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洮河 婺源 雕塑 浮雕 孤燈再續酒 2017-04-11

通常我們說起“文房四寶”時脫口而出便是“筆墨紙硯”,硯在這裡是排最後的,但是這似乎絲毫不影響硯臺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在書法以及收藏界的地位。

硯臺是中國毛筆書法的必備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硯臺的材料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幾十種。

我國的許多地方都產石硯,但自唐代起,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shè)縣的歙硯、甘肅南部的洮(táo)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屬陶)被並稱為“四大名硯”,但中國書法界公認的十大名硯是:

  1. 廣東端硯:用端溪硯石製作,產自廣東省肇慶市東郊斧柯山端溪之爛河山。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端硯的特點在於它石質細膩、幼嫩,發墨不損筆毫,呵一口氣即可研墨。端石天然生成的花紋構成端石的“石品”, 如蕉葉白、魚腦凍、天青、火捺、豬肝凍、金星點、冰紋、石眼等。

端硯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以古雅、樸實、精美、自然聞名於世,有“群硯之首”、“天下第一 硯”、“文房四寶中的寶中之寶”的美譽。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自唐代問世以來,便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因此升到我國石硯之首。

2.安徽/江西歙硯:始於唐代,產於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縣、黟縣、休寧等地),以婺源的龍尾硯為優,其料取於江西婺源縣龍尾山一帶溪澗中,所以又稱之為龍尾硯。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歙硯石質堅韌、潤密,紋理美麗,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幹,滌之立淨。敲擊時有清越金屬聲,貯水不耗,歷寒不冰,呵氣可研,發墨如油,不傷毫,雕刻精細,渾樸大方。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

3.山西陶硯山西澄泥硯,出產于山西省新絳縣(古稱絳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硯之一,與端、歙、洮硯齊名。澄泥硯由於原料來源、燒製時間不同而有不同顏色,以 “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為上乘顏色,尤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澄泥硯不施彩釉,採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燻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澄泥硯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的特點。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絳州澄泥硯始創於唐代,可惜的是到清代時其製作工藝就失傳了。

4.甘肅洮硯:亦稱洮河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一帶洮河深水處,洮河源於古時洮州,故名洮河石硯,簡稱洮硯。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洮硯石質膩潤,色澤細麗,發墨快,貯墨時間長。洮河石分為綠洮和紅洮兩種,綠洮石有“鴨頭綠、鸚哥綠”等名石,石紋如絲,清麗誘人。紅洮石呈土紅色,色純而細潤,頗罕見。洮河石硯傳世很少。

5.山東魯硯:以山東省所產諸硯石製成的硯,山東紅絲石硯為魯硯代表,以其質地嫩潤,護毫髮墨,色澤華縟,瑰麗多姿。魯硯石質、色澤、紋彩、天然形狀等方面各具特點。包括有紅絲石、淄石、尼山石,還有徐公石、浮萊石等十多個品種。這些硯材都具有沉透嫩潤,堅而不頑,膩而不滑,發墨而不損毫的特色。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另外山東省淄博市的淄川、博山一帶還產一種淄石硯,又叫金星硯,已有千年的歷史。淄石顏色有綠、黃、紫等幾十個品類。綠色的有荷葉綠、竹竿綠、萵苣綠和沉綠;紫色的有夾山 紅、紫雲、紺紅等;黃色的有紺黃、柑黃、束瓤黃等。此外還有赭色、多彩、紺青等品種。淄石硯的珍珠斑、翡翠斑、冰凍紋、金銀星、色暈之類常現於硯面。

6.四川苴(zuǒ)卻硯:硯石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大龍潭鄉境內的懸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稱“苴卻”,故謂之苴卻硯。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苴卻硯雕刻集淺浮、鏤空、圓雕、深雕、薄意、減地 雕刻於一體,形成了厚重渾實、明麗濃郁的多元風格。石品絢麗豐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紋、綠膘、黃膘、火捺、眉子、金線、魚腦凍、蕉葉白、廟前青、玉 帶、紫砂、雞血等近百種,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寶的石眼著稱於硯界。苴卻硯斑瀾多姿、異彩飛揚、天生麗質、獨步天下。有極晶美譽的金田黃,色澤金碧, 燦燦然一片金黃;外白如晴雪,內紅如丹砂的封雪紅,風韻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潤可人的碧雲凍,如碧雲浮起,豐饒富麗;天然成趣的綠蘿玉,如幽谷湧翠,碧波 瀉玉,又似綠蘿漫延。苴卻硯石質細膩,發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氣可研,叩之有金玉之聲,撫之如嬰膚嬌嫩。

7.寧夏賀蘭硯:產自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麓筆架山。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賀蘭硯有深紫、淺綠兩種天然色彩,制硯以紫色為主,綠作點綴之用。硯石中帶石眼、玉帶、銀錢、眉子和雲紋者更是可貴。此硯質地細,發墨細,不滲不漏,不幹不臭,不損筆毫。

8.貴州思州石硯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硯石出自貴州省岑鞏縣星臺潭,石硯堅緻細潤,發墨細,不滯筆,貯墨於硯中終日可用。如果無水時,呵氣硯中,能自出露液,並能用於書寫。石質堅潤如玉,呈黛色,具有“水石殊質,渾金璞玉,雲滋露液,惜墨惜筆”的優點。

思州石硯的製作以浮雕為主,造型古樸厚重。

9.吉林松花御硯:產於東北長白山區,色彩有紫紅、紫綠相兼、深綠、淺綠四種,間有黃色和刷絲紋,以深綠色刷絲為上品。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松花御硯石質堅實發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後,用水沖洗不留痕跡。

10.河北易水古硯:河北傳統名硯,產於易州(今易縣),也稱易硯。取石於河北省易縣鍾南山,硯石色彩柔和,為紫色水成岩,石面上常點綴碧綠、淡黃或灰色的斑紋。

其實中國不止四大名硯,而是這十大名硯!

易硯的硯石細膩光潤,質剛而柔,易發墨,儲墨久長,不滯墨。雕刻以龜硯、龍硯、琴硯、獸硯、棋硯等最為著名。

關注微信公眾號【非遺壹籮筐】,回覆“硯臺”查看硯臺的正確挑選、鑑別以及日常保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