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蠍子精的眼--好大啊

《西遊記》第五十五回,蠍子精攝了唐僧去,對唐僧百般誘惑,唐僧雖然最後沒有同意,但是對於蠍子精卻有了很多回應。最後蠍子精把悟空蟄了之後,又回頭去挑逗唐僧,唐僧雖然沒有讓蠍子精得手,但是跟著蠍子精去了蠍子精的臥房,而且兩個人聊天一直聊到第二天天亮……。

唐僧為啥這樣做呢?他有色心肯定是有了,這個他自己也承認了,所以才說:沙陷馬行遲。這裡面可能的原因有這麼幾個。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四聖試禪心的目的是為了警告唐僧:有人看著你呢!

第一個原因是:在經歷了四聖試禪心之後,唐僧是如驚弓之鳥了,誰知道這個蠍子精是不是哪位菩薩變的呢?萬一是,自己被老闆當場抓個現行,肯定要被開除的。

第二個原因是:唐僧取經路上是有監視人員的。這些監視人員就是名為保護唐僧的保鏢,實際上也在監視唐僧師徒的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護教伽藍。這些人有西天派來的、也有天庭派來的,他們按照時辰輪班監視,隨時回頭向各自的領導彙報,西天取經的現況。他們雖然有保護唐僧的職責,但是我們看到實際情況,保護和解救唐僧的主要任務還是悟空他們三個人,那麼他們的主要職責是什麼呢?顯然是監視唐僧他們三個。唐僧對於這些情況心裡是知道的,所以不會太過放肆。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五方揭諦西天代表

第三個原因是:悟空會七十二變化,他隨時可以變成小蟲溜進來,上午的時候,已經被悟空打攪了一次。並且,自己說的一句不該說的話還被悟空聽去,說知道他會不會因為想去掉頭上的金箍,而向菩薩告密?你若是唐僧,也是不敢對蠍子精下手的。

第四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就是蠍子精本身的身份問題。西遊記一共一百回,現在已經到了五十五回了,之前唐僧也是經歷了很多的事了。唐僧那個時代,是沒有手機可以玩的,他們天黑之後,睡不著覺就要尋思事兒的。經歷過那麼多事情之後,唐僧肯定會發現,大多數妖怪其實都是佛道兩家的人,這一次的蠍子精保不齊也是誰的手下。這個怎麼地能下手呢?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原文觀音說蠍子精的來歷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蠍子精到底是個什麼人物?我們照理是要回到原著本身,不能沒有根據地胡唚。

原文中,蠍子精一共蟄過三個人,最早蟄過的是如來,第二次蟄的是悟空,第三次蟄的是八戒。八戒和悟空被蟄不稀奇,悟空雖然是銅頭鐵臂,之前也是受過傷的。令人納罕的是,如來也被蟄了。在悟空過獅駝嶺的時候,小說交代了,如來在混沌初分之時,如來就在大雪山修成了丈六金身,已經是金剛不壞,孔雀吞了如來都不能損傷如來分毫。如今他卻被蠍子精蟄傷了。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原文如來被孔雀吞噬一段

而且,起因很有趣,是蠍子精到雷音寺聽佛祖講經,也沒礙著佛祖什麼事兒,佛祖居然動手推了它,這個好詭異,不是終生平等麼?她雖為異類,但是一心向佛,不是應該一視同仁麼?為什麼要推她呢?而且轉述這件事的人正是觀音,她作為如來的下屬,原文中她對於這件事的評價是:“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紥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即著金剛拿他,他卻在這裡。”就是說,她也認為如來推蠍子精是不應該的。但是怎麼個不應該法,觀音是不會說的。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蠍子行動不快

我們知道其實蠍子行動的並不快,如來被蟄後,命金剛拿她,結果居然沒有拿著。好吧,如果說蠍子精僥倖逃脫,為什麼現在佛教的人知道了蠍子精的所在了,他們依然不下手抓她呢?

還讓觀音扮一個老婆婆來通知悟空,被悟空看破元光,只好現了真身,原來是魚籃觀音的打扮,跟悟空交代了原委,並且讓他們去東天門光明宮找昴日星官來解決問題。不等悟空他們叩謝,觀音化作金光徑直回南海了。我們知道在通天河一節裡,觀音第一次以魚籃觀音的形象出現,那一次是因為有急事,觀音來不及梳洗打扮,直接穿著小衣就出來了,這一次又是這樣,這一次怎麼這麼急呢,連離去都是匆匆忙忙的?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魚籃觀音

有意思的是,本來蠍子精是信佛教的,她是去雷音寺聽經的,但這一次佛教沒有出手,而是找了道教天庭的星官。這位星官的身份也是有趣,他本是是道教天庭的官員,但是他的母親毗藍婆菩薩又是佛教的,這樣一位跨宗教家庭的人出來處理佛教有問題的人,似乎更加討巧一些。其實蠍子的天敵有很多,其他的星官胃土雉、氐土貉、畢月烏、虛日鼠都可以,甚至直接找佛教自己的毗藍婆菩薩豈不是更方便。不介,偏偏是消滅道教的妖怪蜈蚣精的時候,去請了佛教的毗藍婆菩薩。你說奇怪不奇怪?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毗藍婆菩薩

這些原因先不說,最後蠍子精在昴日星官的啼叫聲中,蠍子精死在了山坡前。一切符合程序。蠍子精的屍體被憤怒的八戒鋤成了肉泥。

這個過程中,吳承恩是不是在隱喻社會上的一種現象呢?我們始終要知道《西遊記》裡面的神佛人物並非是宗教中的神佛人物,而是對於社會的一種暗喻,大家對號入座就會掩蓋真相了。

我們看到蠍子精是個女的,出身不好,是個有毒的異類,本身的能耐不大,但是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不需要很強的能力就能去做的。蠍子精現出原形的時候,有琵琶大小,而且有毒,她進入雷音寺不可能沒人發現,為什麼寺中的人由著她進入如來講經的地方呢?顯然,寺中的其他人是認識她的,知道她跟如來過從甚密,給如來辦過事,寺裡的人不敢惹,寺來來聽經的不知道怎麼回事,自然不願意惹。至於辦過什麼事,就只有她知、如來知了。吳承恩在荊王府做紀善,他見過的這樣的人怕是不在少數。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蠍子精有點小三相的

如來講經的時候,來聽的不光是寺內的人,還有全國各地的社會名流。蠍子精此時應該有所迴避才是,畢竟她的出身不光彩,不是名門閨秀,待在這種高級的社交場合,會影響如來的高大形象。但是可能私底下如來比較寵她,她就想趁機要點名分,未經如來同意,就打扮的花枝招展出席了這場沙龍。原本如來舉辦這次社交集會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粉絲,偏偏蠍子精跟著出來了,他心裡就不高興了,一時按捺不住氣憤,就推了她一把。作為如來心腹的高級祕書的觀音很清楚形勢,對於蠍子精這種人一定要安撫,不能來硬的,一旦惹著她反水非常麻煩,所以才說“不合推了她一把”。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小說裡的雷音寺並非是真雷音寺

蠍子精原本覺得自己和如來的關係很親密了,不想到在這種場合,居然推自己,非常羞憤,直接反擊,蟄瞭如來一下。這個蟄就是一個隱喻。大凡朝廷的王爺、宰相這些人,位高權重、財大勢大,在朝中可以呼風喚雨,甚至草菅人命也不是不能。普通的老百姓、官員想傷害自己是萬萬不能的,就像佛教中的如來練成了不壞金身一般。但是他們最怕的就是自己身邊的人,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能力對抗自己,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太多見不得光的祕密了,一旦散發出去,雖然不至於致命,但是也是讓人頭疼一陣的。

當時的人太多,如來不便當場處理蠍子精,所說著金剛捉拿。但是捉住能如何?難不成明正典刑?處置了蠍子精,自己手下辦事的其他小妖怎麼想?其他正道人士知道了自己跟蠍子精的關係,怎麼辦?怎麼跟粉絲解釋?都是很麻煩的事,所以不如暫時縱了她去,從長計議。而且這件事情不能由西天的人來處理。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這個事金剛也不好下手啊

蠍子精逃出雷音寺之後,她應該怎麼辦?當然是找條後路,來保證自己未來的日子。那這個人選什麼樣的好呢?她的選擇不多,一個是天庭裡面的,一個是西天裡面的。天庭自己門路不熟,即便是以出賣如來的祕密作為籌碼,也難免被兔死狗烹。還不如找西天舊人裡面的。西天裡面能夠保護自己不被如來追殺的,肯定不是個小人物,這個人必然是西天中重要的人物,可以取得如來的信任,並且最後達成和如來的妥協,對抗西天是沒有好處的,那幫子人黑得很。

在蟄伏了了一段時間後,她突然得知了唐僧要路過女兒國。唐僧原來是如來的二徒弟,深的如來的信任,現在擔負取經項目的執行人,這是如來謀劃的一項大生意,一旦成功,西天的業務將成百倍的擴張。假如唐僧接納了自己,自己可能通過唐僧跟如來達成妥協,並且答應永遠保守祕密,即便唐僧不接受自己,也可以向如來傳話,認錯,重新回到雷音寺。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唐僧的地位是很尷尬的

於是她打著自己的算盤,就動手了,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她有很多情況是不瞭解的,她也高估了唐僧的能力,他是根本不敢接受蠍子精的。而且她對於如來的手段還是低估了。當她和唐僧一起商議事的時候,五方揭諦立刻將情況上報給瞭如來。如來對於蠍子精打算非常憤怒,他本身也有些厭惡蠍子精了,這次蠍子精的小聰明又一次刺激了他,下定了除掉她的決心。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昴日星官的身份特殊

於是他急招了自己的祕書觀音,讓她安排除去蠍子精,而且最好是不要讓西天的人直接處理,同時又不能走漏風聲,要快處理,免得夜長夢多,讓唐僧知道內幕也不好。由於事態緊急,所以觀音來不及打扮,立刻下手處理。首先她想到了昴日星官,他是天庭的人,又是佛教家屬,是可靠的同志,不會將這件事擴散出去。雞又是蠍子的天敵,處理蠍子精最名正言順了,別人也不會懷疑。但是自己最好也不露面,所以才化身老媽媽兒,不料被悟空看破元光,只好現身,這也是觀音一直不喜歡悟空這種手下的原因。在交代後,急忙返回南海,一刻也不多留。

冷眼看西遊:蠍子精身份的謎團,是不是在隱喻某一類人?

四大金剛

文章在悟空找昴日星官的過程中,又寫了一件奇怪的事,表面上完全沒有必要寫的這麼拖沓,吳承恩卻寫了將近400個字,先讓悟空跟沙僧、八戒鬼扯一頓,再去東天門,路上遇到了增長天王嘮了一會嗑,又遇上了陶張辛鄧四大元帥說昴日星官不在光明宮,去觀星臺了,又遭到了陶天君的否認。搞得悟空一頭霧水,只得先去光明宮,沒見著人,又往觀星臺去,在路上才遇到星官。為什麼寫的如此繁瑣呢?其實觀音匆忙離去,並沒有回南海,而是在半路上去找了昴日星官,把事情事先交代了才回南海,觀音無所不知,她事先會不知道昴日星官去了觀星臺?完全就是為了拖延時間,故意給悟空指錯路的!

在安排妥當之後,昴日星官跟著悟空一行人來到了毒敵洞,解決了蠍子精這個西天的叛逃者。

歷史是驚人地相似,陽光之下哪有什麼新鮮事?

有些現實中的事雖然隔著吳承恩的年代久遠,卻還是在發生,並且繼續在發生,大家能想起什麼類似的事麼?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