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耶律大石以少勝多成功逆轉伊斯蘭東進,守住了華夏文明的大門

唐朝 伊斯蘭 耶律大石 遼朝 經濟 軍史揭祕 2018-12-02

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所復興,阿拉伯強盛時,大軍曾經勢如破竹,使得伊斯蘭迅速向歐亞非大陸擴散開來。伊斯蘭隨著阿拉伯勢力的東擴,西域那曾經的千里佛國一時間也不復存在。伊斯蘭的擴張曾和當時的中原強盛王朝大唐正面交鋒,曾爆發過數次衝突,後來經歷了恆羅斯之戰,阿拉伯帝國慘勝,後又由於安史之亂,唐朝再無力西進,西域的伊斯蘭化還是從怛羅斯之戰之後開始了。

西遼耶律大石以少勝多成功逆轉伊斯蘭東進,守住了華夏文明的大門

但300多年後,西域的伊斯蘭化一度逆轉,這全是因為西遼創始人耶律大石在卡特萬戰役的大獲全勝。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後遼軍在女真人的打擊下危在旦夕,耶律大石率軍西逃,於1132年於葉密立(新疆額敏縣)稱帝,在今新疆中亞地區建立了西遼政權。1134年取代了當時楚河流域的東喀喇汗國,作為塞爾柱突厥的附庸國的西喀喇汗國將失敗的責任推到葛邏祿部落身上,強迫葛邏祿離開撒馬爾罕,並於1141年與葛邏祿發生嚴重衝突。葛邏祿向耶律大石求救,而西喀喇汗則請求塞爾柱突厥出兵。於是塞爾柱突厥蘇丹桑賈爾組織伊斯蘭諸國如呼羅珊、伽色尼等10萬聯軍,與耶律大石的西遼對峙於卡特萬草原。最後伊斯蘭聯軍傷亡3萬多人,橫屍數十里。以至於穆斯林史學家伊本·艾西爾稱:“在伊斯蘭教中沒有比這更大的會戰,在呼羅珊也沒有比這更多的死亡。”卡特萬之戰使西遼在中西亞聲名大震,中國也被中西亞稱為“契丹”,至今俄語裡的中國就來自“契丹”這個詞。

西遼耶律大石以少勝多成功逆轉伊斯蘭東進,守住了華夏文明的大門

在卡特萬戰役中,西遼耶律大石率領的大軍,包括漢人、契丹人、蒙古人,以少勝多,擊敗10萬中亞聯軍,伊斯蘭教第一次屈服於一個不信教的政權。卡特萬戰役後,塞爾柱帝國的勢力退出河中地區,西遼成為中亞霸主,使西遼確立了在中亞穆斯林世界的絕對統治。卡特萬戰役後,作為華夏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契丹遼文化,在耶律大石及其繼承者的政權支持和倡導下,開始主動的、大規模的、有組織有系統的西傳。卡特萬戰役後,華夏文明在中亞逆襲伊斯蘭,使中亞各個民族熟悉並接受了與伊斯蘭文化迵然不同的東方文化,促進了中亞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西遼耶律大石以少勝多成功逆轉伊斯蘭東進,守住了華夏文明的大門

耶律大石贏得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無疑是華夏文明的一大勝利,形成了一道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伊斯蘭的繼續東擴。西遼在中亞統治確立後,耶律大石允許各種宗教在西遼帝國境內信仰和傳播,使伊斯蘭教在中亞失去了獨尊地位,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猶太教的活躍迫使伊斯蘭教進行了改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