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哈思勝景

看慣了繁華都市,聽慣了市井喧鬧,你是否有意踏上山脈綠洲,讓至靜至寧的大自然滌盪你的心靈?地處我縣北部的哈思山綠洲,群峰疊嶂、綠意盎然,只需駐足片刻便足以讓你傾醉傾痴、了卻無數煩惱。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哈思山位於我縣東北石門鄉黃河東岸,距離白銀市140公里,距縣城85公里,是集自然保護區與文物旅遊於一體的省級森林公園。“哈思”二字來自蒙古語,是美玉的意思。走近哈思山,抬眼眺望,峰巒逶迤,蜿蜒起伏,猶如一道天然屏障,自西北向東南綿延數十公里,橫峙黃河南岸,高聳北國大地,挺拔俊秀,雄偉神奇。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哈思山屬祁連山東段餘脈,也是縣境內最長的山脈,主峰大峁槐山或稱雪山,海拔3017米,為縣域內最高峰。在其支脈松山、太和山、雪山等山峰上,履蓋著大面積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樹參天,蒼松翠柏,林木蔥蘢,為乾旱荒蕪的黃土高原憑添一方綠洲,不僅是當地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遺存,而且成為一方稀有的自然景觀。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據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記載:“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黃河,南接分水嶺,峰巒層列,巖壑橫峙,松柏叢茂,鳥獸蕃庶,積雪冬夏不消,遙望晴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也。”這便是被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雪嶺堆銀”。由於數百年來的氣候變化和環境變遷,現在夏秋季節,人們已經看不到它銀光閃爍的奇異景觀。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哈思山是神奇的,在經歷了千萬年植被退化、森林毀滅的無數劫難後,它終於戰勝了一切殘酷和惡劣,用堅強的身軀守住了一片綠色,呵護著一方沃土。關於森林植被退化的原因,當地民間傳說在北宋時期,宋軍與夏人在此交鋒,宋軍將領孟良和焦贊以“火葫蘆”互相戲謔,孟良放火燒山,焦贊束手無策,大火一發而不可收拾,終於造成森林被毀的結局。當地至今保存有多處疑為古戰場的遺蹟,傳說是穆桂英的點將臺、馬蹄印等,這些有關楊家將的傳奇歷史故事,或許不能足以為憑,但卻給哈思山增添了諸多神祕的色彩。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遙望哈思山,那墨綠的密林彷彿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點綴在雄渾的黃土高原之巔,讓人留連,哈思山森林涵養著豐富的地下水,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使周圍的荒野戈壁變為沃壤良田,這裡出產有哈思梨、香水梨、大棗等享譽遐邇的地方名優特色產品。哈思梨果質細膩,香脆甜潤,切面隔夜色澤不變,鮮嫩如初。石門大棗肉質厚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為滋補養生之佳品。大廟香水梨果汁鮮美,具有生津潤肺的藥療效果,這些地方產品昔日曾作為必不可少的敬上貢品,被大量送往京城。如今,這裡的大棗、香水梨等已作為特色林果業產品,大力培育發展,已經在市場上開拓出一席之地。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當人們望著那殘存的綠蔭,就會不禁自問:這是上蒼多情的饋贈呢,還是冷峻的自然界給後人留下的警示?哈思山作為我省面積較大的水源涵養林,已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加之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落實,這片綠色必將得到有效保護,並不斷拓展延伸。在漫長的歲月裡,哈思山親歷了絲綢古道往昔的繁華與興盛,也見證了後來的蕭條和衰落。靖遠為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處於十分重要的交通位置,著名的絲綢之路從寧夏進入靖遠境內,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下的北卜、小口子兩處古渡口過黃河,通往河西走廊,絡繹不絕的商旅使團來來往往,伴隨著悠揚的駝鈴聲從哈思山中穿行。1988年,在哈思山南麓的北灘鄉境內,出土了一隻屬於東羅馬時代的西方刻銘銀盤,引起了文博界的關注,被視為“絲路遺寶”。這一珍貴文物的發現,便是古代中外商貿往來與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白銀靖遠古八景之一:哈思山

哈思山之美也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涉足,留下許多不朽的名篇佳作。明朝都御史張佳巡視哈思堡時曾題詩紀勝道:“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聲起城樓。”

來源:靖遠電視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