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最後的堡壘——龜茲城。

至貞元十四(798AD)年,土蕃新主墀鬆德贊即位,史稱棄獵鬆贊。此人在位時期極力與大唐緩和關係,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冠蓋相望,不絕於歲。而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也就是吐蕃、回鶻在西域的你死我活之時。安西孤軍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眼前是一生之敵,身後是忠誠的盟友。身為武將的郭昕在垂暮之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和麾下的白髮殘兵對這大唐在西域最後的土地不離不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AD)冬,面對著棄獵鬆贊親率的十萬之眾,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及麾下將士全師戰歿。吐蕃的史書則將這次異常慘烈的小規模戰鬥定性為大唐的“滅亡”。

安西將士獨守西域共四十二年。

安西孤軍的滅亡意味著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甚至是影響。而早在郭昕遣部曲入覲之前,隴右道的大部分城市都早已經被吐蕃帝國攻佔,數百萬唐人淪為降虜。在《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有一個片段:幾位身穿胡服的漢人商賈向兩位老兵送去水和乾糧,並急切的打聽大唐王師什麼時候能夠收復隴右道。這一段描寫可以說十分的感人,也同樣的真實。當時吐蕃帝國在隴右的統治十分的荒謬、腐敗——視所有的唐人為潛在的敵人,不僅強行切割隴右唐人和中原的聯繫,而且還強迫唐人穿吐蕃風的胡服。據說在高壓之下的唐人只能在節日時偷偷地穿上自己祖先的服飾,面向故土潸然淚下。早在建中元年(780AD),唐使韋倫在與吐蕃會盟的歸途中,經過河隴之地,當地士庶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據韋倫回憶到當時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戰敗流落在此的老兵,他們拉住故國的來使詢問道:

“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而其年輕一代的唐人也大多心懷恢復之志:

“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

此外,自稱“大番國”的吐蕃帝國在佔領隴右期間,一方面廢除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強制推行吐蕃的農奴制度,往往將唐人庶民等同權貴的部曲。據趙璘《因話錄》記載吐蕃君臣: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輒黥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

即使如此,不少吐蕃人仍舊對唐人十分敵視,在敦煌遺書《上贊普書》中就記錄了吐蕃權貴對唐人不友好的言論:

“異俗之囚何用哉?即請降絲綸以誅之。”

而這些充任吐蕃舍人的唐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於是往往自稱“破落官”。和相比一般人,這些“破落官”的處境絲毫不比普通唐人百姓更優越。因為被迫出仕蕃廷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折磨;也有著一種隨時處於眾矢之的實際危險。

吐蕃帝國暗無天日的統治使昔日繁華富饒的隴右變成了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幾乎算不了什麼。一首流行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AD) 的《無名歌》很逼真的揭示了吐蕃統治下的隴右社會: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衂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天良的重稅、貪汙腐化的官場、奔潰的民生······大唐朝有的毛病,大番國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要變本加厲!而抄錄這首《無名歌》的是一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少年,他叫張議潮。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最後的堡壘——龜茲城。

至貞元十四(798AD)年,土蕃新主墀鬆德贊即位,史稱棄獵鬆贊。此人在位時期極力與大唐緩和關係,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冠蓋相望,不絕於歲。而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也就是吐蕃、回鶻在西域的你死我活之時。安西孤軍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眼前是一生之敵,身後是忠誠的盟友。身為武將的郭昕在垂暮之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和麾下的白髮殘兵對這大唐在西域最後的土地不離不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AD)冬,面對著棄獵鬆贊親率的十萬之眾,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及麾下將士全師戰歿。吐蕃的史書則將這次異常慘烈的小規模戰鬥定性為大唐的“滅亡”。

安西將士獨守西域共四十二年。

安西孤軍的滅亡意味著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甚至是影響。而早在郭昕遣部曲入覲之前,隴右道的大部分城市都早已經被吐蕃帝國攻佔,數百萬唐人淪為降虜。在《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有一個片段:幾位身穿胡服的漢人商賈向兩位老兵送去水和乾糧,並急切的打聽大唐王師什麼時候能夠收復隴右道。這一段描寫可以說十分的感人,也同樣的真實。當時吐蕃帝國在隴右的統治十分的荒謬、腐敗——視所有的唐人為潛在的敵人,不僅強行切割隴右唐人和中原的聯繫,而且還強迫唐人穿吐蕃風的胡服。據說在高壓之下的唐人只能在節日時偷偷地穿上自己祖先的服飾,面向故土潸然淚下。早在建中元年(780AD),唐使韋倫在與吐蕃會盟的歸途中,經過河隴之地,當地士庶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據韋倫回憶到當時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戰敗流落在此的老兵,他們拉住故國的來使詢問道:

“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而其年輕一代的唐人也大多心懷恢復之志:

“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

此外,自稱“大番國”的吐蕃帝國在佔領隴右期間,一方面廢除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強制推行吐蕃的農奴制度,往往將唐人庶民等同權貴的部曲。據趙璘《因話錄》記載吐蕃君臣: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輒黥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

即使如此,不少吐蕃人仍舊對唐人十分敵視,在敦煌遺書《上贊普書》中就記錄了吐蕃權貴對唐人不友好的言論:

“異俗之囚何用哉?即請降絲綸以誅之。”

而這些充任吐蕃舍人的唐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於是往往自稱“破落官”。和相比一般人,這些“破落官”的處境絲毫不比普通唐人百姓更優越。因為被迫出仕蕃廷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折磨;也有著一種隨時處於眾矢之的實際危險。

吐蕃帝國暗無天日的統治使昔日繁華富饒的隴右變成了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幾乎算不了什麼。一首流行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AD) 的《無名歌》很逼真的揭示了吐蕃統治下的隴右社會: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衂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天良的重稅、貪汙腐化的官場、奔潰的民生······大唐朝有的毛病,大番國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要變本加厲!而抄錄這首《無名歌》的是一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少年,他叫張議潮。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張議潮奏疏草稿。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最後的堡壘——龜茲城。

至貞元十四(798AD)年,土蕃新主墀鬆德贊即位,史稱棄獵鬆贊。此人在位時期極力與大唐緩和關係,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冠蓋相望,不絕於歲。而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也就是吐蕃、回鶻在西域的你死我活之時。安西孤軍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眼前是一生之敵,身後是忠誠的盟友。身為武將的郭昕在垂暮之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和麾下的白髮殘兵對這大唐在西域最後的土地不離不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AD)冬,面對著棄獵鬆贊親率的十萬之眾,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及麾下將士全師戰歿。吐蕃的史書則將這次異常慘烈的小規模戰鬥定性為大唐的“滅亡”。

安西將士獨守西域共四十二年。

安西孤軍的滅亡意味著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甚至是影響。而早在郭昕遣部曲入覲之前,隴右道的大部分城市都早已經被吐蕃帝國攻佔,數百萬唐人淪為降虜。在《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有一個片段:幾位身穿胡服的漢人商賈向兩位老兵送去水和乾糧,並急切的打聽大唐王師什麼時候能夠收復隴右道。這一段描寫可以說十分的感人,也同樣的真實。當時吐蕃帝國在隴右的統治十分的荒謬、腐敗——視所有的唐人為潛在的敵人,不僅強行切割隴右唐人和中原的聯繫,而且還強迫唐人穿吐蕃風的胡服。據說在高壓之下的唐人只能在節日時偷偷地穿上自己祖先的服飾,面向故土潸然淚下。早在建中元年(780AD),唐使韋倫在與吐蕃會盟的歸途中,經過河隴之地,當地士庶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據韋倫回憶到當時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戰敗流落在此的老兵,他們拉住故國的來使詢問道:

“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而其年輕一代的唐人也大多心懷恢復之志:

“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

此外,自稱“大番國”的吐蕃帝國在佔領隴右期間,一方面廢除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強制推行吐蕃的農奴制度,往往將唐人庶民等同權貴的部曲。據趙璘《因話錄》記載吐蕃君臣: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輒黥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

即使如此,不少吐蕃人仍舊對唐人十分敵視,在敦煌遺書《上贊普書》中就記錄了吐蕃權貴對唐人不友好的言論:

“異俗之囚何用哉?即請降絲綸以誅之。”

而這些充任吐蕃舍人的唐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於是往往自稱“破落官”。和相比一般人,這些“破落官”的處境絲毫不比普通唐人百姓更優越。因為被迫出仕蕃廷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折磨;也有著一種隨時處於眾矢之的實際危險。

吐蕃帝國暗無天日的統治使昔日繁華富饒的隴右變成了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幾乎算不了什麼。一首流行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AD) 的《無名歌》很逼真的揭示了吐蕃統治下的隴右社會: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衂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天良的重稅、貪汙腐化的官場、奔潰的民生······大唐朝有的毛病,大番國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要變本加厲!而抄錄這首《無名歌》的是一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少年,他叫張議潮。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張議潮奏疏草稿。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歸義軍的三辰旗——有時候在狂想:長安出身的隴右兵“張小敬”,和張議潮會不會有什麼關係。

張議潮的身世正史無載。只是在《冊府元龜》中有“沙州陷蕃後,有張氏世為州將”的記載,但這個張氏是否就是張議潮的家族,歷史學家也很難判斷。

在張議潮的侄孫女《周故南陽郡娘子張氏墓誌銘並序》中記載張議潮的祖籍:“家本長安萬年縣,子孫因官,寓居沙州,遂為敦煌人也。高祖諱謙逸,贈工部尚書。

這裡提到的張謙逸,就是張議潮的父親,一位一生都生活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平心而論,張謙逸是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中境遇最好的一個,官拜“大番國敦煌郡大都督賜紫金魚袋並萬戶侯”這是當時“南朝”——唐人就是這樣稱呼吐蕃的——能夠給予這些破落官最高的職務。

張謙逸雖然位極人臣,但在吐蕃權貴眼中依舊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根據敦煌保存的一卷藏文文獻中,張謙逸曾到過拉薩朝見“南帝”也就是吐蕃贊普,但卻在回來的路上不明不白的死了······按照吐蕃官制:“其設官,父死子代,絕嗣則近親襲焉”,吐蕃君臣允許張議潮“理所當然”的繼承了父親的所有遺產——吐蕃人早晚會為此後悔不迭······

不久已經腐朽到極點的吐蕃帝國發生了慘烈的宮廷鬥爭,各路權貴你死我活的相互撕咬,昔日的強權頃刻間土崩瓦解。藉此機會,張議潮與沙州副都督安景旻(粟特人)、沙州副千戶長閻英達(通頰人,吐蕃的一個分支)於唐玄宗大中二年(848AD)聯合舉義反正,號歸義軍。旋即收復瓜、沙二州;並遣屬官高進達等前往京師長安報捷。

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AD),除瓜州(安西)、沙州(敦煌)之外,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河州(今臨夏)、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蘭州、鄯州(今樂都)、廓州(今化隆)、岷州(今岷縣)等十餘州也陸續光復,歸義軍將士為大唐開疆拓土四千餘里,終於為四十年前的安西孤軍完成了迴歸大唐的夙願。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最後的堡壘——龜茲城。

至貞元十四(798AD)年,土蕃新主墀鬆德贊即位,史稱棄獵鬆贊。此人在位時期極力與大唐緩和關係,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冠蓋相望,不絕於歲。而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也就是吐蕃、回鶻在西域的你死我活之時。安西孤軍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眼前是一生之敵,身後是忠誠的盟友。身為武將的郭昕在垂暮之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和麾下的白髮殘兵對這大唐在西域最後的土地不離不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AD)冬,面對著棄獵鬆贊親率的十萬之眾,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及麾下將士全師戰歿。吐蕃的史書則將這次異常慘烈的小規模戰鬥定性為大唐的“滅亡”。

安西將士獨守西域共四十二年。

安西孤軍的滅亡意味著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甚至是影響。而早在郭昕遣部曲入覲之前,隴右道的大部分城市都早已經被吐蕃帝國攻佔,數百萬唐人淪為降虜。在《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有一個片段:幾位身穿胡服的漢人商賈向兩位老兵送去水和乾糧,並急切的打聽大唐王師什麼時候能夠收復隴右道。這一段描寫可以說十分的感人,也同樣的真實。當時吐蕃帝國在隴右的統治十分的荒謬、腐敗——視所有的唐人為潛在的敵人,不僅強行切割隴右唐人和中原的聯繫,而且還強迫唐人穿吐蕃風的胡服。據說在高壓之下的唐人只能在節日時偷偷地穿上自己祖先的服飾,面向故土潸然淚下。早在建中元年(780AD),唐使韋倫在與吐蕃會盟的歸途中,經過河隴之地,當地士庶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據韋倫回憶到當時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戰敗流落在此的老兵,他們拉住故國的來使詢問道:

“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而其年輕一代的唐人也大多心懷恢復之志:

“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

此外,自稱“大番國”的吐蕃帝國在佔領隴右期間,一方面廢除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強制推行吐蕃的農奴制度,往往將唐人庶民等同權貴的部曲。據趙璘《因話錄》記載吐蕃君臣: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輒黥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

即使如此,不少吐蕃人仍舊對唐人十分敵視,在敦煌遺書《上贊普書》中就記錄了吐蕃權貴對唐人不友好的言論:

“異俗之囚何用哉?即請降絲綸以誅之。”

而這些充任吐蕃舍人的唐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於是往往自稱“破落官”。和相比一般人,這些“破落官”的處境絲毫不比普通唐人百姓更優越。因為被迫出仕蕃廷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折磨;也有著一種隨時處於眾矢之的實際危險。

吐蕃帝國暗無天日的統治使昔日繁華富饒的隴右變成了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幾乎算不了什麼。一首流行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AD) 的《無名歌》很逼真的揭示了吐蕃統治下的隴右社會: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衂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天良的重稅、貪汙腐化的官場、奔潰的民生······大唐朝有的毛病,大番國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要變本加厲!而抄錄這首《無名歌》的是一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少年,他叫張議潮。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張議潮奏疏草稿。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歸義軍的三辰旗——有時候在狂想:長安出身的隴右兵“張小敬”,和張議潮會不會有什麼關係。

張議潮的身世正史無載。只是在《冊府元龜》中有“沙州陷蕃後,有張氏世為州將”的記載,但這個張氏是否就是張議潮的家族,歷史學家也很難判斷。

在張議潮的侄孫女《周故南陽郡娘子張氏墓誌銘並序》中記載張議潮的祖籍:“家本長安萬年縣,子孫因官,寓居沙州,遂為敦煌人也。高祖諱謙逸,贈工部尚書。

這裡提到的張謙逸,就是張議潮的父親,一位一生都生活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平心而論,張謙逸是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中境遇最好的一個,官拜“大番國敦煌郡大都督賜紫金魚袋並萬戶侯”這是當時“南朝”——唐人就是這樣稱呼吐蕃的——能夠給予這些破落官最高的職務。

張謙逸雖然位極人臣,但在吐蕃權貴眼中依舊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根據敦煌保存的一卷藏文文獻中,張謙逸曾到過拉薩朝見“南帝”也就是吐蕃贊普,但卻在回來的路上不明不白的死了······按照吐蕃官制:“其設官,父死子代,絕嗣則近親襲焉”,吐蕃君臣允許張議潮“理所當然”的繼承了父親的所有遺產——吐蕃人早晚會為此後悔不迭······

不久已經腐朽到極點的吐蕃帝國發生了慘烈的宮廷鬥爭,各路權貴你死我活的相互撕咬,昔日的強權頃刻間土崩瓦解。藉此機會,張議潮與沙州副都督安景旻(粟特人)、沙州副千戶長閻英達(通頰人,吐蕃的一個分支)於唐玄宗大中二年(848AD)聯合舉義反正,號歸義軍。旋即收復瓜、沙二州;並遣屬官高進達等前往京師長安報捷。

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AD),除瓜州(安西)、沙州(敦煌)之外,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河州(今臨夏)、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蘭州、鄯州(今樂都)、廓州(今化隆)、岷州(今岷縣)等十餘州也陸續光復,歸義軍將士為大唐開疆拓土四千餘里,終於為四十年前的安西孤軍完成了迴歸大唐的夙願。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電影《敦煌》中的歸義軍節度府。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最後的堡壘——龜茲城。

至貞元十四(798AD)年,土蕃新主墀鬆德贊即位,史稱棄獵鬆贊。此人在位時期極力與大唐緩和關係,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冠蓋相望,不絕於歲。而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也就是吐蕃、回鶻在西域的你死我活之時。安西孤軍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眼前是一生之敵,身後是忠誠的盟友。身為武將的郭昕在垂暮之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和麾下的白髮殘兵對這大唐在西域最後的土地不離不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AD)冬,面對著棄獵鬆贊親率的十萬之眾,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及麾下將士全師戰歿。吐蕃的史書則將這次異常慘烈的小規模戰鬥定性為大唐的“滅亡”。

安西將士獨守西域共四十二年。

安西孤軍的滅亡意味著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甚至是影響。而早在郭昕遣部曲入覲之前,隴右道的大部分城市都早已經被吐蕃帝國攻佔,數百萬唐人淪為降虜。在《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有一個片段:幾位身穿胡服的漢人商賈向兩位老兵送去水和乾糧,並急切的打聽大唐王師什麼時候能夠收復隴右道。這一段描寫可以說十分的感人,也同樣的真實。當時吐蕃帝國在隴右的統治十分的荒謬、腐敗——視所有的唐人為潛在的敵人,不僅強行切割隴右唐人和中原的聯繫,而且還強迫唐人穿吐蕃風的胡服。據說在高壓之下的唐人只能在節日時偷偷地穿上自己祖先的服飾,面向故土潸然淚下。早在建中元年(780AD),唐使韋倫在與吐蕃會盟的歸途中,經過河隴之地,當地士庶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據韋倫回憶到當時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戰敗流落在此的老兵,他們拉住故國的來使詢問道:

“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而其年輕一代的唐人也大多心懷恢復之志:

“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

此外,自稱“大番國”的吐蕃帝國在佔領隴右期間,一方面廢除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強制推行吐蕃的農奴制度,往往將唐人庶民等同權貴的部曲。據趙璘《因話錄》記載吐蕃君臣: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輒黥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

即使如此,不少吐蕃人仍舊對唐人十分敵視,在敦煌遺書《上贊普書》中就記錄了吐蕃權貴對唐人不友好的言論:

“異俗之囚何用哉?即請降絲綸以誅之。”

而這些充任吐蕃舍人的唐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於是往往自稱“破落官”。和相比一般人,這些“破落官”的處境絲毫不比普通唐人百姓更優越。因為被迫出仕蕃廷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折磨;也有著一種隨時處於眾矢之的實際危險。

吐蕃帝國暗無天日的統治使昔日繁華富饒的隴右變成了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幾乎算不了什麼。一首流行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AD) 的《無名歌》很逼真的揭示了吐蕃統治下的隴右社會: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衂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天良的重稅、貪汙腐化的官場、奔潰的民生······大唐朝有的毛病,大番國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要變本加厲!而抄錄這首《無名歌》的是一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少年,他叫張議潮。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張議潮奏疏草稿。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歸義軍的三辰旗——有時候在狂想:長安出身的隴右兵“張小敬”,和張議潮會不會有什麼關係。

張議潮的身世正史無載。只是在《冊府元龜》中有“沙州陷蕃後,有張氏世為州將”的記載,但這個張氏是否就是張議潮的家族,歷史學家也很難判斷。

在張議潮的侄孫女《周故南陽郡娘子張氏墓誌銘並序》中記載張議潮的祖籍:“家本長安萬年縣,子孫因官,寓居沙州,遂為敦煌人也。高祖諱謙逸,贈工部尚書。

這裡提到的張謙逸,就是張議潮的父親,一位一生都生活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平心而論,張謙逸是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中境遇最好的一個,官拜“大番國敦煌郡大都督賜紫金魚袋並萬戶侯”這是當時“南朝”——唐人就是這樣稱呼吐蕃的——能夠給予這些破落官最高的職務。

張謙逸雖然位極人臣,但在吐蕃權貴眼中依舊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根據敦煌保存的一卷藏文文獻中,張謙逸曾到過拉薩朝見“南帝”也就是吐蕃贊普,但卻在回來的路上不明不白的死了······按照吐蕃官制:“其設官,父死子代,絕嗣則近親襲焉”,吐蕃君臣允許張議潮“理所當然”的繼承了父親的所有遺產——吐蕃人早晚會為此後悔不迭······

不久已經腐朽到極點的吐蕃帝國發生了慘烈的宮廷鬥爭,各路權貴你死我活的相互撕咬,昔日的強權頃刻間土崩瓦解。藉此機會,張議潮與沙州副都督安景旻(粟特人)、沙州副千戶長閻英達(通頰人,吐蕃的一個分支)於唐玄宗大中二年(848AD)聯合舉義反正,號歸義軍。旋即收復瓜、沙二州;並遣屬官高進達等前往京師長安報捷。

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AD),除瓜州(安西)、沙州(敦煌)之外,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河州(今臨夏)、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蘭州、鄯州(今樂都)、廓州(今化隆)、岷州(今岷縣)等十餘州也陸續光復,歸義軍將士為大唐開疆拓土四千餘里,終於為四十年前的安西孤軍完成了迴歸大唐的夙願。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電影《敦煌》中的歸義軍節度府。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歸義軍大印。

"

中國銀聯出品了一部“堪比電影”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故事發生在大唐貞元六年(790AD),當時回鶻汗國與吐蕃帝國在西域交戰,結果回鶻敗北。與回鶻汗國結盟的北庭都護府及沙陀酋長朱邪盡忠被迫投降吐蕃。而這意味著西域的唐土也只剩下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龜茲和西州兩城。一支押送軍餉的安西軍小隊在半路上遭遇埋伏,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時一名已經淪為流浪漢的原大唐宣威軍士兵盧十四打算藉機偷點財貨,卻被之前暈倒的大唐武威軍玄戈營第九騎兵隊隊長郭元正擒拿。於是,郭隊長押解逃兵盧十四踏上了押送軍餉的旅程,故事由此展開…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第一批唯一鑄有國號的方孔錢,之後南明代宗(魯監國)曾鑄有“大明通寶”。

大唐天寶十三載。

駐紮在大唐東北邊疆地區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內戰。於是唐軍駐紮在西域隴右道的主力被調回中原平叛,史書記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的七千人;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的五千人;左右金吾衛將軍馬磷的三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分三批先後調離隴右道,馳援中原。而原本有兩萬人的安西軍也只剩下了寥寥數千將士在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的統領下以龜茲城為本陣,留守著大唐的西部邊疆。這支駐軍不僅要面對著與軍事情況複雜多變的西域,更要在河西走廊已被吐蕃佔領的情況下,面對百萬強敵孤軍奮戰······十年之後,安西駐軍的地盤只剩下了安西四鎮與北庭兩地,而且還是孤懸域外的“飛地”。到了大曆三年,安西孤軍不得已附庸大唐的盟邦回鶻汗國,《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舊將李元忠守北廷,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幸好此時的吐蕃帝國正值窮兵黷武,忙於和回鶻、黑衣大食、北天竺諸國車輪大戰,安西孤軍在友軍的幫助下得以低調堅守。這要說明的是,回鶻汗國也盡到了友軍的責任,多次派遣精銳騎兵與安西助陣,共抗吐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AD),郭昕遣人假道回鶻赴長安述職。安西孤軍的忠誠令唐德宗大為感動,於是下旨加封忠良——建中二年(781AD)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攝安西都護、四鎮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興元元年(784AD)五月又加封郭昕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爵為武威郡王。然後······然後就只能如此了。雖然安西將士們千辛萬苦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繫,但是面對著遠在天邊的西域,早已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唐朝廷實在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除了“加官晉爵”,朝廷不可能給予安西孤軍任何實際上的支援。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大唐將士郭元正和盧十四,遙望前來擁軍的沒蕃唐人。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最後的堡壘——龜茲城。

至貞元十四(798AD)年,土蕃新主墀鬆德贊即位,史稱棄獵鬆贊。此人在位時期極力與大唐緩和關係,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冠蓋相望,不絕於歲。而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也就是吐蕃、回鶻在西域的你死我活之時。安西孤軍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眼前是一生之敵,身後是忠誠的盟友。身為武將的郭昕在垂暮之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和麾下的白髮殘兵對這大唐在西域最後的土地不離不棄。唐憲宗元和三年(808AD)冬,面對著棄獵鬆贊親率的十萬之眾,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及麾下將士全師戰歿。吐蕃的史書則將這次異常慘烈的小規模戰鬥定性為大唐的“滅亡”。

安西將士獨守西域共四十二年。

安西孤軍的滅亡意味著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甚至是影響。而早在郭昕遣部曲入覲之前,隴右道的大部分城市都早已經被吐蕃帝國攻佔,數百萬唐人淪為降虜。在《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中有一個片段:幾位身穿胡服的漢人商賈向兩位老兵送去水和乾糧,並急切的打聽大唐王師什麼時候能夠收復隴右道。這一段描寫可以說十分的感人,也同樣的真實。當時吐蕃帝國在隴右的統治十分的荒謬、腐敗——視所有的唐人為潛在的敵人,不僅強行切割隴右唐人和中原的聯繫,而且還強迫唐人穿吐蕃風的胡服。據說在高壓之下的唐人只能在節日時偷偷地穿上自己祖先的服飾,面向故土潸然淚下。早在建中元年(780AD),唐使韋倫在與吐蕃會盟的歸途中,經過河隴之地,當地士庶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據韋倫回憶到當時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戰敗流落在此的老兵,他們拉住故國的來使詢問道:

“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而其年輕一代的唐人也大多心懷恢復之志:

“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

此外,自稱“大番國”的吐蕃帝國在佔領隴右期間,一方面廢除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強制推行吐蕃的農奴制度,往往將唐人庶民等同權貴的部曲。據趙璘《因話錄》記載吐蕃君臣: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輒黥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

即使如此,不少吐蕃人仍舊對唐人十分敵視,在敦煌遺書《上贊普書》中就記錄了吐蕃權貴對唐人不友好的言論:

“異俗之囚何用哉?即請降絲綸以誅之。”

而這些充任吐蕃舍人的唐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於是往往自稱“破落官”。和相比一般人,這些“破落官”的處境絲毫不比普通唐人百姓更優越。因為被迫出仕蕃廷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折磨;也有著一種隨時處於眾矢之的實際危險。

吐蕃帝國暗無天日的統治使昔日繁華富饒的隴右變成了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幾乎算不了什麼。一首流行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AD) 的《無名歌》很逼真的揭示了吐蕃統治下的隴右社會: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衂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天良的重稅、貪汙腐化的官場、奔潰的民生······大唐朝有的毛病,大番國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還要變本加厲!而抄錄這首《無名歌》的是一位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少年,他叫張議潮。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張議潮奏疏草稿。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歸義軍的三辰旗——有時候在狂想:長安出身的隴右兵“張小敬”,和張議潮會不會有什麼關係。

張議潮的身世正史無載。只是在《冊府元龜》中有“沙州陷蕃後,有張氏世為州將”的記載,但這個張氏是否就是張議潮的家族,歷史學家也很難判斷。

在張議潮的侄孫女《周故南陽郡娘子張氏墓誌銘並序》中記載張議潮的祖籍:“家本長安萬年縣,子孫因官,寓居沙州,遂為敦煌人也。高祖諱謙逸,贈工部尚書。

這裡提到的張謙逸,就是張議潮的父親,一位一生都生活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平心而論,張謙逸是在吐蕃治下的破落官中境遇最好的一個,官拜“大番國敦煌郡大都督賜紫金魚袋並萬戶侯”這是當時“南朝”——唐人就是這樣稱呼吐蕃的——能夠給予這些破落官最高的職務。

張謙逸雖然位極人臣,但在吐蕃權貴眼中依舊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根據敦煌保存的一卷藏文文獻中,張謙逸曾到過拉薩朝見“南帝”也就是吐蕃贊普,但卻在回來的路上不明不白的死了······按照吐蕃官制:“其設官,父死子代,絕嗣則近親襲焉”,吐蕃君臣允許張議潮“理所當然”的繼承了父親的所有遺產——吐蕃人早晚會為此後悔不迭······

不久已經腐朽到極點的吐蕃帝國發生了慘烈的宮廷鬥爭,各路權貴你死我活的相互撕咬,昔日的強權頃刻間土崩瓦解。藉此機會,張議潮與沙州副都督安景旻(粟特人)、沙州副千戶長閻英達(通頰人,吐蕃的一個分支)於唐玄宗大中二年(848AD)聯合舉義反正,號歸義軍。旋即收復瓜、沙二州;並遣屬官高進達等前往京師長安報捷。

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AD),除瓜州(安西)、沙州(敦煌)之外,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河州(今臨夏)、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蘭州、鄯州(今樂都)、廓州(今化隆)、岷州(今岷縣)等十餘州也陸續光復,歸義軍將士為大唐開疆拓土四千餘里,終於為四十年前的安西孤軍完成了迴歸大唐的夙願。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電影《敦煌》中的歸義軍節度府。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歸義軍大印。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之後的故事

後期歸義軍領導人肖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