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杭州7歲哥哥帶著2歲弟弟去河邊玩,弟弟出事了!

甦醒 社會 青年時報 青年時報 2017-08-06

搶救室裡,一個兩歲的男孩,靜靜地躺著;跟著警車來的母親,在一旁已慌了神。已經過去很久了,但醫護人員仍有節律地給孩子進行按壓,想要盡力挽救這個孩子。

“患者出現自主心率了!”伴隨著這句話,大家心中不禁浮上一絲喜悅,暫停了已維持55分鐘的按壓,立即對孩子進行了評估,但發現,孩子仍無意識,無自主呼吸。

搶救人員心中仍不敢有一絲鬆懈,然而,孩子的心率維持十分鐘不到,就從90次/分,迅速下降到42次/分。於是,大家立即又對孩子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六分鐘後,心率逐步穩定下來。這時,所有的醫護人員才鬆了一口氣。

據瞭解,孩子名叫鼕鼕(化名),兩歲,父母來自江西,在城西一傢俬企上班。

今天早上,鼕鼕與7歲的哥哥在河邊玩耍,母親在家看電視。大概過了30分鐘,母親發現鼕鼕一直沒有回來,出去尋找,發現河邊有鼕鼕的鞋子和緊張的大兒子,馬上報了警。經過打撈,鼕鼕浮出了水面,由民警救起,火速送至杭州市西溪醫院。

醫護人員正在進行搶救

“孩子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一切生命體徵,全身皮膚冰涼,口鼻無異物。”醫院急診科張思泉主任立即組織醫護人員開展搶救,幸運的是,孩子還是救了回來。

張思泉介紹,我國每年約有2萬兒童溺亡,6—8月是兒童溺水高發期,其中,家屬的片刻疏忽是1-4歲兒童溺亡的根本原因,因此,父母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孩子。

那麼發現有溺水者,我們應如何施救呢?

張思泉表示,首先應對自身有一個認識,千萬不要勉強下水救人,不主張:單獨、兒童、不知水性、無經驗的目擊者直接下水救人,應大聲呼救且報警,等待救援。同時,溺水者距離較近的可用竹竿,長毛巾等讓溺水者拉住實施救援行動。

醫護人員正在進行搶救

將溺水者救出後,應立即鬆解衣物,清理口鼻異物(可用手摳出),以保持氣道通暢。如患者心跳呼吸都有:可控水,即將其置於自己屈膝的腿上,讓其頭部朝下,用力按壓其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內吸入物排出,也可將患兒俯臥在肩上,搶救著來回走動。如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予院前急救(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直到溺水者甦醒或專業急救人員趕來。尤其對於兒童不要輕易放棄復甦,即使現場復甦有效,也要及時送往醫院,予以進一步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