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今年以來相對寬鬆資金環境讓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再像往年那樣擁有強烈的吸引力,但A股上市公司的理財熱情卻依舊高漲,有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今年A股上市公司累計用於理財的資金已經超過7300億元,而在這些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都屬於2018年以來上市的次新公司。

上市公司扎堆購買理財產品

上市剛滿8個交易日的科創板新股容百科技在8月1日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將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80000萬元的部分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用於投資金融機構的保本型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定期存款、協定存款等,使用期限為12個月。也就在同一天,誠益通、微光股份、聖萊達等另外19家A股上市公司也發佈了各自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

實際上,容百科技、微光股份只是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熱衷購買理財產品的一個縮影,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先後有太龍藥業、楚江新材等973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購買金融理財產品的公告,相關公司用於累計購買理財產品11250款,累計滾動投入資金7351.52億元,就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數量以及購買理財產品規模而言,均創出A股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在具體上市公司方面,渤海輪渡出手最為闊綽,該公司在今年先後購買“光大證券鼎富系列收益憑證3月期第5022號”、“ 美元利率掛鉤355天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等各類理財產品291款,累計滾動投入資金183.25億元。此外,恆瑞醫藥、養元飲品、歐普照明、江蘇國泰等“土豪”在今年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也累計超過100億元。

募集資金頻頻“閒置”變成理財資金

在說明理財資金的來源方面,上市公司基本上表示相關資金都屬於公司閒置資金,而閒置資金主要由閒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組成,閒置募集資金又包括閒置的計劃性募集資金和超募資金,由於超募資金屬於計劃外資金,因此長期處於閒置狀態。而另一類閒置資金是閒置自有資金,是指公司存放於一般賬戶或以現金形式持有的閒置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中除了容百科技外,還有中源家居、中山金馬、震安科技、長城科技等96家公司屬於2018年以後上市的次新股,而其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也基本上屬於閒置募集資金,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後上市的97家公司在今年累計使用了533.85億元的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記者的進一步統計顯示,如果加上2018年以前的上市公司以及增發實施公司在今年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閒置募集資金,則今年投入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閒置募集資金總量更是累計高達2710.4億元,比如2013年上市的青龍管業,在今年先後購買了15款理財產品,累計滾動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近5.45億元。

上市公司期盼理財改善業績

據瞭解,上市公司熱衷購買理財產品,與今年以來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偏高有很大關係,雖然與往年相比,理財產品的總體收益率處於下滑狀態,但仍相對可觀,以3個月期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例,國有大行相關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6%~4%之間,城商行相關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3%左右,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相對於僅1.5%左右的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理財產品3%至5%的收益率明顯更具吸引力。

而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也並不諱言這一點,以今年以來購買理財產品金額最高的渤海輪渡為例,該公司明確表示,購買理財產品就是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提升經營績效”。

實際上,上市公司也的確從銀行理財的投資中獲得了不小的收益,以西安旅遊為例,該公司在6月22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通過購買“長安寧-陝西金地置業信託貸款單一資金信託”賺取了約129.83萬元的投資利潤,而這筆理財收益對於上半年預虧450萬元~650萬元的西安旅遊的意義不言而喻。

熱衷理財或給上市公司帶來隱患

雖然從理論上講,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既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閒置資金使用效率,也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贏利點,但業內人士對於上市公司扎堆理財的現狀仍表示了一定的擔心。

廣發證券投資顧問王立才指出,上市公司將大量的閒置資金投入金融投資領域說明上市公司缺乏明確的實體經濟投資渠道,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的宏觀經濟環境尚未徹底轉好。若這一趨勢變本加厲的延續,不僅會帶來推升金融泡沫的風險,同時也不利於實體經濟的持續復甦。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將過多的精力投入理財投資等非主營業務雖能在短期內提振公司的盈利規模,但就中長期而言,有可能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可持續成長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對那些實施過融資、再融資的上市公司而言,因大量募資閒置而轉用於購買理財產品,難免令人懷疑其募資項目是否具備可行性。

五礦證券投資顧問龔科也認為,上市公司把握住資本市場的發展良機,充分利用這一市場平臺進行有益投資,本身是一種合理的市場行為。但上市公司過分熱衷購買理財產品也透露出風險:首先,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違背了投資者的初衷。其次,所有的投資均有風險,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買了“理財產品”,無非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轉嫁給了“買股票的人”。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上市公司裡的“理財專業戶”,是一種“懶惰”的投資行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進取精神。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凌天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