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斯拉員工曹光植涉嫌竊取Autopilot商業機密一案有了最新進展。

美國東部時間7月10日,有外媒報道,在7月8日的法庭文件中曹光植承認,在2018年底向個人的iCloud賬戶上傳了包含Autopilot源代碼的zip文件,彼時他還在特斯拉工作。但同時他否認了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曹光植的法律團隊為其辯護,“在離開特斯拉之前,曹光植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刪除關於特斯拉的文件”。

今年3月份, 特斯拉起訴其前工程師曹光植涉嫌竊取與Autopilot相關的商業機密,暗指曹光植將機密信息帶給中國電動車創業公司小鵬汽車。對此,小鵬作出迴應,稱曹光植沒有任何違規行為。

“這是一起關於員工日常離職的訴訟,”曹光植的律師近日在雙方的聯合文件中如此迴應,“特斯拉本可以也應該通過自身的人力資源或信息技術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當事人律師似乎對特斯拉“上綱上線”的做法頗有微詞。

但對特斯拉而言,這不只是一項離職糾紛那麼簡單。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該案件涉及自動駕駛輔助技術的核心機密。

前特斯拉員工曹光植承認:加盟小鵬前上傳Autopilot源代碼

加州法院發佈的曹光植答辯狀

竊密羅生門

本次糾紛的核心對象是,特斯拉的高級輔助駕駛Autopilot系統,而這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核心技術所在。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案件當事人曹光植於2017年4月24日正式入職特斯拉,工作期間主要擔任“計算機視覺科學家”的職務。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根據答辯狀,曹光植可以自由訪問特斯拉固件、自動駕駛和神經網絡三大源代碼數據庫,其中神經網絡數據庫限制最為嚴格。某些方面的源代碼可能揭示特斯拉如何使用攝像頭和雷達解決自動駕駛中的問題。全公司數千職員中僅有40人能夠訪問,曹光植是其中之一。

據答辯狀的披露,曹光植的2018年末的個人行蹤如下:

  • 2018年11月26日前後收到小鵬的口頭offer;

  • 2018年12月5日—9日返回中國;

  • 2018年12月12日收到小鵬的書面錄用通知;

  • 2018年12月26日斷開個人iCloud賬戶和特斯拉發行賬戶的連接;

  • 12月27日—2019年1月1日,為了履行特斯拉的工作職責,曹光植繼續登錄特斯拉的網絡;

  • 2019年1月3日宣佈辭去工作,於第二天生效,但並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已經接受了小鵬汽車的Offer。

  • 1月4日,曹光植清除了電腦的瀏覽記錄。

加盟小鵬之後,曹光植成為汽車的“感知團隊負責人”,主要負責“開發和交付用於生產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

前特斯拉員工曹光植承認:加盟小鵬前上傳Autopilot源代碼

據特斯拉調查顯示,在2018年3月25日到2018年12月26日,他用iCloud備份了硬件、自動駕駛和神經網絡源代碼庫,訪問超過了30萬個文件。在12月份刪除的文件數量超過12萬份。

今年3月22日,特斯拉正式對曹光植進行了民事訴訟,控訴其竊取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的源代碼。特斯拉對外的口徑是這樣的:

去年,曹光植開始向其iCloud帳戶上傳“特斯拉無人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涵蓋30多萬個與自動駕駛儀相關的文件和目錄。曹光植於去年年底接受小鵬公司的工作,便從他工作的計算機上刪除了12萬個文件,並斷開了個人iCloud帳戶,然後“反覆登錄到特斯拉的安全網絡”,以便在離開特斯拉前清除瀏覽器歷史記錄。”

在答辯狀中,可以看到曹光植的違規行徑與其入職小鵬在時間上確有重合。他承認:在2018年底向個人的iCloud賬戶上傳了包含Autopilot源代碼的zip文件。他也“進一步承認他刪除了存儲在特斯拉工作電腦上的某些文件,並清除了在特斯拉工作的網絡瀏覽器歷史記錄,但否認這些活動構成任何形式的‘不當行為’”。

面對特斯拉指控的竊取文件數量,他未予承認。曹光植稱特斯拉在他離職期間從未詢問過這些材料,或任何其他機密或商業機密信息。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在聯合備案中,曹光植的律師認為“在他離開特斯拉後,沒有訪問並且沒有使用任何“自動駕駛商貿易祕密”,也沒有給小鵬傳遞任何信息。

小鵬在今年3月22日的聲明中表示,曹光植入職前後均未發現任何可能違規的行為,公司已針對此事啟動調查。為證清白,小鵬近日也做了相關的配合工作。

THE VERGE報道,曹光植已經給特斯拉一個“電子設備的子集或此類設備的數字圖像”,可以對其Gmail帳戶進行取證分析,目前該帳戶分析已經在進行中。小鵬也“自願為特斯拉制作了曹光植工作筆記本電腦的數字圖像。”

但結果最終如何,只有法院能裁定。

竊密門”頻發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在曹光植一案之前,蘋果公司曾經發生過兩起工程師竊密內部機密事件,而兩個案件與小鵬汽車有或多或少的關聯。

去年5 月份,加盟小鵬汽車的張曉浪從蘋果離職不久後,蘋果的安全團隊在其上交的兩臺 iPhone 和筆記本電腦歷史記錄中,發現了下載量大幅增加的記錄,包括機密文件的相關信息。僅在 4 月 28 日這一天,就生成了 581 行用戶活動記錄。此外,張曉浪還承認將設備的數據和信息通過“隔空投送”功能發到了他妻子的個人筆記本電腦上。數據多達 40G ,其中 60% 的數據存在“嚴重問題”。

對此,小鵬的迴應是:獲悉美國部門的調查之後,照規定封存了張曉浪的電腦和辦公用品,將繼續積極配合關於此事的相關調差。此前沒有記錄顯示他向小鵬汽車上報任何敏感和違規的情況。

前特斯拉員工曹光植承認:加盟小鵬前上傳Autopilot源代碼

而在今年1月,一名叫Jizhong Chen的前蘋果公司員工也被FBI指控竊取蘋果自動駕駛技術商業機密。原因是其私自擁有數千份包含蘋果知識產權的文件。外媒報道該員工離職後申請了小鵬汽車的崗位,但小鵬汽車表示從未與此人有過接觸。

事實上,這類竊密案件在自動駕駛領域創業公司中並不少見。從最早的 Waymo 和 Uber 的自動駕駛第一大案,到後來百度和景馳之間商業機密紛爭,再到小鵬接二連三地捲入“竊密門”,背後反映的其實是自動駕駛玩家們對技術和人才的爭奪。

巨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導致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湧入,勢必會造成自動駕駛人才的稀缺。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是個長期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對於賽道中的玩家來說,踏實研發創新技術、培養自動駕駛人才將是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中的重要支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