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鄉八景”之一

涑水橫橋淺說

2018-09-11 09:18

涑水橫橋,由於其所在地今永濟市卿頭鎮的歷史隸屬關係,曾先後被古虞鄉、猗氏、臨晉三縣分別命名為“八景”之一。一條小河流上的普通橋樑,在不同時期被三個縣列入“八景”,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應是極為罕見的。

“虞鄉八景”之一 涑水橫橋淺說

圖為修葺後的涑水橫橋

據清光緒十二年(1883)《虞鄉縣誌》,千百年來、久負盛名的“虞鄉八景”為:靈峰皓月、王官瀑布、伍湖漁舟、涑水橫橋、百梯紅葉、方山積雪、五老夕暉、石鍾曉鳴。

涑水橫橋,是指原虞鄉縣東北約50裡的卿頭鎮,古名橫橋鎮。涑水河進入運城盆地自東向西流,橋都是南北橋,到卿頭後折向南,到曾家營村拐西經永濟開張鎮石橋村,從開張村、郭家莊流入伍姓湖。

歷史上,虞鄉先後更名數十次之多。唐堯時稱畿內(都城所在地);虞舜時稱冀州,商周稱虞;春秋時屬魏,稱解樑;秦稱河東縣,漢稱解縣;到北魏始光三年(426)改安定縣,太和十一年(487)改南解縣,虞鄉始稱綏化縣。北周保定元年(561)改綏化縣為虞鄉縣。隋屬河東郡,隋大業九年(613)徙廢。故治在今永濟市虞鄉鎮西北。唐武德元年(618)別置虞鄉縣,屬蒲州,開元九年(721)屬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稱虞鄉縣。元至元三年(1266),因地震虞鄉城被夷為平地,併入臨晉縣長達464年。清雍正八年(1730)復置,屬蒲州府;民國屬河東道。1947年4月解放,民國三十六年(1947)9月卿頭劃歸解縣,1954年同解縣合併為解虞縣,1958年併入運城縣,今屬永濟市。

作為一座千年歷史文化名城,虞鄉以其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深厚、風土人情淳樸和物產豐碩充盈而稱著於世,如聞名中外的五老峰、伍姓湖、王官瀑布、“中國古橡樹”等風景名勝和司空圖、柳宗元、閻敬銘等歷史文化名人,給這片熱土增添了亮麗色彩。

位於涑水河之濱的卿頭鎮,地處中條山北麓,涑水盆地,瀕臨千年運城鹽池。

卿頭因鎮之西頭地勢低窪,最早名稱“坑頭”,後因“坑”字不佳,盛唐時更名為卿頭,並在此設鎮。宋、元、明時稱為橫橋鎮,清時恢復“卿頭”之稱。在鎮東門豎立有明洪武十六年(1383)臨晉縣縣令題寫的“橫橋古鎮”四個蒼勁大字,並用青石鐫刻,鑲嵌在雄偉高大的門額上,可惜在1956年被拆除。

橫橋鎮在元至元三年(1266)以前曾分別歸虞鄉、猗氏縣管轄,1266年—1730年歸臨晉縣管轄。清雍正八年(1730)復歸虞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9月卿頭劃歸解縣,1950年4月卿頭村劃歸虞鄉縣。1954年,解縣與虞鄉縣合併,稱解虞縣。1958年11月,解虞縣、永濟縣併入運城縣。1961年,永濟縣與運城縣分設,卿頭劃歸永濟。

古時涑水河從鎮東門外流過,河上有橋。據《卿頭村志》載,該橋創建於五代(907—979)年間。橋面由若干條石橫砌,橋下有明洪武二年(1369)石刻碑記。石橋橋面條石側面陰刻“明洪武十六年(1383)□□臨晉縣重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題記。橋東西走向,三孔,全長7.85米,寬3.52米,中孔寬2.23米,次孔寬1.62米。條石鋪砌橋面,金剛牆由條石、石碌碡壘砌。

此橋是該村及臨河兩岸村民通往蒲州府、虞鄉、解縣(解州)、安邑、猗氏、臨晉等縣的必經之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周邊茶樓酒肆,商貿繁華。時人記曰:“桃花奔流,玉欄盡鎖,遙望行人往來如踏鰲背……”明李章有《詠涑水瀠回》、清王恭先有《涑水橫橋》等詩,王恭先的《涑水橫橋》雲:“三月桃花涑水平,綠楊堤外一橋橫;玉欄盡鎖黿鱉睡,金鏡夜開蟾兔明。不見車書通萬里,也看來往老書生;如今莫問題詩手,石柱年來半已傾。”

上至五代十國、下到元明清千餘年間,一直被譽為虞鄉、猗氏、臨晉縣“八景”之一的涑水橫橋即指此橋。

後因涑水改道,橋亦傾圮,“八景”成為傳說。

1985年10月1日,涑水橫橋被永濟縣(1994年1月永濟撤縣設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涑水河是怎樣改道的呢?

水是萬物生命之源。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部與水斗爭的光輝歷史。我們的祖先擇水而居,與水為鄰,在春雨和甘霖裡笑顏,在泥濘和洪流中拼搏。從古至今,概莫例外。

位處黃土高原、臨涑水河而居的卿頭鎮,情況如何呢?

涑水河發源於絳縣橫嶺關陳村峪,長200.5公里。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注曰:“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其流域面積5548多平方公里,範圍包括運城市的絳縣、聞喜、夏縣、鹽湖、臨猗、永濟的絕大部分和平陸、萬榮的一部分。

涑水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孕育了中華早期文明。堯、舜、禹、嫘祖、張儀、關羽、李冰、王維、張說、楊玉環、“裴氏家族”、司馬光、關漢卿等歷史名人,就由她的乳汁哺育而成。涑水河屬間歇性季節河流,流域屬於乾旱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1956年—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47.6毫米,汛期佔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非汛期河道成為排汙河道。其河床上寬下窄,上陡下緩,洪水集中,是季節性水文特徵明顯的河流,挾沙量大,有史以來的防洪任務均較大。如清光緒《解州志》載,“惟是安邑以上,河寬水深,一入猗氏,河身窄淺”。在蒲州境內,“始自猗氏,歷臨晉、永濟至河地一百里,長一萬八千丈”。“涑水中尾亦多窄”(文中,安邑、猗氏、臨晉均為古縣名——筆者注)。

毗鄰鹽池的涑水河,由於在運城盆地低窪閉流,汛期暴雨造成局部洪澇災害時有發生,歷史上對鹽池威脅很大。史載:運城自1798年到1989年191年間,共發生洪災41次,平均4.6年一次。最嚴重的洪災發生於1958年7月16日,涑水河洪峰達

每秒6554立方米,淹沒聞喜、夏縣、鹽湖、臨猗、永濟5縣(市、區)225個村莊,倒塌房屋23000餘間,死亡530人。洪水衝入鹽池造成巨大損失,6.6萬噸食鹽、22萬擔芒硝產品從鹽池衝出,下游地區的鹽湖、永濟有12.5萬畝良田成為鹽鹼下溼地。

有鑑於此,歷代鹽運主管部門,千百年來無數次對其進行人工改道,其中動用數萬民夫進行較大改道就有三次。清光緒《猗氏縣誌》載:“……折而南經祁村及臨晉之南村、卿頭等村,合姚暹渠入伍姓湖。雖世代莫考,然故老相傳猶能道其疏鑑之概焉。此涑水初改之道也。至明弘治十六年(1503),巡鹽曾大有復慮害鹽,疏請西浚新道八十里,自崔家灣引而西,經祁任、智光等村,歷臨晉境,至蒲州孟明橋入河,是為涑水新道。”涑水河河道一次次偏北、偏西改道,確保了鹽池安全。

涑水河含沙量較大,臨河而居的卿頭鎮兩岸為了防洪,人們不斷加固河堤、修築堤壩,導致河床愈修愈高,成為“地上河”,再加上保護鹽池的人為因素,涑水河改道在所難免。但究竟何時改道,經向周邊村莊耄耋老者再三瞭解,並查閱大量資料,均無明確答案。有兩種說法可供參考:

其一,根據上述明弘治年間,巡鹽曾大有組織人力對河道進行整治,其新開河道繞過卿頭,從村北的猗氏縣境內約15裡流向伍姓湖,原河道廢棄已515年。

其二,根據石橋橋面條石側面陰刻“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題記推算,310年前的涑水河還在卿頭鎮流淌,其河道廢棄約在二三百年間。

涑水西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無論怎樣,涑水河改道、古河道廢棄、“虞鄉八景”之一消失,是不爭的事實。

涑水橫橋歷史悠久,建築形制保存完整,是涑水河古河道上難得的平橋。尤其是石橋下堆置石碌碡、石條,上置石條橫跨金剛牆以作橋面,金剛牆兩側施有鐵襠固定橋面石,使橋面與金剛牆合為一體,整體結構簡單實用,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石材受力以及河流流水作用力的認識。

該橋位於卿頭村涑水河段上,歷經明清兩代重修,對於研究卿頭村鎮歷史、道路交通以及涑水河古河道水文地理情況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石橋不僅是當地村民心中的“根”,更是當代新農村建設中卿頭村獨有的“個性地標”。

隨著河道廢棄、“八景”消失,那清澈見底、魚蝦嬉戲的涑水,茶樓酒肆、熱鬧繁華的場景以及人們觀光遊覽、休閒娛樂的盛況,一去而不復還。

由於年久失修,加之自然風雨侵蝕及人為破壞等因素影響,該橋橋面條石風化破損、斷裂塌落,明清兩代題記風化剝蝕嚴重,西邊金剛牆石碌碡丟失,金剛牆兩端鐵襠丟失,望柱欄板不存,橋面、橋底垃圾堆積、覆土掩埋等。村民對此呼聲強烈。永濟市委書記徐志英專門批示當地文物部門,要求對橫橋以保護為主,加強管理,突出其歷史文化價值,讓歷史文物“說話”,成為當地回顧歷史、傳承傳統文化的標誌,成為鄉村文化集中展演的平臺。

為此,在上級文物部門支持下,永濟市文物局委託運城市文物技術服務中心對涑水橫橋進行詳細勘察測繪,完成其性質特徵、保存現狀、殘損現狀及成因評定分析,以此為依據制訂修繕設計方案。通過考古勘探手段,確認該段河床寬度僅為12米

經過幾個月修建,涑水橫橋基本恢復原貌:東西走向,三孔,全長7.85米,寬3.52米,中孔寬2.23米,次孔寬1.62米。條石鋪砌橋面,三道掏當橋面均由8條寬窄不等花崗岩條石橫置於金剛牆上。橋面下由料石、石碌碡壘砌金剛牆,金剛牆高約2.7米,厚約0.6米。兩邊金剛牆為三層石碌碡壘砌,其上端平置有一層料石上承橋面。分水金剛牆則為兩層石碌碡壘砌後,其上置三層料石上承橋面。金剛牆鳳凰臺上均鑿有卯口,以設實心鐵襠固定橋面石。同時劃定保護範圍,豎立保護標誌、警示牌、簡介牌等,設立了圍護欄杆,責成專人負責。

我們相信,傳統文物建築遺存,是加強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對古老村落文化理解的具象表達,是鄉民自覺或無意識尋找的一種價值歸屬與心理認同。保護好的文物遺存,可以成為當地群眾社會生活的中心,對人們價值觀念與社會互動結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本村落特有的“故事”文化元素特徵。

責編:楊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