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蝦太湖2號投餌水質調控管理技術

青蝦太湖2號投餌水質調控管理技術

一、投餌技術

1.要結合青蝦“太湖2號”不同階段選擇合適的餌料投喂

一般在青蝦“太湖2號”餌料的組合中,動、植物性餌料分別佔40%、60%。青蝦食性雜,但對餌料有一定的選擇性。青蝦喜食花生餅、豆餅,不太喜歡菜籽餅、棉籽餅;喜食蚯蚓、螺蜆等,對動物下腳料利用率很低。苗種放養之前需施足基肥,培養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及底棲生物,為蝦苗下塘時提供充足、適口的餌料。青蝦規格2.5~3釐米以前要以天然餌料為主,並定期投喂利用豆漿與小雜魚混合而成的漿液型餌料。青蝦達3釐米後以人工餌料投喂為主,池塘主養青蝦“太湖2號”應以全價顆粒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30%~36%)為主,適當搭配鮮活動物餌料;或將小雜魚、螺蜆蚌肉及蚯蚓等加工成糜狀投喂,並配豆餅、米糠等植物性餌料,以滿足青蝦“太湖2號”生長的營養需求。

青蝦“太湖2號”同樣具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喜歡在池邊水草叢中活動覓食。青蝦餌料的投喂,要根據天氣、水質以及吃食情況等靈活掌握。

2.要掌握好青蝦“太湖2號”餌料投喂方法及投喂量

青蝦“太湖2號”投餌要做到“四定”(定時、定質、定量和定位)。投餌次數一般為每天兩次,上午投1/3,傍晚投2/3。仔蝦階段,宜將餌料全池遍撒,以後再投於池周淺灘和網片上,每1~2米設一個投飼點,日投喂量為每萬尾蝦0.1~0.3千克。成蝦階段則根據水溫投喂,人工配合餌料的日投餌量可先按存塘蝦體重的2.5%~5.0%投喂,以後根據蝦的攝食情況再進行調整。在水溫25~30℃時,晚9-10時可增投1次。一般以投餌後1~2個小時吃完為度。投喂螺蜆時,要將貝殼敲碎,雜魚切成碎塊,不宜用打漿機打,因為容易沉漿,不僅利用率低,而且容易引起水質腐敗。

進行魚蝦或魚蝦蟹混養的塘口,應先餵魚和蟹,使魚、蟹吃飽後再喂青蝦“太湖2號”,避免相互爭食,確保青蝦“太湖2號”吃飽餌料。

3.要結合季節搞好青蝦“太湖2號”餌料投喂

冬季放養後一般數日投喂1次。進入4月後,水溫回升,應逐步加大投餌量。初夏和晚秋可以少投,生長旺季多投。天氣晴朗,青蝦“太湖2號”活動正常,攝食旺盛則應多投;陰雨低氣壓天要少投。

青蝦“太湖2號”苗下塘的早期,可通過施足基肥、適當施用追肥,培養適口的天然餌料。8-9月則以植物性餌料為主,主要投喂豆餅、花生餅及其他餌料,或投喂青蝦配合顆粒餌料。9月中下旬-10月,應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如投喂部分絞碎的螺螄肉,從而促進青蝦“太湖2號”的生長。

4月初水溫低時可每日按“太湖2號”青蝦體重的1%~2%投喂,以後隨水溫的升高逐步增加投喂量。5 月增至3%~8%,此時為“太湖 2 號”青蝦養殖的一個攝食高峰期,具體投喂量可根據水溫高低和青蝦攝食情況適當增減。9月是“太湖2號”青蝦養殖又一個攝食高峰期,晚間應增投一些顆粒餌料或動物性餌料,保證“太湖2號”青蝦獲取充足的營養。

二、水質調控

青蝦養殖期間池塘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水質及合適水位。根據蝦池水色和透明度等情況及時注、排水,調節水質,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和水質清新,促進蝦的生長髮育和蛻殼。飼養後期應經常換水,如無條件經常換水,可定期潑灑適量“水博士”“底必淨”“速效底改”或“黑底速消”。飼養期間還要根據池水的pH值和鈣、磷的含量,適時施用生石灰和磷肥,生石灰每次用量為 10~20 千克/畝,磷肥(過磷酸鈣)每次用量為5千克/畝,一般每隔15天左右施用1次。水質變淡施速效肥水王,以穩定水體肥度為準。

增氧機的使用也是青蝦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措施之一。晴天中午開啟增氧機,攪動池水,增加底層溶氧。清晨根據蝦池溶氧情況,及時開動增氧機,防止青蝦浮頭。

三、日常管理

蝦池必須安排專人管理,每天堅持巡塘3~4次,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相應處理措施。注意蝦池環境衛生,加強蝦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

青蝦太湖2號投餌水質調控管理技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