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建知青樓沒有沙子,知青們就前往村邊的小河用扁擔挑回來;沒有水泥,知青們就前往其他工地購買並人力運回;村裡沒有電,知青們就從泰安市裡用地排車把電線杆拉到朱家窪 …… 始建於 1975 年的朱家窪知青樓,是謝軍南、馮秀和等朱家窪村第一批知青及朱家窪村民合力所建 , 樓梯結構全部採用朱家窪村後山青石 , 所需樓板建材都是知青們從泰安市裡人工用手推車拉來的 , 一男一女兩人一輛地排車 , 兩天一趟,前一天從村裡出發 , 經過一天的跋涉到達市裡 , 當晚在市裡修整一晚 , 第二天一早再出發。據回憶 , 當時 , 知青們當時所經的路大部分是沒修過的土路 , 十分難走 , 他們便唱歌鼓勁 , 聽著隊長的號子 , 每個小隊的兩人輪流拉車 , 用地排車把所有建樓的材料拉回到村裡 , 就這樣 , 朱家窪的知青樓在知青們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老知青:那個年代的記憶已刻在骨子裡

" 為了修建知青樓,知青們和泥、抬水泥、搬石頭、抬樓板,沒有人吝嗇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力氣出多大力氣,沒有辦法使用巧勁,就拼命的出死力,全部搶著幹活,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念頭:以多幹活為榮,以少幹活為恥。"22 日上午,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馮秀和、黃麗明、崔紅、謝軍南、魏文廷 5 位老知青,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故事。作為當時知青組長的謝軍南說,上山下鄉時只有 17 歲,她從提不起一桶水到可以直接扛起一袋百餘斤的水泥,從沒見過鋤頭到所有農活手到擒來,從不會做飯到成為攤煎餅的能手。" 那段時光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它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它教會了我鍥而不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所愛。" 謝軍南笑著說,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苦,大家都是使出全身的力氣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號子依然很清晰。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建知青樓沒有沙子,知青們就前往村邊的小河用扁擔挑回來;沒有水泥,知青們就前往其他工地購買並人力運回;村裡沒有電,知青們就從泰安市裡用地排車把電線杆拉到朱家窪 …… 始建於 1975 年的朱家窪知青樓,是謝軍南、馮秀和等朱家窪村第一批知青及朱家窪村民合力所建 , 樓梯結構全部採用朱家窪村後山青石 , 所需樓板建材都是知青們從泰安市裡人工用手推車拉來的 , 一男一女兩人一輛地排車 , 兩天一趟,前一天從村裡出發 , 經過一天的跋涉到達市裡 , 當晚在市裡修整一晚 , 第二天一早再出發。據回憶 , 當時 , 知青們當時所經的路大部分是沒修過的土路 , 十分難走 , 他們便唱歌鼓勁 , 聽著隊長的號子 , 每個小隊的兩人輪流拉車 , 用地排車把所有建樓的材料拉回到村裡 , 就這樣 , 朱家窪的知青樓在知青們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老知青:那個年代的記憶已刻在骨子裡

" 為了修建知青樓,知青們和泥、抬水泥、搬石頭、抬樓板,沒有人吝嗇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力氣出多大力氣,沒有辦法使用巧勁,就拼命的出死力,全部搶著幹活,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念頭:以多幹活為榮,以少幹活為恥。"22 日上午,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馮秀和、黃麗明、崔紅、謝軍南、魏文廷 5 位老知青,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故事。作為當時知青組長的謝軍南說,上山下鄉時只有 17 歲,她從提不起一桶水到可以直接扛起一袋百餘斤的水泥,從沒見過鋤頭到所有農活手到擒來,從不會做飯到成為攤煎餅的能手。" 那段時光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它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它教會了我鍥而不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所愛。" 謝軍南笑著說,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苦,大家都是使出全身的力氣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號子依然很清晰。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建知青樓沒有沙子,知青們就前往村邊的小河用扁擔挑回來;沒有水泥,知青們就前往其他工地購買並人力運回;村裡沒有電,知青們就從泰安市裡用地排車把電線杆拉到朱家窪 …… 始建於 1975 年的朱家窪知青樓,是謝軍南、馮秀和等朱家窪村第一批知青及朱家窪村民合力所建 , 樓梯結構全部採用朱家窪村後山青石 , 所需樓板建材都是知青們從泰安市裡人工用手推車拉來的 , 一男一女兩人一輛地排車 , 兩天一趟,前一天從村裡出發 , 經過一天的跋涉到達市裡 , 當晚在市裡修整一晚 , 第二天一早再出發。據回憶 , 當時 , 知青們當時所經的路大部分是沒修過的土路 , 十分難走 , 他們便唱歌鼓勁 , 聽著隊長的號子 , 每個小隊的兩人輪流拉車 , 用地排車把所有建樓的材料拉回到村裡 , 就這樣 , 朱家窪的知青樓在知青們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老知青:那個年代的記憶已刻在骨子裡

" 為了修建知青樓,知青們和泥、抬水泥、搬石頭、抬樓板,沒有人吝嗇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力氣出多大力氣,沒有辦法使用巧勁,就拼命的出死力,全部搶著幹活,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念頭:以多幹活為榮,以少幹活為恥。"22 日上午,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馮秀和、黃麗明、崔紅、謝軍南、魏文廷 5 位老知青,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故事。作為當時知青組長的謝軍南說,上山下鄉時只有 17 歲,她從提不起一桶水到可以直接扛起一袋百餘斤的水泥,從沒見過鋤頭到所有農活手到擒來,從不會做飯到成為攤煎餅的能手。" 那段時光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它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它教會了我鍥而不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所愛。" 謝軍南笑著說,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苦,大家都是使出全身的力氣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號子依然很清晰。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今年 62 歲的馮秀和是老知青口中的 " 能人 ",他是知青隊的生產組長兼文藝組長,白天帶著大家在田間地頭奮戰,夜間帶著大家在知青樓院裡排練節目。由於當時的重體力勞作,馮秀和的腰部已經動過一次大手術,後背近十釐米的疤痕成為了馮秀和和那個年代特殊的紐帶。" 當時我們剛到朱家窪時,22 個人被分配到 5 個老鄉家裡居住,由於當時村裡子的條件很艱苦,老鄉家裡住宿條件也有限,我們住了肯定會有影響老鄉家裡人居住,為了避免給老鄉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1975 年冬天我們開始籌建知青樓。" 馮秀和說,1976 年開春我們動工,歷時三個月,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搬進了知青樓。" 知青樓為一棟兩層建築,所用樓板大約在 130 塊,所有樓板都是我們兩個人一個小組自泰安市裡人力拉回去的。" 馮秀和進一步介紹,一個樓板大約在 400 多斤,自泰安市裡到朱家窪村大約在 25 公里。最後再由 4 人一組,將樓板扛到樓上。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建知青樓沒有沙子,知青們就前往村邊的小河用扁擔挑回來;沒有水泥,知青們就前往其他工地購買並人力運回;村裡沒有電,知青們就從泰安市裡用地排車把電線杆拉到朱家窪 …… 始建於 1975 年的朱家窪知青樓,是謝軍南、馮秀和等朱家窪村第一批知青及朱家窪村民合力所建 , 樓梯結構全部採用朱家窪村後山青石 , 所需樓板建材都是知青們從泰安市裡人工用手推車拉來的 , 一男一女兩人一輛地排車 , 兩天一趟,前一天從村裡出發 , 經過一天的跋涉到達市裡 , 當晚在市裡修整一晚 , 第二天一早再出發。據回憶 , 當時 , 知青們當時所經的路大部分是沒修過的土路 , 十分難走 , 他們便唱歌鼓勁 , 聽著隊長的號子 , 每個小隊的兩人輪流拉車 , 用地排車把所有建樓的材料拉回到村裡 , 就這樣 , 朱家窪的知青樓在知青們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老知青:那個年代的記憶已刻在骨子裡

" 為了修建知青樓,知青們和泥、抬水泥、搬石頭、抬樓板,沒有人吝嗇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力氣出多大力氣,沒有辦法使用巧勁,就拼命的出死力,全部搶著幹活,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念頭:以多幹活為榮,以少幹活為恥。"22 日上午,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馮秀和、黃麗明、崔紅、謝軍南、魏文廷 5 位老知青,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故事。作為當時知青組長的謝軍南說,上山下鄉時只有 17 歲,她從提不起一桶水到可以直接扛起一袋百餘斤的水泥,從沒見過鋤頭到所有農活手到擒來,從不會做飯到成為攤煎餅的能手。" 那段時光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它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它教會了我鍥而不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所愛。" 謝軍南笑著說,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苦,大家都是使出全身的力氣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號子依然很清晰。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今年 62 歲的馮秀和是老知青口中的 " 能人 ",他是知青隊的生產組長兼文藝組長,白天帶著大家在田間地頭奮戰,夜間帶著大家在知青樓院裡排練節目。由於當時的重體力勞作,馮秀和的腰部已經動過一次大手術,後背近十釐米的疤痕成為了馮秀和和那個年代特殊的紐帶。" 當時我們剛到朱家窪時,22 個人被分配到 5 個老鄉家裡居住,由於當時村裡子的條件很艱苦,老鄉家裡住宿條件也有限,我們住了肯定會有影響老鄉家裡人居住,為了避免給老鄉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1975 年冬天我們開始籌建知青樓。" 馮秀和說,1976 年開春我們動工,歷時三個月,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搬進了知青樓。" 知青樓為一棟兩層建築,所用樓板大約在 130 塊,所有樓板都是我們兩個人一個小組自泰安市裡人力拉回去的。" 馮秀和進一步介紹,一個樓板大約在 400 多斤,自泰安市裡到朱家窪村大約在 25 公里。最後再由 4 人一組,將樓板扛到樓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 當時年輕,從沒考慮過後果,幹活永遠是第一位的。" 今年 61 歲的黃麗明說。

" 感謝那些年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更感謝朱家窪讓我遇到了一生中最純真的感情,最深厚的友誼。" 今年 60 歲的魏文廷是當時知青隊伍中最小的一位,到達朱家窪的那年他剛剛 16 歲。

知青博物館:成為幾代人之間的記憶紐帶

歲月無聲,青春有痕。自回城後,馮秀和每年都會回到朱家窪一次,看著多年不便的朱家窪馮秀和心裡非常矛盾,一方面不變的面貌讓他更好的懷念在朱家窪經歷的一切,另一方面,多年的不變又代表著朱家窪的貧窮。" 現在好了,村裡搞起了鄉村旅遊,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帶著村民致富,所以在村裡聯繫我建知青博物館的時候我別提多開心了。" 馮秀和說,它不僅讓我們的感情有了一個寄託地,同時特讓更多的知青找打了當年的回憶。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建知青樓沒有沙子,知青們就前往村邊的小河用扁擔挑回來;沒有水泥,知青們就前往其他工地購買並人力運回;村裡沒有電,知青們就從泰安市裡用地排車把電線杆拉到朱家窪 …… 始建於 1975 年的朱家窪知青樓,是謝軍南、馮秀和等朱家窪村第一批知青及朱家窪村民合力所建 , 樓梯結構全部採用朱家窪村後山青石 , 所需樓板建材都是知青們從泰安市裡人工用手推車拉來的 , 一男一女兩人一輛地排車 , 兩天一趟,前一天從村裡出發 , 經過一天的跋涉到達市裡 , 當晚在市裡修整一晚 , 第二天一早再出發。據回憶 , 當時 , 知青們當時所經的路大部分是沒修過的土路 , 十分難走 , 他們便唱歌鼓勁 , 聽著隊長的號子 , 每個小隊的兩人輪流拉車 , 用地排車把所有建樓的材料拉回到村裡 , 就這樣 , 朱家窪的知青樓在知青們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老知青:那個年代的記憶已刻在骨子裡

" 為了修建知青樓,知青們和泥、抬水泥、搬石頭、抬樓板,沒有人吝嗇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力氣出多大力氣,沒有辦法使用巧勁,就拼命的出死力,全部搶著幹活,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念頭:以多幹活為榮,以少幹活為恥。"22 日上午,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馮秀和、黃麗明、崔紅、謝軍南、魏文廷 5 位老知青,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故事。作為當時知青組長的謝軍南說,上山下鄉時只有 17 歲,她從提不起一桶水到可以直接扛起一袋百餘斤的水泥,從沒見過鋤頭到所有農活手到擒來,從不會做飯到成為攤煎餅的能手。" 那段時光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它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它教會了我鍥而不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所愛。" 謝軍南笑著說,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苦,大家都是使出全身的力氣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號子依然很清晰。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今年 62 歲的馮秀和是老知青口中的 " 能人 ",他是知青隊的生產組長兼文藝組長,白天帶著大家在田間地頭奮戰,夜間帶著大家在知青樓院裡排練節目。由於當時的重體力勞作,馮秀和的腰部已經動過一次大手術,後背近十釐米的疤痕成為了馮秀和和那個年代特殊的紐帶。" 當時我們剛到朱家窪時,22 個人被分配到 5 個老鄉家裡居住,由於當時村裡子的條件很艱苦,老鄉家裡住宿條件也有限,我們住了肯定會有影響老鄉家裡人居住,為了避免給老鄉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1975 年冬天我們開始籌建知青樓。" 馮秀和說,1976 年開春我們動工,歷時三個月,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搬進了知青樓。" 知青樓為一棟兩層建築,所用樓板大約在 130 塊,所有樓板都是我們兩個人一個小組自泰安市裡人力拉回去的。" 馮秀和進一步介紹,一個樓板大約在 400 多斤,自泰安市裡到朱家窪村大約在 25 公里。最後再由 4 人一組,將樓板扛到樓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 當時年輕,從沒考慮過後果,幹活永遠是第一位的。" 今年 61 歲的黃麗明說。

" 感謝那些年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更感謝朱家窪讓我遇到了一生中最純真的感情,最深厚的友誼。" 今年 60 歲的魏文廷是當時知青隊伍中最小的一位,到達朱家窪的那年他剛剛 16 歲。

知青博物館:成為幾代人之間的記憶紐帶

歲月無聲,青春有痕。自回城後,馮秀和每年都會回到朱家窪一次,看著多年不便的朱家窪馮秀和心裡非常矛盾,一方面不變的面貌讓他更好的懷念在朱家窪經歷的一切,另一方面,多年的不變又代表著朱家窪的貧窮。" 現在好了,村裡搞起了鄉村旅遊,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帶著村民致富,所以在村裡聯繫我建知青博物館的時候我別提多開心了。" 馮秀和說,它不僅讓我們的感情有了一個寄託地,同時特讓更多的知青找打了當年的回憶。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說起建設知青博物館的初衷,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樂告訴記者,家裡的老人也是知青,從小聽著老人講述那個年代的事情,特別有感情。" 我想通過知青文化場景展示體驗,開展‘紅色傳承’研學教育。對當年上山下鄉知青年生產生活狀況、思想面貌、精神追求等,進行回憶與發掘,發揚他們當年在極端貧困的生活條件下,與廣大村民同甘共苦,自力更生,謀事創業,不畏艱辛、不怕吃苦的精神風貌,讓老知青們有一個精神寄託地,同時也想讓更多的人瞭解那個年代的故事 "。朱樂進一步介紹,我們還結合知青樓現狀,改造了一間 200 平 " 鄉村書舍 ",在村莊燃起的一盞知識與希望之燈。


"

" 難忘的青春,最美的遇見,溫婉了歲月,芳香了流年 ……" 一首由軍旅歌曲改編而來的《歲月啊,你慢些走》唱出了今年 61 歲謝軍南與 21 名老知青的心聲,一個知青博物館則展示出了他們一代人的崢嶸歲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人力運輸,在知青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1975 年謝軍南一行 22 人戴著大紅花,乘著解放大卡車一路高歌來到岱嶽區道朗鎮朱家窪村。他們和村裡的鄉親一起 , 每天頂著星星出工,著月色而歸,他們一起在春寒料峭中播撒種子 , 在炎炎烈日下除草翻秧 , 三夏大忙之中收割打場,在習習秋風中收穫採摘,在寒風瑟瑟中搞冬季修整;為早日建成知青宿舍(現名知青樓)他們集體拉著裝有滿滿建築材料的地排車往返於泰城與鄉村之間 …… 這些都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朱家窪給了他們太多的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知青樓位於指甲窪村東北部,於 2017 年被確定為泰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知青樓上下兩層各 12 間房,現已恢復建設完畢。同時,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重要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為了曾把青春奉獻給泰汶大地的知青們,朱家窪村聯合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知青故事為主線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知識青年奮戰在朱家窪廣闊田地間的瑰麗畫卷。

馬燈、糧票、搪瓷缸子 …… 在老物件的陳列室裡,由朱家窪村老知青捐贈的老物件,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與飽含激情的燃燒歲月。其中,最讓人讚歎的當屬知青樓的建設故事。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建知青樓沒有沙子,知青們就前往村邊的小河用扁擔挑回來;沒有水泥,知青們就前往其他工地購買並人力運回;村裡沒有電,知青們就從泰安市裡用地排車把電線杆拉到朱家窪 …… 始建於 1975 年的朱家窪知青樓,是謝軍南、馮秀和等朱家窪村第一批知青及朱家窪村民合力所建 , 樓梯結構全部採用朱家窪村後山青石 , 所需樓板建材都是知青們從泰安市裡人工用手推車拉來的 , 一男一女兩人一輛地排車 , 兩天一趟,前一天從村裡出發 , 經過一天的跋涉到達市裡 , 當晚在市裡修整一晚 , 第二天一早再出發。據回憶 , 當時 , 知青們當時所經的路大部分是沒修過的土路 , 十分難走 , 他們便唱歌鼓勁 , 聽著隊長的號子 , 每個小隊的兩人輪流拉車 , 用地排車把所有建樓的材料拉回到村裡 , 就這樣 , 朱家窪的知青樓在知青們的雙手和雙腳下竣工。

老知青:那個年代的記憶已刻在骨子裡

" 為了修建知青樓,知青們和泥、抬水泥、搬石頭、抬樓板,沒有人吝嗇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力氣出多大力氣,沒有辦法使用巧勁,就拼命的出死力,全部搶著幹活,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念頭:以多幹活為榮,以少幹活為恥。"22 日上午,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馮秀和、黃麗明、崔紅、謝軍南、魏文廷 5 位老知青,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故事。作為當時知青組長的謝軍南說,上山下鄉時只有 17 歲,她從提不起一桶水到可以直接扛起一袋百餘斤的水泥,從沒見過鋤頭到所有農活手到擒來,從不會做飯到成為攤煎餅的能手。" 那段時光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它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它教會了我鍥而不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所愛。" 謝軍南笑著說,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苦,大家都是使出全身的力氣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號子依然很清晰。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今年 62 歲的馮秀和是老知青口中的 " 能人 ",他是知青隊的生產組長兼文藝組長,白天帶著大家在田間地頭奮戰,夜間帶著大家在知青樓院裡排練節目。由於當時的重體力勞作,馮秀和的腰部已經動過一次大手術,後背近十釐米的疤痕成為了馮秀和和那個年代特殊的紐帶。" 當時我們剛到朱家窪時,22 個人被分配到 5 個老鄉家裡居住,由於當時村裡子的條件很艱苦,老鄉家裡住宿條件也有限,我們住了肯定會有影響老鄉家裡人居住,為了避免給老鄉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1975 年冬天我們開始籌建知青樓。" 馮秀和說,1976 年開春我們動工,歷時三個月,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搬進了知青樓。" 知青樓為一棟兩層建築,所用樓板大約在 130 塊,所有樓板都是我們兩個人一個小組自泰安市裡人力拉回去的。" 馮秀和進一步介紹,一個樓板大約在 400 多斤,自泰安市裡到朱家窪村大約在 25 公里。最後再由 4 人一組,將樓板扛到樓上。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 當時年輕,從沒考慮過後果,幹活永遠是第一位的。" 今年 61 歲的黃麗明說。

" 感謝那些年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更感謝朱家窪讓我遇到了一生中最純真的感情,最深厚的友誼。" 今年 60 歲的魏文廷是當時知青隊伍中最小的一位,到達朱家窪的那年他剛剛 16 歲。

知青博物館:成為幾代人之間的記憶紐帶

歲月無聲,青春有痕。自回城後,馮秀和每年都會回到朱家窪一次,看著多年不便的朱家窪馮秀和心裡非常矛盾,一方面不變的面貌讓他更好的懷念在朱家窪經歷的一切,另一方面,多年的不變又代表著朱家窪的貧窮。" 現在好了,村裡搞起了鄉村旅遊,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帶著村民致富,所以在村裡聯繫我建知青博物館的時候我別提多開心了。" 馮秀和說,它不僅讓我們的感情有了一個寄託地,同時特讓更多的知青找打了當年的回憶。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說起建設知青博物館的初衷,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樂告訴記者,家裡的老人也是知青,從小聽著老人講述那個年代的事情,特別有感情。" 我想通過知青文化場景展示體驗,開展‘紅色傳承’研學教育。對當年上山下鄉知青年生產生活狀況、思想面貌、精神追求等,進行回憶與發掘,發揚他們當年在極端貧困的生活條件下,與廣大村民同甘共苦,自力更生,謀事創業,不畏艱辛、不怕吃苦的精神風貌,讓老知青們有一個精神寄託地,同時也想讓更多的人瞭解那個年代的故事 "。朱樂進一步介紹,我們還結合知青樓現狀,改造了一間 200 平 " 鄉村書舍 ",在村莊燃起的一盞知識與希望之燈。


泰安朱家窪建了個知青博物館,你可以過來懷箇舊


朱樂說,據相關資料顯示從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前後經歷 25 年,中國知青總數達 2000 萬人左右。在泰安,也有一群年輕人,響應號召,來到遠在泰安城數十里外的九女峰下,來到朱窪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激情昂揚、感人至深的青春之歌 。" 這是當年來朱家窪第一批知青的部分照片,第一批帶隊幹部一人,知青 22 人,當年年齡最小的知青 16 歲,經過鎮、村兩級政府的大力幫助,大部分知青已聯繫上,目前去世 4 人,健在 18 人。" 朱樂說,在我們想打造知青博物館之初,就通過網絡、媒體面向全國徵集知青當年的物品,並把當年在朱家窪的部分知青請來,幫我們出謀策劃,目前我們已經蒐集當年的物品兩百餘件,包括他們用過的風箱、農具等。

據瞭解,在泰安市岱嶽區政府及道朗鎮委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朱樂在道朗鎮朱家窪村、北張村,打造了以生態開發為宗旨,集現代科技種植、養殖、文化主題休閒旅遊、青少年研學、精品民宿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園體,增加農產品的商品量和農業附加值,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的轉變。

朱家窪村知青的歲月雖已遠去,但他們的精神正在新知識青年的奮鬥征程上書寫新的篇章。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敏 攝影記者 隋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