)、招行(銀行)、中集(集裝箱)、華為(通訊設備)、萬科(房地產),這些企業的行業選擇,都具有極強的開創性和未來性,不要說在它們創業的那個年代,就是在今天也是非

常具有擴張空間的“大行業”。

3、不犯王法。

低調是企業人的本分,即便是高調如王石,碰到諸如宏觀調控、勞動合同法這樣的高度敏感的事情,也一貫和政府保持一致。在高速發展的轉型經濟體裡做企業,這份清醒和自愛,格外難得。

《中國企業家》雜誌關於“蛇口基因”的解讀,見仁見智。但不置可否的是,正是有了這種“基因”上的轉變,才使得深圳逐漸超越它的“老師”們,快速站穩腳跟。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深圳後海燈光秀

01 誰是深圳的“師傅”?

關於深圳的研究,最早始於街談巷議,而將這些民間議論和民間智慧總結歸納得最好、最生動的其實首推文學。1995年, 來自江蘇常州的女作家文夕發表了處女作《野蘭花》,接著又一發不可收地出版了《罌粟花》《海棠花》《姐妹花》等四部長篇小說,共140萬字,把生猛海鮮似的深圳寫得跟明清小說裡的江南市井一般好玩,有趣。

按照歷史進程來講,香港是深圳的師傅,臺灣更是深圳的師傅,那麼深圳這個徒弟是什麼時候出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師傅的?是什麼標誌著深圳的“成人禮”?又為什麼說深圳是最適宜個人創業、最適合商業創意展開的地方?

這要從當初的改革開放時說起: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2 深圳的基因是如何轉變的?

2005年,《中國企業家》雜誌的總編輯牛文文深圳企業家王石說起一個奇怪的現象:深圳的企業家和廣東其他地方的企業很不一樣,深圳企業當中,出身蛇口的和華僑城的又不一樣。

當時,平安、招行、中集、萬科、華為這些深圳或蛇口企業,已經漸漸顯現出超群的領袖氣質。代表了中國企業未來方向的下一個20年。如果這些企業身上有共同的“神祕基因”,那麼尋找出這種基因,就是一項令人興奮、很有價值的工作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的“蛇口基因”專題,就是基於這樣的衝動,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採編。採訪很不容易。

首先,這些企業大部分都非常低調,馬明哲、任正非是有名的“不見記者”。

其次,大家對是否存在“蛇口系”這樣一個企業群體,認知並不一致,對“蛇口基因”內涵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再次,蛇口企業群物理上和精神上的袁庚老人,也已經耄耋失憶,儘管在王石的幫助下,採訪組在2005年見到了他,老人也興致勃勃地題寫了“南國之星”“中國企業家”,但已無法進行真正的交談和採訪。

2008年是改革開放過後的30週年,也就是在那年,《中國企業家》 發表了對“蛇口基因”的自我認識一文,具體如下:

1、公企業。

中國主流形態的大企業,要麼是國有企業,要麼是民營企業,但這些企業在蛇口還是一種新品種,因為萬科的鬱亮說應該叫它“公企業”。

2、大行業。

平安(保險)、招行(銀行)、中集(集裝箱)、華為(通訊設備)、萬科(房地產),這些企業的行業選擇,都具有極強的開創性和未來性,不要說在它們創業的那個年代,就是在今天也是非

常具有擴張空間的“大行業”。

3、不犯王法。

低調是企業人的本分,即便是高調如王石,碰到諸如宏觀調控、勞動合同法這樣的高度敏感的事情,也一貫和政府保持一致。在高速發展的轉型經濟體裡做企業,這份清醒和自愛,格外難得。

《中國企業家》雜誌關於“蛇口基因”的解讀,見仁見智。但不置可否的是,正是有了這種“基因”上的轉變,才使得深圳逐漸超越它的“老師”們,快速站穩腳跟。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3 深圳製造業的起步

中央在深圳建特區,但是不給錢,沒有錢,要深圳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廈門的起點比深圳更高,但是,最後最成功的是深圳,深圳之所以成功,是託了港人的福!

深圳的經濟是如何起步的?

當時,特區政府建房子、辦工廠,一無資金、二無廠房、三無設備技術、四無商品市場、五無管理經驗....真正是“三無、五無”特區,一窮二白,有關負責人抓頭撓耳,莫知計將安出。

這時香港商人提醒深圳市領導:香港地價是深圳的十幾倍、幾十倍、上百倍,香港缺的就是深圳的土地,深圳人為什麼要抱著金碗討飯吃?

一語點化深圳人,率先在全國有償出租土地,出租費用一路上揚,出租土地所得成為深圳市政府豐盈的財源,也使深圳原住居民成為“一夜暴富的土地主”。

倒是許多在深圳發展的港商,持續分享了深圳經濟增長的紅利。譬如馬介璋,就是投資深圳最早、最好的港商代表之一。

在香港做牛仔褲起家以後,馬介璋大部分投資集中在深圳,從潮州菜館,到佳寧娜廣場,再到華南工業原料城,帶領企業成功轉型的軌跡,可謂一步一層天,他說,“深圳是我投資內地的大本營”。如果把順豐的王衛、大疆的汪滔也視為在深圳的港商,那麼,學生,又何嘗不是老師的延續?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深圳後海燈光秀

01 誰是深圳的“師傅”?

關於深圳的研究,最早始於街談巷議,而將這些民間議論和民間智慧總結歸納得最好、最生動的其實首推文學。1995年, 來自江蘇常州的女作家文夕發表了處女作《野蘭花》,接著又一發不可收地出版了《罌粟花》《海棠花》《姐妹花》等四部長篇小說,共140萬字,把生猛海鮮似的深圳寫得跟明清小說裡的江南市井一般好玩,有趣。

按照歷史進程來講,香港是深圳的師傅,臺灣更是深圳的師傅,那麼深圳這個徒弟是什麼時候出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師傅的?是什麼標誌著深圳的“成人禮”?又為什麼說深圳是最適宜個人創業、最適合商業創意展開的地方?

這要從當初的改革開放時說起: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2 深圳的基因是如何轉變的?

2005年,《中國企業家》雜誌的總編輯牛文文深圳企業家王石說起一個奇怪的現象:深圳的企業家和廣東其他地方的企業很不一樣,深圳企業當中,出身蛇口的和華僑城的又不一樣。

當時,平安、招行、中集、萬科、華為這些深圳或蛇口企業,已經漸漸顯現出超群的領袖氣質。代表了中國企業未來方向的下一個20年。如果這些企業身上有共同的“神祕基因”,那麼尋找出這種基因,就是一項令人興奮、很有價值的工作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的“蛇口基因”專題,就是基於這樣的衝動,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採編。採訪很不容易。

首先,這些企業大部分都非常低調,馬明哲、任正非是有名的“不見記者”。

其次,大家對是否存在“蛇口系”這樣一個企業群體,認知並不一致,對“蛇口基因”內涵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再次,蛇口企業群物理上和精神上的袁庚老人,也已經耄耋失憶,儘管在王石的幫助下,採訪組在2005年見到了他,老人也興致勃勃地題寫了“南國之星”“中國企業家”,但已無法進行真正的交談和採訪。

2008年是改革開放過後的30週年,也就是在那年,《中國企業家》 發表了對“蛇口基因”的自我認識一文,具體如下:

1、公企業。

中國主流形態的大企業,要麼是國有企業,要麼是民營企業,但這些企業在蛇口還是一種新品種,因為萬科的鬱亮說應該叫它“公企業”。

2、大行業。

平安(保險)、招行(銀行)、中集(集裝箱)、華為(通訊設備)、萬科(房地產),這些企業的行業選擇,都具有極強的開創性和未來性,不要說在它們創業的那個年代,就是在今天也是非

常具有擴張空間的“大行業”。

3、不犯王法。

低調是企業人的本分,即便是高調如王石,碰到諸如宏觀調控、勞動合同法這樣的高度敏感的事情,也一貫和政府保持一致。在高速發展的轉型經濟體裡做企業,這份清醒和自愛,格外難得。

《中國企業家》雜誌關於“蛇口基因”的解讀,見仁見智。但不置可否的是,正是有了這種“基因”上的轉變,才使得深圳逐漸超越它的“老師”們,快速站穩腳跟。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3 深圳製造業的起步

中央在深圳建特區,但是不給錢,沒有錢,要深圳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廈門的起點比深圳更高,但是,最後最成功的是深圳,深圳之所以成功,是託了港人的福!

深圳的經濟是如何起步的?

當時,特區政府建房子、辦工廠,一無資金、二無廠房、三無設備技術、四無商品市場、五無管理經驗....真正是“三無、五無”特區,一窮二白,有關負責人抓頭撓耳,莫知計將安出。

這時香港商人提醒深圳市領導:香港地價是深圳的十幾倍、幾十倍、上百倍,香港缺的就是深圳的土地,深圳人為什麼要抱著金碗討飯吃?

一語點化深圳人,率先在全國有償出租土地,出租費用一路上揚,出租土地所得成為深圳市政府豐盈的財源,也使深圳原住居民成為“一夜暴富的土地主”。

倒是許多在深圳發展的港商,持續分享了深圳經濟增長的紅利。譬如馬介璋,就是投資深圳最早、最好的港商代表之一。

在香港做牛仔褲起家以後,馬介璋大部分投資集中在深圳,從潮州菜館,到佳寧娜廣場,再到華南工業原料城,帶領企業成功轉型的軌跡,可謂一步一層天,他說,“深圳是我投資內地的大本營”。如果把順豐的王衛、大疆的汪滔也視為在深圳的港商,那麼,學生,又何嘗不是老師的延續?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4 深圳經濟的開門紅

早在1981年,百事公司就與中國政府簽約在深圳興建百事可樂裝瓶廠,為中國的首批美國商業合作伙伴之一,次年,中國歷史上第一罐百事可樂在深圳誕生,以此為開端。

投資深圳的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總部的不多,深圳主要還是世界500強的製造基地、採購中心和服務中心。

2005年全球生產臺式電腦1.87億臺,而富土康在深圳龍華的工廠就生產了4,000萬臺,佔了1/5以上。其中惠普、戴爾等電腦的主要品牌產品就出自富士康。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飛利浦每年都各有上千萬臺手機在深圳製造。

傳真機、打印機、複印機、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產品是日本企業統天下,這些日本產品的60%以上都在深圳製造。理光、東芝、富士施樂、奧林巴斯、愛普生、佳能等產品的主要工廠都在深圳。因此,深圳成為全球最大辦公自動化產品基地,產量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的同時,沃爾瑪在深圳建立全球採購中心,每年採購金額150億美元,深圳和中國內地價廉物美的商品源源不斷送上沃爾瑪在全球的貨架。沃爾瑪得以大幅降低成本,使其供應鏈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極大優化,屹立全球五百強榜首。

與此同時,麥當勞、歐姆龍、松下、三洋、家樂福、飛利浦等也都相繼在深圳設立了全球採購中心。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深圳後海燈光秀

01 誰是深圳的“師傅”?

關於深圳的研究,最早始於街談巷議,而將這些民間議論和民間智慧總結歸納得最好、最生動的其實首推文學。1995年, 來自江蘇常州的女作家文夕發表了處女作《野蘭花》,接著又一發不可收地出版了《罌粟花》《海棠花》《姐妹花》等四部長篇小說,共140萬字,把生猛海鮮似的深圳寫得跟明清小說裡的江南市井一般好玩,有趣。

按照歷史進程來講,香港是深圳的師傅,臺灣更是深圳的師傅,那麼深圳這個徒弟是什麼時候出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師傅的?是什麼標誌著深圳的“成人禮”?又為什麼說深圳是最適宜個人創業、最適合商業創意展開的地方?

這要從當初的改革開放時說起: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2 深圳的基因是如何轉變的?

2005年,《中國企業家》雜誌的總編輯牛文文深圳企業家王石說起一個奇怪的現象:深圳的企業家和廣東其他地方的企業很不一樣,深圳企業當中,出身蛇口的和華僑城的又不一樣。

當時,平安、招行、中集、萬科、華為這些深圳或蛇口企業,已經漸漸顯現出超群的領袖氣質。代表了中國企業未來方向的下一個20年。如果這些企業身上有共同的“神祕基因”,那麼尋找出這種基因,就是一項令人興奮、很有價值的工作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的“蛇口基因”專題,就是基於這樣的衝動,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採編。採訪很不容易。

首先,這些企業大部分都非常低調,馬明哲、任正非是有名的“不見記者”。

其次,大家對是否存在“蛇口系”這樣一個企業群體,認知並不一致,對“蛇口基因”內涵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再次,蛇口企業群物理上和精神上的袁庚老人,也已經耄耋失憶,儘管在王石的幫助下,採訪組在2005年見到了他,老人也興致勃勃地題寫了“南國之星”“中國企業家”,但已無法進行真正的交談和採訪。

2008年是改革開放過後的30週年,也就是在那年,《中國企業家》 發表了對“蛇口基因”的自我認識一文,具體如下:

1、公企業。

中國主流形態的大企業,要麼是國有企業,要麼是民營企業,但這些企業在蛇口還是一種新品種,因為萬科的鬱亮說應該叫它“公企業”。

2、大行業。

平安(保險)、招行(銀行)、中集(集裝箱)、華為(通訊設備)、萬科(房地產),這些企業的行業選擇,都具有極強的開創性和未來性,不要說在它們創業的那個年代,就是在今天也是非

常具有擴張空間的“大行業”。

3、不犯王法。

低調是企業人的本分,即便是高調如王石,碰到諸如宏觀調控、勞動合同法這樣的高度敏感的事情,也一貫和政府保持一致。在高速發展的轉型經濟體裡做企業,這份清醒和自愛,格外難得。

《中國企業家》雜誌關於“蛇口基因”的解讀,見仁見智。但不置可否的是,正是有了這種“基因”上的轉變,才使得深圳逐漸超越它的“老師”們,快速站穩腳跟。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3 深圳製造業的起步

中央在深圳建特區,但是不給錢,沒有錢,要深圳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廈門的起點比深圳更高,但是,最後最成功的是深圳,深圳之所以成功,是託了港人的福!

深圳的經濟是如何起步的?

當時,特區政府建房子、辦工廠,一無資金、二無廠房、三無設備技術、四無商品市場、五無管理經驗....真正是“三無、五無”特區,一窮二白,有關負責人抓頭撓耳,莫知計將安出。

這時香港商人提醒深圳市領導:香港地價是深圳的十幾倍、幾十倍、上百倍,香港缺的就是深圳的土地,深圳人為什麼要抱著金碗討飯吃?

一語點化深圳人,率先在全國有償出租土地,出租費用一路上揚,出租土地所得成為深圳市政府豐盈的財源,也使深圳原住居民成為“一夜暴富的土地主”。

倒是許多在深圳發展的港商,持續分享了深圳經濟增長的紅利。譬如馬介璋,就是投資深圳最早、最好的港商代表之一。

在香港做牛仔褲起家以後,馬介璋大部分投資集中在深圳,從潮州菜館,到佳寧娜廣場,再到華南工業原料城,帶領企業成功轉型的軌跡,可謂一步一層天,他說,“深圳是我投資內地的大本營”。如果把順豐的王衛、大疆的汪滔也視為在深圳的港商,那麼,學生,又何嘗不是老師的延續?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4 深圳經濟的開門紅

早在1981年,百事公司就與中國政府簽約在深圳興建百事可樂裝瓶廠,為中國的首批美國商業合作伙伴之一,次年,中國歷史上第一罐百事可樂在深圳誕生,以此為開端。

投資深圳的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總部的不多,深圳主要還是世界500強的製造基地、採購中心和服務中心。

2005年全球生產臺式電腦1.87億臺,而富土康在深圳龍華的工廠就生產了4,000萬臺,佔了1/5以上。其中惠普、戴爾等電腦的主要品牌產品就出自富士康。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飛利浦每年都各有上千萬臺手機在深圳製造。

傳真機、打印機、複印機、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產品是日本企業統天下,這些日本產品的60%以上都在深圳製造。理光、東芝、富士施樂、奧林巴斯、愛普生、佳能等產品的主要工廠都在深圳。因此,深圳成為全球最大辦公自動化產品基地,產量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的同時,沃爾瑪在深圳建立全球採購中心,每年採購金額150億美元,深圳和中國內地價廉物美的商品源源不斷送上沃爾瑪在全球的貨架。沃爾瑪得以大幅降低成本,使其供應鏈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極大優化,屹立全球五百強榜首。

與此同時,麥當勞、歐姆龍、松下、三洋、家樂福、飛利浦等也都相繼在深圳設立了全球採購中心。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5 深圳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所取得的最輝煌的成就之一,莫過於在充分利用外資和不斷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的同時,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迅速崛起,形成了一大批本土民營企業群體。

深圳的核心競爭力:給中國民營企業提供市場化和公平競爭的環境這些企業有著極強的原始創新衝動和生存競爭能力,他們所構建的雁形企業梯隊和良好的企業生態,形成了深圳自主創新的不竭源泉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構成了深圳獨特的、難以複製的寶貴財富。

20世紀80年代,百萬民工如潮水般湧入深圳,上演現代版 《出埃及記》,本來毫無商業經驗、與現代工商業幾乎註定無緣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商業“聖地”。他們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在流水線上,在寫字樓裡,在建築工地,在臨街商鋪,接受現代商業文明的洗禮。

隨後,文人經商,官員“下海”,科技人員懷揣一紙研究成果,前來深圳淘金、創業。直到今天,深圳已經成為中國創業慾望最強、商業氣氛最濃的現代商業都市。

1、企業

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工商登記註冊的民營企業108.3萬家,佔企業總數的96%;上繳稅收3008億元, 約佔全市企業上繳稅收的45%,深圳平均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199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524家,其中80%以上是民營企業,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梯隊增至1620家,深圳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企業128家,連續9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擁有3萬多家創新型企業,國內細分龍頭企業20多個。

深圳民營企業誕生了5個世界50強,20多箇中國500強,主營收入超百億企業高達60餘家。

“骨子裡生長創新血液”的深圳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視研發為生命。深圳強勁的研發動能90%來自企業,特別是民青企業。

2、專利

2016年, 深圳市專利申請總量超14.5萬件,同比增長37.7%;其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達5.6萬件,同比增長40.7%, 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專利授權總量超7.5萬件; 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萬件,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的第一。

有效發明專利達超9.5萬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0.1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高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超1.9萬件,同比大幅增長47.6%, 佔全省申請總量的83.3%,佔全國申請總量的46.6%,連續13年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一。

在第十八屆專利獎評審中,深圳市獲4項專利金獎,其中兩項發明專利金獎,兩項外觀設計金獎,獲獎數量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的第一。

"

南海之濱,崛起了一座奇蹟之城,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兩萬,到現在發展成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並且每年以新增數十萬人口的速度在上升,這裡彙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招商、比亞迪、平安、萬科、恆大等世界500強總部,紛紛落戶於此,沒錯,這座城市就是深圳。

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到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GDP翻了1.2萬倍,在歷史的長河中,40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這40年映射到深圳身上,映射到整個中國人身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深圳80年代老照片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到2018年,深圳入選世界一線城市,這一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不論從單位面積的經濟產出,還是人均GDP,深圳都高於京滬。

所以, 深圳是一座值得所有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研究的城市!因為這裡流淌著太多關於奶和蜜的故事!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深圳後海燈光秀

01 誰是深圳的“師傅”?

關於深圳的研究,最早始於街談巷議,而將這些民間議論和民間智慧總結歸納得最好、最生動的其實首推文學。1995年, 來自江蘇常州的女作家文夕發表了處女作《野蘭花》,接著又一發不可收地出版了《罌粟花》《海棠花》《姐妹花》等四部長篇小說,共140萬字,把生猛海鮮似的深圳寫得跟明清小說裡的江南市井一般好玩,有趣。

按照歷史進程來講,香港是深圳的師傅,臺灣更是深圳的師傅,那麼深圳這個徒弟是什麼時候出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師傅的?是什麼標誌著深圳的“成人禮”?又為什麼說深圳是最適宜個人創業、最適合商業創意展開的地方?

這要從當初的改革開放時說起: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2 深圳的基因是如何轉變的?

2005年,《中國企業家》雜誌的總編輯牛文文深圳企業家王石說起一個奇怪的現象:深圳的企業家和廣東其他地方的企業很不一樣,深圳企業當中,出身蛇口的和華僑城的又不一樣。

當時,平安、招行、中集、萬科、華為這些深圳或蛇口企業,已經漸漸顯現出超群的領袖氣質。代表了中國企業未來方向的下一個20年。如果這些企業身上有共同的“神祕基因”,那麼尋找出這種基因,就是一項令人興奮、很有價值的工作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的“蛇口基因”專題,就是基於這樣的衝動,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採編。採訪很不容易。

首先,這些企業大部分都非常低調,馬明哲、任正非是有名的“不見記者”。

其次,大家對是否存在“蛇口系”這樣一個企業群體,認知並不一致,對“蛇口基因”內涵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再次,蛇口企業群物理上和精神上的袁庚老人,也已經耄耋失憶,儘管在王石的幫助下,採訪組在2005年見到了他,老人也興致勃勃地題寫了“南國之星”“中國企業家”,但已無法進行真正的交談和採訪。

2008年是改革開放過後的30週年,也就是在那年,《中國企業家》 發表了對“蛇口基因”的自我認識一文,具體如下:

1、公企業。

中國主流形態的大企業,要麼是國有企業,要麼是民營企業,但這些企業在蛇口還是一種新品種,因為萬科的鬱亮說應該叫它“公企業”。

2、大行業。

平安(保險)、招行(銀行)、中集(集裝箱)、華為(通訊設備)、萬科(房地產),這些企業的行業選擇,都具有極強的開創性和未來性,不要說在它們創業的那個年代,就是在今天也是非

常具有擴張空間的“大行業”。

3、不犯王法。

低調是企業人的本分,即便是高調如王石,碰到諸如宏觀調控、勞動合同法這樣的高度敏感的事情,也一貫和政府保持一致。在高速發展的轉型經濟體裡做企業,這份清醒和自愛,格外難得。

《中國企業家》雜誌關於“蛇口基因”的解讀,見仁見智。但不置可否的是,正是有了這種“基因”上的轉變,才使得深圳逐漸超越它的“老師”們,快速站穩腳跟。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3 深圳製造業的起步

中央在深圳建特區,但是不給錢,沒有錢,要深圳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廈門的起點比深圳更高,但是,最後最成功的是深圳,深圳之所以成功,是託了港人的福!

深圳的經濟是如何起步的?

當時,特區政府建房子、辦工廠,一無資金、二無廠房、三無設備技術、四無商品市場、五無管理經驗....真正是“三無、五無”特區,一窮二白,有關負責人抓頭撓耳,莫知計將安出。

這時香港商人提醒深圳市領導:香港地價是深圳的十幾倍、幾十倍、上百倍,香港缺的就是深圳的土地,深圳人為什麼要抱著金碗討飯吃?

一語點化深圳人,率先在全國有償出租土地,出租費用一路上揚,出租土地所得成為深圳市政府豐盈的財源,也使深圳原住居民成為“一夜暴富的土地主”。

倒是許多在深圳發展的港商,持續分享了深圳經濟增長的紅利。譬如馬介璋,就是投資深圳最早、最好的港商代表之一。

在香港做牛仔褲起家以後,馬介璋大部分投資集中在深圳,從潮州菜館,到佳寧娜廣場,再到華南工業原料城,帶領企業成功轉型的軌跡,可謂一步一層天,他說,“深圳是我投資內地的大本營”。如果把順豐的王衛、大疆的汪滔也視為在深圳的港商,那麼,學生,又何嘗不是老師的延續?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4 深圳經濟的開門紅

早在1981年,百事公司就與中國政府簽約在深圳興建百事可樂裝瓶廠,為中國的首批美國商業合作伙伴之一,次年,中國歷史上第一罐百事可樂在深圳誕生,以此為開端。

投資深圳的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總部的不多,深圳主要還是世界500強的製造基地、採購中心和服務中心。

2005年全球生產臺式電腦1.87億臺,而富土康在深圳龍華的工廠就生產了4,000萬臺,佔了1/5以上。其中惠普、戴爾等電腦的主要品牌產品就出自富士康。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飛利浦每年都各有上千萬臺手機在深圳製造。

傳真機、打印機、複印機、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產品是日本企業統天下,這些日本產品的60%以上都在深圳製造。理光、東芝、富士施樂、奧林巴斯、愛普生、佳能等產品的主要工廠都在深圳。因此,深圳成為全球最大辦公自動化產品基地,產量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的同時,沃爾瑪在深圳建立全球採購中心,每年採購金額150億美元,深圳和中國內地價廉物美的商品源源不斷送上沃爾瑪在全球的貨架。沃爾瑪得以大幅降低成本,使其供應鏈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極大優化,屹立全球五百強榜首。

與此同時,麥當勞、歐姆龍、松下、三洋、家樂福、飛利浦等也都相繼在深圳設立了全球採購中心。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05 深圳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所取得的最輝煌的成就之一,莫過於在充分利用外資和不斷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的同時,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迅速崛起,形成了一大批本土民營企業群體。

深圳的核心競爭力:給中國民營企業提供市場化和公平競爭的環境這些企業有著極強的原始創新衝動和生存競爭能力,他們所構建的雁形企業梯隊和良好的企業生態,形成了深圳自主創新的不竭源泉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構成了深圳獨特的、難以複製的寶貴財富。

20世紀80年代,百萬民工如潮水般湧入深圳,上演現代版 《出埃及記》,本來毫無商業經驗、與現代工商業幾乎註定無緣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商業“聖地”。他們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在流水線上,在寫字樓裡,在建築工地,在臨街商鋪,接受現代商業文明的洗禮。

隨後,文人經商,官員“下海”,科技人員懷揣一紙研究成果,前來深圳淘金、創業。直到今天,深圳已經成為中國創業慾望最強、商業氣氛最濃的現代商業都市。

1、企業

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工商登記註冊的民營企業108.3萬家,佔企業總數的96%;上繳稅收3008億元, 約佔全市企業上繳稅收的45%,深圳平均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199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524家,其中80%以上是民營企業,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梯隊增至1620家,深圳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企業128家,連續9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擁有3萬多家創新型企業,國內細分龍頭企業20多個。

深圳民營企業誕生了5個世界50強,20多箇中國500強,主營收入超百億企業高達60餘家。

“骨子裡生長創新血液”的深圳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視研發為生命。深圳強勁的研發動能90%來自企業,特別是民青企業。

2、專利

2016年, 深圳市專利申請總量超14.5萬件,同比增長37.7%;其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達5.6萬件,同比增長40.7%, 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專利授權總量超7.5萬件; 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萬件,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的第一。

有效發明專利達超9.5萬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0.1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高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超1.9萬件,同比大幅增長47.6%, 佔全省申請總量的83.3%,佔全國申請總量的46.6%,連續13年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一。

在第十八屆專利獎評審中,深圳市獲4項專利金獎,其中兩項發明專利金獎,兩項外觀設計金獎,獲獎數量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的第一。

中國奇蹟之城:40年GDP翻了1.2萬倍,成功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總結:

目前,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萬科等大咖,以及柔字、大疆、研祥、大族激光等111家民營領軍骨幹企業在數量、規模、質量等方面在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並且已經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成熟的良性發展時期,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勝利軍。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麼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深圳能夠成功破解個又一個難題, 坦然面對一個又一個挑戰,始終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正是因為深圳擁有這麼大批生機勃勃、市場競爭能力強的企業家和民營企業,這是深圳的“底氣”所在,也是深圳的“命脈”所在。

你們認為深圳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