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從刀下救出一死刑犯,日後成他得力助手,助其攻滅四國

唐朝 唐太宗 李淵 李靖 中國古代史 貓爺歷史觀 2018-11-30

隋朝在經歷了短暫的開皇之治後,傳到二世楊廣手裡迅速走向了下坡路。由於隋煬帝楊廣頻繁發動戰爭、濫用民力以致於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狼煙四起。隋朝各地紛紛發動起義,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暴政。當時身為太原留守的李淵,看到天下大亂也在暗中招兵買馬蠢蠢欲動,試圖從中獲益二三。但李淵的這一舉動,引起了手下一名將領的察覺。

李淵手下的這名將領叫李靖,他們兩個雖然都姓李但並沒有太大關係。李靖的祖父和父親皆為隋朝官員,當時李靖是馬邑郡(治今山西朔縣東)丞,大抵就是個縣長大的官。雖然當時天下大亂,隋朝統治危在旦夕。但李靖是個忠心耿耿於隋朝的忠臣,他察覺到李淵有謀反意後,就想阻止李淵的不軌行動。

李世民從刀下救出一死刑犯,日後成他得力助手,助其攻滅四國

但整個山西都是李淵的,李靖不過是個一縣之長。憑藉他的一己之力恐怕是不可能成功的,李靖忠誠於隋朝但並不死板。於是他動了動腦筋,化裝成囚徒祕密的前往江都準備向隋煬帝報告李淵的不臣之心。李靖的行為可謂壯舉,但隋朝卻等不及李靖。

當時隋朝都城在北方,可李靖為何要往江都去呢?其實是這樣的,儘管隋末天下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但隋煬帝楊廣依然不忘記享樂。就在李靖發覺李淵有不臣舉動的這一年,隋煬帝恰好第三次乘龍舟南下江都。當時北方的農民起義鬧得厲害,隋煬帝來到江都後不敢北還了,並且還打算留在南方不走了,召集群臣商議要把都城遷來。

李世民從刀下救出一死刑犯,日後成他得力助手,助其攻滅四國

但隋煬帝帶去的禁衛大多是關中人,得知隋煬帝不願北還後於是一個個的偷偷逃走了都。隋煬帝殺一儆百也白搭,最終激起了禁衛軍的謀反,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江都兵變。李靖那邊還沒走到江都呢,隋煬帝就被宇文化及殺了。不久李淵即舉兵造反,並迅速攻進了帝都長安。而李靖也在半路上被俘虜,於是一個忠臣就這樣成了階下死囚。

李靖出身官宦,從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立下遠大抱負。沒想到剛做了隋朝縣長,就遇上了天下大亂,真是英雄生不逢時。李靖是要去告密的,李淵當然是非要殺他不可了。壯志未酬的李靖就這樣被押赴了刑場,臨刑前李靖大聲疾呼:“明公興義兵,本是為天下除去暴亂,怎麼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大意就是,我知道你興兵是為了天下百姓,怎麼還未成功就要先以私人恩怨殺了我這壯士呢?

李世民從刀下救出一死刑犯,日後成他得力助手,助其攻滅四國

李淵和李世民一聽還真是那麼回事,對李靖的膽識和才略甚是欣賞。於是就這樣,李靖撿回了一條命。從此他效力李唐,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估計連李世民和李淵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初他們救了個階下囚,日後竟然有那麼大的爆發力。以滅四國的戰功報答了他們。

至於李靖滅四國的說法,大抵是這樣的,當時蕭銑建立了南樑,輔公祏建立宋,再加上東突厥和吐谷渾,雖然都是割據政權但也都建立了國家體制,有國號。後來李靖被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文武兼備,是個不可多得的良將忠臣。唐朝建立後,李世民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但大都已失傳。後人編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堪稱古代兵學的代表性著作。

李世民從刀下救出一死刑犯,日後成他得力助手,助其攻滅四國

公元643年,李世民為了表達對功臣的懷念之情,命令閻立本在凌煙閣繪畫了二十四位功臣的 畫像,李靖是其中之一。公元649年李靖病危,李世民親自前往探問,聲淚俱下悲痛不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