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

1947年2月5日,陳、粟決定舍南就北舉行萊蕪戰役。經中央軍委批准後,2月10日,定下最後戰役決心:留第二、第三縱隊在臨沂一線,佯裝華野主力,與敵歐震集團對峙,藉以迷惑敵人;集中第一、四、六、七、八、九、十等7個縱隊北上圍殲李仙洲集團。

決心定下之後,此時我軍能否“示形於魯南“,做到不露絲毫破綻,使得敵人始終認為我在魯南與其決戰,成為我北上抓住李仙洲集團,從而“決勝於魯中”的至關至要。

然而,當時的戰場態勢是:南北兩線相距150公里,幾夜之間陳、粟的數十萬大軍隱真示假,瞞天過海,變“南征”為“北戰”,突然出現在李仙洲集團面前,聚而殲之,絕非易事。

"

1947年2月5日,陳、粟決定舍南就北舉行萊蕪戰役。經中央軍委批准後,2月10日,定下最後戰役決心:留第二、第三縱隊在臨沂一線,佯裝華野主力,與敵歐震集團對峙,藉以迷惑敵人;集中第一、四、六、七、八、九、十等7個縱隊北上圍殲李仙洲集團。

決心定下之後,此時我軍能否“示形於魯南“,做到不露絲毫破綻,使得敵人始終認為我在魯南與其決戰,成為我北上抓住李仙洲集團,從而“決勝於魯中”的至關至要。

然而,當時的戰場態勢是:南北兩線相距150公里,幾夜之間陳、粟的數十萬大軍隱真示假,瞞天過海,變“南征”為“北戰”,突然出現在李仙洲集團面前,聚而殲之,絕非易事。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為達成戰役目的,粟裕匠心獨運,構思了“四步示形”奇招:

第一招,示主動出擊使敵認定我“南征之形”

粟裕認為,示形的至要是讓敵人產生錯覺,認定我軍一直致力於“南征”。為此,粟裕令第二縱隊先聲奪人,發起討伐郝鵬舉叛軍的戰鬥。該敵在這次魯南會戰中擔任側翼掩護任務。郝鵬舉原系國民黨收編的偽軍,1946年在我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曾經起義。然而郝又於1947年1月叛變投靠蔣介石。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動作神速,僅一日一夜激戰就殲滅郝鵬舉叛軍總部和兩個師。此舉不僅給我在政治上造成了有力的影響,而且在軍事上進一步使敵認定我在“南征”之中,進一步隱蔽了“北上”殲敵的意圖。

"

1947年2月5日,陳、粟決定舍南就北舉行萊蕪戰役。經中央軍委批准後,2月10日,定下最後戰役決心:留第二、第三縱隊在臨沂一線,佯裝華野主力,與敵歐震集團對峙,藉以迷惑敵人;集中第一、四、六、七、八、九、十等7個縱隊北上圍殲李仙洲集團。

決心定下之後,此時我軍能否“示形於魯南“,做到不露絲毫破綻,使得敵人始終認為我在魯南與其決戰,成為我北上抓住李仙洲集團,從而“決勝於魯中”的至關至要。

然而,當時的戰場態勢是:南北兩線相距150公里,幾夜之間陳、粟的數十萬大軍隱真示假,瞞天過海,變“南征”為“北戰”,突然出現在李仙洲集團面前,聚而殲之,絕非易事。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為達成戰役目的,粟裕匠心獨運,構思了“四步示形”奇招:

第一招,示主動出擊使敵認定我“南征之形”

粟裕認為,示形的至要是讓敵人產生錯覺,認定我軍一直致力於“南征”。為此,粟裕令第二縱隊先聲奪人,發起討伐郝鵬舉叛軍的戰鬥。該敵在這次魯南會戰中擔任側翼掩護任務。郝鵬舉原系國民黨收編的偽軍,1946年在我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曾經起義。然而郝又於1947年1月叛變投靠蔣介石。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動作神速,僅一日一夜激戰就殲滅郝鵬舉叛軍總部和兩個師。此舉不僅給我在政治上造成了有力的影響,而且在軍事上進一步使敵認定我在“南征”之中,進一步隱蔽了“北上”殲敵的意圖。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二招,示必保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決戰之形“

粟裕令華野第二,第三縱隊,偽裝成華野大軍,拿出大陣仗、擺出大架式,採取寬正面防禦戰役佈勢,擺出勢與敵人一決高下的戰鬥決心。粟裕還面授機宜:“聲勢愈大愈好,以迎合敵人企圖在臨沂與我決戰的心理。”敵果然中計,於是傾全力對臨沂發動猛烈進攻,甚至“實行了僅對工業國家戰爭適合採用的戰略轟炸”,並且“在臨沂足足轟炸了一個星期“。然而好笑的是,炸燬我軍的”只是幾輛汽車和幾間茅棚”。

第三招,示連續作戰疲憊不堪”敗軍之形“

敵以為臨沂是我山東解放區首府,必定死守。粟裕則迎合敵人的這一心理,令我軍擺出節節阻擊,最後主力失利於臨沂外圍,不得不放棄臨沂的戰場態勢。果然,敵人認為我大勢已去,佔領臨沂這座空城後,更是捏造了“殲滅共軍16個旅”的戰績。而蔣介石、陳誠也開始陶醉於手下將領頻頻上報的“空前大勝”之中,下面的國軍將士們也是一片得意洋洋,判斷“華東共軍傷亡慘重,無力與國軍決戰”,麻痺驕狂心理空前。

"

1947年2月5日,陳、粟決定舍南就北舉行萊蕪戰役。經中央軍委批准後,2月10日,定下最後戰役決心:留第二、第三縱隊在臨沂一線,佯裝華野主力,與敵歐震集團對峙,藉以迷惑敵人;集中第一、四、六、七、八、九、十等7個縱隊北上圍殲李仙洲集團。

決心定下之後,此時我軍能否“示形於魯南“,做到不露絲毫破綻,使得敵人始終認為我在魯南與其決戰,成為我北上抓住李仙洲集團,從而“決勝於魯中”的至關至要。

然而,當時的戰場態勢是:南北兩線相距150公里,幾夜之間陳、粟的數十萬大軍隱真示假,瞞天過海,變“南征”為“北戰”,突然出現在李仙洲集團面前,聚而殲之,絕非易事。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為達成戰役目的,粟裕匠心獨運,構思了“四步示形”奇招:

第一招,示主動出擊使敵認定我“南征之形”

粟裕認為,示形的至要是讓敵人產生錯覺,認定我軍一直致力於“南征”。為此,粟裕令第二縱隊先聲奪人,發起討伐郝鵬舉叛軍的戰鬥。該敵在這次魯南會戰中擔任側翼掩護任務。郝鵬舉原系國民黨收編的偽軍,1946年在我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曾經起義。然而郝又於1947年1月叛變投靠蔣介石。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動作神速,僅一日一夜激戰就殲滅郝鵬舉叛軍總部和兩個師。此舉不僅給我在政治上造成了有力的影響,而且在軍事上進一步使敵認定我在“南征”之中,進一步隱蔽了“北上”殲敵的意圖。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二招,示必保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決戰之形“

粟裕令華野第二,第三縱隊,偽裝成華野大軍,拿出大陣仗、擺出大架式,採取寬正面防禦戰役佈勢,擺出勢與敵人一決高下的戰鬥決心。粟裕還面授機宜:“聲勢愈大愈好,以迎合敵人企圖在臨沂與我決戰的心理。”敵果然中計,於是傾全力對臨沂發動猛烈進攻,甚至“實行了僅對工業國家戰爭適合採用的戰略轟炸”,並且“在臨沂足足轟炸了一個星期“。然而好笑的是,炸燬我軍的”只是幾輛汽車和幾間茅棚”。

第三招,示連續作戰疲憊不堪”敗軍之形“

敵以為臨沂是我山東解放區首府,必定死守。粟裕則迎合敵人的這一心理,令我軍擺出節節阻擊,最後主力失利於臨沂外圍,不得不放棄臨沂的戰場態勢。果然,敵人認為我大勢已去,佔領臨沂這座空城後,更是捏造了“殲滅共軍16個旅”的戰績。而蔣介石、陳誠也開始陶醉於手下將領頻頻上報的“空前大勝”之中,下面的國軍將士們也是一片得意洋洋,判斷“華東共軍傷亡慘重,無力與國軍決戰”,麻痺驕狂心理空前。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四招,示準備西渡黃河與劉鄧大軍會合”避戰之形“。

粟裕令地方武裝積極進逼兗州,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在黃河邊籌集渡船,以此一系列動作來迷惑敵人,造成我不得不撤出山東解放區,西進與晉冀魯豫野戰區即劉鄧大軍會合的假象。起初,坐鎮濟南的王耀武發現我軍有北上殲擊李仙洲集團的動向,一度自行命令李仙洲集團全線後退。但蔣介石和陳誠先後寫信和回電:堅持認為"共軍主力已被擊潰,有過黃河避戰企圖“,”已敗之師,無足顧慮“,嚴令王耀武”恢復先前態勢“。王只得遵令而行。

古之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曾被認為兵家示形作戰的範例。今之粟裕在萊蕪戰役所導演的“南征之形”、“決戰之形”、“敗軍之形”、”避戰之形“,其精彩程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粟裕的“四招示形”收到了奇效。

"

1947年2月5日,陳、粟決定舍南就北舉行萊蕪戰役。經中央軍委批准後,2月10日,定下最後戰役決心:留第二、第三縱隊在臨沂一線,佯裝華野主力,與敵歐震集團對峙,藉以迷惑敵人;集中第一、四、六、七、八、九、十等7個縱隊北上圍殲李仙洲集團。

決心定下之後,此時我軍能否“示形於魯南“,做到不露絲毫破綻,使得敵人始終認為我在魯南與其決戰,成為我北上抓住李仙洲集團,從而“決勝於魯中”的至關至要。

然而,當時的戰場態勢是:南北兩線相距150公里,幾夜之間陳、粟的數十萬大軍隱真示假,瞞天過海,變“南征”為“北戰”,突然出現在李仙洲集團面前,聚而殲之,絕非易事。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為達成戰役目的,粟裕匠心獨運,構思了“四步示形”奇招:

第一招,示主動出擊使敵認定我“南征之形”

粟裕認為,示形的至要是讓敵人產生錯覺,認定我軍一直致力於“南征”。為此,粟裕令第二縱隊先聲奪人,發起討伐郝鵬舉叛軍的戰鬥。該敵在這次魯南會戰中擔任側翼掩護任務。郝鵬舉原系國民黨收編的偽軍,1946年在我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曾經起義。然而郝又於1947年1月叛變投靠蔣介石。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動作神速,僅一日一夜激戰就殲滅郝鵬舉叛軍總部和兩個師。此舉不僅給我在政治上造成了有力的影響,而且在軍事上進一步使敵認定我在“南征”之中,進一步隱蔽了“北上”殲敵的意圖。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二招,示必保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決戰之形“

粟裕令華野第二,第三縱隊,偽裝成華野大軍,拿出大陣仗、擺出大架式,採取寬正面防禦戰役佈勢,擺出勢與敵人一決高下的戰鬥決心。粟裕還面授機宜:“聲勢愈大愈好,以迎合敵人企圖在臨沂與我決戰的心理。”敵果然中計,於是傾全力對臨沂發動猛烈進攻,甚至“實行了僅對工業國家戰爭適合採用的戰略轟炸”,並且“在臨沂足足轟炸了一個星期“。然而好笑的是,炸燬我軍的”只是幾輛汽車和幾間茅棚”。

第三招,示連續作戰疲憊不堪”敗軍之形“

敵以為臨沂是我山東解放區首府,必定死守。粟裕則迎合敵人的這一心理,令我軍擺出節節阻擊,最後主力失利於臨沂外圍,不得不放棄臨沂的戰場態勢。果然,敵人認為我大勢已去,佔領臨沂這座空城後,更是捏造了“殲滅共軍16個旅”的戰績。而蔣介石、陳誠也開始陶醉於手下將領頻頻上報的“空前大勝”之中,下面的國軍將士們也是一片得意洋洋,判斷“華東共軍傷亡慘重,無力與國軍決戰”,麻痺驕狂心理空前。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四招,示準備西渡黃河與劉鄧大軍會合”避戰之形“。

粟裕令地方武裝積極進逼兗州,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在黃河邊籌集渡船,以此一系列動作來迷惑敵人,造成我不得不撤出山東解放區,西進與晉冀魯豫野戰區即劉鄧大軍會合的假象。起初,坐鎮濟南的王耀武發現我軍有北上殲擊李仙洲集團的動向,一度自行命令李仙洲集團全線後退。但蔣介石和陳誠先後寫信和回電:堅持認為"共軍主力已被擊潰,有過黃河避戰企圖“,”已敗之師,無足顧慮“,嚴令王耀武”恢復先前態勢“。王只得遵令而行。

古之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曾被認為兵家示形作戰的範例。今之粟裕在萊蕪戰役所導演的“南征之形”、“決戰之形”、“敗軍之形”、”避戰之形“,其精彩程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粟裕的“四招示形”收到了奇效。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2月20日,萊蕪戰役發起。經三日激戰,共殲滅了國民黨軍一個綏靖區前進指揮部、兩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生俘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以下將領17人。

3月10日,陳毅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說:“我華東野戰軍在最近宿北、魯南,魯中三次戰役中,剛創造了一個空前大勝利,就被下一個更大的勝利打破了記錄……這證明了我軍副司令粟裕將軍的戰役指導一貫保持其常勝記錄,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

1947年2月5日,陳、粟決定舍南就北舉行萊蕪戰役。經中央軍委批准後,2月10日,定下最後戰役決心:留第二、第三縱隊在臨沂一線,佯裝華野主力,與敵歐震集團對峙,藉以迷惑敵人;集中第一、四、六、七、八、九、十等7個縱隊北上圍殲李仙洲集團。

決心定下之後,此時我軍能否“示形於魯南“,做到不露絲毫破綻,使得敵人始終認為我在魯南與其決戰,成為我北上抓住李仙洲集團,從而“決勝於魯中”的至關至要。

然而,當時的戰場態勢是:南北兩線相距150公里,幾夜之間陳、粟的數十萬大軍隱真示假,瞞天過海,變“南征”為“北戰”,突然出現在李仙洲集團面前,聚而殲之,絕非易事。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為達成戰役目的,粟裕匠心獨運,構思了“四步示形”奇招:

第一招,示主動出擊使敵認定我“南征之形”

粟裕認為,示形的至要是讓敵人產生錯覺,認定我軍一直致力於“南征”。為此,粟裕令第二縱隊先聲奪人,發起討伐郝鵬舉叛軍的戰鬥。該敵在這次魯南會戰中擔任側翼掩護任務。郝鵬舉原系國民黨收編的偽軍,1946年在我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曾經起義。然而郝又於1947年1月叛變投靠蔣介石。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動作神速,僅一日一夜激戰就殲滅郝鵬舉叛軍總部和兩個師。此舉不僅給我在政治上造成了有力的影響,而且在軍事上進一步使敵認定我在“南征”之中,進一步隱蔽了“北上”殲敵的意圖。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二招,示必保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決戰之形“

粟裕令華野第二,第三縱隊,偽裝成華野大軍,拿出大陣仗、擺出大架式,採取寬正面防禦戰役佈勢,擺出勢與敵人一決高下的戰鬥決心。粟裕還面授機宜:“聲勢愈大愈好,以迎合敵人企圖在臨沂與我決戰的心理。”敵果然中計,於是傾全力對臨沂發動猛烈進攻,甚至“實行了僅對工業國家戰爭適合採用的戰略轟炸”,並且“在臨沂足足轟炸了一個星期“。然而好笑的是,炸燬我軍的”只是幾輛汽車和幾間茅棚”。

第三招,示連續作戰疲憊不堪”敗軍之形“

敵以為臨沂是我山東解放區首府,必定死守。粟裕則迎合敵人的這一心理,令我軍擺出節節阻擊,最後主力失利於臨沂外圍,不得不放棄臨沂的戰場態勢。果然,敵人認為我大勢已去,佔領臨沂這座空城後,更是捏造了“殲滅共軍16個旅”的戰績。而蔣介石、陳誠也開始陶醉於手下將領頻頻上報的“空前大勝”之中,下面的國軍將士們也是一片得意洋洋,判斷“華東共軍傷亡慘重,無力與國軍決戰”,麻痺驕狂心理空前。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第四招,示準備西渡黃河與劉鄧大軍會合”避戰之形“。

粟裕令地方武裝積極進逼兗州,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在黃河邊籌集渡船,以此一系列動作來迷惑敵人,造成我不得不撤出山東解放區,西進與晉冀魯豫野戰區即劉鄧大軍會合的假象。起初,坐鎮濟南的王耀武發現我軍有北上殲擊李仙洲集團的動向,一度自行命令李仙洲集團全線後退。但蔣介石和陳誠先後寫信和回電:堅持認為"共軍主力已被擊潰,有過黃河避戰企圖“,”已敗之師,無足顧慮“,嚴令王耀武”恢復先前態勢“。王只得遵令而行。

古之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曾被認為兵家示形作戰的範例。今之粟裕在萊蕪戰役所導演的“南征之形”、“決戰之形”、“敗軍之形”、”避戰之形“,其精彩程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粟裕的“四招示形”收到了奇效。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2月20日,萊蕪戰役發起。經三日激戰,共殲滅了國民黨軍一個綏靖區前進指揮部、兩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生俘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以下將領17人。

3月10日,陳毅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說:“我華東野戰軍在最近宿北、魯南,魯中三次戰役中,剛創造了一個空前大勝利,就被下一個更大的勝利打破了記錄……這證明了我軍副司令粟裕將軍的戰役指導一貫保持其常勝記錄,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萊蕪戰役:粟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步示形'變'南征'為'北戰'

(帥克品讀:堅持原創,堅持客觀,堅持公正。點擊關注,看更多精彩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