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站在汽車工業裂變的岔路口,作為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浸染下的創新代表,馬斯克與李斌都是走在全球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探路者,只有先來後到,並沒有高低之分,也無從拿來互相拉踩,或者用蔚來目前的困難來反襯特斯拉如今的高光。

事實上呢,並非如此,踩著蔚來,捧特斯拉的行為從未消失。

8月29日,馬斯克和馬雲的“雙馬會談”,一場關於AI智能的“火星辯論”,將馬斯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下。人們在極力讚賞著馬斯克對於AI智能未來的解讀是多麼高瞻遠矚,卻對蔚來和李斌多了一絲苛責。“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創新,蔚來只不過模仿了皮毛而已”,類似的言論在論壇裡、帖子下,幾乎都可尋覓。

最近李斌常常被質問,“Model3將在特斯拉上海工廠下線,蔚來還有多少機會?”,“大幅裁員,蔚來的吃相沒有以前優雅了”,“賣車隊,蔚來資金快撐不下去了”……網絡、票圈,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和拉踩聲,毫不留情地衝向蔚來。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站在汽車工業裂變的岔路口,作為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浸染下的創新代表,馬斯克與李斌都是走在全球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探路者,只有先來後到,並沒有高低之分,也無從拿來互相拉踩,或者用蔚來目前的困難來反襯特斯拉如今的高光。

事實上呢,並非如此,踩著蔚來,捧特斯拉的行為從未消失。

8月29日,馬斯克和馬雲的“雙馬會談”,一場關於AI智能的“火星辯論”,將馬斯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下。人們在極力讚賞著馬斯克對於AI智能未來的解讀是多麼高瞻遠矚,卻對蔚來和李斌多了一絲苛責。“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創新,蔚來只不過模仿了皮毛而已”,類似的言論在論壇裡、帖子下,幾乎都可尋覓。

最近李斌常常被質問,“Model3將在特斯拉上海工廠下線,蔚來還有多少機會?”,“大幅裁員,蔚來的吃相沒有以前優雅了”,“賣車隊,蔚來資金快撐不下去了”……網絡、票圈,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和拉踩聲,毫不留情地衝向蔚來。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的確,股價下跌、持續虧損、交付難題等等問題,是蔚來無法迴避的現存困境,幾乎每一個都關乎生死。

“蔚來汽車作為一家新興的造車企業,在前期處於高投入階段中,出現虧損屬正常情況。”要求一家5歲的造車公司實現盈利並不現實。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成立的近15年裡,僅有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

滿打滿算,蔚來至今不過5年,正在經歷的困境,也是特斯拉曾經趟過的艱苦。“蔚來需要在泥濘中奔跑起來”,李斌在內部公開信上寫到,這也曾是馬斯克睡在工廠監督生產時的心境。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站在汽車工業裂變的岔路口,作為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浸染下的創新代表,馬斯克與李斌都是走在全球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探路者,只有先來後到,並沒有高低之分,也無從拿來互相拉踩,或者用蔚來目前的困難來反襯特斯拉如今的高光。

事實上呢,並非如此,踩著蔚來,捧特斯拉的行為從未消失。

8月29日,馬斯克和馬雲的“雙馬會談”,一場關於AI智能的“火星辯論”,將馬斯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下。人們在極力讚賞著馬斯克對於AI智能未來的解讀是多麼高瞻遠矚,卻對蔚來和李斌多了一絲苛責。“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創新,蔚來只不過模仿了皮毛而已”,類似的言論在論壇裡、帖子下,幾乎都可尋覓。

最近李斌常常被質問,“Model3將在特斯拉上海工廠下線,蔚來還有多少機會?”,“大幅裁員,蔚來的吃相沒有以前優雅了”,“賣車隊,蔚來資金快撐不下去了”……網絡、票圈,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和拉踩聲,毫不留情地衝向蔚來。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的確,股價下跌、持續虧損、交付難題等等問題,是蔚來無法迴避的現存困境,幾乎每一個都關乎生死。

“蔚來汽車作為一家新興的造車企業,在前期處於高投入階段中,出現虧損屬正常情況。”要求一家5歲的造車公司實現盈利並不現實。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成立的近15年裡,僅有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

滿打滿算,蔚來至今不過5年,正在經歷的困境,也是特斯拉曾經趟過的艱苦。“蔚來需要在泥濘中奔跑起來”,李斌在內部公開信上寫到,這也曾是馬斯克睡在工廠監督生產時的心境。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對於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蔚來正在趟的這條河,都可能會是自己在將來會碰到的致命傷。然而,中國汽車工業,需要有這樣一個前行者,去探路,去試錯,去打破全球汽車工業革命重新起航的缺口。

說到這,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影片,是由奧巴馬伕婦參與制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中美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農民出身的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去美國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重整一家資本主義工廠,卻遭到了來自工人階級的強烈抗議。3年之後,在中美兩種文化的碰撞中艱難廝殺的福耀玻璃實現盈利。

有人說,《美國工廠》就是中國模式給美國人上了一課,美國工廠的勝利不僅僅是福耀的勝利,而且是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跟出海遇到諸多阻礙的曹德旺相比,馬斯克似乎幸運得多。“比我們快100倍!”,熱愛發推特的馬斯克,公開在美國人民面前讚賞了一番中國工廠的施工速度,“中國就是未來,未來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站在汽車工業裂變的岔路口,作為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浸染下的創新代表,馬斯克與李斌都是走在全球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探路者,只有先來後到,並沒有高低之分,也無從拿來互相拉踩,或者用蔚來目前的困難來反襯特斯拉如今的高光。

事實上呢,並非如此,踩著蔚來,捧特斯拉的行為從未消失。

8月29日,馬斯克和馬雲的“雙馬會談”,一場關於AI智能的“火星辯論”,將馬斯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下。人們在極力讚賞著馬斯克對於AI智能未來的解讀是多麼高瞻遠矚,卻對蔚來和李斌多了一絲苛責。“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創新,蔚來只不過模仿了皮毛而已”,類似的言論在論壇裡、帖子下,幾乎都可尋覓。

最近李斌常常被質問,“Model3將在特斯拉上海工廠下線,蔚來還有多少機會?”,“大幅裁員,蔚來的吃相沒有以前優雅了”,“賣車隊,蔚來資金快撐不下去了”……網絡、票圈,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和拉踩聲,毫不留情地衝向蔚來。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的確,股價下跌、持續虧損、交付難題等等問題,是蔚來無法迴避的現存困境,幾乎每一個都關乎生死。

“蔚來汽車作為一家新興的造車企業,在前期處於高投入階段中,出現虧損屬正常情況。”要求一家5歲的造車公司實現盈利並不現實。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成立的近15年裡,僅有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

滿打滿算,蔚來至今不過5年,正在經歷的困境,也是特斯拉曾經趟過的艱苦。“蔚來需要在泥濘中奔跑起來”,李斌在內部公開信上寫到,這也曾是馬斯克睡在工廠監督生產時的心境。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對於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蔚來正在趟的這條河,都可能會是自己在將來會碰到的致命傷。然而,中國汽車工業,需要有這樣一個前行者,去探路,去試錯,去打破全球汽車工業革命重新起航的缺口。

說到這,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影片,是由奧巴馬伕婦參與制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中美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農民出身的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去美國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重整一家資本主義工廠,卻遭到了來自工人階級的強烈抗議。3年之後,在中美兩種文化的碰撞中艱難廝殺的福耀玻璃實現盈利。

有人說,《美國工廠》就是中國模式給美國人上了一課,美國工廠的勝利不僅僅是福耀的勝利,而且是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跟出海遇到諸多阻礙的曹德旺相比,馬斯克似乎幸運得多。“比我們快100倍!”,熱愛發推特的馬斯克,公開在美國人民面前讚賞了一番中國工廠的施工速度,“中國就是未來,未來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歷史從未有偶然,昨日是明天的序曲,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通用工廠陸續遣散關閉,一萬多名員工被迫下崗,是曹德旺和福耀玻璃接手了這座廢棄的廠房,解決了當地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當初被輿論蓋章為“逃跑的曹德旺”,如今也被定調為“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2018 年,正是華為高舉大旗宣佈進軍PC領域關鍵的一年,同樣是這一年,聯想個人電腦業務的佔比重回全球第一。也是這一年,特朗普公開聲明美國必須拿下5G這一仗。

一場聯想插刀華為的風波,把柳傳志和任正非推上了輿論的高點。層層疊疊,指責聲像潮水般襲來,柳傳志向任正非寫了8個字,“多事之秋,共渡難關!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站在汽車工業裂變的岔路口,作為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浸染下的創新代表,馬斯克與李斌都是走在全球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探路者,只有先來後到,並沒有高低之分,也無從拿來互相拉踩,或者用蔚來目前的困難來反襯特斯拉如今的高光。

事實上呢,並非如此,踩著蔚來,捧特斯拉的行為從未消失。

8月29日,馬斯克和馬雲的“雙馬會談”,一場關於AI智能的“火星辯論”,將馬斯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下。人們在極力讚賞著馬斯克對於AI智能未來的解讀是多麼高瞻遠矚,卻對蔚來和李斌多了一絲苛責。“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創新,蔚來只不過模仿了皮毛而已”,類似的言論在論壇裡、帖子下,幾乎都可尋覓。

最近李斌常常被質問,“Model3將在特斯拉上海工廠下線,蔚來還有多少機會?”,“大幅裁員,蔚來的吃相沒有以前優雅了”,“賣車隊,蔚來資金快撐不下去了”……網絡、票圈,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和拉踩聲,毫不留情地衝向蔚來。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的確,股價下跌、持續虧損、交付難題等等問題,是蔚來無法迴避的現存困境,幾乎每一個都關乎生死。

“蔚來汽車作為一家新興的造車企業,在前期處於高投入階段中,出現虧損屬正常情況。”要求一家5歲的造車公司實現盈利並不現實。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成立的近15年裡,僅有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

滿打滿算,蔚來至今不過5年,正在經歷的困境,也是特斯拉曾經趟過的艱苦。“蔚來需要在泥濘中奔跑起來”,李斌在內部公開信上寫到,這也曾是馬斯克睡在工廠監督生產時的心境。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對於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蔚來正在趟的這條河,都可能會是自己在將來會碰到的致命傷。然而,中國汽車工業,需要有這樣一個前行者,去探路,去試錯,去打破全球汽車工業革命重新起航的缺口。

說到這,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影片,是由奧巴馬伕婦參與制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中美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農民出身的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去美國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重整一家資本主義工廠,卻遭到了來自工人階級的強烈抗議。3年之後,在中美兩種文化的碰撞中艱難廝殺的福耀玻璃實現盈利。

有人說,《美國工廠》就是中國模式給美國人上了一課,美國工廠的勝利不僅僅是福耀的勝利,而且是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跟出海遇到諸多阻礙的曹德旺相比,馬斯克似乎幸運得多。“比我們快100倍!”,熱愛發推特的馬斯克,公開在美國人民面前讚賞了一番中國工廠的施工速度,“中國就是未來,未來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歷史從未有偶然,昨日是明天的序曲,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通用工廠陸續遣散關閉,一萬多名員工被迫下崗,是曹德旺和福耀玻璃接手了這座廢棄的廠房,解決了當地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當初被輿論蓋章為“逃跑的曹德旺”,如今也被定調為“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2018 年,正是華為高舉大旗宣佈進軍PC領域關鍵的一年,同樣是這一年,聯想個人電腦業務的佔比重回全球第一。也是這一年,特朗普公開聲明美國必須拿下5G這一仗。

一場聯想插刀華為的風波,把柳傳志和任正非推上了輿論的高點。層層疊疊,指責聲像潮水般襲來,柳傳志向任正非寫了8個字,“多事之秋,共渡難關!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很幸運,我們有一個華為,不那麼幸運的是,我們只有一個華為。如今輿論在高贊華為,不忘順手扎聯想一刀子的時候,卻忘記了P6誕生之前對華為“活不下去”的定調。那時,因為華為手機既不好看,也不好用,在蘋果一馬平川的衝擊下潰不成軍。

黑格爾說,歷史總會重複兩次。中國汽車工業蹣跚起步至今,蔚來正在經歷的,也不過是歷史的重演。

在這裡,我們不再對30多年的市場換技術之路的得與失進行批判與評價,但無法忘懷的是,在吉利、長城等中國汽車品牌崛起之前,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一直是“自己的家鄉,別人的試驗場”。

自主品牌的亦步亦趨,艱難前行,在為別人唱響讚歌的那些年裡,那些想為中國汽車工業尋找出路的赤子之心,也曾被市場的無情,媒體的唱衰,灼傷過。

輿論的壓力,曾讓李書福、魏建軍,這些為中國汽車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汽車人,在那條望不見光明的隧道,彷徨過。幸好,前行的步履,足夠堅定。如今,踏過荊棘,越來越多湧現出來的自主品牌翹楚,逐漸站在世界的舞臺,去夯實中國製造的基礎、拓展中國創造的新力量。


"

在中國,馬斯克和李斌,扮演著什麼角色?

神壇上,是馬斯克,跟隨者,是李斌。

不管這個論斷客觀與否,這已然成為一部分人的認知,“蔚來能否成為第二個特斯拉”、“李斌:下一個馬斯克”的言論並不鮮見,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你看,這樣的標題,背後的潛臺詞便是,李斌在學習馬斯克,蔚來在模仿特斯拉的路子。

特斯拉值得學習嗎 ?當然值得。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5年來,蔚來一直想要告訴市場什麼是電動汽車,蔚來想要幹什麼,而特斯拉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提特斯拉,並不是想捆綁特斯拉,而是特斯拉是唯一一個能說明蔚來想要幹什麼的企業。”

自從一跳入江湖就主動扮演起了“帶頭大哥”的身份,來自硅谷的新貴也確實找準了未來的兩大流行趨勢,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特斯拉颳起的風潮,逼迫著諸多傳統車企巨頭不得不打起精神扮演著上進的姿態。

對於特斯拉的鉚足前行,蔚來尊重並讚賞。

作為晚入局者,蔚來無可避免地被貼上了模仿特斯拉的標籤。事實上,創始人李斌卻並不喜歡被稱為中國馬斯克,與馬斯克相比,他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站在汽車工業裂變的岔路口,作為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浸染下的創新代表,馬斯克與李斌都是走在全球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探路者,只有先來後到,並沒有高低之分,也無從拿來互相拉踩,或者用蔚來目前的困難來反襯特斯拉如今的高光。

事實上呢,並非如此,踩著蔚來,捧特斯拉的行為從未消失。

8月29日,馬斯克和馬雲的“雙馬會談”,一場關於AI智能的“火星辯論”,將馬斯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下。人們在極力讚賞著馬斯克對於AI智能未來的解讀是多麼高瞻遠矚,卻對蔚來和李斌多了一絲苛責。“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創新,蔚來只不過模仿了皮毛而已”,類似的言論在論壇裡、帖子下,幾乎都可尋覓。

最近李斌常常被質問,“Model3將在特斯拉上海工廠下線,蔚來還有多少機會?”,“大幅裁員,蔚來的吃相沒有以前優雅了”,“賣車隊,蔚來資金快撐不下去了”……網絡、票圈,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和拉踩聲,毫不留情地衝向蔚來。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的確,股價下跌、持續虧損、交付難題等等問題,是蔚來無法迴避的現存困境,幾乎每一個都關乎生死。

“蔚來汽車作為一家新興的造車企業,在前期處於高投入階段中,出現虧損屬正常情況。”要求一家5歲的造車公司實現盈利並不現實。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成立的近15年裡,僅有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

滿打滿算,蔚來至今不過5年,正在經歷的困境,也是特斯拉曾經趟過的艱苦。“蔚來需要在泥濘中奔跑起來”,李斌在內部公開信上寫到,這也曾是馬斯克睡在工廠監督生產時的心境。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對於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蔚來正在趟的這條河,都可能會是自己在將來會碰到的致命傷。然而,中國汽車工業,需要有這樣一個前行者,去探路,去試錯,去打破全球汽車工業革命重新起航的缺口。

說到這,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影片,是由奧巴馬伕婦參與制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中美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農民出身的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去美國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重整一家資本主義工廠,卻遭到了來自工人階級的強烈抗議。3年之後,在中美兩種文化的碰撞中艱難廝殺的福耀玻璃實現盈利。

有人說,《美國工廠》就是中國模式給美國人上了一課,美國工廠的勝利不僅僅是福耀的勝利,而且是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跟出海遇到諸多阻礙的曹德旺相比,馬斯克似乎幸運得多。“比我們快100倍!”,熱愛發推特的馬斯克,公開在美國人民面前讚賞了一番中國工廠的施工速度,“中國就是未來,未來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歷史從未有偶然,昨日是明天的序曲,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通用工廠陸續遣散關閉,一萬多名員工被迫下崗,是曹德旺和福耀玻璃接手了這座廢棄的廠房,解決了當地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當初被輿論蓋章為“逃跑的曹德旺”,如今也被定調為“中國式製造業的勝利”。

2018 年,正是華為高舉大旗宣佈進軍PC領域關鍵的一年,同樣是這一年,聯想個人電腦業務的佔比重回全球第一。也是這一年,特朗普公開聲明美國必須拿下5G這一仗。

一場聯想插刀華為的風波,把柳傳志和任正非推上了輿論的高點。層層疊疊,指責聲像潮水般襲來,柳傳志向任正非寫了8個字,“多事之秋,共渡難關!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很幸運,我們有一個華為,不那麼幸運的是,我們只有一個華為。如今輿論在高贊華為,不忘順手扎聯想一刀子的時候,卻忘記了P6誕生之前對華為“活不下去”的定調。那時,因為華為手機既不好看,也不好用,在蘋果一馬平川的衝擊下潰不成軍。

黑格爾說,歷史總會重複兩次。中國汽車工業蹣跚起步至今,蔚來正在經歷的,也不過是歷史的重演。

在這裡,我們不再對30多年的市場換技術之路的得與失進行批判與評價,但無法忘懷的是,在吉利、長城等中國汽車品牌崛起之前,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一直是“自己的家鄉,別人的試驗場”。

自主品牌的亦步亦趨,艱難前行,在為別人唱響讚歌的那些年裡,那些想為中國汽車工業尋找出路的赤子之心,也曾被市場的無情,媒體的唱衰,灼傷過。

輿論的壓力,曾讓李書福、魏建軍,這些為中國汽車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汽車人,在那條望不見光明的隧道,彷徨過。幸好,前行的步履,足夠堅定。如今,踏過荊棘,越來越多湧現出來的自主品牌翹楚,逐漸站在世界的舞臺,去夯實中國製造的基礎、拓展中國創造的新力量。


踩著蔚來捧特斯拉,不必

輿論是把雙面劍,把這些領頭前行的中國企業被迫分了一個三六九等,讓那條苦苦探索的堅韌,也染上了一些悲愴的底色。事實上,我們原本不需要急著下判斷,何妨不能等等看?

電子商務在國外誕生,發展最好的是中國。歐美提出5G早期概念,但5G技術領跑的是中國。由特斯拉掀起的全球電動車風潮,或許未來有機會在中國得以被超越,這個超越者,可能就是蔚來。

在這個走向存量殘殺的危險世界,何妨不能耐心等待,給予蔚來一次“用9次的失敗追求第十次的成功”的機會。無需焦慮,無需苛責,如今的蔚來汽車還遠沒有到討論終局的時候……

《美國工廠》其中一個鏡頭,在福耀工廠的晚會上,面對著中國工人集體表演,和幾對新人的集體婚禮,一位美國高管流下了淚水,“我感到,我們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一個有些分裂的世界……但我們仍然是一體的。”

這是蔚來和特斯拉之間的故事,但關乎的又不僅僅是一個蔚來,一個特斯拉。歷史的必然往往通過大量的歷史偶然去實現,在尋求時代裂變背後的不確定的確定之時,總要有人點燃火柴看路。

洪流滾滾,註定是一個風光又脆弱的時代,蔚來和李斌,特斯拉和馬斯克,皆是穿行而過。

文/Roomy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