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風光秀美的運河人家

浙東古運河如一條蜿蜒而行的游龍,穿行在紹興大地上,古運河也養育著河邊兩岸人家,這裡的人們也因運河而變得富有靈氣和智慧。在紹興古運河越城區陶堰段的陶家,數百年來,家風淳樸,名士眾多,文脈興旺,堪稱運河人家的代表和典範,成為其中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風光秀美的運河人家

浙東古運河如一條蜿蜒而行的游龍,穿行在紹興大地上,古運河也養育著河邊兩岸人家,這裡的人們也因運河而變得富有靈氣和智慧。在紹興古運河越城區陶堰段的陶家,數百年來,家風淳樸,名士眾多,文脈興旺,堪稱運河人家的代表和典範,成為其中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村前有古運河 村裡有三件寶

古運河從陶堰村邊流過,古纖道就在河邊人家門口。現在雖已看不到古纖道,但仍能見到古石板鋪成的河埠頭。一年四季與運河打交道的陶堰村人,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離不開門前這條河。

“我們這個村,原來百分之九十的人家都姓陶,現在陶姓有850多人。大運河從村前流過,陶堰村名人輩出,要是排起來,能在河邊排成一行。最出名的就是陶成章。”站在運河邊,陶堰村村委會主任陶雲祥對記者說。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陶成章的故居就在陶堰村,而且就在大運河邊,門對西上塘江和長池,坐北朝南,二進三開間,中隔天井,東有側廂,佔地面積407平方米。

陶成章故居院內梔子花正清香飄溢。在這江南小院裡,陶成章在此讀書、成長,運河水賦予他堅韌的性格。他從小心懷大志,在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成為一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家。

“會稽先生一世雄,芒鞋踏破萬山叢。中原王氣久寂寞,海外忽逢虯髯公。”陶成章後來不幸被人刺殺,壯志未酬,卻留下了“氣壯山河”的英名。

門對古運河,陶堰村有三寶: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秋官裡進士牌坊。

邵力子故居在陶堰村老街邊,距陶成章故居不遠,老街正對運河。

在陶堰村運河邊,矗立著秋官裡進士牌坊。秋官裡進士牌坊以花崗岩、青石雕刻砌築,坐北朝南,高7.5米,東西兩側建有輔坊,兩座輔坊高4.4米。牌坊上至今還能清晰地看到上面雕著的雙獅戲球、雙鶴齊飛、天馬騰飛、龍頭、麒麟等圖案,高大的石牌坊記載著古老鄉村昔日的榮耀和自豪。河水清清,湖山毓秀,才俊輩出,這樣的運河村莊,可謂江南人傑地靈之典範。

秋官裡進士坊系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建,為明弘治三年會稽縣陶堰村陶氏第一位進士、刑部主事陶懌所立。當時刑部稱“秋官”,陶堰村是陶懌的故里,故稱“秋官裡”。東西兩側的輔坊,是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建,牌坊上的圖案如今依然栩栩如生。

“我們村裡有探花、榜眼、進士、解元、舉人,人才輩出,直到現在仍然文風很盛。”陶雲祥說。

運河水清如鏡,從陶堰村默默流過,遠處是田野和青山。活水靜流,流淌著河邊人家的靈氣。

"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風光秀美的運河人家

浙東古運河如一條蜿蜒而行的游龍,穿行在紹興大地上,古運河也養育著河邊兩岸人家,這裡的人們也因運河而變得富有靈氣和智慧。在紹興古運河越城區陶堰段的陶家,數百年來,家風淳樸,名士眾多,文脈興旺,堪稱運河人家的代表和典範,成為其中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村前有古運河 村裡有三件寶

古運河從陶堰村邊流過,古纖道就在河邊人家門口。現在雖已看不到古纖道,但仍能見到古石板鋪成的河埠頭。一年四季與運河打交道的陶堰村人,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離不開門前這條河。

“我們這個村,原來百分之九十的人家都姓陶,現在陶姓有850多人。大運河從村前流過,陶堰村名人輩出,要是排起來,能在河邊排成一行。最出名的就是陶成章。”站在運河邊,陶堰村村委會主任陶雲祥對記者說。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陶成章的故居就在陶堰村,而且就在大運河邊,門對西上塘江和長池,坐北朝南,二進三開間,中隔天井,東有側廂,佔地面積407平方米。

陶成章故居院內梔子花正清香飄溢。在這江南小院裡,陶成章在此讀書、成長,運河水賦予他堅韌的性格。他從小心懷大志,在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成為一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家。

“會稽先生一世雄,芒鞋踏破萬山叢。中原王氣久寂寞,海外忽逢虯髯公。”陶成章後來不幸被人刺殺,壯志未酬,卻留下了“氣壯山河”的英名。

門對古運河,陶堰村有三寶: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秋官裡進士牌坊。

邵力子故居在陶堰村老街邊,距陶成章故居不遠,老街正對運河。

在陶堰村運河邊,矗立著秋官裡進士牌坊。秋官裡進士牌坊以花崗岩、青石雕刻砌築,坐北朝南,高7.5米,東西兩側建有輔坊,兩座輔坊高4.4米。牌坊上至今還能清晰地看到上面雕著的雙獅戲球、雙鶴齊飛、天馬騰飛、龍頭、麒麟等圖案,高大的石牌坊記載著古老鄉村昔日的榮耀和自豪。河水清清,湖山毓秀,才俊輩出,這樣的運河村莊,可謂江南人傑地靈之典範。

秋官裡進士坊系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建,為明弘治三年會稽縣陶堰村陶氏第一位進士、刑部主事陶懌所立。當時刑部稱“秋官”,陶堰村是陶懌的故里,故稱“秋官裡”。東西兩側的輔坊,是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建,牌坊上的圖案如今依然栩栩如生。

“我們村裡有探花、榜眼、進士、解元、舉人,人才輩出,直到現在仍然文風很盛。”陶雲祥說。

運河水清如鏡,從陶堰村默默流過,遠處是田野和青山。活水靜流,流淌著河邊人家的靈氣。

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陶成章故居

陶家堰出了43名進士 人傑地靈名副其實

古鑑湖築湖修堤後有28個堰,陶家堰就是其中一個。這裡山水風光優美,是魚米之鄉,更是交通要隘。陶堰村便是陶家堰的核心之地,與周邊的潯陽、南湖、橫旦相連,是陶姓人家的主要分佈地。

紹興市越文化研究會會長魯錫堂一直關注、研究運河邊上的陶家。他告訴記者,唐朝末年,著名詩人陶淵明後人陶嶽從江西來到會稽,定居陶堰村。“東晉隆安三年即公元399年,陶淵明來過紹興,他是前將軍劉牢之的幕僚。當時會稽海盜孫恩造反,劉牢之徵討海盜,淵明從之,對會稽之美有了一番認識。紹興原是魏晉風流之地,又是浙東唐詩之路所在地,陶淵明後人來到紹興後,陶氏家風與魏晉遺風、詩路文風在陶家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此後人才不絕,代代風流。”

據陶氏族人統計,明清兩代,陶家堰就出了進士43人、舉人112人、貢生83人;出過榜眼、探花、會元、解元。出過兵部、吏部、禮部三位尚書,六位大將軍及巡撫、御撫、國子監祭酒等大臣;知府、知縣、通判、主簿等遍及全國。陶氏族人曾自豪地記載:“陶家堰陶氏宗譜裡,就是科第方面少了一名狀元,仕官方面少了一位宰相,其他是應有盡有。”陶氏一門望族,文風之盛,令人欽敬。

陶家堰陶氏自六世開始中舉,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陶家堰陶氏出了第一個舉人——陶性。7年後,又出了第一個進士——陶懌。此後,陶氏以重文為特色,作為望族在紹興崛起。

“運河邊上的陶家家風正,學子入仕途為官,滿腹經綸,大多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魯錫堂說。明代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進士陶諧,正直清廉。他直言上疏,要求嚴懲結成死黨陷害忠良的劉瑾、張永等太監。陶諧被削職為民,回鄉後,他再次冒死上疏,從陶堰村被逮入京,投入錦衣獄,後發配至甘肅。劉瑾被處死後,陶諧官復原職,又升任兩廣總督。陶堰村人世世代代崇敬陶諧,奉為楷模。

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陶承學,官至南京禮部尚書,為官30年清正廉潔,辭官還鄉,兩袖清風,屋舍兄弟同住,終身不納妾。

清朝末年,陶堰村出現了一批革命志士。最著名的如陶成章、陶冶公、邵力子。特別是陶成章,是清末著名革命團體光復會的創始人之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許多陶堰村人獻身於革命事業,如曾任第三國際少共國際書記邵志剛,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祕書等職的陶端予等人。

陶堰村走出的才子不少,像陶濬宣,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大家、教育家,他“點石成金”築成東湖;文學家陶元藻,才思敏捷,才華出眾,人稱會稽才子;著名目錄學家姚振宗。

“直到今天,陶家仍人才不絕。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科學家陶文銓,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陶文釗,就是從陶家堰走出的兩兄弟。許多有成就的陶堰村人,行走在天南海北,才氣卓越,意氣風發。”魯錫堂說。

古運河帶來的靈秀風氣 孕育滋潤著陶氏人成長

浙東古運河不僅是一條文人雅士嚮往的詩路,也是水上交通要道。自陶堰村而過的運河,連接著紹興古城與上虞,其前面就是四通八達的涇口。

“大運河路過陶堰,向東關方向流淌,東關與陶堰當時是十分發達的地方,水陸交通方便,商店、驛站、市場臨河而設,人家臨河而居,車水馬龍。運河給村裡人帶來了見識和靈氣,一條運河孕育著陶氏人成長,並滋潤著他們。”魯錫堂說。

陶堰村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陶家人世世代代以種田打魚為生,農業是他們的命脈。“與紹興柯橋其它一些地方相比,陶堰村人耕讀傳家,重仕輕商。他們住在運河邊,得風氣之先,又享受著運河生態之美,傳承著陶姓先人之遺風,代代才俊不絕。”魯錫堂說。

魯錫堂告訴記者,陶家堰環境優美,如世外桃源。同時,水運陸路交通十分發達,這裡的人眼界開闊,接觸外面的新鮮事多,走出去相對更為方便。因此,陶家堰人雖處堰內,卻胸懷博大,心繫天下。陶堰陶氏有著結社辦學的傳統,陶家人辦詩社文社,辦義塾,還有捐田辦學的良好風氣,史料記載,陶家有捐田70畝辦學的,有捐田30畝辦學的,像當時著名的潯陽學堂,就是陶家人捐辦的。東湖景區內的陶社、東湖通藝學堂也是陶家人捐辦的。古運河給陶家人帶來了靈氣,也給陶堰村帶來了好學風,因此陶家堰學風500年長盛不絕,名人名士層出不窮,成為運河邊典型文風興盛的大姓人家。

現在,陶堰村已成為“五星達標”村,如果將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和老街、秋官裡牌坊連成一片,運河邊的陶堰村會顯得更有活力和底蘊。魯錫堂建議,陶堰村應利用名人名士優勢和運河生態優勢,創建3A景區化村莊。

歷史翻過一頁又一頁,運河流淌一年又一年,古老的陶堰村在古老的運河邊,彷彿一顆明珠,在時間的長河裡閃爍著不可磨滅的光亮。

(原標題《古運河邊“這戶人家”了不得!陶家堰出過43名進士,從古到今人才輩出》,原作者周能兵 華雨佳。編輯阮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