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不是“狼來了”,莫拿生命開玩笑

颱風 氣象災害 防風 骨折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8-26
颱風不是“狼來了”,莫拿生命開玩笑

8月23日,在珠海香洲港附近,騎車人經過一艘被衝上岸的遊艇。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颱風不是“狼來了”,莫拿生命開玩笑

8月23日,在珠海香洲港附近,一輛汽車被衝下海岸。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新華社廣州8月24日電(記者黃浩苑、丁樂)遭受颱風“天鴿”正面襲擊的珠海市,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200人受傷。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相當部分損傷屬於“無妄之災”,一些人不按照政府防風指引進行“四停”,一些人貪玩冒失,貿然“裸奔觀景”。

颱風是廣東“常客”,每年都會來幾次,是一種“又好又壞”的氣象現象,局部災害和大範圍降溫降雨相伴,颱風外圍“雷聲大雨點小”也是常態,於是,一些“膽大”的人漸漸對臺風的威力感覺麻木,“該幹嗎幹嗎”。在珠海的醫院裡,記者採訪到了許多這樣的“膽大”者。

“停工停產”“避風”指令當成耳邊風。承包魚塘養殖的阿強臉部、手腳嚴重擦傷,差點丟了命。阿強說,颱風來時,他只想著照看魚塘,沒想到這次颱風真的這麼猛,把魚塘邊的簡易工棚吹垮了,自己幸好跑得快,不然命都沒有了。

如果個體戶的阿強是“自願冒險”,那麼,“快遞小哥”可以算是“被動冒險”。速爾快遞前山點的負責人喻興開躲過天上飛襲下來的廣告牌,卻顧得了頭顧不了腳下,造成腿部骨折。喻興開說,上午就收到了政府停工停產的通知,也有工人向他提出。但是,他們是全國連鎖企業,能不能停工還要向總部申請。

“我來珠海快20年,颱風經歷多了,都沒有什麼事。我也有去過政府的庇護所,都是反應過頭。於是想著看實際情況再說。我們早上七點半上班開始分揀貨物,到了10點,看勢頭不對才拉閘避風,快遞員躲進倉庫裡,我沒來得及躲。” 喻興開說。

有人貪涼莽撞。關緊門窗是居家抗風防風第一要訣。家住水灣頭的小佳,關了一會兒感覺屋子悶熱,開窗“透氣”。就在那一瞬間,窗門倏地一聲被狂風捲走了,灌進來的強風將屋內物品席捲一空。房門也被強風頂住打不開了,她的父親拼盡全力才推開一條門縫,逃出來的小佳最終落了個鼻樑縫針。

同樣沒把颱風當一回事的還有裝修工人火強。40歲的他在珠海工作十餘年,對於防風提醒信息習以為常,轉瞬即忘。“天鴿”登陸當天一早,火強照常去工地。沒多久,颱風登陸了,施工的房子斷電,火強沒多想就往家走。這時候,外面完全不是他來時的樣子,而是黑雲卷狂風,火強被大樹斷枝砸傷,脖頸骨折。在醫院,他的妻子邊哭邊抱怨不停。

毗鄰澳門的珠海是著名旅遊城市。許多內陸游客對臺風充滿了好奇。颱風中心剛剛移出,記者見到,“好不容易遇上觀賞機會”的遊客擠滿了海邊,很多遊客騎著共享單車來看熱鬧,自拍、發朋友圈。城區積水處,到處可見自駕遊客車輛熄火拋錨。

在臺風來襲的前一天,為慶祝畢業40週年,和同學一起從南寧來珠海、澳門旅遊的香蘭阿姨就住在海邊的賓館。香蘭阿姨說,窗戶玻璃沾滿雨水,到下午兩點半左右,感覺外面風雨小了,就想開窗拍照。殊不知,剛開個縫,風就找到發洩點,報復性地往房間狂灌,幸好同屋幾個姐妹眼疾手快合力把窗戶關上。“為了拍個照,差點把自己給搭進去,真危險。” 香蘭阿姨說。

珠海三防辦副主任許倍蕾說,儘管珠海提前部署防風工作,關閉旅遊景點、停止公共活動等,但部分群眾防災安全意識薄弱。今後要用更多的手段、渠道,加強對各行各業特別是個體勞動者的“四停”執行力度,加強對流動人員特別是遊客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勸阻,減少無謂的人員傷亡。

颱風不是“狼來了”,生命安全不能兒戲。

颱風“天鴿”餘威肆虐西南 南方三省區16.6萬人受災8人死亡

搶險、救災、轉移——粵桂近身迎戰今年首個“紅色預警”颱風“天鴿”

颱風不是“狼來了”,莫拿生命開玩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