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全球雲計算市場,卻較阿里都相差甚遠的騰訊雲,更比不上谷歌,不單獨披露雲服務業務收入,又有什麼奇怪呢?

業績大增卻慘遭雪藏,志在出海的騰訊雲,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文/韓頊君 億歐專欄作者

騰訊雲業務大增卻慘遭雪藏

億歐B2B/企業服務頻道5月15日消息,騰訊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2019年Q1,騰訊總收入為854.65億元,同比增長16%;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209.30億元,同比增長14%。

本季,騰訊在財報中單列“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該項收入為218億元,同比增長44%。騰訊在財報中表示,該項增長主要受商業支付及雲服務的收入增加推動。

並繼續表示,雲業務的收入維持迅速的同比增長,主要因為IaaS的,PaaS的及SaaS的產品種類擴大及產品提升,使付費客戶群有所增長。

但騰訊雲Q1收入及同比增長究竟是多少卻不得而知,所能得到的最新具體相關數據是騰訊在年報中公佈的,2018年全年,騰訊雲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人民幣。


業績大增卻慘遭雪藏,志在出海的騰訊雲,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事實上,騰訊在季報中單獨披露雲業務收入的情況並不是沒有。早在2016年3月的財務披露期中,騰訊首次提到了雲業務的收入增長情況,“同比增長超過100%”。此後,騰訊雲就與支付組成“其他”業務一項的收入,出現在騰訊的財務報表中。

2018年騰訊架構調整後,騰訊雲戰略地位空前提高,Q3財報中也將其單獨披露。而在騰訊雲業務收入被眾人以為會被常規性披露在季報當中的時候,2018Q4、2019Q1,其再度缺席。

業績大增卻慘遭雪藏,志在出海的騰訊雲,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國內外的其他互聯網巨頭。

2015年初,亞馬遜宣佈將從2015財年第一財季開始單獨披露其雲計算業務AWS部門的財務業績。隨後,微軟和阿里都相繼在財報中單獨披露其雲服務業務業績。

隨著雲計算市場的爆發,互聯網巨頭單獨披露雲計算業務似乎已經成為慣性,甚至,金山雲都已經開始單獨披露雲業務收入。

騰訊云為何不單獨披露其雲業務收入

那麼,騰訊云為什麼在單獨披露其雲業務收入上,姿態如此扭扭捏捏放不開呢?

從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話中可洞悉一二,“去年9月30號組織架構重整以來,騰訊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把雲和智慧產業相關業務全部聚合了起來,這麼做的目標並不只是想做簡單的雲業務,而是為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的大浪潮做積極的準備,迎接中國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從馬化騰的表態中,我們或可理解為,即便是騰訊的雲已經能夠在滿足內部雲需求後,深入各個垂直行業,完成對外技術輸出,尋求業務外在增長,騰訊依然不會將其作為獨立的雲業務來看,而是將其作為產業互聯網整體佈局的基礎設施,是To B業務的一部分。

這是從騰訊的角度出發,我們得到的答案一。

市場上有相同操作的並非騰訊一家,類比分析我們或可看到不一樣的答案。以下即為答案二:

谷歌雲在2018年第一季度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雲收入後,之後將雲服務業務放在“其他”類別裡(“其他”類別包括雲、硬件和Google Play),就再沒有更新其季度收入數據。

谷歌不願披露雲業務的數據,是因為它拿不出手。2018年第一季度,亞馬遜AWS營收54.42億美元、微軟智能雲部門的營收為78.96億美元,其中,微軟的智能雲產品Azure已經連續十一季度增長超90%,兩者收入水平遠高於谷歌雲。

谷歌的雲業務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存在直接競爭關係,AWS在PaaS/IaaS市場上擁有先發優勢,品牌認知度遠高於谷歌,而微軟則利用其在PC操作系統和生產率軟件方面的優勢鎖定企業客戶,令谷歌雲無從下手。

雲計算市場具有明顯的馬太效應在業績上,時間越長,谷歌雲的劣勢也將越明顯。

為了追趕兩者,谷歌將其雲業務作為集團發力優先事項。2018年,谷歌宣佈雲業務將由Thomas Kurian作為新任負責人,接替創立了谷歌雲業務的Diane Greene,大肆招收銷售與技術團隊,通過豐富AI的差異化競爭力打通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激活中小企業的雲計算需求市場。

然而,谷歌雲與行業龍頭AWS、Azure在企業客戶的服務能力與雲計算市場份額上仍有不小的差距。至2019年Q1,亞馬遜AWS營收為76.96億美元,同比增長41%,微軟智能雲收入為97億美元,其中Azure雲計算業務同比增長75%,勢頭強勁。相較於競爭對手巨大的收入水平差異,谷歌對其雲業務仍然含糊其辭。

2018年阿里雲營收213.6億元人民幣,較騰訊91億元營收規模高出134.73%。據最新財報數據,2019Q1,阿里雲營收達77.26億元,飆升76%。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數據,在2018年國內市場,阿里雲以40.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騰訊雲市場份額達到16.5%,位列其次。Top5的另外三名則被光環新網(AWS)、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包攬,三者合計僅佔市場份額23.5%。

中國雲服務市場份額在進一步向頭部聚集,騰訊已經完美甩開與光環新網(AWS)、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距離,但同阿里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事實上,騰訊還不止定位於國內市場,海外市場同樣野心勃勃。關於騰訊雲進軍海外市場,騰訊雲副總裁答治茜近日表示,“一是能力成熟了;二是自身資源業務在海外的能力經過了磨合和鍛鍊;三是客戶出海的趨勢非常明顯。”

目前騰訊雲已在全球五大洲25個地區內開放了53個可用區,全球部署超過1300個加速節點,覆蓋50多個國家及地區。

調研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突破800億美元,達到80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6.5%。

據數據顯示,AWS依然是全球雲計算市場的領頭羊,其2018年雲計算營收規模達到了254億美元,佔有31.7%的市場份額。微軟Azure則位居市場第二,全年營收規模達到135億美元,市場份額達到16.8%,同比大幅增長82.4%。谷歌雲則以68億美元的營收規模以及8.5%的市場份額為例第三。阿里雲營收規模不及谷歌,相比AWS與微軟Azure相差甚遠,以31億美元營收規模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而志在全球雲計算市場,卻較阿里都相差甚遠的騰訊雲,更比不上谷歌,不單獨披露雲服務業務收入,又有什麼奇怪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