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張議潮。

張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統治的日子裡,當地豪門並沒有受到優待,在吐蕃貴族面前,他們一樣受盡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說,張議潮從小見慣了統治者的殘暴,內心懷著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聽長輩憶起大唐統治下,敦煌光輝歲月裡的那些往事。

“我們是大唐子民,總有一天,我們要推翻異族,重回大唐。”這是張議潮一直懷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張議潮自小論兵習劍,痴迷軍事,家裡錢財雄厚,卻不肆意揮霍,而是用來招募義軍,祕密訓練,同時不斷收留因為反抗吐蕃被鎮壓的流亡豪傑,積蓄力量,伺機而起。

吐蕃軍隊很像後世的蒙古軍,善戰,卻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區,被佔領的六十來年間,從”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到商路斷絕、水利廢弛,一片蕭條景象。而吐蕃國內,也開始連連走下坡路。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贊普郎達磨因鎮壓佛教,遇刺身亡。郎達磨沒有兒子,於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歲侄兒為贊普,各派勢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時之間,吐蕃內亂四起,奴隸平民也乘機起義。

趁你病,要你命。

等了近五十年,張議潮終於等來了最佳時機。

“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張議潮下定決心,經過周密計劃,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領義軍,在瓜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起義軍豎起“重歸大唐”的旗幟,披甲執銳,在沙州城中與吐蕃守軍展開激烈戰鬥。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淪陷幾十年,無不思大唐。這時在義軍感召下,紛紛響應,自備武器,與敵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軍本來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潰敗逃走。

但不久,敗退守軍糾集周邊的吐蕃軍,再次返回,重新圍困沙州城。

事實證明,張議潮不是僥倖取勝,而是胸有韜略。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他破敵的過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發現的敦煌文書中,有一篇《張淮深紀德碑》,記述了張議潮的事蹟。其中有一句:縱燒牛之策,破吐蕃之圍。

燒牛之策,是個典故:齊國大將田單,在國家危亡之際,堅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頭牛,在牛尾上紮上蘆葦,蘆葦上澆油脂,點燃後,牛受驚衝向圍城敵軍,將士隨牛衝殺,大破燕軍,收復齊國七十餘城,被拜為相國。

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議潮,也正是用火牛陣,突破了吐蕃圍城軍隊。

火牛身後,起義軍勇猛衝鋒,與敵軍近身砍殺,“白刃交鋒,橫屍遍野”,經過艱苦戰鬥,終於擊退吐蕃軍。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張議潮。

張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統治的日子裡,當地豪門並沒有受到優待,在吐蕃貴族面前,他們一樣受盡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說,張議潮從小見慣了統治者的殘暴,內心懷著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聽長輩憶起大唐統治下,敦煌光輝歲月裡的那些往事。

“我們是大唐子民,總有一天,我們要推翻異族,重回大唐。”這是張議潮一直懷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張議潮自小論兵習劍,痴迷軍事,家裡錢財雄厚,卻不肆意揮霍,而是用來招募義軍,祕密訓練,同時不斷收留因為反抗吐蕃被鎮壓的流亡豪傑,積蓄力量,伺機而起。

吐蕃軍隊很像後世的蒙古軍,善戰,卻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區,被佔領的六十來年間,從”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到商路斷絕、水利廢弛,一片蕭條景象。而吐蕃國內,也開始連連走下坡路。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贊普郎達磨因鎮壓佛教,遇刺身亡。郎達磨沒有兒子,於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歲侄兒為贊普,各派勢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時之間,吐蕃內亂四起,奴隸平民也乘機起義。

趁你病,要你命。

等了近五十年,張議潮終於等來了最佳時機。

“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張議潮下定決心,經過周密計劃,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領義軍,在瓜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起義軍豎起“重歸大唐”的旗幟,披甲執銳,在沙州城中與吐蕃守軍展開激烈戰鬥。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淪陷幾十年,無不思大唐。這時在義軍感召下,紛紛響應,自備武器,與敵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軍本來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潰敗逃走。

但不久,敗退守軍糾集周邊的吐蕃軍,再次返回,重新圍困沙州城。

事實證明,張議潮不是僥倖取勝,而是胸有韜略。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他破敵的過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發現的敦煌文書中,有一篇《張淮深紀德碑》,記述了張議潮的事蹟。其中有一句:縱燒牛之策,破吐蕃之圍。

燒牛之策,是個典故:齊國大將田單,在國家危亡之際,堅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頭牛,在牛尾上紮上蘆葦,蘆葦上澆油脂,點燃後,牛受驚衝向圍城敵軍,將士隨牛衝殺,大破燕軍,收復齊國七十餘城,被拜為相國。

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議潮,也正是用火牛陣,突破了吐蕃圍城軍隊。

火牛身後,起義軍勇猛衝鋒,與敵軍近身砍殺,“白刃交鋒,橫屍遍野”,經過艱苦戰鬥,終於擊退吐蕃軍。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從公元787年淪陷,到公元848年的這一天,六十一年後,沙州,終於光復了。

百姓奔走相慶,沙州再次回到了大唐懷抱。

但朝廷並不知道!

沙州與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地帶,仍被吐蕃佔領,消息斷絕。

起義勝利後,張議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向天子報信,向大唐報信:沙州光復了!

當然,他也希望朝廷能夠派出軍隊,兩面夾擊吐蕃。

為了將消息傳遞出去,他派出十路信使,從各個方向出發,跨越茫茫大漠,繞開河西,向長安進發。

這十隊使者,九隊或被吐蕃軍追殺,或迷失在大漠深處,唯有東北方向的一路,由僧人悟真帶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遇到了唐朝軍隊——天德軍,位於內蒙古陰山山脈南麓的一個軍鎮。

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聽聞後,感慨不已,派了一小支人馬,協助報信使者,於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

這支徒步數千裡、滿身塵土的信使,簡直就是“大漢十三將士歸玉門”的翻版。他們一到長安,就轟動了朝野。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陷落,長安城門戶大開,西域商旅斷絕,這塊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土地,成了大唐帝國的一塊心病,隨時隱隱作痛。

如今,六十年過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竟仍然心懷故國,靠自己的力量,替朝廷光復失地,真是讓天子感動又慚愧。唐宣宗聽聞喜訊,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這時候,離張議潮沙州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兩年間,由於音訊全無,張議潮不再坐等朝廷大軍。他以沙州為根據地,整頓軍隊,發展生產,然後河西其他州縣發動進攻。這些地區的百姓,同樣遭受了吐蕃多年的倒行逆施,起義如星星之火,在河西蔓延。吐蕃軍隨即土崩瓦解,望風而逃,最後退守涼州。

起義軍先後收復了沙州,瓜州,甘州,肅州,伊州、西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共十一州。除涼州外,河西地區全部光復。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張議潮。

張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統治的日子裡,當地豪門並沒有受到優待,在吐蕃貴族面前,他們一樣受盡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說,張議潮從小見慣了統治者的殘暴,內心懷著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聽長輩憶起大唐統治下,敦煌光輝歲月裡的那些往事。

“我們是大唐子民,總有一天,我們要推翻異族,重回大唐。”這是張議潮一直懷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張議潮自小論兵習劍,痴迷軍事,家裡錢財雄厚,卻不肆意揮霍,而是用來招募義軍,祕密訓練,同時不斷收留因為反抗吐蕃被鎮壓的流亡豪傑,積蓄力量,伺機而起。

吐蕃軍隊很像後世的蒙古軍,善戰,卻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區,被佔領的六十來年間,從”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到商路斷絕、水利廢弛,一片蕭條景象。而吐蕃國內,也開始連連走下坡路。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贊普郎達磨因鎮壓佛教,遇刺身亡。郎達磨沒有兒子,於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歲侄兒為贊普,各派勢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時之間,吐蕃內亂四起,奴隸平民也乘機起義。

趁你病,要你命。

等了近五十年,張議潮終於等來了最佳時機。

“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張議潮下定決心,經過周密計劃,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領義軍,在瓜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起義軍豎起“重歸大唐”的旗幟,披甲執銳,在沙州城中與吐蕃守軍展開激烈戰鬥。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淪陷幾十年,無不思大唐。這時在義軍感召下,紛紛響應,自備武器,與敵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軍本來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潰敗逃走。

但不久,敗退守軍糾集周邊的吐蕃軍,再次返回,重新圍困沙州城。

事實證明,張議潮不是僥倖取勝,而是胸有韜略。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他破敵的過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發現的敦煌文書中,有一篇《張淮深紀德碑》,記述了張議潮的事蹟。其中有一句:縱燒牛之策,破吐蕃之圍。

燒牛之策,是個典故:齊國大將田單,在國家危亡之際,堅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頭牛,在牛尾上紮上蘆葦,蘆葦上澆油脂,點燃後,牛受驚衝向圍城敵軍,將士隨牛衝殺,大破燕軍,收復齊國七十餘城,被拜為相國。

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議潮,也正是用火牛陣,突破了吐蕃圍城軍隊。

火牛身後,起義軍勇猛衝鋒,與敵軍近身砍殺,“白刃交鋒,橫屍遍野”,經過艱苦戰鬥,終於擊退吐蕃軍。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從公元787年淪陷,到公元848年的這一天,六十一年後,沙州,終於光復了。

百姓奔走相慶,沙州再次回到了大唐懷抱。

但朝廷並不知道!

沙州與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地帶,仍被吐蕃佔領,消息斷絕。

起義勝利後,張議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向天子報信,向大唐報信:沙州光復了!

當然,他也希望朝廷能夠派出軍隊,兩面夾擊吐蕃。

為了將消息傳遞出去,他派出十路信使,從各個方向出發,跨越茫茫大漠,繞開河西,向長安進發。

這十隊使者,九隊或被吐蕃軍追殺,或迷失在大漠深處,唯有東北方向的一路,由僧人悟真帶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遇到了唐朝軍隊——天德軍,位於內蒙古陰山山脈南麓的一個軍鎮。

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聽聞後,感慨不已,派了一小支人馬,協助報信使者,於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

這支徒步數千裡、滿身塵土的信使,簡直就是“大漢十三將士歸玉門”的翻版。他們一到長安,就轟動了朝野。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陷落,長安城門戶大開,西域商旅斷絕,這塊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土地,成了大唐帝國的一塊心病,隨時隱隱作痛。

如今,六十年過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竟仍然心懷故國,靠自己的力量,替朝廷光復失地,真是讓天子感動又慚愧。唐宣宗聽聞喜訊,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這時候,離張議潮沙州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兩年間,由於音訊全無,張議潮不再坐等朝廷大軍。他以沙州為根據地,整頓軍隊,發展生產,然後河西其他州縣發動進攻。這些地區的百姓,同樣遭受了吐蕃多年的倒行逆施,起義如星星之火,在河西蔓延。吐蕃軍隨即土崩瓦解,望風而逃,最後退守涼州。

起義軍先後收復了沙州,瓜州,甘州,肅州,伊州、西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共十一州。除涼州外,河西地區全部光復。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上圖為莫高窟156窟,一幅長達8米的珍貴壁畫,完美再現了張議潮統軍出擊,收復河西十一州的雄壯氣勢。

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再次派出信使,由其兄張議潭帶隊,攜十一州地圖、戶籍,入長安告捷,宣佈效忠大唐,重回大唐版圖。為了表示忠誠,張議潭從此留在長安為質。

唐宣宗接報後,下詔褒揚張議潮等人的忠勇。當年十一月,朝廷在沙州重建軍制,張議潮領導的軍隊,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歸義軍。授張議潮歸義軍節度使,統領十一州。實職之外,再加封名譽官銜: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

然而,河西地區雖然名義上重歸大唐,但唐王朝再也無法恢復盛世榮光,帝國在藩鎮和太監的輪番糟蹋下,風雨飄搖,再也無力去經營西域。

所以,一切還得靠自己。

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張議潮率領歸義軍,東征涼州吐蕃。

這時候,吐蕃軍的主力,都聚集到了涼州,實力雄厚。

經過反覆拉鋸,足足三年血戰,歸義軍終於攻克涼州。

張議潮再次上表朝廷。“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時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來讚揚張議潮: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然而,軍威太盛的歸義軍,引起了朝廷的警覺。朝廷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太強大的地方政權,儘管我們可以開啟上帝視角,覺得君王寒了將士之心。但我們看待歷史,還是應該站在當時的角度看,整個中後期都被藩鎮所困擾的唐王朝,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張議潮似乎也理解朝廷用心,公元867年,已經69歲的這位老英雄,離開沙州,自願到長安為質。入朝後,朝廷非常禮遇,官拜右神武統軍,晉官司徒,職列金吾,並賜田地府宅。

公元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長安,享年74 歲。

正史上,竟然沒有為他單獨立傳,只在《新唐書~吐蕃傳》中,寥寥提及數句。

這也許跟當時沙州與長安信息隔絕有關,但萬幸的是,張議潮,以及歸義軍的傳奇,被記錄在了敦煌莫高窟的經卷之中,一千多年後,再次現世。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張議潮。

張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統治的日子裡,當地豪門並沒有受到優待,在吐蕃貴族面前,他們一樣受盡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說,張議潮從小見慣了統治者的殘暴,內心懷著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聽長輩憶起大唐統治下,敦煌光輝歲月裡的那些往事。

“我們是大唐子民,總有一天,我們要推翻異族,重回大唐。”這是張議潮一直懷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張議潮自小論兵習劍,痴迷軍事,家裡錢財雄厚,卻不肆意揮霍,而是用來招募義軍,祕密訓練,同時不斷收留因為反抗吐蕃被鎮壓的流亡豪傑,積蓄力量,伺機而起。

吐蕃軍隊很像後世的蒙古軍,善戰,卻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區,被佔領的六十來年間,從”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到商路斷絕、水利廢弛,一片蕭條景象。而吐蕃國內,也開始連連走下坡路。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贊普郎達磨因鎮壓佛教,遇刺身亡。郎達磨沒有兒子,於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歲侄兒為贊普,各派勢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時之間,吐蕃內亂四起,奴隸平民也乘機起義。

趁你病,要你命。

等了近五十年,張議潮終於等來了最佳時機。

“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張議潮下定決心,經過周密計劃,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領義軍,在瓜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起義軍豎起“重歸大唐”的旗幟,披甲執銳,在沙州城中與吐蕃守軍展開激烈戰鬥。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淪陷幾十年,無不思大唐。這時在義軍感召下,紛紛響應,自備武器,與敵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軍本來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潰敗逃走。

但不久,敗退守軍糾集周邊的吐蕃軍,再次返回,重新圍困沙州城。

事實證明,張議潮不是僥倖取勝,而是胸有韜略。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他破敵的過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發現的敦煌文書中,有一篇《張淮深紀德碑》,記述了張議潮的事蹟。其中有一句:縱燒牛之策,破吐蕃之圍。

燒牛之策,是個典故:齊國大將田單,在國家危亡之際,堅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頭牛,在牛尾上紮上蘆葦,蘆葦上澆油脂,點燃後,牛受驚衝向圍城敵軍,將士隨牛衝殺,大破燕軍,收復齊國七十餘城,被拜為相國。

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議潮,也正是用火牛陣,突破了吐蕃圍城軍隊。

火牛身後,起義軍勇猛衝鋒,與敵軍近身砍殺,“白刃交鋒,橫屍遍野”,經過艱苦戰鬥,終於擊退吐蕃軍。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從公元787年淪陷,到公元848年的這一天,六十一年後,沙州,終於光復了。

百姓奔走相慶,沙州再次回到了大唐懷抱。

但朝廷並不知道!

沙州與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地帶,仍被吐蕃佔領,消息斷絕。

起義勝利後,張議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向天子報信,向大唐報信:沙州光復了!

當然,他也希望朝廷能夠派出軍隊,兩面夾擊吐蕃。

為了將消息傳遞出去,他派出十路信使,從各個方向出發,跨越茫茫大漠,繞開河西,向長安進發。

這十隊使者,九隊或被吐蕃軍追殺,或迷失在大漠深處,唯有東北方向的一路,由僧人悟真帶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遇到了唐朝軍隊——天德軍,位於內蒙古陰山山脈南麓的一個軍鎮。

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聽聞後,感慨不已,派了一小支人馬,協助報信使者,於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

這支徒步數千裡、滿身塵土的信使,簡直就是“大漢十三將士歸玉門”的翻版。他們一到長安,就轟動了朝野。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陷落,長安城門戶大開,西域商旅斷絕,這塊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土地,成了大唐帝國的一塊心病,隨時隱隱作痛。

如今,六十年過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竟仍然心懷故國,靠自己的力量,替朝廷光復失地,真是讓天子感動又慚愧。唐宣宗聽聞喜訊,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這時候,離張議潮沙州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兩年間,由於音訊全無,張議潮不再坐等朝廷大軍。他以沙州為根據地,整頓軍隊,發展生產,然後河西其他州縣發動進攻。這些地區的百姓,同樣遭受了吐蕃多年的倒行逆施,起義如星星之火,在河西蔓延。吐蕃軍隨即土崩瓦解,望風而逃,最後退守涼州。

起義軍先後收復了沙州,瓜州,甘州,肅州,伊州、西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共十一州。除涼州外,河西地區全部光復。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上圖為莫高窟156窟,一幅長達8米的珍貴壁畫,完美再現了張議潮統軍出擊,收復河西十一州的雄壯氣勢。

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再次派出信使,由其兄張議潭帶隊,攜十一州地圖、戶籍,入長安告捷,宣佈效忠大唐,重回大唐版圖。為了表示忠誠,張議潭從此留在長安為質。

唐宣宗接報後,下詔褒揚張議潮等人的忠勇。當年十一月,朝廷在沙州重建軍制,張議潮領導的軍隊,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歸義軍。授張議潮歸義軍節度使,統領十一州。實職之外,再加封名譽官銜: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

然而,河西地區雖然名義上重歸大唐,但唐王朝再也無法恢復盛世榮光,帝國在藩鎮和太監的輪番糟蹋下,風雨飄搖,再也無力去經營西域。

所以,一切還得靠自己。

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張議潮率領歸義軍,東征涼州吐蕃。

這時候,吐蕃軍的主力,都聚集到了涼州,實力雄厚。

經過反覆拉鋸,足足三年血戰,歸義軍終於攻克涼州。

張議潮再次上表朝廷。“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時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來讚揚張議潮: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然而,軍威太盛的歸義軍,引起了朝廷的警覺。朝廷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太強大的地方政權,儘管我們可以開啟上帝視角,覺得君王寒了將士之心。但我們看待歷史,還是應該站在當時的角度看,整個中後期都被藩鎮所困擾的唐王朝,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張議潮似乎也理解朝廷用心,公元867年,已經69歲的這位老英雄,離開沙州,自願到長安為質。入朝後,朝廷非常禮遇,官拜右神武統軍,晉官司徒,職列金吾,並賜田地府宅。

公元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長安,享年74 歲。

正史上,竟然沒有為他單獨立傳,只在《新唐書~吐蕃傳》中,寥寥提及數句。

這也許跟當時沙州與長安信息隔絕有關,但萬幸的是,張議潮,以及歸義軍的傳奇,被記錄在了敦煌莫高窟的經卷之中,一千多年後,再次現世。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張小漁遊莫高窟時拍攝

這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嗎?

我們註定要記住一個名字——張議潮,他是被忽略的民族英雄,真正做到了岳飛所寫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我們註定要記住一個軍團——歸義軍,這是大唐最後的一支忠勇之士,他們沒有朝廷支援,自發起義,氣壯華夏!

歸義軍的歸宿

河西歸義軍,在張議潮走後,由其侄子張淮深主持軍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張淮深繼承了叔叔的遺志,率領義軍,抵抗崛起的回鶻;安撫轄區百姓,恢復生產,維護了河隴地區的穩定。

但,權力總是讓人瘋狂。

大順元年(890)至乾寧三年(896),歸義軍內部頻繁發生政變。

先是張議潮之子張淮鼎,謀殺了張淮深一家;

接著,歸義軍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沙州豪族的索勳,篡奪歸義軍領導權;

兩年後,張議潮的女兒與其他諸子合力除掉索勳,擁立張議潮之孫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

危險往往來源於內部,歸義軍內亂,給了周邊少數民族可趁之機。

甘州被回鶻攻佔,肅州也不再聽歸義軍號令,涼州因為隔著甘州、肅州,大本營位於沙州的歸義軍也鞭長莫及,到最後,歸義軍實際能夠掌控的,只有瓜沙二州。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張議潮。

張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統治的日子裡,當地豪門並沒有受到優待,在吐蕃貴族面前,他們一樣受盡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說,張議潮從小見慣了統治者的殘暴,內心懷著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聽長輩憶起大唐統治下,敦煌光輝歲月裡的那些往事。

“我們是大唐子民,總有一天,我們要推翻異族,重回大唐。”這是張議潮一直懷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張議潮自小論兵習劍,痴迷軍事,家裡錢財雄厚,卻不肆意揮霍,而是用來招募義軍,祕密訓練,同時不斷收留因為反抗吐蕃被鎮壓的流亡豪傑,積蓄力量,伺機而起。

吐蕃軍隊很像後世的蒙古軍,善戰,卻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區,被佔領的六十來年間,從”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到商路斷絕、水利廢弛,一片蕭條景象。而吐蕃國內,也開始連連走下坡路。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贊普郎達磨因鎮壓佛教,遇刺身亡。郎達磨沒有兒子,於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歲侄兒為贊普,各派勢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時之間,吐蕃內亂四起,奴隸平民也乘機起義。

趁你病,要你命。

等了近五十年,張議潮終於等來了最佳時機。

“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張議潮下定決心,經過周密計劃,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領義軍,在瓜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起義軍豎起“重歸大唐”的旗幟,披甲執銳,在沙州城中與吐蕃守軍展開激烈戰鬥。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淪陷幾十年,無不思大唐。這時在義軍感召下,紛紛響應,自備武器,與敵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軍本來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潰敗逃走。

但不久,敗退守軍糾集周邊的吐蕃軍,再次返回,重新圍困沙州城。

事實證明,張議潮不是僥倖取勝,而是胸有韜略。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他破敵的過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發現的敦煌文書中,有一篇《張淮深紀德碑》,記述了張議潮的事蹟。其中有一句:縱燒牛之策,破吐蕃之圍。

燒牛之策,是個典故:齊國大將田單,在國家危亡之際,堅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頭牛,在牛尾上紮上蘆葦,蘆葦上澆油脂,點燃後,牛受驚衝向圍城敵軍,將士隨牛衝殺,大破燕軍,收復齊國七十餘城,被拜為相國。

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議潮,也正是用火牛陣,突破了吐蕃圍城軍隊。

火牛身後,起義軍勇猛衝鋒,與敵軍近身砍殺,“白刃交鋒,橫屍遍野”,經過艱苦戰鬥,終於擊退吐蕃軍。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從公元787年淪陷,到公元848年的這一天,六十一年後,沙州,終於光復了。

百姓奔走相慶,沙州再次回到了大唐懷抱。

但朝廷並不知道!

沙州與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地帶,仍被吐蕃佔領,消息斷絕。

起義勝利後,張議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向天子報信,向大唐報信:沙州光復了!

當然,他也希望朝廷能夠派出軍隊,兩面夾擊吐蕃。

為了將消息傳遞出去,他派出十路信使,從各個方向出發,跨越茫茫大漠,繞開河西,向長安進發。

這十隊使者,九隊或被吐蕃軍追殺,或迷失在大漠深處,唯有東北方向的一路,由僧人悟真帶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遇到了唐朝軍隊——天德軍,位於內蒙古陰山山脈南麓的一個軍鎮。

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聽聞後,感慨不已,派了一小支人馬,協助報信使者,於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

這支徒步數千裡、滿身塵土的信使,簡直就是“大漢十三將士歸玉門”的翻版。他們一到長安,就轟動了朝野。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陷落,長安城門戶大開,西域商旅斷絕,這塊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土地,成了大唐帝國的一塊心病,隨時隱隱作痛。

如今,六十年過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竟仍然心懷故國,靠自己的力量,替朝廷光復失地,真是讓天子感動又慚愧。唐宣宗聽聞喜訊,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這時候,離張議潮沙州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兩年間,由於音訊全無,張議潮不再坐等朝廷大軍。他以沙州為根據地,整頓軍隊,發展生產,然後河西其他州縣發動進攻。這些地區的百姓,同樣遭受了吐蕃多年的倒行逆施,起義如星星之火,在河西蔓延。吐蕃軍隨即土崩瓦解,望風而逃,最後退守涼州。

起義軍先後收復了沙州,瓜州,甘州,肅州,伊州、西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共十一州。除涼州外,河西地區全部光復。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上圖為莫高窟156窟,一幅長達8米的珍貴壁畫,完美再現了張議潮統軍出擊,收復河西十一州的雄壯氣勢。

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再次派出信使,由其兄張議潭帶隊,攜十一州地圖、戶籍,入長安告捷,宣佈效忠大唐,重回大唐版圖。為了表示忠誠,張議潭從此留在長安為質。

唐宣宗接報後,下詔褒揚張議潮等人的忠勇。當年十一月,朝廷在沙州重建軍制,張議潮領導的軍隊,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歸義軍。授張議潮歸義軍節度使,統領十一州。實職之外,再加封名譽官銜: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

然而,河西地區雖然名義上重歸大唐,但唐王朝再也無法恢復盛世榮光,帝國在藩鎮和太監的輪番糟蹋下,風雨飄搖,再也無力去經營西域。

所以,一切還得靠自己。

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張議潮率領歸義軍,東征涼州吐蕃。

這時候,吐蕃軍的主力,都聚集到了涼州,實力雄厚。

經過反覆拉鋸,足足三年血戰,歸義軍終於攻克涼州。

張議潮再次上表朝廷。“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時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來讚揚張議潮: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然而,軍威太盛的歸義軍,引起了朝廷的警覺。朝廷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太強大的地方政權,儘管我們可以開啟上帝視角,覺得君王寒了將士之心。但我們看待歷史,還是應該站在當時的角度看,整個中後期都被藩鎮所困擾的唐王朝,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張議潮似乎也理解朝廷用心,公元867年,已經69歲的這位老英雄,離開沙州,自願到長安為質。入朝後,朝廷非常禮遇,官拜右神武統軍,晉官司徒,職列金吾,並賜田地府宅。

公元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長安,享年74 歲。

正史上,竟然沒有為他單獨立傳,只在《新唐書~吐蕃傳》中,寥寥提及數句。

這也許跟當時沙州與長安信息隔絕有關,但萬幸的是,張議潮,以及歸義軍的傳奇,被記錄在了敦煌莫高窟的經卷之中,一千多年後,再次現世。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張小漁遊莫高窟時拍攝

這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嗎?

我們註定要記住一個名字——張議潮,他是被忽略的民族英雄,真正做到了岳飛所寫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我們註定要記住一個軍團——歸義軍,這是大唐最後的一支忠勇之士,他們沒有朝廷支援,自發起義,氣壯華夏!

歸義軍的歸宿

河西歸義軍,在張議潮走後,由其侄子張淮深主持軍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張淮深繼承了叔叔的遺志,率領義軍,抵抗崛起的回鶻;安撫轄區百姓,恢復生產,維護了河隴地區的穩定。

但,權力總是讓人瘋狂。

大順元年(890)至乾寧三年(896),歸義軍內部頻繁發生政變。

先是張議潮之子張淮鼎,謀殺了張淮深一家;

接著,歸義軍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沙州豪族的索勳,篡奪歸義軍領導權;

兩年後,張議潮的女兒與其他諸子合力除掉索勳,擁立張議潮之孫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

危險往往來源於內部,歸義軍內亂,給了周邊少數民族可趁之機。

甘州被回鶻攻佔,肅州也不再聽歸義軍號令,涼州因為隔著甘州、肅州,大本營位於沙州的歸義軍也鞭長莫及,到最後,歸義軍實際能夠掌控的,只有瓜沙二州。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鳴沙山實拍

不過,無論歸義軍何人上位,都一直奉大唐為正朔,終唐之世,始終為唐帝國經理河西。

直到唐亡三年後,公元910年,張承奉才自立為白衣天子,建號西漢金山國。

然而,他希望用武力恢復昔日疆土,連連征戰,終於引得民生凋敝,次年被甘州回鶻所敗,淪為了回鶻的附庸政權。

公元914,沙州的另一個大族——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貴發動政變,取代張承奉,恢復了歸義軍稱號,瓜沙地區開始繁榮安定。

曹仁貴之後,有數代子孫繼任歸義軍節度使,曹氏治下,仍然一直尋求與中原王朝取得聯繫。宋朝建立後,確立了與宋的臣屬關係,接受宋朝封號。

但,江山代有英才出。

景祐三年(1036),存續了近兩百年的歸義軍,被一代梟雄,西夏王朝開國皇帝李元昊所滅。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文 | 張小漁


最近#河西走廊#很熱門,敦煌再次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張小漁來蹭蹭熱度,講一個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

一、心向故國的大唐遺民

一切還要從那一場改變唐朝命運的戰亂說起。

公元755元,胖子安祿山翅膀硬了,舉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陽,直逼長安。大唐西北邊關的精兵強將,紛紛被調回關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長清、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原本讓吐蕃吃盡苦頭的猛將,全部奔赴平叛前線。

這一來,西北防務空虛,與唐王朝拉鋸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機侵佔隴右、河西地區,切斷了中央與西域的聯繫通道。

最近有個刷屏的廣告短片——《大唐的最後一次轉賬》,講的就是安西守軍與國家失聯後,困守邊疆四十多年,滿城盡是白髮兵。

這個氣壯山河、又讓人無奈嘆息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

鮮為人知的是,與安西守軍一樣深陷絕境的,還有一座城——敦煌,那時候叫沙州。

隨著吐蕃攻佔了甘州、肅州、涼州、瓜州等地後,沙州,成了河西地區最後的一座孤城。

而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陽關

公元776年,吐蕃軍隊圍困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向回鶻求援。誰知回鶻隔岸觀火,直到第二年也沒派出援兵。河西路斷,援軍無望,周鼎對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劇本應該是,守將登高發表演講,願與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沒有按照劇本演,他盤算的是,焚燒沙州城,從漠北東奔。

他沒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將——閻朝,用繩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揮位置,繼續帶領全城軍民保衛沙州,抗擊吐蕃。

就這樣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內糧草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向民眾換糧,民眾為了支持守軍,紛紛傾囊相助。閻朝鬆了一口氣:“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維持了兩年,糧食和箭矢都完全斷絕了。絕境之下,為了保全沙州百姓,閻朝同意與吐蕃軍談判。“可以投降,但有一個條件,不能將沙州人民遷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帥綺心兒許諾後,閻朝率眾投降。

此時,離吐蕃最初攻城,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沙州成了淪陷區。

不久後,閻朝被命令前往拉薩參拜吐蕃贊普,半路被毒殺身亡。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經的敦煌,有多麼輝煌呢?

自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自從霍去病大敗河西走廊的匈奴,自從設置玉門關、陽關於大漠深處,敦煌,就成了鏈接世界的中心節點。

這一處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因為有水源,於是就成了西域大漠裡的生命通道。無論西出玉門關,還是東進長安洛陽的商人、使者、官員、將士、詩人,都會選擇在敦煌停留,修復體力,補充物資。

西來的商人,帶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帶來了玉石,帶來了香料;東歸的駝隊,帶來了華麗舒適的絲綢、帶來了茶葉,帶來了瓷器。

很多人乾脆選擇在敦煌留下來,在這裡做來往者的生意,在這裡直接交易東西方物品。於是,這裡不僅是重要邊關,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彙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這輝煌的見證。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現在,一切都變了。

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佔領區。

佔領區人民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迫蕃化,穿蕃服,說蕃語,習蕃俗,遭受種種奴役,圍繞他們的,是無盡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時,沙州人穿上舊時唐服,向東而拜,大哭一場後,又趕緊將衣服脫下,偷偷藏起來。

(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新唐書)

後世大詩人陸游的那句詩,改一個字,最能表達淪陷區人民的心情:

遺民淚盡胡塵裡,東望王師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個隴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心情。《新唐書》記載,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見到使者旌節後,向他邊拜邊哭,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人說,“我們原來是軍人,現在淪陷於此,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記得我們這些大唐遺民嗎?朝廷的軍隊何時能夠到來?”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

(原文: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淪陷區百姓,身穿胡服,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大唐子民,沒有一天不祈盼著,能重回故國大唐的懷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佔沙州十多年後,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從少年時,他就立志驅逐胡虜,恢復大唐。多年以後,他將給吐蕃致命一擊!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張議潮。

張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統治的日子裡,當地豪門並沒有受到優待,在吐蕃貴族面前,他們一樣受盡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說,張議潮從小見慣了統治者的殘暴,內心懷著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聽長輩憶起大唐統治下,敦煌光輝歲月裡的那些往事。

“我們是大唐子民,總有一天,我們要推翻異族,重回大唐。”這是張議潮一直懷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張議潮自小論兵習劍,痴迷軍事,家裡錢財雄厚,卻不肆意揮霍,而是用來招募義軍,祕密訓練,同時不斷收留因為反抗吐蕃被鎮壓的流亡豪傑,積蓄力量,伺機而起。

吐蕃軍隊很像後世的蒙古軍,善戰,卻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區,被佔領的六十來年間,從”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到商路斷絕、水利廢弛,一片蕭條景象。而吐蕃國內,也開始連連走下坡路。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贊普郎達磨因鎮壓佛教,遇刺身亡。郎達磨沒有兒子,於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歲侄兒為贊普,各派勢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時之間,吐蕃內亂四起,奴隸平民也乘機起義。

趁你病,要你命。

等了近五十年,張議潮終於等來了最佳時機。

“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張議潮下定決心,經過周密計劃,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領義軍,在瓜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起義軍豎起“重歸大唐”的旗幟,披甲執銳,在沙州城中與吐蕃守軍展開激烈戰鬥。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淪陷幾十年,無不思大唐。這時在義軍感召下,紛紛響應,自備武器,與敵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軍本來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潰敗逃走。

但不久,敗退守軍糾集周邊的吐蕃軍,再次返回,重新圍困沙州城。

事實證明,張議潮不是僥倖取勝,而是胸有韜略。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他破敵的過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發現的敦煌文書中,有一篇《張淮深紀德碑》,記述了張議潮的事蹟。其中有一句:縱燒牛之策,破吐蕃之圍。

燒牛之策,是個典故:齊國大將田單,在國家危亡之際,堅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頭牛,在牛尾上紮上蘆葦,蘆葦上澆油脂,點燃後,牛受驚衝向圍城敵軍,將士隨牛衝殺,大破燕軍,收復齊國七十餘城,被拜為相國。

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議潮,也正是用火牛陣,突破了吐蕃圍城軍隊。

火牛身後,起義軍勇猛衝鋒,與敵軍近身砍殺,“白刃交鋒,橫屍遍野”,經過艱苦戰鬥,終於擊退吐蕃軍。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從公元787年淪陷,到公元848年的這一天,六十一年後,沙州,終於光復了。

百姓奔走相慶,沙州再次回到了大唐懷抱。

但朝廷並不知道!

沙州與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地帶,仍被吐蕃佔領,消息斷絕。

起義勝利後,張議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向天子報信,向大唐報信:沙州光復了!

當然,他也希望朝廷能夠派出軍隊,兩面夾擊吐蕃。

為了將消息傳遞出去,他派出十路信使,從各個方向出發,跨越茫茫大漠,繞開河西,向長安進發。

這十隊使者,九隊或被吐蕃軍追殺,或迷失在大漠深處,唯有東北方向的一路,由僧人悟真帶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遇到了唐朝軍隊——天德軍,位於內蒙古陰山山脈南麓的一個軍鎮。

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聽聞後,感慨不已,派了一小支人馬,協助報信使者,於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

這支徒步數千裡、滿身塵土的信使,簡直就是“大漢十三將士歸玉門”的翻版。他們一到長安,就轟動了朝野。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陷落,長安城門戶大開,西域商旅斷絕,這塊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土地,成了大唐帝國的一塊心病,隨時隱隱作痛。

如今,六十年過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竟仍然心懷故國,靠自己的力量,替朝廷光復失地,真是讓天子感動又慚愧。唐宣宗聽聞喜訊,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這時候,離張議潮沙州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兩年間,由於音訊全無,張議潮不再坐等朝廷大軍。他以沙州為根據地,整頓軍隊,發展生產,然後河西其他州縣發動進攻。這些地區的百姓,同樣遭受了吐蕃多年的倒行逆施,起義如星星之火,在河西蔓延。吐蕃軍隨即土崩瓦解,望風而逃,最後退守涼州。

起義軍先後收復了沙州,瓜州,甘州,肅州,伊州、西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共十一州。除涼州外,河西地區全部光復。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上圖為莫高窟156窟,一幅長達8米的珍貴壁畫,完美再現了張議潮統軍出擊,收復河西十一州的雄壯氣勢。

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再次派出信使,由其兄張議潭帶隊,攜十一州地圖、戶籍,入長安告捷,宣佈效忠大唐,重回大唐版圖。為了表示忠誠,張議潭從此留在長安為質。

唐宣宗接報後,下詔褒揚張議潮等人的忠勇。當年十一月,朝廷在沙州重建軍制,張議潮領導的軍隊,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歸義軍。授張議潮歸義軍節度使,統領十一州。實職之外,再加封名譽官銜: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

然而,河西地區雖然名義上重歸大唐,但唐王朝再也無法恢復盛世榮光,帝國在藩鎮和太監的輪番糟蹋下,風雨飄搖,再也無力去經營西域。

所以,一切還得靠自己。

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張議潮率領歸義軍,東征涼州吐蕃。

這時候,吐蕃軍的主力,都聚集到了涼州,實力雄厚。

經過反覆拉鋸,足足三年血戰,歸義軍終於攻克涼州。

張議潮再次上表朝廷。“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時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來讚揚張議潮: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然而,軍威太盛的歸義軍,引起了朝廷的警覺。朝廷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太強大的地方政權,儘管我們可以開啟上帝視角,覺得君王寒了將士之心。但我們看待歷史,還是應該站在當時的角度看,整個中後期都被藩鎮所困擾的唐王朝,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張議潮似乎也理解朝廷用心,公元867年,已經69歲的這位老英雄,離開沙州,自願到長安為質。入朝後,朝廷非常禮遇,官拜右神武統軍,晉官司徒,職列金吾,並賜田地府宅。

公元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長安,享年74 歲。

正史上,竟然沒有為他單獨立傳,只在《新唐書~吐蕃傳》中,寥寥提及數句。

這也許跟當時沙州與長安信息隔絕有關,但萬幸的是,張議潮,以及歸義軍的傳奇,被記錄在了敦煌莫高窟的經卷之中,一千多年後,再次現世。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張小漁遊莫高窟時拍攝

這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嗎?

我們註定要記住一個名字——張議潮,他是被忽略的民族英雄,真正做到了岳飛所寫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我們註定要記住一個軍團——歸義軍,這是大唐最後的一支忠勇之士,他們沒有朝廷支援,自發起義,氣壯華夏!

歸義軍的歸宿

河西歸義軍,在張議潮走後,由其侄子張淮深主持軍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張淮深繼承了叔叔的遺志,率領義軍,抵抗崛起的回鶻;安撫轄區百姓,恢復生產,維護了河隴地區的穩定。

但,權力總是讓人瘋狂。

大順元年(890)至乾寧三年(896),歸義軍內部頻繁發生政變。

先是張議潮之子張淮鼎,謀殺了張淮深一家;

接著,歸義軍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沙州豪族的索勳,篡奪歸義軍領導權;

兩年後,張議潮的女兒與其他諸子合力除掉索勳,擁立張議潮之孫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

危險往往來源於內部,歸義軍內亂,給了周邊少數民族可趁之機。

甘州被回鶻攻佔,肅州也不再聽歸義軍號令,涼州因為隔著甘州、肅州,大本營位於沙州的歸義軍也鞭長莫及,到最後,歸義軍實際能夠掌控的,只有瓜沙二州。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敦煌鳴沙山實拍

不過,無論歸義軍何人上位,都一直奉大唐為正朔,終唐之世,始終為唐帝國經理河西。

直到唐亡三年後,公元910年,張承奉才自立為白衣天子,建號西漢金山國。

然而,他希望用武力恢復昔日疆土,連連征戰,終於引得民生凋敝,次年被甘州回鶻所敗,淪為了回鶻的附庸政權。

公元914,沙州的另一個大族——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貴發動政變,取代張承奉,恢復了歸義軍稱號,瓜沙地區開始繁榮安定。

曹仁貴之後,有數代子孫繼任歸義軍節度使,曹氏治下,仍然一直尋求與中原王朝取得聯繫。宋朝建立後,確立了與宋的臣屬關係,接受宋朝封號。

但,江山代有英才出。

景祐三年(1036),存續了近兩百年的歸義軍,被一代梟雄,西夏王朝開國皇帝李元昊所滅。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大唐最後一支勇士軍團:為國家收復四千裡河山,唐滅亡後還在堅守

張小漁在敦煌,敦煌依然美

關注張小漁,一起讀歷史。

本文參考資料:

《新唐書•吐蕃傳》

敦煌文書:《張淮深紀德碑》

羅振玉:《補唐書張議潮傳》

向達:《羅叔言〈補唐書張義潮傳〉補正》

敦煌漢文寫本 《張淮深變文》

《敦煌的歷史研究及其存在的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