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蘇州 電子商務 投資 商業觀察家 2019-08-09
"


"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2018年10月,食行生鮮完成了C+輪融資,但一直未宣佈。此輪,易果集團、蘇州高新創投投資了2.5億元。

作為一家做C2B預定製消費的生鮮電商,食行生鮮是消費者線上選購支付,預定時間到社區自提櫃自提履約,食行生鮮自控中央倉分選配送的業務模型。

它的特點在於,其給出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是,消費者通過佈局於社區內的自提櫃來履約,最後一公里的履約成本低。同時,通過預售方式則力圖構建C2B供應鏈體系,優化生鮮流通成本。

食行生鮮可能面臨的問題則在於,怎麼獲客?消費者喜不喜歡預售?自提能適用多大用戶群?C2B供應鏈如何打造?

基於此,作為當下生鮮零售市場“最後一公里”的一個解決方向,《商業觀察家》近期採訪了食行生鮮創始人張洪良。

自提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與呆蘿蔔都在做自提場景,食行做的是到櫃自提,呆蘿蔔做的是到店自提。最近,市場內的到店自提業態有些關店調整行為,自提有沒有價值?

張洪良:自提的計劃性、預訂製消費能讓損耗降下來。這件事我們自己驗證過了,反向對比也可以驗證。

比如,線下賣場,永輝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永輝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差異,其實就是價值損耗。包括滯銷損耗和甩貨、出清等毛利損失。

我們觀察永輝的生鮮售價、定價(非促銷價格),再結合我們的直採進價,能判斷永輝直採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大概在40%-45%區間。而根據永輝2018年年報披露的生鮮最終毛利率,是18%的樣子。所以,進銷差價減去實際毛利率的差額,有20多點,這20多個點就是毛利損耗。

目前市場,永輝的生鮮做得很好。現在願意在供應鏈上下苦功夫,去跟永輝PK的,沒多少人。

永輝是從農改超開始起步,揹著現金去基地直採,有很務實的防止採購團隊舞弊的做法,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看現在大賣場的兩股力量,做生鮮的永輝,在過去5、6年,能夠市值走高,跟其他大賣場的持續下降,形成一個剪刀差。

重要的原因也在於堅持生鮮自營,深耕供應鏈的人走出來了。通過聯營、平臺化方式發展的企業,其實錯失了發展黃金期。

現在,為什麼很多賣場的生鮮銷售佔比只有25%左右,永輝能做到45%左右佔比?因為做25%佔比的企業很多是通過生鮮聯營來導客流,生鮮業務本身不賺錢,銷售佔比太高的話就虧本了。因此,我覺得這裡面的核心是供應鏈的管理能力,這個能量已經出來了。

但是做得好的永輝,它的進銷差價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巨大差異,也恰恰反應了這種供應組織方式仍然沒有解決的大問題,就是損耗問題。

通過我們的數據,和反向看永輝的數據。包括呆蘿蔔,我相信它的數據,高瓴資本也看過,也驗證過C2B預定製消費的控損效率是極高的。

這是這個模式價值的第一點, 即預訂把損耗降下來。

這一模式的第二個價值點則是自提能把收入成本跑贏。

B2C(門店零售)到店的核心就是自提。到家對於高頻、低貨值的商品,我則一直持懷疑態度。不是說它不可行,它只是小眾市場。

因為真實的需求是需要通過用戶買單來驗證的。現在到家業務是燒錢、補貼,消費者當然用。但如果每單要收6、7元的配送費,有多少用戶能夠沉澱下來?

生鮮這個賽道是持久戰,是一項長跑,想要勝出,考驗的是耐力。

生鮮的複雜性,以及在市場上是高度競爭,長期博弈的,供需是平衡的。這種均衡狀態下面,不是說燒錢就可以打破均衡。

因此,我反而認為,重構供應鏈,創造價值,才可以重構新均衡。

商業觀察家:像自提這種C2B形態的預定製消費,讓生鮮消費呈現出明顯的計劃性特徵,會有多大用戶群空間?

張洪良:食行生鮮的數據,在用戶留存一塊,不說生鮮電商第一,TOP3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60個月(5年)的用戶留存率有40%以上。次月留存有68%。到第3年以後,留存還在不斷翹尾。

所有即時性消費平臺,他們的月活用戶和日活用戶的對比,在8比1左右。背後的原因,我想有可能是用戶消費低頻,需要不停獲新客,或者不斷激活老用戶。

但如果到線下看,所有生鮮用戶一定是高頻復購、高留存的。這個生意就是做回頭客生意。不然,會有大量的獲客成本,算這個賬是算不過來的。

食行的月活跟日活的比例是多少呢?2比1。日活32萬,月活大概70萬左右。

這個數據的啟示是,計劃性消費是有市場的。

因為生鮮零售高頻,要求的就是便宜、便捷兩個維度。

這是搶佔用戶心智的核心。

便宜來自你的效率、供應鏈效率,能不能把損耗降下來。能不能把履約成本降下來。

而從生鮮的消費特徵來看,我們認為,即便在線下買菜這件事,也是計劃性主導的。

比如,雙職工家庭白天沒時間,晚上到賣場去買菜,買三天的菜,這是計劃性。

老年人去農貿市場買菜,並不只是為今天準備,而是為兩天準備。是一個類計劃性消費。

工薪家庭下班路上臨時買菜這件事,看似即時性,其實也是計劃性,因為我知道家裡沒菜了,要買菜做飯。這個已經在腦子裡形成習慣了。

所以從過去和當前的市場份額看,90%以上都是計劃性消費,只是線下門店購買行為和內心決策在時間上分離,讓很多人產生錯覺,以為這是即時性。

另外我們看人群行為的變化還可以得出結論。未成家的年輕人更多會選擇即時性消費,比如K歌、看電影、打球可以隨叫隨到、說走就走。但成家後的消費者則更傾向於計劃性消費,想想我們自己,成家後還能像以前那麼任性嗎?

我們不急於讓年輕人過早地學會計劃性消費,因為他們遲早都要成熟的。

"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2018年10月,食行生鮮完成了C+輪融資,但一直未宣佈。此輪,易果集團、蘇州高新創投投資了2.5億元。

作為一家做C2B預定製消費的生鮮電商,食行生鮮是消費者線上選購支付,預定時間到社區自提櫃自提履約,食行生鮮自控中央倉分選配送的業務模型。

它的特點在於,其給出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是,消費者通過佈局於社區內的自提櫃來履約,最後一公里的履約成本低。同時,通過預售方式則力圖構建C2B供應鏈體系,優化生鮮流通成本。

食行生鮮可能面臨的問題則在於,怎麼獲客?消費者喜不喜歡預售?自提能適用多大用戶群?C2B供應鏈如何打造?

基於此,作為當下生鮮零售市場“最後一公里”的一個解決方向,《商業觀察家》近期採訪了食行生鮮創始人張洪良。

自提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與呆蘿蔔都在做自提場景,食行做的是到櫃自提,呆蘿蔔做的是到店自提。最近,市場內的到店自提業態有些關店調整行為,自提有沒有價值?

張洪良:自提的計劃性、預訂製消費能讓損耗降下來。這件事我們自己驗證過了,反向對比也可以驗證。

比如,線下賣場,永輝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永輝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差異,其實就是價值損耗。包括滯銷損耗和甩貨、出清等毛利損失。

我們觀察永輝的生鮮售價、定價(非促銷價格),再結合我們的直採進價,能判斷永輝直採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大概在40%-45%區間。而根據永輝2018年年報披露的生鮮最終毛利率,是18%的樣子。所以,進銷差價減去實際毛利率的差額,有20多點,這20多個點就是毛利損耗。

目前市場,永輝的生鮮做得很好。現在願意在供應鏈上下苦功夫,去跟永輝PK的,沒多少人。

永輝是從農改超開始起步,揹著現金去基地直採,有很務實的防止採購團隊舞弊的做法,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看現在大賣場的兩股力量,做生鮮的永輝,在過去5、6年,能夠市值走高,跟其他大賣場的持續下降,形成一個剪刀差。

重要的原因也在於堅持生鮮自營,深耕供應鏈的人走出來了。通過聯營、平臺化方式發展的企業,其實錯失了發展黃金期。

現在,為什麼很多賣場的生鮮銷售佔比只有25%左右,永輝能做到45%左右佔比?因為做25%佔比的企業很多是通過生鮮聯營來導客流,生鮮業務本身不賺錢,銷售佔比太高的話就虧本了。因此,我覺得這裡面的核心是供應鏈的管理能力,這個能量已經出來了。

但是做得好的永輝,它的進銷差價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巨大差異,也恰恰反應了這種供應組織方式仍然沒有解決的大問題,就是損耗問題。

通過我們的數據,和反向看永輝的數據。包括呆蘿蔔,我相信它的數據,高瓴資本也看過,也驗證過C2B預定製消費的控損效率是極高的。

這是這個模式價值的第一點, 即預訂把損耗降下來。

這一模式的第二個價值點則是自提能把收入成本跑贏。

B2C(門店零售)到店的核心就是自提。到家對於高頻、低貨值的商品,我則一直持懷疑態度。不是說它不可行,它只是小眾市場。

因為真實的需求是需要通過用戶買單來驗證的。現在到家業務是燒錢、補貼,消費者當然用。但如果每單要收6、7元的配送費,有多少用戶能夠沉澱下來?

生鮮這個賽道是持久戰,是一項長跑,想要勝出,考驗的是耐力。

生鮮的複雜性,以及在市場上是高度競爭,長期博弈的,供需是平衡的。這種均衡狀態下面,不是說燒錢就可以打破均衡。

因此,我反而認為,重構供應鏈,創造價值,才可以重構新均衡。

商業觀察家:像自提這種C2B形態的預定製消費,讓生鮮消費呈現出明顯的計劃性特徵,會有多大用戶群空間?

張洪良:食行生鮮的數據,在用戶留存一塊,不說生鮮電商第一,TOP3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60個月(5年)的用戶留存率有40%以上。次月留存有68%。到第3年以後,留存還在不斷翹尾。

所有即時性消費平臺,他們的月活用戶和日活用戶的對比,在8比1左右。背後的原因,我想有可能是用戶消費低頻,需要不停獲新客,或者不斷激活老用戶。

但如果到線下看,所有生鮮用戶一定是高頻復購、高留存的。這個生意就是做回頭客生意。不然,會有大量的獲客成本,算這個賬是算不過來的。

食行的月活跟日活的比例是多少呢?2比1。日活32萬,月活大概70萬左右。

這個數據的啟示是,計劃性消費是有市場的。

因為生鮮零售高頻,要求的就是便宜、便捷兩個維度。

這是搶佔用戶心智的核心。

便宜來自你的效率、供應鏈效率,能不能把損耗降下來。能不能把履約成本降下來。

而從生鮮的消費特徵來看,我們認為,即便在線下買菜這件事,也是計劃性主導的。

比如,雙職工家庭白天沒時間,晚上到賣場去買菜,買三天的菜,這是計劃性。

老年人去農貿市場買菜,並不只是為今天準備,而是為兩天準備。是一個類計劃性消費。

工薪家庭下班路上臨時買菜這件事,看似即時性,其實也是計劃性,因為我知道家裡沒菜了,要買菜做飯。這個已經在腦子裡形成習慣了。

所以從過去和當前的市場份額看,90%以上都是計劃性消費,只是線下門店購買行為和內心決策在時間上分離,讓很多人產生錯覺,以為這是即時性。

另外我們看人群行為的變化還可以得出結論。未成家的年輕人更多會選擇即時性消費,比如K歌、看電影、打球可以隨叫隨到、說走就走。但成家後的消費者則更傾向於計劃性消費,想想我們自己,成家後還能像以前那麼任性嗎?

我們不急於讓年輕人過早地學會計劃性消費,因為他們遲早都要成熟的。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商業觀察家:但到家業務正在培育消費者即時性消費習慣,讓消費者扔掉冰箱?

張洪良: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無序化肯定是很好的。要什麼有什麼,想到就送過來,當然是很舒適的。

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個約束,就是是否經濟。

不經濟,競爭力就會弱。

到家業務相比自提模型,在履約成本高6元的時候,對於30-40元買菜客單價來講,是致命的。

很多人說90後這代人,對價格不敏感。我說打住,我們70後,剛工作發工資時,我也沒什麼價格敏感性。人性進化是很慢的,90後成熟後也是會追求便宜、性價比。

對於越高頻的商品,會越關注價格。可能一開始不關注,但買買就關注了。

格局


商業觀察家:對於未來生鮮零售市場格局有何判斷?

張洪良:個人預判,在單個城市,最後自提(門店自提+到櫃自提)的份額會達到3成。菜市場退到30%左右份額。社區店+賣場佔3成,其他業態佔10%。

菜市場和社區門店,我認為未來會平分秋色。

對於菜市場,以前說菜市場髒亂差,但即便是一線城市上海,改造過的菜市場,現在的生意依然火爆。

社區生鮮店這個趨勢也是很明確的,但是它的發展進程,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順利。

菜市場與社區店,兩者有差異性。

說個小細節,菜市場是一個生態,由幾十家攤販來保證品項的豐富性、差異性。

菜市場許多攤販在下午4點鐘就售罄了。備的貨就滿足到4點鐘。所以模式上就是不賣隔夜菜(傳遞了新鮮)。

那麼,人們會因為買不到菜,下次不來菜市場嗎?

不會的。因為菜市場有很多攤販,這個攤位買不到,就到其他攤位去買。菜場這個場景不會流量缺失。

社區門店這塊則難度比較高,對於人流的吸引力和覆蓋度不如菜市場。因為單個經營主體沒有辦法放棄需求,如果在社區店,消費者買不到菜,對不起,下次就不來你這個店了。所以,必須保持產品的豐富性,到下午6點還要保證菜的豐富選擇。

菜市場的優勢未來會持續存在。當然對於年輕人來講,社區店會更便捷。所以,我認為這兩者會平分秋色。

商業觀察家:但是很多線下店當下的方向,都是要去搶菜場客流,要替代菜市場?

張洪良:搶不過。因為價格高,賣場價格都高於農貿市場。

北京市場可能是特例,賣場和菜市場賣價差不多。但其他所有城市,華東、華南、華中市場,我們都看過,農貿市場的價格都低於賣場。

賣場都存在多少年了,20多年了,到現在才多少市場份額。

商業觀察家:對於年內生鮮零售市場發展怎麼看?

張洪良:我們認為,今年,有幾個事情會見分曉。

第一、社區團購會見分曉。

從去年到今年,食行生鮮也做了8個月的社區團購。因為社區團購也是做預定、自提業務,跟我們相關,所以,我們要去試。

食行在蘇州招團長很容易,因為有品牌了,也有生鮮供應鏈優勢,招募團長很輕鬆,我們招了幾百個團長。

但做了後發現,社區團購有系統性BUG。

像我會混跡於團購群,在裡面聽到最多的聲音是這樣的:

1、今天發起團購賣魚,但團員會說我要買豆腐,結果沒有。社區團購每天一共才經營20-40個單品。

今天供應老豆腐,團員卻可能要嫩豆腐。昨天才團購了西瓜,消費者今天又問西瓜有嗎。還是沒有,因為團購需要不停換產品。

這裡面的問題是,消費者要買全,希望得到豐富選擇。社區團購滿足不了。

2、團員會問,你們有光明的低溫奶嗎?沒有。團員繼續問,食行生鮮總站明明有的,你們怎麼沒有呢,我就要買這個奶。

做社區團購,我們聽到的消費需求,都是頭部、TOP5的商品,都是在貨架上賣得最好的商品、品牌。

這些商品、品牌能走到頭部去,是因為品牌商在市場端投入了大量費用、精力在打造。這樣的頭部商品有什麼特徵呢?比如養樂多,養樂多給渠道的分潤只有11個點。現款現貨11個點,誰來都是這個條件。社區團購怎麼賣?

光明奶加返點,全部加進去,15個點,社區團購怎麼賣?

這個悖論是非常顯著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團長能賣的東西是背離的。因為團長要拿10個點加X的分潤。10個點打底,達到多少銷售再加多少個點。基本上在12-13個點的分潤。

這僅僅是末端的分潤。幹線物流和倉配等都沒算進來。

所以,社區團購這樣的履約成本是不支持高頻、頭部商品結構(售賣)的。

食行生鮮做了以後發現,除非把團長分潤價格降下去。不降,這個事情是玩不轉的。

商業觀察家:所以,社區團購最後就是剩者為王的遊戲?

張洪良:我的判斷是,社區團購會變化,最後會由原有網絡體系的人去收割。

因為把團長養活這件事,做全量是養不活的,做增量是養得活的。就是說,這個團長如果全職只為我服務,我養不活他。

只有哪些人能養活呢?菜鳥驛站自提點等的人員是能養活的,原有便利店分銷網絡體系是能養活的。

比如社區夫妻店,一天團購如果只賣500塊錢,沒有問題。店長(同時為團長)雖然通過團購業務一天只多拿50塊利潤,一個月只1500塊,但他也願意幹。

反正門店有門店的流量過來,豐巢會有人過來取貨。所以,團長有基礎收入,他本來就是開店的,或者管豐巢的,邊際成本很低。因此,每月如多800塊利潤,願意幹。

純做社區團購,做本地生鮮為主這件事情,現在一些既沒有生鮮供應鏈管理團隊和理念,也沒有經驗的企業,很多虧得一塌糊塗。

興盛優選則基於B2B業務基礎,及芙蓉興盛既有的門店分銷網絡,它在所有社區團購企業中,應該是最優的。但是,它的挑戰是門店差異非常大。

社區團購就是一個補充性業態。

商業觀察家:還有什麼會見分曉?

張洪良:前置倉今年會讓很多人看清方向。當某些大平臺出現危機以後,會出現新的思潮,市場會重新反思。

咱們來看一張圖,這是我對當前市場所有生鮮零售業態的理解。

零售業態的競爭最後都會落在兩個事上:成本效率之爭和用戶體驗之爭。

成本影響和差異最大的是兩塊:生鮮損耗和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門店略高一點,可以不比較。

最影響物流的配送方式分為自提和到家,最影響生鮮損耗的購買方式分為預訂和即時。

我們把這兩類四個方式在成本軸排開,兩兩組合,就會出現四種生鮮零售業態:門店、預訂自提、前置倉到家和傳統電商到家。

這其中,成本最低的組合是預訂自提。這是成本的比較,我認為在成本效率之爭中,戰術級的競爭是贏不了戰略級的。

第二個緯度是比較用戶體驗。我們分析了最影響用戶感受層的五個緯度:價格是否便宜、能不能一站買齊、配送的準時性、品相的匹配度、收貨花費的精力。五個項目每個3分值,滿分15分,門店10分,預訂自提是13分,前置倉到家是10分,傳統電商到家都是9分。同樣是10分,門店和前置倉的成本結構出入很大。那盒馬是什麼,他們是門店和前置倉兩種業態的組合。

"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2018年10月,食行生鮮完成了C+輪融資,但一直未宣佈。此輪,易果集團、蘇州高新創投投資了2.5億元。

作為一家做C2B預定製消費的生鮮電商,食行生鮮是消費者線上選購支付,預定時間到社區自提櫃自提履約,食行生鮮自控中央倉分選配送的業務模型。

它的特點在於,其給出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是,消費者通過佈局於社區內的自提櫃來履約,最後一公里的履約成本低。同時,通過預售方式則力圖構建C2B供應鏈體系,優化生鮮流通成本。

食行生鮮可能面臨的問題則在於,怎麼獲客?消費者喜不喜歡預售?自提能適用多大用戶群?C2B供應鏈如何打造?

基於此,作為當下生鮮零售市場“最後一公里”的一個解決方向,《商業觀察家》近期採訪了食行生鮮創始人張洪良。

自提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與呆蘿蔔都在做自提場景,食行做的是到櫃自提,呆蘿蔔做的是到店自提。最近,市場內的到店自提業態有些關店調整行為,自提有沒有價值?

張洪良:自提的計劃性、預訂製消費能讓損耗降下來。這件事我們自己驗證過了,反向對比也可以驗證。

比如,線下賣場,永輝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永輝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差異,其實就是價值損耗。包括滯銷損耗和甩貨、出清等毛利損失。

我們觀察永輝的生鮮售價、定價(非促銷價格),再結合我們的直採進價,能判斷永輝直採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大概在40%-45%區間。而根據永輝2018年年報披露的生鮮最終毛利率,是18%的樣子。所以,進銷差價減去實際毛利率的差額,有20多點,這20多個點就是毛利損耗。

目前市場,永輝的生鮮做得很好。現在願意在供應鏈上下苦功夫,去跟永輝PK的,沒多少人。

永輝是從農改超開始起步,揹著現金去基地直採,有很務實的防止採購團隊舞弊的做法,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看現在大賣場的兩股力量,做生鮮的永輝,在過去5、6年,能夠市值走高,跟其他大賣場的持續下降,形成一個剪刀差。

重要的原因也在於堅持生鮮自營,深耕供應鏈的人走出來了。通過聯營、平臺化方式發展的企業,其實錯失了發展黃金期。

現在,為什麼很多賣場的生鮮銷售佔比只有25%左右,永輝能做到45%左右佔比?因為做25%佔比的企業很多是通過生鮮聯營來導客流,生鮮業務本身不賺錢,銷售佔比太高的話就虧本了。因此,我覺得這裡面的核心是供應鏈的管理能力,這個能量已經出來了。

但是做得好的永輝,它的進銷差價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巨大差異,也恰恰反應了這種供應組織方式仍然沒有解決的大問題,就是損耗問題。

通過我們的數據,和反向看永輝的數據。包括呆蘿蔔,我相信它的數據,高瓴資本也看過,也驗證過C2B預定製消費的控損效率是極高的。

這是這個模式價值的第一點, 即預訂把損耗降下來。

這一模式的第二個價值點則是自提能把收入成本跑贏。

B2C(門店零售)到店的核心就是自提。到家對於高頻、低貨值的商品,我則一直持懷疑態度。不是說它不可行,它只是小眾市場。

因為真實的需求是需要通過用戶買單來驗證的。現在到家業務是燒錢、補貼,消費者當然用。但如果每單要收6、7元的配送費,有多少用戶能夠沉澱下來?

生鮮這個賽道是持久戰,是一項長跑,想要勝出,考驗的是耐力。

生鮮的複雜性,以及在市場上是高度競爭,長期博弈的,供需是平衡的。這種均衡狀態下面,不是說燒錢就可以打破均衡。

因此,我反而認為,重構供應鏈,創造價值,才可以重構新均衡。

商業觀察家:像自提這種C2B形態的預定製消費,讓生鮮消費呈現出明顯的計劃性特徵,會有多大用戶群空間?

張洪良:食行生鮮的數據,在用戶留存一塊,不說生鮮電商第一,TOP3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60個月(5年)的用戶留存率有40%以上。次月留存有68%。到第3年以後,留存還在不斷翹尾。

所有即時性消費平臺,他們的月活用戶和日活用戶的對比,在8比1左右。背後的原因,我想有可能是用戶消費低頻,需要不停獲新客,或者不斷激活老用戶。

但如果到線下看,所有生鮮用戶一定是高頻復購、高留存的。這個生意就是做回頭客生意。不然,會有大量的獲客成本,算這個賬是算不過來的。

食行的月活跟日活的比例是多少呢?2比1。日活32萬,月活大概70萬左右。

這個數據的啟示是,計劃性消費是有市場的。

因為生鮮零售高頻,要求的就是便宜、便捷兩個維度。

這是搶佔用戶心智的核心。

便宜來自你的效率、供應鏈效率,能不能把損耗降下來。能不能把履約成本降下來。

而從生鮮的消費特徵來看,我們認為,即便在線下買菜這件事,也是計劃性主導的。

比如,雙職工家庭白天沒時間,晚上到賣場去買菜,買三天的菜,這是計劃性。

老年人去農貿市場買菜,並不只是為今天準備,而是為兩天準備。是一個類計劃性消費。

工薪家庭下班路上臨時買菜這件事,看似即時性,其實也是計劃性,因為我知道家裡沒菜了,要買菜做飯。這個已經在腦子裡形成習慣了。

所以從過去和當前的市場份額看,90%以上都是計劃性消費,只是線下門店購買行為和內心決策在時間上分離,讓很多人產生錯覺,以為這是即時性。

另外我們看人群行為的變化還可以得出結論。未成家的年輕人更多會選擇即時性消費,比如K歌、看電影、打球可以隨叫隨到、說走就走。但成家後的消費者則更傾向於計劃性消費,想想我們自己,成家後還能像以前那麼任性嗎?

我們不急於讓年輕人過早地學會計劃性消費,因為他們遲早都要成熟的。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商業觀察家:但到家業務正在培育消費者即時性消費習慣,讓消費者扔掉冰箱?

張洪良: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無序化肯定是很好的。要什麼有什麼,想到就送過來,當然是很舒適的。

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個約束,就是是否經濟。

不經濟,競爭力就會弱。

到家業務相比自提模型,在履約成本高6元的時候,對於30-40元買菜客單價來講,是致命的。

很多人說90後這代人,對價格不敏感。我說打住,我們70後,剛工作發工資時,我也沒什麼價格敏感性。人性進化是很慢的,90後成熟後也是會追求便宜、性價比。

對於越高頻的商品,會越關注價格。可能一開始不關注,但買買就關注了。

格局


商業觀察家:對於未來生鮮零售市場格局有何判斷?

張洪良:個人預判,在單個城市,最後自提(門店自提+到櫃自提)的份額會達到3成。菜市場退到30%左右份額。社區店+賣場佔3成,其他業態佔10%。

菜市場和社區門店,我認為未來會平分秋色。

對於菜市場,以前說菜市場髒亂差,但即便是一線城市上海,改造過的菜市場,現在的生意依然火爆。

社區生鮮店這個趨勢也是很明確的,但是它的發展進程,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順利。

菜市場與社區店,兩者有差異性。

說個小細節,菜市場是一個生態,由幾十家攤販來保證品項的豐富性、差異性。

菜市場許多攤販在下午4點鐘就售罄了。備的貨就滿足到4點鐘。所以模式上就是不賣隔夜菜(傳遞了新鮮)。

那麼,人們會因為買不到菜,下次不來菜市場嗎?

不會的。因為菜市場有很多攤販,這個攤位買不到,就到其他攤位去買。菜場這個場景不會流量缺失。

社區門店這塊則難度比較高,對於人流的吸引力和覆蓋度不如菜市場。因為單個經營主體沒有辦法放棄需求,如果在社區店,消費者買不到菜,對不起,下次就不來你這個店了。所以,必須保持產品的豐富性,到下午6點還要保證菜的豐富選擇。

菜市場的優勢未來會持續存在。當然對於年輕人來講,社區店會更便捷。所以,我認為這兩者會平分秋色。

商業觀察家:但是很多線下店當下的方向,都是要去搶菜場客流,要替代菜市場?

張洪良:搶不過。因為價格高,賣場價格都高於農貿市場。

北京市場可能是特例,賣場和菜市場賣價差不多。但其他所有城市,華東、華南、華中市場,我們都看過,農貿市場的價格都低於賣場。

賣場都存在多少年了,20多年了,到現在才多少市場份額。

商業觀察家:對於年內生鮮零售市場發展怎麼看?

張洪良:我們認為,今年,有幾個事情會見分曉。

第一、社區團購會見分曉。

從去年到今年,食行生鮮也做了8個月的社區團購。因為社區團購也是做預定、自提業務,跟我們相關,所以,我們要去試。

食行在蘇州招團長很容易,因為有品牌了,也有生鮮供應鏈優勢,招募團長很輕鬆,我們招了幾百個團長。

但做了後發現,社區團購有系統性BUG。

像我會混跡於團購群,在裡面聽到最多的聲音是這樣的:

1、今天發起團購賣魚,但團員會說我要買豆腐,結果沒有。社區團購每天一共才經營20-40個單品。

今天供應老豆腐,團員卻可能要嫩豆腐。昨天才團購了西瓜,消費者今天又問西瓜有嗎。還是沒有,因為團購需要不停換產品。

這裡面的問題是,消費者要買全,希望得到豐富選擇。社區團購滿足不了。

2、團員會問,你們有光明的低溫奶嗎?沒有。團員繼續問,食行生鮮總站明明有的,你們怎麼沒有呢,我就要買這個奶。

做社區團購,我們聽到的消費需求,都是頭部、TOP5的商品,都是在貨架上賣得最好的商品、品牌。

這些商品、品牌能走到頭部去,是因為品牌商在市場端投入了大量費用、精力在打造。這樣的頭部商品有什麼特徵呢?比如養樂多,養樂多給渠道的分潤只有11個點。現款現貨11個點,誰來都是這個條件。社區團購怎麼賣?

光明奶加返點,全部加進去,15個點,社區團購怎麼賣?

這個悖論是非常顯著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團長能賣的東西是背離的。因為團長要拿10個點加X的分潤。10個點打底,達到多少銷售再加多少個點。基本上在12-13個點的分潤。

這僅僅是末端的分潤。幹線物流和倉配等都沒算進來。

所以,社區團購這樣的履約成本是不支持高頻、頭部商品結構(售賣)的。

食行生鮮做了以後發現,除非把團長分潤價格降下去。不降,這個事情是玩不轉的。

商業觀察家:所以,社區團購最後就是剩者為王的遊戲?

張洪良:我的判斷是,社區團購會變化,最後會由原有網絡體系的人去收割。

因為把團長養活這件事,做全量是養不活的,做增量是養得活的。就是說,這個團長如果全職只為我服務,我養不活他。

只有哪些人能養活呢?菜鳥驛站自提點等的人員是能養活的,原有便利店分銷網絡體系是能養活的。

比如社區夫妻店,一天團購如果只賣500塊錢,沒有問題。店長(同時為團長)雖然通過團購業務一天只多拿50塊利潤,一個月只1500塊,但他也願意幹。

反正門店有門店的流量過來,豐巢會有人過來取貨。所以,團長有基礎收入,他本來就是開店的,或者管豐巢的,邊際成本很低。因此,每月如多800塊利潤,願意幹。

純做社區團購,做本地生鮮為主這件事情,現在一些既沒有生鮮供應鏈管理團隊和理念,也沒有經驗的企業,很多虧得一塌糊塗。

興盛優選則基於B2B業務基礎,及芙蓉興盛既有的門店分銷網絡,它在所有社區團購企業中,應該是最優的。但是,它的挑戰是門店差異非常大。

社區團購就是一個補充性業態。

商業觀察家:還有什麼會見分曉?

張洪良:前置倉今年會讓很多人看清方向。當某些大平臺出現危機以後,會出現新的思潮,市場會重新反思。

咱們來看一張圖,這是我對當前市場所有生鮮零售業態的理解。

零售業態的競爭最後都會落在兩個事上:成本效率之爭和用戶體驗之爭。

成本影響和差異最大的是兩塊:生鮮損耗和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門店略高一點,可以不比較。

最影響物流的配送方式分為自提和到家,最影響生鮮損耗的購買方式分為預訂和即時。

我們把這兩類四個方式在成本軸排開,兩兩組合,就會出現四種生鮮零售業態:門店、預訂自提、前置倉到家和傳統電商到家。

這其中,成本最低的組合是預訂自提。這是成本的比較,我認為在成本效率之爭中,戰術級的競爭是贏不了戰略級的。

第二個緯度是比較用戶體驗。我們分析了最影響用戶感受層的五個緯度:價格是否便宜、能不能一站買齊、配送的準時性、品相的匹配度、收貨花費的精力。五個項目每個3分值,滿分15分,門店10分,預訂自提是13分,前置倉到家是10分,傳統電商到家都是9分。同樣是10分,門店和前置倉的成本結構出入很大。那盒馬是什麼,他們是門店和前置倉兩種業態的組合。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食行生鮮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目前的業務覆蓋範圍如何?

張洪良:目前,主要覆蓋蘇州、上海、無錫三個城市。

生鮮零售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我們認為是密度。密度是核心。

食行生鮮在蘇州市場的密度最高,在1100多個社區都有站點。上海市場目前則有1800個站點,但上海市場的覆蓋密度不如蘇州市場。

上海要做到蘇州市場的1000多個站點的密度量,也就是相當於要有3000-4000個社區站點,因為上海區域更大。

商業觀察家:用戶群畫像如何?

張洪良:最高比例是30-45歲之間的有孩家庭。55歲以上的客群,我們跟所有生鮮電商比,我們是最高的。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目前經營多少個品項?

張洪良:自營品項控制在1萬個以內,現在是7000個。大生鮮範疇包括奶等,在2000個左右。葉菜100多種。

商業觀察家:經營這麼多品項,怎麼做出效率?

張洪良:生鮮供應鏈是內功,其實都是扣細節來做出效率。

比如,我們配單中心的人工費用,去年佔比降了2個點。這2個點是由幾十策略來實現的。小到貨架擺放位置,動線加個坡道板等。

庫存管理也是這樣,小到收貨標準、執行,和KPI設置、目標管理。

商業觀察家:生鮮都是直採嗎?

張洪良:生鮮不經過批發市場,沒有一顆菜來自批發市場。但做不到全部基地直採,田頭直採佔比30%左右,比如土豆等,但小品項肯定不行。

其餘是由一批供應商直接送貨到我們這。我們卸了一部分後,他們再進批發市場。

比如,上海青的供應商,晚上6點會出發。我們的系統則會預測數據,根據當天的展示位和流量,算賣到晚上12點,可能會賣到1萬份。這時,供應商6點出發的時候,會根據1萬份的包裝量,乘以1.05來發貨(多出來的是損耗的計算值)。發車的時候,系統鎖定了1萬份。

如果這個菜還是售罄、缺貨。我們系統就會給消費者推其他菜。末尾的那部分需求流失掉了。這樣才能保證按需採購。

肉類、魚類也是這麼配的。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的倉配怎麼做的?

張洪良:目前,我們在蘇州構建了7萬平米的配送倉。物流則走自己的物流。

因為自己建物流比三方物流更便宜,效率也比三方物流高,無非就是買車。我們現在車隊超60%的車是自有的。30%的車是個體掛靠的,我們幫他辦通行、運營證。然後,統一系統、統一運營等。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的毛利表現如何?

張洪良:最終結算的銷售毛利率在27%-28%間。綜合定價毛利率在32-33%區間,基地直採的定價毛利率在43%-45%之間。

商業觀察家:現在,食行生鮮的銷售情況如何?盈利模型是怎樣的?

張洪良:月銷7000萬元左右。蘇州市場開始盈利。但這個月銷水平放到上海去,是不盈利的,按我們的成本結構看,上海月銷要過億元才能盈利。

今年,我們會加快速度擴容上海市場,快速擴到盈利的利潤點。所以,我們最近會在上海大量簽約建站,還要準備開倉。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客單價水平如何?

張洪良:客單價38-40元。同一城市的菜場客單價則在18-19元左右。

我們最高頻銷售的品項,還是圍繞5個品類。蔬菜豆菇、水果、海鮮水產、牛奶烘焙、肉蛋禽。其中,四個非標品,一個標準品。這五類是餐桌上吃得最多的東西。

2017年,我們也曾希望做高客單價,設定了一個免郵門檻,客單價從當時30元,一下就漲到53元。但是在客單價上漲的背面,我們卻看到用戶流失。消費頻次、粘性、復購都會下滑。

所以,現在我們沒有設置免郵門檻,用戶即使購買了棵蔥,我們也會送。其實這也給所有到家業務設定了一個標準,到家想要贏得客戶的信任和適用場景,就是哪怕只是一棵蔥,也得送。

"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2018年10月,食行生鮮完成了C+輪融資,但一直未宣佈。此輪,易果集團、蘇州高新創投投資了2.5億元。

作為一家做C2B預定製消費的生鮮電商,食行生鮮是消費者線上選購支付,預定時間到社區自提櫃自提履約,食行生鮮自控中央倉分選配送的業務模型。

它的特點在於,其給出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是,消費者通過佈局於社區內的自提櫃來履約,最後一公里的履約成本低。同時,通過預售方式則力圖構建C2B供應鏈體系,優化生鮮流通成本。

食行生鮮可能面臨的問題則在於,怎麼獲客?消費者喜不喜歡預售?自提能適用多大用戶群?C2B供應鏈如何打造?

基於此,作為當下生鮮零售市場“最後一公里”的一個解決方向,《商業觀察家》近期採訪了食行生鮮創始人張洪良。

自提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與呆蘿蔔都在做自提場景,食行做的是到櫃自提,呆蘿蔔做的是到店自提。最近,市場內的到店自提業態有些關店調整行為,自提有沒有價值?

張洪良:自提的計劃性、預訂製消費能讓損耗降下來。這件事我們自己驗證過了,反向對比也可以驗證。

比如,線下賣場,永輝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永輝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差異,其實就是價值損耗。包括滯銷損耗和甩貨、出清等毛利損失。

我們觀察永輝的生鮮售價、定價(非促銷價格),再結合我們的直採進價,能判斷永輝直採的進銷差價率(定價毛利率)大概在40%-45%區間。而根據永輝2018年年報披露的生鮮最終毛利率,是18%的樣子。所以,進銷差價減去實際毛利率的差額,有20多點,這20多個點就是毛利損耗。

目前市場,永輝的生鮮做得很好。現在願意在供應鏈上下苦功夫,去跟永輝PK的,沒多少人。

永輝是從農改超開始起步,揹著現金去基地直採,有很務實的防止採購團隊舞弊的做法,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看現在大賣場的兩股力量,做生鮮的永輝,在過去5、6年,能夠市值走高,跟其他大賣場的持續下降,形成一個剪刀差。

重要的原因也在於堅持生鮮自營,深耕供應鏈的人走出來了。通過聯營、平臺化方式發展的企業,其實錯失了發展黃金期。

現在,為什麼很多賣場的生鮮銷售佔比只有25%左右,永輝能做到45%左右佔比?因為做25%佔比的企業很多是通過生鮮聯營來導客流,生鮮業務本身不賺錢,銷售佔比太高的話就虧本了。因此,我覺得這裡面的核心是供應鏈的管理能力,這個能量已經出來了。

但是做得好的永輝,它的進銷差價率和實際毛利率的巨大差異,也恰恰反應了這種供應組織方式仍然沒有解決的大問題,就是損耗問題。

通過我們的數據,和反向看永輝的數據。包括呆蘿蔔,我相信它的數據,高瓴資本也看過,也驗證過C2B預定製消費的控損效率是極高的。

這是這個模式價值的第一點, 即預訂把損耗降下來。

這一模式的第二個價值點則是自提能把收入成本跑贏。

B2C(門店零售)到店的核心就是自提。到家對於高頻、低貨值的商品,我則一直持懷疑態度。不是說它不可行,它只是小眾市場。

因為真實的需求是需要通過用戶買單來驗證的。現在到家業務是燒錢、補貼,消費者當然用。但如果每單要收6、7元的配送費,有多少用戶能夠沉澱下來?

生鮮這個賽道是持久戰,是一項長跑,想要勝出,考驗的是耐力。

生鮮的複雜性,以及在市場上是高度競爭,長期博弈的,供需是平衡的。這種均衡狀態下面,不是說燒錢就可以打破均衡。

因此,我反而認為,重構供應鏈,創造價值,才可以重構新均衡。

商業觀察家:像自提這種C2B形態的預定製消費,讓生鮮消費呈現出明顯的計劃性特徵,會有多大用戶群空間?

張洪良:食行生鮮的數據,在用戶留存一塊,不說生鮮電商第一,TOP3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60個月(5年)的用戶留存率有40%以上。次月留存有68%。到第3年以後,留存還在不斷翹尾。

所有即時性消費平臺,他們的月活用戶和日活用戶的對比,在8比1左右。背後的原因,我想有可能是用戶消費低頻,需要不停獲新客,或者不斷激活老用戶。

但如果到線下看,所有生鮮用戶一定是高頻復購、高留存的。這個生意就是做回頭客生意。不然,會有大量的獲客成本,算這個賬是算不過來的。

食行的月活跟日活的比例是多少呢?2比1。日活32萬,月活大概70萬左右。

這個數據的啟示是,計劃性消費是有市場的。

因為生鮮零售高頻,要求的就是便宜、便捷兩個維度。

這是搶佔用戶心智的核心。

便宜來自你的效率、供應鏈效率,能不能把損耗降下來。能不能把履約成本降下來。

而從生鮮的消費特徵來看,我們認為,即便在線下買菜這件事,也是計劃性主導的。

比如,雙職工家庭白天沒時間,晚上到賣場去買菜,買三天的菜,這是計劃性。

老年人去農貿市場買菜,並不只是為今天準備,而是為兩天準備。是一個類計劃性消費。

工薪家庭下班路上臨時買菜這件事,看似即時性,其實也是計劃性,因為我知道家裡沒菜了,要買菜做飯。這個已經在腦子裡形成習慣了。

所以從過去和當前的市場份額看,90%以上都是計劃性消費,只是線下門店購買行為和內心決策在時間上分離,讓很多人產生錯覺,以為這是即時性。

另外我們看人群行為的變化還可以得出結論。未成家的年輕人更多會選擇即時性消費,比如K歌、看電影、打球可以隨叫隨到、說走就走。但成家後的消費者則更傾向於計劃性消費,想想我們自己,成家後還能像以前那麼任性嗎?

我們不急於讓年輕人過早地學會計劃性消費,因為他們遲早都要成熟的。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商業觀察家:但到家業務正在培育消費者即時性消費習慣,讓消費者扔掉冰箱?

張洪良: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無序化肯定是很好的。要什麼有什麼,想到就送過來,當然是很舒適的。

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個約束,就是是否經濟。

不經濟,競爭力就會弱。

到家業務相比自提模型,在履約成本高6元的時候,對於30-40元買菜客單價來講,是致命的。

很多人說90後這代人,對價格不敏感。我說打住,我們70後,剛工作發工資時,我也沒什麼價格敏感性。人性進化是很慢的,90後成熟後也是會追求便宜、性價比。

對於越高頻的商品,會越關注價格。可能一開始不關注,但買買就關注了。

格局


商業觀察家:對於未來生鮮零售市場格局有何判斷?

張洪良:個人預判,在單個城市,最後自提(門店自提+到櫃自提)的份額會達到3成。菜市場退到30%左右份額。社區店+賣場佔3成,其他業態佔10%。

菜市場和社區門店,我認為未來會平分秋色。

對於菜市場,以前說菜市場髒亂差,但即便是一線城市上海,改造過的菜市場,現在的生意依然火爆。

社區生鮮店這個趨勢也是很明確的,但是它的發展進程,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順利。

菜市場與社區店,兩者有差異性。

說個小細節,菜市場是一個生態,由幾十家攤販來保證品項的豐富性、差異性。

菜市場許多攤販在下午4點鐘就售罄了。備的貨就滿足到4點鐘。所以模式上就是不賣隔夜菜(傳遞了新鮮)。

那麼,人們會因為買不到菜,下次不來菜市場嗎?

不會的。因為菜市場有很多攤販,這個攤位買不到,就到其他攤位去買。菜場這個場景不會流量缺失。

社區門店這塊則難度比較高,對於人流的吸引力和覆蓋度不如菜市場。因為單個經營主體沒有辦法放棄需求,如果在社區店,消費者買不到菜,對不起,下次就不來你這個店了。所以,必須保持產品的豐富性,到下午6點還要保證菜的豐富選擇。

菜市場的優勢未來會持續存在。當然對於年輕人來講,社區店會更便捷。所以,我認為這兩者會平分秋色。

商業觀察家:但是很多線下店當下的方向,都是要去搶菜場客流,要替代菜市場?

張洪良:搶不過。因為價格高,賣場價格都高於農貿市場。

北京市場可能是特例,賣場和菜市場賣價差不多。但其他所有城市,華東、華南、華中市場,我們都看過,農貿市場的價格都低於賣場。

賣場都存在多少年了,20多年了,到現在才多少市場份額。

商業觀察家:對於年內生鮮零售市場發展怎麼看?

張洪良:我們認為,今年,有幾個事情會見分曉。

第一、社區團購會見分曉。

從去年到今年,食行生鮮也做了8個月的社區團購。因為社區團購也是做預定、自提業務,跟我們相關,所以,我們要去試。

食行在蘇州招團長很容易,因為有品牌了,也有生鮮供應鏈優勢,招募團長很輕鬆,我們招了幾百個團長。

但做了後發現,社區團購有系統性BUG。

像我會混跡於團購群,在裡面聽到最多的聲音是這樣的:

1、今天發起團購賣魚,但團員會說我要買豆腐,結果沒有。社區團購每天一共才經營20-40個單品。

今天供應老豆腐,團員卻可能要嫩豆腐。昨天才團購了西瓜,消費者今天又問西瓜有嗎。還是沒有,因為團購需要不停換產品。

這裡面的問題是,消費者要買全,希望得到豐富選擇。社區團購滿足不了。

2、團員會問,你們有光明的低溫奶嗎?沒有。團員繼續問,食行生鮮總站明明有的,你們怎麼沒有呢,我就要買這個奶。

做社區團購,我們聽到的消費需求,都是頭部、TOP5的商品,都是在貨架上賣得最好的商品、品牌。

這些商品、品牌能走到頭部去,是因為品牌商在市場端投入了大量費用、精力在打造。這樣的頭部商品有什麼特徵呢?比如養樂多,養樂多給渠道的分潤只有11個點。現款現貨11個點,誰來都是這個條件。社區團購怎麼賣?

光明奶加返點,全部加進去,15個點,社區團購怎麼賣?

這個悖論是非常顯著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團長能賣的東西是背離的。因為團長要拿10個點加X的分潤。10個點打底,達到多少銷售再加多少個點。基本上在12-13個點的分潤。

這僅僅是末端的分潤。幹線物流和倉配等都沒算進來。

所以,社區團購這樣的履約成本是不支持高頻、頭部商品結構(售賣)的。

食行生鮮做了以後發現,除非把團長分潤價格降下去。不降,這個事情是玩不轉的。

商業觀察家:所以,社區團購最後就是剩者為王的遊戲?

張洪良:我的判斷是,社區團購會變化,最後會由原有網絡體系的人去收割。

因為把團長養活這件事,做全量是養不活的,做增量是養得活的。就是說,這個團長如果全職只為我服務,我養不活他。

只有哪些人能養活呢?菜鳥驛站自提點等的人員是能養活的,原有便利店分銷網絡體系是能養活的。

比如社區夫妻店,一天團購如果只賣500塊錢,沒有問題。店長(同時為團長)雖然通過團購業務一天只多拿50塊利潤,一個月只1500塊,但他也願意幹。

反正門店有門店的流量過來,豐巢會有人過來取貨。所以,團長有基礎收入,他本來就是開店的,或者管豐巢的,邊際成本很低。因此,每月如多800塊利潤,願意幹。

純做社區團購,做本地生鮮為主這件事情,現在一些既沒有生鮮供應鏈管理團隊和理念,也沒有經驗的企業,很多虧得一塌糊塗。

興盛優選則基於B2B業務基礎,及芙蓉興盛既有的門店分銷網絡,它在所有社區團購企業中,應該是最優的。但是,它的挑戰是門店差異非常大。

社區團購就是一個補充性業態。

商業觀察家:還有什麼會見分曉?

張洪良:前置倉今年會讓很多人看清方向。當某些大平臺出現危機以後,會出現新的思潮,市場會重新反思。

咱們來看一張圖,這是我對當前市場所有生鮮零售業態的理解。

零售業態的競爭最後都會落在兩個事上:成本效率之爭和用戶體驗之爭。

成本影響和差異最大的是兩塊:生鮮損耗和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門店略高一點,可以不比較。

最影響物流的配送方式分為自提和到家,最影響生鮮損耗的購買方式分為預訂和即時。

我們把這兩類四個方式在成本軸排開,兩兩組合,就會出現四種生鮮零售業態:門店、預訂自提、前置倉到家和傳統電商到家。

這其中,成本最低的組合是預訂自提。這是成本的比較,我認為在成本效率之爭中,戰術級的競爭是贏不了戰略級的。

第二個緯度是比較用戶體驗。我們分析了最影響用戶感受層的五個緯度:價格是否便宜、能不能一站買齊、配送的準時性、品相的匹配度、收貨花費的精力。五個項目每個3分值,滿分15分,門店10分,預訂自提是13分,前置倉到家是10分,傳統電商到家都是9分。同樣是10分,門店和前置倉的成本結構出入很大。那盒馬是什麼,他們是門店和前置倉兩種業態的組合。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食行生鮮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目前的業務覆蓋範圍如何?

張洪良:目前,主要覆蓋蘇州、上海、無錫三個城市。

生鮮零售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我們認為是密度。密度是核心。

食行生鮮在蘇州市場的密度最高,在1100多個社區都有站點。上海市場目前則有1800個站點,但上海市場的覆蓋密度不如蘇州市場。

上海要做到蘇州市場的1000多個站點的密度量,也就是相當於要有3000-4000個社區站點,因為上海區域更大。

商業觀察家:用戶群畫像如何?

張洪良:最高比例是30-45歲之間的有孩家庭。55歲以上的客群,我們跟所有生鮮電商比,我們是最高的。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目前經營多少個品項?

張洪良:自營品項控制在1萬個以內,現在是7000個。大生鮮範疇包括奶等,在2000個左右。葉菜100多種。

商業觀察家:經營這麼多品項,怎麼做出效率?

張洪良:生鮮供應鏈是內功,其實都是扣細節來做出效率。

比如,我們配單中心的人工費用,去年佔比降了2個點。這2個點是由幾十策略來實現的。小到貨架擺放位置,動線加個坡道板等。

庫存管理也是這樣,小到收貨標準、執行,和KPI設置、目標管理。

商業觀察家:生鮮都是直採嗎?

張洪良:生鮮不經過批發市場,沒有一顆菜來自批發市場。但做不到全部基地直採,田頭直採佔比30%左右,比如土豆等,但小品項肯定不行。

其餘是由一批供應商直接送貨到我們這。我們卸了一部分後,他們再進批發市場。

比如,上海青的供應商,晚上6點會出發。我們的系統則會預測數據,根據當天的展示位和流量,算賣到晚上12點,可能會賣到1萬份。這時,供應商6點出發的時候,會根據1萬份的包裝量,乘以1.05來發貨(多出來的是損耗的計算值)。發車的時候,系統鎖定了1萬份。

如果這個菜還是售罄、缺貨。我們系統就會給消費者推其他菜。末尾的那部分需求流失掉了。這樣才能保證按需採購。

肉類、魚類也是這麼配的。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的倉配怎麼做的?

張洪良:目前,我們在蘇州構建了7萬平米的配送倉。物流則走自己的物流。

因為自己建物流比三方物流更便宜,效率也比三方物流高,無非就是買車。我們現在車隊超60%的車是自有的。30%的車是個體掛靠的,我們幫他辦通行、運營證。然後,統一系統、統一運營等。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的毛利表現如何?

張洪良:最終結算的銷售毛利率在27%-28%間。綜合定價毛利率在32-33%區間,基地直採的定價毛利率在43%-45%之間。

商業觀察家:現在,食行生鮮的銷售情況如何?盈利模型是怎樣的?

張洪良:月銷7000萬元左右。蘇州市場開始盈利。但這個月銷水平放到上海去,是不盈利的,按我們的成本結構看,上海月銷要過億元才能盈利。

今年,我們會加快速度擴容上海市場,快速擴到盈利的利潤點。所以,我們最近會在上海大量簽約建站,還要準備開倉。

商業觀察家:食行生鮮客單價水平如何?

張洪良:客單價38-40元。同一城市的菜場客單價則在18-19元左右。

我們最高頻銷售的品項,還是圍繞5個品類。蔬菜豆菇、水果、海鮮水產、牛奶烘焙、肉蛋禽。其中,四個非標品,一個標準品。這五類是餐桌上吃得最多的東西。

2017年,我們也曾希望做高客單價,設定了一個免郵門檻,客單價從當時30元,一下就漲到53元。但是在客單價上漲的背面,我們卻看到用戶流失。消費頻次、粘性、復購都會下滑。

所以,現在我們沒有設置免郵門檻,用戶即使購買了棵蔥,我們也會送。其實這也給所有到家業務設定了一個標準,到家想要贏得客戶的信任和適用場景,就是哪怕只是一棵蔥,也得送。

完成2.5億元C+輪融資,食行生鮮張洪良:蘇州盈利,生鮮是耐力賽

當下中國生鮮市場不缺模式,缺供應鏈。

不缺思維,缺細節執行。

不缺想象空間,缺消費者洞察。

《商業觀察家》將舉行2019年(第二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探討生鮮零售破局之道,以期促進生鮮業界學習、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

本屆大會將關注熟食業務構建、供應鏈協同融合、自有品牌打造、會員制經營方向,以及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

大會名稱:商業觀察家2019年(第二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

大會主題:破局

大會時間:2019年9月18-19日

大會地點:上海寶華萬豪酒店

1、大會門票:1680元(含大會入場門票、資料費、門店考察。不含餐飲,交通、食宿自理)

2、含餐票:2380元(含五星級酒店2頓自助午餐+1頓自助晚餐,含大會入場門票、資料費、門店考察。交通、住宿自理)

3、團購票:3920元(4人成團。3920元為4張門票價格。含大會入場門票、資料費、門店考察。交通、食宿自理)

4、參加過《商業觀察家》過往主辦的新零售峰會、生鮮零售大會、便利店大會、新零售遊學等過往任何一屆會議或遊學活動的老會員(以企業為單位),即可享受門票“8折老友價”(餐飲不包含在內)。商業觀察家也可代與會者預訂酒店住宿,住宿協議價具體詳詢《商業觀察家》工作人員。

5、此次發佈大會日程安排及擬邀嘉賓尚未最終確定,未來可能因嘉賓檔期等不可抗力原因,存在調整。但,大會規模、嘉賓規格及議題分享、交流的專業水準會有保證,具體質量可參考《商業觀察家》過往會議論壇。

6、參會聯繫:010-67397293

13691528689(同微信號)

13699216090(同微信號)

招商合作:13699216090(同微信號)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在商業觀察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