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何潤萱

今年臺劇佳作頻出。除了前段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

心虛地說一句,它跟《與惡》不一樣,是一部正正經經的偶像劇。劇情說來俗套:跟男朋友地下戀三年的女白領周惟惟遇上了霸道總裁褚克桓,天雷勾動地火,一段情緣就此展開。看過的人都說這部劇“很上頭”:主角雖然互生情愫,可彼此都有另一半,一直在“三觀不正”的邊緣瘋狂試探。

但私以為,對“三觀”拷問也恰恰是這部劇出彩的地方:有了伴侶之後,如果遇上心儀的人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曾盤踞知乎熱門問題許久,可見有此困惑的人並不少。但礙於“道德禮法”,有困惑的人也就只能在網上匿名提問,《我們不能是朋友》則通過影像的方式把很多人的這層隱憂捅破了。

"

文 | 何潤萱

今年臺劇佳作頻出。除了前段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

心虛地說一句,它跟《與惡》不一樣,是一部正正經經的偶像劇。劇情說來俗套:跟男朋友地下戀三年的女白領周惟惟遇上了霸道總裁褚克桓,天雷勾動地火,一段情緣就此展開。看過的人都說這部劇“很上頭”:主角雖然互生情愫,可彼此都有另一半,一直在“三觀不正”的邊緣瘋狂試探。

但私以為,對“三觀”拷問也恰恰是這部劇出彩的地方:有了伴侶之後,如果遇上心儀的人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曾盤踞知乎熱門問題許久,可見有此困惑的人並不少。但礙於“道德禮法”,有困惑的人也就只能在網上匿名提問,《我們不能是朋友》則通過影像的方式把很多人的這層隱憂捅破了。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我們不能是朋友》

有人說這部劇支持出軌,很顯然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個故事裡,除了開頭有點勁爆,剩下十幾集都在拉拉扯扯,離真槍實刀的渣男渣女還有十萬八千里,更何況真實生活本來就是光怪陸離,倒不如用影像的姿態,講出那些平日裡人們羞於提起的話題,也算以偶像劇之力發人深思了。

說來神奇,這兩年的臺灣偶像劇,雖然拍男女情長,但是背後總會透出一些深刻的東西來。

這大概是受目前臺劇現實風潮的影響,對社會人情多有關照。臺灣作家唐諾2018年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說,“臺灣的文化市場進入一個衰退期,但在這樣的衰退歷史中,我相信會有上升歷史中難見到的好作品。”

四個月之後,在臺灣公視播出的《與惡》完成了這一使命。這部由公視和HBOAsia、CATCHPLAY合作的現實題材,著力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與辯護者的關係,豆瓣評分高達9.5。

事實上,臺劇的逆襲早已經從“植劇場”開始。作為臺視、八大電視和公視的合力之作,它從2016年起請來了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多位導演,主推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四大類型,不再囿於臺劇原來的小情小愛和豪門恩怨。

臺灣和香港的電視工業沒落有相似之處:本地市場有限,電視臺數量卻相當飽和。這一點上,臺灣還要更誇張:它的人口雖然只是香港的3倍,卻有10倍於香港的100多家電視臺和300多個電視頻道。這種飽和競爭帶來的後果就是演員被“稀釋”,製作經費捉襟見肘。

據於正2015年透露,大陸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左右,大製作則超過兩百萬且無上限;但臺劇的九十分鐘的戲成本往往不足百萬臺幣(約人民幣20萬)。在此情況下,臺劇只能通過強劇情和灑狗血吸引觀眾,逐漸形成兩大分類: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愛看的偶像劇和又臭又長的家庭倫理劇。

坐鎮“植劇場”導演之一的王小棣就曾說過,雖然臺劇多年來因為製作經費不足在類型劇裡惡性循環,但必須有人走出創新的這一步,否則臺灣就真的再也不會做電視劇了。第52屆金鐘獎上,“植劇場”憑《戀愛沙塵暴》《天黑請閉眼》等四部單元劇獲得了24項提名,創下同一製作單位史上入圍數最高紀錄。

"

文 | 何潤萱

今年臺劇佳作頻出。除了前段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

心虛地說一句,它跟《與惡》不一樣,是一部正正經經的偶像劇。劇情說來俗套:跟男朋友地下戀三年的女白領周惟惟遇上了霸道總裁褚克桓,天雷勾動地火,一段情緣就此展開。看過的人都說這部劇“很上頭”:主角雖然互生情愫,可彼此都有另一半,一直在“三觀不正”的邊緣瘋狂試探。

但私以為,對“三觀”拷問也恰恰是這部劇出彩的地方:有了伴侶之後,如果遇上心儀的人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曾盤踞知乎熱門問題許久,可見有此困惑的人並不少。但礙於“道德禮法”,有困惑的人也就只能在網上匿名提問,《我們不能是朋友》則通過影像的方式把很多人的這層隱憂捅破了。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我們不能是朋友》

有人說這部劇支持出軌,很顯然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個故事裡,除了開頭有點勁爆,剩下十幾集都在拉拉扯扯,離真槍實刀的渣男渣女還有十萬八千里,更何況真實生活本來就是光怪陸離,倒不如用影像的姿態,講出那些平日裡人們羞於提起的話題,也算以偶像劇之力發人深思了。

說來神奇,這兩年的臺灣偶像劇,雖然拍男女情長,但是背後總會透出一些深刻的東西來。

這大概是受目前臺劇現實風潮的影響,對社會人情多有關照。臺灣作家唐諾2018年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說,“臺灣的文化市場進入一個衰退期,但在這樣的衰退歷史中,我相信會有上升歷史中難見到的好作品。”

四個月之後,在臺灣公視播出的《與惡》完成了這一使命。這部由公視和HBOAsia、CATCHPLAY合作的現實題材,著力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與辯護者的關係,豆瓣評分高達9.5。

事實上,臺劇的逆襲早已經從“植劇場”開始。作為臺視、八大電視和公視的合力之作,它從2016年起請來了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多位導演,主推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四大類型,不再囿於臺劇原來的小情小愛和豪門恩怨。

臺灣和香港的電視工業沒落有相似之處:本地市場有限,電視臺數量卻相當飽和。這一點上,臺灣還要更誇張:它的人口雖然只是香港的3倍,卻有10倍於香港的100多家電視臺和300多個電視頻道。這種飽和競爭帶來的後果就是演員被“稀釋”,製作經費捉襟見肘。

據於正2015年透露,大陸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左右,大製作則超過兩百萬且無上限;但臺劇的九十分鐘的戲成本往往不足百萬臺幣(約人民幣20萬)。在此情況下,臺劇只能通過強劇情和灑狗血吸引觀眾,逐漸形成兩大分類: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愛看的偶像劇和又臭又長的家庭倫理劇。

坐鎮“植劇場”導演之一的王小棣就曾說過,雖然臺劇多年來因為製作經費不足在類型劇裡惡性循環,但必須有人走出創新的這一步,否則臺灣就真的再也不會做電視劇了。第52屆金鐘獎上,“植劇場”憑《戀愛沙塵暴》《天黑請閉眼》等四部單元劇獲得了24項提名,創下同一製作單位史上入圍數最高紀錄。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最好哭的臺劇”《一把青》

在“植劇場”的刺激下,臺灣本土很快湧現出一批優秀現實作品。根據白先勇小說改編的《一把青》,從戰爭的宏大背景下著眼於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被稱為五年來“最好哭的臺劇”,某種意義上像臺版的《戰長沙》(正午陽光出品的另一部高分國劇)。《麻醉風暴》《荼蘼》《與惡》等臺劇豆瓣評分也均超過8.5。在這種背景下,作為臺劇的一個分支,偶像劇自然也得到滋養。

除了臺劇崛起帶來的整體加成,臺偶其實還另有一條隱線:在對於人性的洞察和對現實的考量上,它一直是佼佼者。

這種氣質可能要追溯到臺偶的黃金十年:從《流星花園》到《惡作劇之吻》,那個階段的臺偶對日韓流行文化(尤其是日本)模仿痕跡較重,甚至被認為是文化的“代工廠”。

"

文 | 何潤萱

今年臺劇佳作頻出。除了前段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

心虛地說一句,它跟《與惡》不一樣,是一部正正經經的偶像劇。劇情說來俗套:跟男朋友地下戀三年的女白領周惟惟遇上了霸道總裁褚克桓,天雷勾動地火,一段情緣就此展開。看過的人都說這部劇“很上頭”:主角雖然互生情愫,可彼此都有另一半,一直在“三觀不正”的邊緣瘋狂試探。

但私以為,對“三觀”拷問也恰恰是這部劇出彩的地方:有了伴侶之後,如果遇上心儀的人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曾盤踞知乎熱門問題許久,可見有此困惑的人並不少。但礙於“道德禮法”,有困惑的人也就只能在網上匿名提問,《我們不能是朋友》則通過影像的方式把很多人的這層隱憂捅破了。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我們不能是朋友》

有人說這部劇支持出軌,很顯然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個故事裡,除了開頭有點勁爆,剩下十幾集都在拉拉扯扯,離真槍實刀的渣男渣女還有十萬八千里,更何況真實生活本來就是光怪陸離,倒不如用影像的姿態,講出那些平日裡人們羞於提起的話題,也算以偶像劇之力發人深思了。

說來神奇,這兩年的臺灣偶像劇,雖然拍男女情長,但是背後總會透出一些深刻的東西來。

這大概是受目前臺劇現實風潮的影響,對社會人情多有關照。臺灣作家唐諾2018年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說,“臺灣的文化市場進入一個衰退期,但在這樣的衰退歷史中,我相信會有上升歷史中難見到的好作品。”

四個月之後,在臺灣公視播出的《與惡》完成了這一使命。這部由公視和HBOAsia、CATCHPLAY合作的現實題材,著力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與辯護者的關係,豆瓣評分高達9.5。

事實上,臺劇的逆襲早已經從“植劇場”開始。作為臺視、八大電視和公視的合力之作,它從2016年起請來了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多位導演,主推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四大類型,不再囿於臺劇原來的小情小愛和豪門恩怨。

臺灣和香港的電視工業沒落有相似之處:本地市場有限,電視臺數量卻相當飽和。這一點上,臺灣還要更誇張:它的人口雖然只是香港的3倍,卻有10倍於香港的100多家電視臺和300多個電視頻道。這種飽和競爭帶來的後果就是演員被“稀釋”,製作經費捉襟見肘。

據於正2015年透露,大陸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左右,大製作則超過兩百萬且無上限;但臺劇的九十分鐘的戲成本往往不足百萬臺幣(約人民幣20萬)。在此情況下,臺劇只能通過強劇情和灑狗血吸引觀眾,逐漸形成兩大分類: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愛看的偶像劇和又臭又長的家庭倫理劇。

坐鎮“植劇場”導演之一的王小棣就曾說過,雖然臺劇多年來因為製作經費不足在類型劇裡惡性循環,但必須有人走出創新的這一步,否則臺灣就真的再也不會做電視劇了。第52屆金鐘獎上,“植劇場”憑《戀愛沙塵暴》《天黑請閉眼》等四部單元劇獲得了24項提名,創下同一製作單位史上入圍數最高紀錄。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最好哭的臺劇”《一把青》

在“植劇場”的刺激下,臺灣本土很快湧現出一批優秀現實作品。根據白先勇小說改編的《一把青》,從戰爭的宏大背景下著眼於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被稱為五年來“最好哭的臺劇”,某種意義上像臺版的《戰長沙》(正午陽光出品的另一部高分國劇)。《麻醉風暴》《荼蘼》《與惡》等臺劇豆瓣評分也均超過8.5。在這種背景下,作為臺劇的一個分支,偶像劇自然也得到滋養。

除了臺劇崛起帶來的整體加成,臺偶其實還另有一條隱線:在對於人性的洞察和對現實的考量上,它一直是佼佼者。

這種氣質可能要追溯到臺偶的黃金十年:從《流星花園》到《惡作劇之吻》,那個階段的臺偶對日韓流行文化(尤其是日本)模仿痕跡較重,甚至被認為是文化的“代工廠”。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大部分臺劇的評分在下滑

成也蕭何敗蕭何,2006年之後的臺劇,如《不良笑花》《海派甜心》《微笑Pasta》等豆瓣評分都跌到7分以下。倒不是作品本身製作不過關,實在是套路重複到觀眾審美疲勞。當日韓劇都已經開始進化之後,由於臺灣本地收視調查由尼爾森一家獨大、數據不透明,影響廣告主投放,導致臺偶為了留住觀眾變得越來越保守,越來越路徑依賴。

臺偶的金牌製作人之一陳芷涵(監製過《鬥魚》《惡作劇之吻》《終極一班》等),就曾在2017年的採訪裡將臺偶的這個階段評價為“自廢武功”:為了保證穩妥,選演員之前要特地看觀眾喜歡誰,結果變成“變成每一部戲的長相組合就那些人在演”。

"

文 | 何潤萱

今年臺劇佳作頻出。除了前段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

心虛地說一句,它跟《與惡》不一樣,是一部正正經經的偶像劇。劇情說來俗套:跟男朋友地下戀三年的女白領周惟惟遇上了霸道總裁褚克桓,天雷勾動地火,一段情緣就此展開。看過的人都說這部劇“很上頭”:主角雖然互生情愫,可彼此都有另一半,一直在“三觀不正”的邊緣瘋狂試探。

但私以為,對“三觀”拷問也恰恰是這部劇出彩的地方:有了伴侶之後,如果遇上心儀的人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曾盤踞知乎熱門問題許久,可見有此困惑的人並不少。但礙於“道德禮法”,有困惑的人也就只能在網上匿名提問,《我們不能是朋友》則通過影像的方式把很多人的這層隱憂捅破了。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我們不能是朋友》

有人說這部劇支持出軌,很顯然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個故事裡,除了開頭有點勁爆,剩下十幾集都在拉拉扯扯,離真槍實刀的渣男渣女還有十萬八千里,更何況真實生活本來就是光怪陸離,倒不如用影像的姿態,講出那些平日裡人們羞於提起的話題,也算以偶像劇之力發人深思了。

說來神奇,這兩年的臺灣偶像劇,雖然拍男女情長,但是背後總會透出一些深刻的東西來。

這大概是受目前臺劇現實風潮的影響,對社會人情多有關照。臺灣作家唐諾2018年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說,“臺灣的文化市場進入一個衰退期,但在這樣的衰退歷史中,我相信會有上升歷史中難見到的好作品。”

四個月之後,在臺灣公視播出的《與惡》完成了這一使命。這部由公視和HBOAsia、CATCHPLAY合作的現實題材,著力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與辯護者的關係,豆瓣評分高達9.5。

事實上,臺劇的逆襲早已經從“植劇場”開始。作為臺視、八大電視和公視的合力之作,它從2016年起請來了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多位導演,主推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四大類型,不再囿於臺劇原來的小情小愛和豪門恩怨。

臺灣和香港的電視工業沒落有相似之處:本地市場有限,電視臺數量卻相當飽和。這一點上,臺灣還要更誇張:它的人口雖然只是香港的3倍,卻有10倍於香港的100多家電視臺和300多個電視頻道。這種飽和競爭帶來的後果就是演員被“稀釋”,製作經費捉襟見肘。

據於正2015年透露,大陸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左右,大製作則超過兩百萬且無上限;但臺劇的九十分鐘的戲成本往往不足百萬臺幣(約人民幣20萬)。在此情況下,臺劇只能通過強劇情和灑狗血吸引觀眾,逐漸形成兩大分類: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愛看的偶像劇和又臭又長的家庭倫理劇。

坐鎮“植劇場”導演之一的王小棣就曾說過,雖然臺劇多年來因為製作經費不足在類型劇裡惡性循環,但必須有人走出創新的這一步,否則臺灣就真的再也不會做電視劇了。第52屆金鐘獎上,“植劇場”憑《戀愛沙塵暴》《天黑請閉眼》等四部單元劇獲得了24項提名,創下同一製作單位史上入圍數最高紀錄。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最好哭的臺劇”《一把青》

在“植劇場”的刺激下,臺灣本土很快湧現出一批優秀現實作品。根據白先勇小說改編的《一把青》,從戰爭的宏大背景下著眼於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被稱為五年來“最好哭的臺劇”,某種意義上像臺版的《戰長沙》(正午陽光出品的另一部高分國劇)。《麻醉風暴》《荼蘼》《與惡》等臺劇豆瓣評分也均超過8.5。在這種背景下,作為臺劇的一個分支,偶像劇自然也得到滋養。

除了臺劇崛起帶來的整體加成,臺偶其實還另有一條隱線:在對於人性的洞察和對現實的考量上,它一直是佼佼者。

這種氣質可能要追溯到臺偶的黃金十年:從《流星花園》到《惡作劇之吻》,那個階段的臺偶對日韓流行文化(尤其是日本)模仿痕跡較重,甚至被認為是文化的“代工廠”。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大部分臺劇的評分在下滑

成也蕭何敗蕭何,2006年之後的臺劇,如《不良笑花》《海派甜心》《微笑Pasta》等豆瓣評分都跌到7分以下。倒不是作品本身製作不過關,實在是套路重複到觀眾審美疲勞。當日韓劇都已經開始進化之後,由於臺灣本地收視調查由尼爾森一家獨大、數據不透明,影響廣告主投放,導致臺偶為了留住觀眾變得越來越保守,越來越路徑依賴。

臺偶的金牌製作人之一陳芷涵(監製過《鬥魚》《惡作劇之吻》《終極一班》等),就曾在2017年的採訪裡將臺偶的這個階段評價為“自廢武功”:為了保證穩妥,選演員之前要特地看觀眾喜歡誰,結果變成“變成每一部戲的長相組合就那些人在演”。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臺偶上一個階段的收官之作《我可能不會愛你》

雖然程式化的套路漸漸被觀眾厭棄,但日劇的現實基因卻成了臺偶的“歷史遺留”。以臺偶上一個階段的收官之作《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它講的就是一個職場“剩女”和自己的竹馬走到一起的故事,其中既有關於女性的探討(30歲的成熟女上司和20歲的傻白女下屬究竟誰更可口?),也有關於婚戀觀的碰撞(遠在天邊的理想型和身邊的忠犬誰更合適?)。

從演員的顏值和氣質來說,《我可能不會愛你》當然是一部偶像劇,但從它提出的“初老症”、“輕熟女”、“男閨蜜”種種議題來看,功能卻遠不止言情。因此,《我可能不會愛你》也在2012年的金鐘獎上收穫頗豐(7項大獎),女主角林依晨也成為金鐘獎獲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

對於臺偶來說,這並非個例。比如《敗犬女王》,雖然是2009年的劇,但卻非常超前地討論了“三高”女強人的姐弟戀;比如《如朕親臨》,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偶像劇,卻有女主的自我成長線,雙方要求的是勢均力敵的愛情。《我們不能是朋友》的導演馮凱也表示過,這部劇本質上是一部反應社會現實的劇集,只是用了一個比較浪漫的形態去包裝。這個現實除了包括討論出軌的話題,可能也包括不少網友提到的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等等。至於它有沒有徹底完成現實題材的功能可以再議,但在偶像劇的範疇,已經及格了。

"

文 | 何潤萱

今年臺劇佳作頻出。除了前段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又有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

心虛地說一句,它跟《與惡》不一樣,是一部正正經經的偶像劇。劇情說來俗套:跟男朋友地下戀三年的女白領周惟惟遇上了霸道總裁褚克桓,天雷勾動地火,一段情緣就此展開。看過的人都說這部劇“很上頭”:主角雖然互生情愫,可彼此都有另一半,一直在“三觀不正”的邊緣瘋狂試探。

但私以為,對“三觀”拷問也恰恰是這部劇出彩的地方:有了伴侶之後,如果遇上心儀的人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曾盤踞知乎熱門問題許久,可見有此困惑的人並不少。但礙於“道德禮法”,有困惑的人也就只能在網上匿名提問,《我們不能是朋友》則通過影像的方式把很多人的這層隱憂捅破了。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我們不能是朋友》

有人說這部劇支持出軌,很顯然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個故事裡,除了開頭有點勁爆,剩下十幾集都在拉拉扯扯,離真槍實刀的渣男渣女還有十萬八千里,更何況真實生活本來就是光怪陸離,倒不如用影像的姿態,講出那些平日裡人們羞於提起的話題,也算以偶像劇之力發人深思了。

說來神奇,這兩年的臺灣偶像劇,雖然拍男女情長,但是背後總會透出一些深刻的東西來。

這大概是受目前臺劇現實風潮的影響,對社會人情多有關照。臺灣作家唐諾2018年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說,“臺灣的文化市場進入一個衰退期,但在這樣的衰退歷史中,我相信會有上升歷史中難見到的好作品。”

四個月之後,在臺灣公視播出的《與惡》完成了這一使命。這部由公視和HBOAsia、CATCHPLAY合作的現實題材,著力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與辯護者的關係,豆瓣評分高達9.5。

事實上,臺劇的逆襲早已經從“植劇場”開始。作為臺視、八大電視和公視的合力之作,它從2016年起請來了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多位導演,主推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四大類型,不再囿於臺劇原來的小情小愛和豪門恩怨。

臺灣和香港的電視工業沒落有相似之處:本地市場有限,電視臺數量卻相當飽和。這一點上,臺灣還要更誇張:它的人口雖然只是香港的3倍,卻有10倍於香港的100多家電視臺和300多個電視頻道。這種飽和競爭帶來的後果就是演員被“稀釋”,製作經費捉襟見肘。

據於正2015年透露,大陸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左右,大製作則超過兩百萬且無上限;但臺劇的九十分鐘的戲成本往往不足百萬臺幣(約人民幣20萬)。在此情況下,臺劇只能通過強劇情和灑狗血吸引觀眾,逐漸形成兩大分類: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愛看的偶像劇和又臭又長的家庭倫理劇。

坐鎮“植劇場”導演之一的王小棣就曾說過,雖然臺劇多年來因為製作經費不足在類型劇裡惡性循環,但必須有人走出創新的這一步,否則臺灣就真的再也不會做電視劇了。第52屆金鐘獎上,“植劇場”憑《戀愛沙塵暴》《天黑請閉眼》等四部單元劇獲得了24項提名,創下同一製作單位史上入圍數最高紀錄。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最好哭的臺劇”《一把青》

在“植劇場”的刺激下,臺灣本土很快湧現出一批優秀現實作品。根據白先勇小說改編的《一把青》,從戰爭的宏大背景下著眼於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被稱為五年來“最好哭的臺劇”,某種意義上像臺版的《戰長沙》(正午陽光出品的另一部高分國劇)。《麻醉風暴》《荼蘼》《與惡》等臺劇豆瓣評分也均超過8.5。在這種背景下,作為臺劇的一個分支,偶像劇自然也得到滋養。

除了臺劇崛起帶來的整體加成,臺偶其實還另有一條隱線:在對於人性的洞察和對現實的考量上,它一直是佼佼者。

這種氣質可能要追溯到臺偶的黃金十年:從《流星花園》到《惡作劇之吻》,那個階段的臺偶對日韓流行文化(尤其是日本)模仿痕跡較重,甚至被認為是文化的“代工廠”。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大部分臺劇的評分在下滑

成也蕭何敗蕭何,2006年之後的臺劇,如《不良笑花》《海派甜心》《微笑Pasta》等豆瓣評分都跌到7分以下。倒不是作品本身製作不過關,實在是套路重複到觀眾審美疲勞。當日韓劇都已經開始進化之後,由於臺灣本地收視調查由尼爾森一家獨大、數據不透明,影響廣告主投放,導致臺偶為了留住觀眾變得越來越保守,越來越路徑依賴。

臺偶的金牌製作人之一陳芷涵(監製過《鬥魚》《惡作劇之吻》《終極一班》等),就曾在2017年的採訪裡將臺偶的這個階段評價為“自廢武功”:為了保證穩妥,選演員之前要特地看觀眾喜歡誰,結果變成“變成每一部戲的長相組合就那些人在演”。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臺偶上一個階段的收官之作《我可能不會愛你》

雖然程式化的套路漸漸被觀眾厭棄,但日劇的現實基因卻成了臺偶的“歷史遺留”。以臺偶上一個階段的收官之作《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它講的就是一個職場“剩女”和自己的竹馬走到一起的故事,其中既有關於女性的探討(30歲的成熟女上司和20歲的傻白女下屬究竟誰更可口?),也有關於婚戀觀的碰撞(遠在天邊的理想型和身邊的忠犬誰更合適?)。

從演員的顏值和氣質來說,《我可能不會愛你》當然是一部偶像劇,但從它提出的“初老症”、“輕熟女”、“男閨蜜”種種議題來看,功能卻遠不止言情。因此,《我可能不會愛你》也在2012年的金鐘獎上收穫頗豐(7項大獎),女主角林依晨也成為金鐘獎獲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

對於臺偶來說,這並非個例。比如《敗犬女王》,雖然是2009年的劇,但卻非常超前地討論了“三高”女強人的姐弟戀;比如《如朕親臨》,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偶像劇,卻有女主的自我成長線,雙方要求的是勢均力敵的愛情。《我們不能是朋友》的導演馮凱也表示過,這部劇本質上是一部反應社會現實的劇集,只是用了一個比較浪漫的形態去包裝。這個現實除了包括討論出軌的話題,可能也包括不少網友提到的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等等。至於它有沒有徹底完成現實題材的功能可以再議,但在偶像劇的範疇,已經及格了。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命中註定我愛你》中的陳喬恩飾演的便利貼女孩深入人心

值得觀眾尊重的,是臺灣的製作人有自省能力和危機意識。在“植劇場”一路獲獎後,陳芷涵並沒有陶醉在這種獎項之中,她甚至認為這並不是真的臺劇復興,“你知道這幾個劇的收視率結果嗎?現在變成能得金鐘獎的,不見得有高收視率。”

她曾經和《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討論,給觀眾輸出產品就像給金魚喂飼料,後者已經習慣一種飼料,想要換並不是那麼簡單。“我不能一下子換,金魚會跑光,只能在舊飼料裡面加一點新的再加一點新的。這個過程很漫長。”在她看來,像柴智屏這樣的偶像劇“大佬”翻拍《流星花園》是一個信號,但臺偶重新崛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談論臺偶時,人們常常會用小家子氣來形容它。但近兩年在大IP的狂轟濫炸之下,臺式小風情反而顯得有點清新了。此消彼長,說來說去,還是前兩年速生時代讓觀眾對某些劇厭煩,臺偶才又有了“可趁之機”。

為什麼9012年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答案可能很簡單:至少它在“喂”飼料的時候,並不是只在意金魚的口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