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宰相:我死後,把家中珍寶擺在棺前!因此才救了全家性命

唐朝 姚崇 唐玄宗 武則天 蝗蟲 史學趣聞 2019-01-03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光宰相就有369人,其中最負盛名的有四位,就是最著名的四大賢相“房杜姚宋”,即“貞觀盛世”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開元盛世”的姚崇和宋璟,他們成就了這兩大盛世,同時也是這兩大盛世成就了他們。

古代分文官和武官,而四大賢相中姚崇文武雙全,同時兼任宰相和監管兵部。人生總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姚崇也是如此,三起三落。不管遇到什麼困頓,總是以“變通”突破重圍。史書上十分貼切的評價他為“姚崇善應變以成務”。

唐朝名宰相:我死後,把家中珍寶擺在棺前!因此才救了全家性命

帝王最欣賞和重用的就是那些有眼力見、能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的臣子。姚崇就是這樣,被譽為“救時宰相”。每逢需要他時,他總能第一時間替皇帝解憂排難。武則天時期,冤假錯案居多,且罪名多是謀反。武則天百思不得其解,姚崇一語點破:有人靠著誣陷別人來邀功!武則天頓悟,對待此類事情便有了新的思路。

唐玄宗時期的開元四年間,山東發生大面積蝗災。姚崇主張以焚燒殺滅蝗蟲。地方官員和百姓不敢捕殺蝗蟲,反而祭天祈福消災,連唐玄宗都擔心滅蝗會違背天命。姚崇列舉魏時發生蝗災不敢滅而導致草木皆盡、饑荒遍野甚至發生人吃人現象的事例勸誡唐玄宗,如果為了保護蝗蟲而犧牲人命並招致國家危殆,才是真正違抗天命。

唐朝名宰相:我死後,把家中珍寶擺在棺前!因此才救了全家性命

黃門監盧懷慎認為天災非人力所能制服,姚崇大聲駁斥道:“撲殺蝗蟲解救百姓是善舉,如果上天降災禍,全由我姚崇一人承擔,決不推諉給別人。”姚崇為民請命的堅強決心終於打動了唐玄宗,下令滅蝗。最終百姓免於災難,天下太平。

姚崇因為直言上諫,數次力挽狂瀾,很受皇帝器重,常年身居高位。因此也樹下了不少的政敵。其中有一個叫張說的人更是與姚崇處處作對,積怨很深。721年,72歲的姚崇身體大不如前,感覺就要不久於世。

但是此時想到自己生平與張說已經是深仇大恨的狀態,自己死了,子孫們就要完蛋了。張說一定會向皇上彈劾自己,那時自己已經無法申辯。皇上聽信張說的話,如果下令將滿門抄斬,想想只覺得一驚。怎麼辦呢?必須想個辦法挫敗張說的陰謀,保全家老小安全。

唐朝名宰相:我死後,把家中珍寶擺在棺前!因此才救了全家性命

他晝思夜想,反覆斟酌,終於一條妙計上心頭。於是把兒子們叫到身邊,親自叮囑了一番,讓他們務必照著自己所說的去做。

數日後,姚崇死去,百官前來弔唁。張說也來弔唁,姚崇的兒子事先把家裡的一些奇珍異寶都拿出來,擺在了棺材前。原來張說十分喜歡這些個奇珍異寶。果真張說一進門,看到了這些寶物,就一直死死盯著看,姚崇的兒子看見此狀,便從中選擇了一些上等的寶物,送給張說。

唐朝名宰相:我死後,把家中珍寶擺在棺前!因此才救了全家性命

張說十分高興,便趁機對張說講,說家父與您同朝為官,交情不淺,現在家父已歸天,還煩勞您為他寫一篇銘文吧。張說收了寶物,心中歡喜,毫不猶豫地就寫了銘文一篇,而且對姚崇讚譽極高。誇讚姚崇“位重如擎天大柱,育民之功可比太陽。”

姚崇的兒子們得到了這篇銘文,便立即刻到了石碑上,同時在第一時間將銘文呈報給了皇上。回家後張說細想有些不對,於是派人來索要銘文,說有些地方寫錯了,要重新刪改一下。姚崇的兒子便說銘文已經呈給皇上了。來人回去向張說如實稟報,張說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後悔不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