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一教師集體榮登5月份中國好人榜 系該市首例集體上榜

漯河一教師集體榮登5月份中國好人榜 系該市首例集體上榜

映象網漯河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曹全嶺 李曉光)5月30日,2019年5月份“中國好人榜”發佈儀式暨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漯河市“朱耀環小學教師集體”榮登5月份“中國好人榜”,同時標誌著漯河市第一個上榜“中國好人集體”誕生。

接力堅守37年,只為農村留守娃的幸福----朱耀環小學老師集體

他們是漯河市舞陽縣保和鄉朱耀環小學的老師,現有老師19名,人數最少的時候僅有5人,他們從教的朱耀環小學位於舞陽縣西南部,地理位置偏僻。目前雖然只是一所只有一到四年級的村辦教學點,但在校學生卻達到將近400人,其中留守兒童就有200多名。從1982年開始,這群老師堅守三尺講臺37年,共同為2100多名孩子撐起了希望的藍天。

1982年的朱耀環小學,只有5個老師,學生120個左右,22間磚木結構的小瓦房,到1999年的時候,全部成了危房,只能被拆除,老師只好帶著學生到村中閒置的民房裡去上課。

漯河一教師集體榮登5月份中國好人榜 系該市首例集體上榜

2000年,村民在原址捐資建了一座教學樓,由於學校位於三里河的河堤旁,是打算撤併的教學點,因為沒有後續資金,造成了沒有院牆,沒有大門,沒有操場,四周雜草叢生,地面低凹不平的境況。一到汛期,緊鄰學校的三里河洪水氾濫,二十來米寬的水面水勢凶猛,有時甚至會漫延到校園內,曾有村民被洪水捲走。當時學生家長紛紛託親靠友,把孩子轉到外地上學。留在該校上學的幾十個孩子,幾乎全是父母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每當開學的時候,老師們就用白灰水圍繞校園澆出四道白線,課前課間,帶孩子們在白線內活動。

然而,老師們沒有因為學校規模小、條件艱苦等客觀原因而降低工作標準和對自己的要求。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們用廢棄的門板當版面展示學生作品;在用過的條幅背面貼上紙、寫上字表明活動主題;沒錢買書,就把古詩文每週用一張紙貼在教室門上供孩子閱讀,美其名曰“門”文化;給每月評出的文明標兵都要照一張照片,所謂的照片,實際是用A4紙拉出的黑白圖片……這些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學校連年被評為“保和鄉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外流的孩子逐漸轉回來上學,隨著在校生的增加,2010年教育局想方設法為學校拉起了圍牆、建起了大門。

為了儘快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老師們決定不等不靠,自己整修校園。2011年暑假硬化學校路面時,氣溫高達40度,和男教師一起幹活的建築工人,藉機讓學校多出錢。校長王豔霞二話沒說,帶領全體女教師親自上工地抬沙子、攪拌水泥。學生家長聞訊,也紛紛來到學校幫忙,並找來了三臺攪拌機助陣。建築工人被感動了,他們雖然揮汗如雨,卻再也不談加碼加價,工程也最終如期完工。

漯河一教師集體榮登5月份中國好人榜 系該市首例集體上榜

就這樣,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校園裡開闢出了第一片可做操場的平地,建成了第一個花園,栽種了第一棵花草,修出了第一條甬路……一個破舊的學校換了新顏:校園規劃新穎,四季有花,處處聞香;牆壁潔白,教室寬敞!

環境的變好只是第一步,如何教育好200多名留守兒童,成了老師們牽腸掛肚問題。他們經常對留守兒童家長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放心走吧,我們一定會擔負起老師和家長的雙重責任!”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在校表現和日常生活情況,老師們常以發微信形式,源源不斷地傳送給在遠方打工的父母。

為了讓留守兒童學有特長,校長王豔霞到北京求見著名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周波教授,訴說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拳拳真情深深地打動了教授,在周教授無私的援助下,2018年5月,學校成立了“賈湖笛文化留守兒童樂團”,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藝術修養,極大地豐富了留守孩子的童年生活。

暑假,緊鄰學校的三里河儲滿了水。200多名留守兒童幾乎處於沒人看護的狀態,安全問題難以保障,家長們憂心忡忡。為了解除家長的後顧之憂,全體教師自發的把留守兒童組織起來,和周教授的弟子們一起教孩子們吹笛子。

漯河一教師集體榮登5月份中國好人榜 系該市首例集體上榜

暑假,老師們給留守孩子熬避暑的綠豆湯、發降溫的冰激凌;寒假給孩子們煲去火的蓮子粥。老師們精心的呵護,撫慰了留守兒童孤獨的內心,音樂讓孩子們變得自信、自立、自強,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在外務工的家長們紛紛說可以安心入睡了。為表謝意,自發的給學校捐贈了價值6萬餘元的草坪、防滑墊等物品。

朱耀環小學先後獲得“舞陽縣十佳花園式學校”“漯河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漯河市十大幸福沙澧優秀兒童之家”“2018年度漯河好人集體”等榮譽稱號。朱耀環小學的老師們,通過37多年默默的堅守,用愛和責任,為農村留守娃創造了一個幸福的學習天地,給孩子們留住了快樂成長的美好童年生活。

據瞭解,5月份,中央文明辦依託中國文明網舉辦的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收到網友舉薦好人好事線索122萬件。經地方推薦、集中展示、網友點贊評議,共推出105位中國好人。5月30日,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交流活動通過通過視頻短片、訪談交流、創意快閃等方式,講述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的感人故事,活動通過眾多網站、直播平臺進行網絡直播。

(漯河新聞熱線:177 4644 2522,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幫辦”電話180 0371 969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