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首家“農”字號園區,吸引投資近54億

“木屑、玉米糠、秸稈……這些農業廢棄物對我們都是寶。”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從當地農民手中收購這些廢棄物,生產稀有食用菌品種鹿茸菇,市場上每公斤能賣到40元。

泰興首家“農”字號園區,吸引投資近54億

江蘇菇本堂落戶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後,不僅為當地農業廢棄物找到了出路、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吸納當地農民就業200多名,人均月薪達3000多元。

作為泰興市首家“農”字號園區和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以農產品加工業前延後伸為抓手,不斷拉長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價值鏈,讓農民充分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圍繞果蔬、糧油、畜禽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通過延鏈、強鏈、補鏈,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了以菇本堂生物、宇宸麵粉、蘇中制粉、澳華農牧、九鼎飼料、恆悅大米為代表的糧油果蔬飼料加工,以百匯農發、永盛科技、鼎匯食品、平順皮革、麗佳禽業為代表的畜禽加工板塊,以超悅農業、鮮時食品、杏潤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加工板塊等6大產業板塊,招引農業產業化龍頭規模項目48個,其中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投資總額近54億元。

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原則,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著力強化龍頭企業與當地農民的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

江蘇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生豬期貨交易市場、屠宰加工基地,建成年屠宰加工300萬頭的現代化生豬生產線,在泰興及周邊地區設立300多家直營店,直接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帶動就業1萬人以上。

深圳澳華集團以“公司+養殖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與周邊農戶掛鉤合作,發展規模化特種水產養殖,公司為合作農戶提供種苗、飼料、技術跟蹤、銷售等服務,實現產、供、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經營運作,直接帶動農戶增收1200多萬元。

國家級龍頭企業江蘇三零麵粉有限公司,聯結農戶18.3萬多戶,以高於市場價推行訂單糧食收購55萬畝,畝均為當地農民增收300元。湖南九鼎集團實行“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把養殖戶的養豬場視為企業生產車間,將農民培訓成合格的養殖工人,幫助農民實現身份和工作性質的轉變,促進了農民脫貧致富。

同時,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鼓勵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園區企業合股、合資、合作,結成促進農民增收的利益共同體。目前,園區內及周邊地區形成了121個農業產業化組織、15個專業合作社,通過訂單農業、保護價收購等形式,建立生產基地140萬畝,原料訂單採購比例超過50%,帶動周邊農戶31萬戶,周邊地區農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