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後三位為外國使節。(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

另也有關於新羅派遣質子來唐,後又請求放還的記載: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如上可知,這些“質子”也分兩種情況,一是與大唐關係交惡時,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南詔請求唐皇援助,而唐皇則提出讓南詔國派來質子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達成信任,這裡的“質子”,就相當於一種政治工具,一種政治砝碼。

另一種呢,則是如新羅,雖然名義上是人質,來去也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但其實是由大唐朝廷資助的公派留學生,不僅負責傳授知識,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則由新羅派使請求放還,而是否放還,也要應唐皇批准,但這種明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可看作是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下,藩屬國一方為了主動示好,而採取的主動政治手段,既能學習到大唐的先進知識,也能使質子成為兩國維持關係正常溝通的重要紐帶。

說完了質子,就到了最後一種:

留學僧

現在網上有很多海外學子,也喜歡以“留學僧”自居,調侃自己是勞苦命,留學只是說起來好聽,但箇中心酸,冷暖自知。

但在唐朝,還真的有“留學僧”,正是以“求法巡禮”為目的的佛教信徒,著名的留學僧包括“鑑真,空海”等人。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後三位為外國使節。(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

另也有關於新羅派遣質子來唐,後又請求放還的記載: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如上可知,這些“質子”也分兩種情況,一是與大唐關係交惡時,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南詔請求唐皇援助,而唐皇則提出讓南詔國派來質子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達成信任,這裡的“質子”,就相當於一種政治工具,一種政治砝碼。

另一種呢,則是如新羅,雖然名義上是人質,來去也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但其實是由大唐朝廷資助的公派留學生,不僅負責傳授知識,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則由新羅派使請求放還,而是否放還,也要應唐皇批准,但這種明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可看作是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下,藩屬國一方為了主動示好,而採取的主動政治手段,既能學習到大唐的先進知識,也能使質子成為兩國維持關係正常溝通的重要紐帶。

說完了質子,就到了最後一種:

留學僧

現在網上有很多海外學子,也喜歡以“留學僧”自居,調侃自己是勞苦命,留學只是說起來好聽,但箇中心酸,冷暖自知。

但在唐朝,還真的有“留學僧”,正是以“求法巡禮”為目的的佛教信徒,著名的留學僧包括“鑑真,空海”等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鑑真東渡》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妖貓傳》,裡面的空海,就是當年日本派來大唐的“留學僧”,目的是來中國學習高深的大乘佛法,求取真理。

而空海還有另一個稱謂,為“沙門空海”,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法師,三十一歲歷經漂泊來到長安,作為“學問僧”,求學佛法。

《舊唐書·日本傳》: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免勢、學問僧空海。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後三位為外國使節。(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

另也有關於新羅派遣質子來唐,後又請求放還的記載: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如上可知,這些“質子”也分兩種情況,一是與大唐關係交惡時,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南詔請求唐皇援助,而唐皇則提出讓南詔國派來質子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達成信任,這裡的“質子”,就相當於一種政治工具,一種政治砝碼。

另一種呢,則是如新羅,雖然名義上是人質,來去也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但其實是由大唐朝廷資助的公派留學生,不僅負責傳授知識,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則由新羅派使請求放還,而是否放還,也要應唐皇批准,但這種明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可看作是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下,藩屬國一方為了主動示好,而採取的主動政治手段,既能學習到大唐的先進知識,也能使質子成為兩國維持關係正常溝通的重要紐帶。

說完了質子,就到了最後一種:

留學僧

現在網上有很多海外學子,也喜歡以“留學僧”自居,調侃自己是勞苦命,留學只是說起來好聽,但箇中心酸,冷暖自知。

但在唐朝,還真的有“留學僧”,正是以“求法巡禮”為目的的佛教信徒,著名的留學僧包括“鑑真,空海”等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鑑真東渡》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妖貓傳》,裡面的空海,就是當年日本派來大唐的“留學僧”,目的是來中國學習高深的大乘佛法,求取真理。

而空海還有另一個稱謂,為“沙門空海”,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法師,三十一歲歷經漂泊來到長安,作為“學問僧”,求學佛法。

《舊唐書·日本傳》: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免勢、學問僧空海。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妖貓傳》劇照

注:沙門,為佛教中的派別之一,後代指“出家修道者”,是為“通稱”,比如某個日本僧人法號“大哥”,那他也可自稱“沙門大哥”。解釋見於《佛學常見辭彙》:“沙門二字,意為: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再說起貞元二十年,其實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即公元805年,距離安史之亂的發生(755),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而《妖貓傳》中的法師“空海”,即是以歷史上的空海為原型,從而創作出來的文學角色。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後三位為外國使節。(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

另也有關於新羅派遣質子來唐,後又請求放還的記載: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如上可知,這些“質子”也分兩種情況,一是與大唐關係交惡時,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南詔請求唐皇援助,而唐皇則提出讓南詔國派來質子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達成信任,這裡的“質子”,就相當於一種政治工具,一種政治砝碼。

另一種呢,則是如新羅,雖然名義上是人質,來去也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但其實是由大唐朝廷資助的公派留學生,不僅負責傳授知識,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則由新羅派使請求放還,而是否放還,也要應唐皇批准,但這種明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可看作是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下,藩屬國一方為了主動示好,而採取的主動政治手段,既能學習到大唐的先進知識,也能使質子成為兩國維持關係正常溝通的重要紐帶。

說完了質子,就到了最後一種:

留學僧

現在網上有很多海外學子,也喜歡以“留學僧”自居,調侃自己是勞苦命,留學只是說起來好聽,但箇中心酸,冷暖自知。

但在唐朝,還真的有“留學僧”,正是以“求法巡禮”為目的的佛教信徒,著名的留學僧包括“鑑真,空海”等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鑑真東渡》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妖貓傳》,裡面的空海,就是當年日本派來大唐的“留學僧”,目的是來中國學習高深的大乘佛法,求取真理。

而空海還有另一個稱謂,為“沙門空海”,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法師,三十一歲歷經漂泊來到長安,作為“學問僧”,求學佛法。

《舊唐書·日本傳》: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免勢、學問僧空海。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妖貓傳》劇照

注:沙門,為佛教中的派別之一,後代指“出家修道者”,是為“通稱”,比如某個日本僧人法號“大哥”,那他也可自稱“沙門大哥”。解釋見於《佛學常見辭彙》:“沙門二字,意為: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再說起貞元二十年,其實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即公元805年,距離安史之亂的發生(755),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而《妖貓傳》中的法師“空海”,即是以歷史上的空海為原型,從而創作出來的文學角色。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沙門空海

但通過史料,我們不難發現,歷史上是存在著“學問僧”,即“留學僧”這一類身份,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又一大特色亮點。

總而言之,在唐朝國力臻於巔峰,乃至中後期有所衰落以後,大唐的文化始終作為國際先進文明的代表,而不斷吸引著別國遣使求學,這種強勢的對外文化輸出,不僅使得唐朝展現出有別於人類歷史上其他文明的強盛,同樣也對周邊國家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後三位為外國使節。(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

另也有關於新羅派遣質子來唐,後又請求放還的記載: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如上可知,這些“質子”也分兩種情況,一是與大唐關係交惡時,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南詔請求唐皇援助,而唐皇則提出讓南詔國派來質子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達成信任,這裡的“質子”,就相當於一種政治工具,一種政治砝碼。

另一種呢,則是如新羅,雖然名義上是人質,來去也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但其實是由大唐朝廷資助的公派留學生,不僅負責傳授知識,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則由新羅派使請求放還,而是否放還,也要應唐皇批准,但這種明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可看作是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下,藩屬國一方為了主動示好,而採取的主動政治手段,既能學習到大唐的先進知識,也能使質子成為兩國維持關係正常溝通的重要紐帶。

說完了質子,就到了最後一種:

留學僧

現在網上有很多海外學子,也喜歡以“留學僧”自居,調侃自己是勞苦命,留學只是說起來好聽,但箇中心酸,冷暖自知。

但在唐朝,還真的有“留學僧”,正是以“求法巡禮”為目的的佛教信徒,著名的留學僧包括“鑑真,空海”等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鑑真東渡》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妖貓傳》,裡面的空海,就是當年日本派來大唐的“留學僧”,目的是來中國學習高深的大乘佛法,求取真理。

而空海還有另一個稱謂,為“沙門空海”,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法師,三十一歲歷經漂泊來到長安,作為“學問僧”,求學佛法。

《舊唐書·日本傳》: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免勢、學問僧空海。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妖貓傳》劇照

注:沙門,為佛教中的派別之一,後代指“出家修道者”,是為“通稱”,比如某個日本僧人法號“大哥”,那他也可自稱“沙門大哥”。解釋見於《佛學常見辭彙》:“沙門二字,意為: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再說起貞元二十年,其實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即公元805年,距離安史之亂的發生(755),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而《妖貓傳》中的法師“空海”,即是以歷史上的空海為原型,從而創作出來的文學角色。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沙門空海

但通過史料,我們不難發現,歷史上是存在著“學問僧”,即“留學僧”這一類身份,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又一大特色亮點。

總而言之,在唐朝國力臻於巔峰,乃至中後期有所衰落以後,大唐的文化始終作為國際先進文明的代表,而不斷吸引著別國遣使求學,這種強勢的對外文化輸出,不僅使得唐朝展現出有別於人類歷史上其他文明的強盛,同樣也對周邊國家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這種影響,至今仍未消融,反而因為歷史的傳承,而愈發的厚重。

目前來到我國學習的海外友人也在逐年增加,其實考究歷史,這並非罕見現象,反而是能證明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道路上的最好佐證,隨著“漢語熱”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興盛,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必然能成為全世界留學必選的國家之一,從而為全世界各國人民展現出一個多元而包容的偉大國度。

——————

關注作者:錢品聚,瞭解更多歷史與文化趣聞,帶您發現更大的世界~!

"

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到快收官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

晁分。

(晁:cháo)

這一角色,由我國著名演員杜玉明老師扮演,而戲中的晁分,是一位隨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工藝的日本匠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匠人晁分

關於他的經歷,張小敬在去往晁分家之前,就向波斯王子伊斯做了簡潔的介紹: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對話中所提到的“”,正是“晁衡”,本名為“阿倍仲麻呂”,乃日本遣唐使,也是當時日本派往大唐學習先進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因仰慕中國文化,便改名為“朝衡”(也作:晁衡),並深愛中國這片土地,在大唐學習與生活長達五十年。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後來憑藉自身的勤奮好學,朝衡還參加了大唐舉辦的科舉考試,沒想到一舉奪魁,高中進士,從此便留唐為官,曾官至左散騎常侍,相當於皇帝顧問,為朝中近臣。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阿部仲麻呂(晁衡)

而劇中提到的晁分,歷史上並無記載,據我認為,應是為了劇情需要從而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劇中的身份是“晁衡”的從人,相當於僕從,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也要取中文姓命為“晁分”了。

但在後續的生活中,晁分也開始在晁衡的授意下,學習大唐的先進工藝,畢竟隨遣唐使來到大唐的人員有限,所以為了儘可能多學知識與技術,基本每個隨晁衡來到大唐的扶桑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晁分這類從人,都可看作是來唐學習的“留學生”。

這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的“留學生”,主要還是受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高度發展的文明所吸引,不惜度過汪洋大海前來深造,由此也從側面幫助古代中國創造出“留學生教育”的先例。

說起唐時的留學生,那就不得不提起三個特點:

一,留學生來源特別廣泛,包含多地域多國家,來唐學習者,人數眾多。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唐時外來留學生,主要來自於兩個國家。

一是上文提到的“扶桑國”,即日本

日本曾分多個時期,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唐學習各種文明知識,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尤其是中學課本上也多次提及,可以說現在的日本自古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包括文字,繪畫,傳統工藝等多個方面。

二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鄰邦,新羅,即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咱們來具體說說新羅,因為新羅的歷史發展與日本大不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可能在腦海中的印象不如日本來得深。

首先,在公元676年之前,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曾一度存在過三個政權,為高句麗,新羅,百濟

注:高句麗,唸作:高句(gōu)麗(lí),當時的高句麗大半國土,其實是在朝鮮半島以北,即我國東北地區以北,所以我才寫“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三國”疆域大致範圍參考圖

公元660年前後,新羅逐漸依靠大唐的援助,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在此後與大唐的不斷來往中,雖然也曾發生過與唐的軍事衝突,但最終還是憑藉多方運作,於公元676年,建立起大一統政權,從此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便與大唐正式展開了繁榮的文化交流。

在此需要簡述一下新羅與唐的交流史,時間點回到公元648年,即貞觀二十二年,新羅國王親自前來大唐面聖,請求援助,再到公元650年,新羅取消自建的“太和”年號,改用唐朝“永徽”,向唐皇敬獻《織錦太平頌》,就此新羅正式成為大唐的“諸侯國”。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注:此《三國史記》非我國《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新羅(朝鮮)史官“金富軾”所編著新羅官方正史,記載的正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曆史,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而彼時大唐正在討伐西突厥,因此並未提供多少實質性的援助,整個朝鮮半島上是屬於比較混亂的局面,但自公元660年以後,征服了西突厥的大唐終於得以分開兵力,幫助新羅先後擊敗了高句麗與百濟。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公元663年大唐援助新羅,戰爭形勢示意圖

後唐高宗有意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但隨著西線與吐蕃戰勢頻繁,在七勝新羅後,只得無奈撤軍,如此便給了新羅喘息的機會,等大唐打敗吐蕃後,新羅的兵力也有所恢復,因此基於利弊考慮,唐皇便取消了征討新羅的策略,改用懷柔政策,唐羅兩國關係也由此逐步正常化,所以派遣唐使來學習交流,應是在公元676年前後,畢竟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兩國關係也迎來了一次“回春”。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中提到的:

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可見當時的遣唐使人數,多達216人,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型文化交流使團”,而且這是國家層面的文化交流,新羅所挑選的“留學生”,自然也是經過其本國層層選拔,所以這260人的級別,我們可以看作比現在常理中所認為的“留學生”要高,此處我並非貶低留學生的意思,實則由於新羅以國家的名義派遣唐使來唐學習,這本身除了是文化交流外,還兼負一定的政治意義。

而這一時期的大唐,正處於貞觀之治後高宗治國的巔峰,為儀鳳元年(676)。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唐高宗·李治

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巔峰,前有貞觀之治的推動,唐高宗勵精圖治,致使大唐國泰民安,製造業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因此吸引大量周邊友好國家派使來學。

除了新羅以外,還有許多小國,如南詔,真臘(今柬埔寨),泥婆羅(尼泊爾)等國家,還包括西域地區以及吐蕃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均派遣大量人員到大唐前來學習交流。

所以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中也可看到多種膚色,多種服飾的外國友人來往不斷,這正是當時長安城的一大特色,即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大唐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與文明,吸引了周邊國家乃至大洋彼岸的多國來朝,而在眾多來朝者中,“留學生”始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一大亮點。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二、來唐留學生身份各異,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員之外,還有質子,留學僧等多種特殊身份。

廣義上來說的留學生,一般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留學生”,由國家出錢或個人的名義,被派往他國學習知識。

但在當時的大唐,除去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名為:

質子

此處所說的質子,並非物理學中的“質子”。

而是指本國派往他國的人質,一般而言這種人質的身份都極為尊貴,比如國王的兒子,近親,以此成為他國人質,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取他國的信任。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參考圖,此電影年代為明末清初)

雖然質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如戰國時期,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互相將王孫貴族的子嗣送往他國成為人質,以此取得他國信任或建立盟約。

但到了唐朝,國力臻於巔峰,四海之內影響力之盛,已然到了不必再用這種帶有一定“脅迫性質”的方法,來取得他國信任。

因此在唐朝,大部分的質子都是他國主動派到唐朝來,以此示好。

而唐皇為了表達國威與胸懷,都會盡最好的條件款待“質子”。

試想若兩國交戰,就算質子身份再尊貴,但既然是作為人質派到他國,待遇也不會十分美好,可是在唐朝,質子除了由朝廷提供衣食住行外,也可在國子監等國家最高學府進行學習。

正如《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所載:

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此處的“異牟尋”,為南詔國國王,大曆十五年,即公元781年,唐代宗治下,異牟尋因無力承擔吐蕃的沉重貢賦,轉而發兵出征吐蕃,但在途中失利,於是請求唐皇出兵援助,唐皇應允,幫助異牟尋解圍,但條件之一便是向異牟尋的大臣所要兒子,充當“質子”,為了依附大唐,異牟尋便答應了這項要求,遂派大臣之子前往成都,以“質子”的身份進行學習。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電視劇《舞樂傳奇》中的“異牟尋”·扮演者:趙文瑄

這一類質子一旦進入大唐,則被安排到國子監學習,衣食住行朝廷全管,而主管單位呢,正是鴻臚寺

注:鴻臚寺,掌“典客,司儀”二署,其中,“典客署”掌外來使節、四夷君長朝見之禮、收貢、回賜。

那麼這些質子來學習的時候是由鴻臚寺管,若兩國戰事平息,關係正常以後,則也同樣由鴻臚寺稟奏皇帝,放回故土。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這段記載是永徽年間,新羅與大唐交惡時,所派來大唐的質子,與留學生人等共計一百五十人,因國內王臣百姓痛苦不堪,前來告哀(訴說痛苦),請求放還質子歸國,再由鴻臚寺奏表,唐皇應允,並放還。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後三位為外國使節。(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

另也有關於新羅派遣質子來唐,後又請求放還的記載: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如上可知,這些“質子”也分兩種情況,一是與大唐關係交惡時,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南詔請求唐皇援助,而唐皇則提出讓南詔國派來質子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達成信任,這裡的“質子”,就相當於一種政治工具,一種政治砝碼。

另一種呢,則是如新羅,雖然名義上是人質,來去也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但其實是由大唐朝廷資助的公派留學生,不僅負責傳授知識,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則由新羅派使請求放還,而是否放還,也要應唐皇批准,但這種明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可看作是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下,藩屬國一方為了主動示好,而採取的主動政治手段,既能學習到大唐的先進知識,也能使質子成為兩國維持關係正常溝通的重要紐帶。

說完了質子,就到了最後一種:

留學僧

現在網上有很多海外學子,也喜歡以“留學僧”自居,調侃自己是勞苦命,留學只是說起來好聽,但箇中心酸,冷暖自知。

但在唐朝,還真的有“留學僧”,正是以“求法巡禮”為目的的佛教信徒,著名的留學僧包括“鑑真,空海”等人。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鑑真東渡》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妖貓傳》,裡面的空海,就是當年日本派來大唐的“留學僧”,目的是來中國學習高深的大乘佛法,求取真理。

而空海還有另一個稱謂,為“沙門空海”,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法師,三十一歲歷經漂泊來到長安,作為“學問僧”,求學佛法。

《舊唐書·日本傳》: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免勢、學問僧空海。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妖貓傳》劇照

注:沙門,為佛教中的派別之一,後代指“出家修道者”,是為“通稱”,比如某個日本僧人法號“大哥”,那他也可自稱“沙門大哥”。解釋見於《佛學常見辭彙》:“沙門二字,意為: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再說起貞元二十年,其實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即公元805年,距離安史之亂的發生(755),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而《妖貓傳》中的法師“空海”,即是以歷史上的空海為原型,從而創作出來的文學角色。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沙門空海

但通過史料,我們不難發現,歷史上是存在著“學問僧”,即“留學僧”這一類身份,從而成為大唐對外教育體制下的又一大特色亮點。

總而言之,在唐朝國力臻於巔峰,乃至中後期有所衰落以後,大唐的文化始終作為國際先進文明的代表,而不斷吸引著別國遣使求學,這種強勢的對外文化輸出,不僅使得唐朝展現出有別於人類歷史上其他文明的強盛,同樣也對周邊國家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這種影響,至今仍未消融,反而因為歷史的傳承,而愈發的厚重。

目前來到我國學習的海外友人也在逐年增加,其實考究歷史,這並非罕見現象,反而是能證明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道路上的最好佐證,隨著“漢語熱”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興盛,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必然能成為全世界留學必選的國家之一,從而為全世界各國人民展現出一個多元而包容的偉大國度。

——————

關注作者:錢品聚,瞭解更多歷史與文化趣聞,帶您發現更大的世界~!

唐朝也有外來“留學生”?紛紛遣使來大唐,其中還有大和尚

——————

參考文獻: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開元初,(日本)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

《三國史記·新羅赫居世本紀》:先王(朝鮮國王)貞觀二十二年入朝(入大唐),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麗,非有他故,憐你新羅,攝乎兩國,每被侵陵,靡有寧歲。山川土地,我非所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百濟土地,並乞(與)你新羅,永為安逸。”

《唐會要·卷三六·附學讀書》新羅差入朝宿衛王子,並準舊例,割留習業學生並及先住學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請時附

糧料,又請舊住學習也者,並放還本國。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上》: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乃峭山深塹修戰備,帝許出兵助力。又請以大臣子弟質於皋,皋辭。固請,乃盡舍成都,鹹遣就學。

《舊唐書·卷一九九上·東夷新羅傳》: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東夷》:(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舊唐書·日本傳》: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免勢、學問僧空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