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自仁宗朝起,西夏擾邊,北遼增幣,“三冗”經費拖累國家財政。嘉佑三年,王安石創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了改革變法的思想,他認為國家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和“治財無其道”,只有實行變法,選拔新式人才,依靠國家主導經濟的政策,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後,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蘇軾認為王安石與商鞅、桑弘羊一樣,本質上就是主張與民爭利的“言利之臣”,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結人心”、“厚風俗”和“存紀綱”,強調清淨、不去折騰,《鹽鐵論》裡黃老儒法之爭在蘇軾與王安石之間若隱若現。

"

北宋自仁宗朝起,西夏擾邊,北遼增幣,“三冗”經費拖累國家財政。嘉佑三年,王安石創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了改革變法的思想,他認為國家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和“治財無其道”,只有實行變法,選拔新式人才,依靠國家主導經濟的政策,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後,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蘇軾認為王安石與商鞅、桑弘羊一樣,本質上就是主張與民爭利的“言利之臣”,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結人心”、“厚風俗”和“存紀綱”,強調清淨、不去折騰,《鹽鐵論》裡黃老儒法之爭在蘇軾與王安石之間若隱若現。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1037—1101)在《上皇帝書》中闡述自己的政治學思想

兩種治國的邏輯

封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型、個體戶的生產特點,因而孔門理財和黃老的“無為而治”很適應這種經濟基礎。只要朝廷清心寡慾、清淨無為,百姓就可以通過耕種提供源源不斷的賦稅,保持財政平衡;如果朝廷厚斂於民,好大喜功,百姓就會陷入貧困,最終導致財政危機。此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西漢的歷史檢驗了這個經濟規律。

《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免除田稅,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減刑罰,鼓勵生產。國家清淨無事,開創文景之治,積累了一定的國力。到武帝時,意欲南平百越、北擊匈奴、連通西域,他放棄韜光養晦的政策,實行對外擴張,軍士戰馬耗盡、兵甲轉運枯竭。為了應對鉅額財政赤字,武帝重用桑弘羊,“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官與民爭利,賤買而貴賣。導致商賈不行,盜賊滋熾。朝廷又實施買爵贖罪的政策,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腐敗盛行等諸多問題。於是武帝大興吏治之風,歷任丞相竇嬰、公孫賀、劉屈犛等皆不得好死。董仲舒生前就曾告誡武帝“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奈何不聽。

最終,在“漢武盛世”的華麗外表背後,卻付出了“海內虛耗”、“天下戶口減半”的沉重代價。武帝末年,頗悔征伐之事,明白藏富於民才是治國的根本,所以他封丞相為“富民候”。下罪己詔說:“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末期又重啟孔門黃老之術,重歸清淨。

武帝末期的無為政策與之前的有為不同,在《鹽鐵論·本議》中,傾向於末期無為的是“賢良文學”是儒、道,傾向前期無為的就是“大夫”,是法家。前者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不要與民爭利,對於發展的問題,要立足長遠、修道德而厚風俗,逐漸去解決。治國貴在百姓安定,貴在得人心;後者則認為國用不足在於理財不當,朝廷應主導經濟,立平淮、行均輸,積極進取,開疆擴土,以便實現富國強兵。

蘇軾與王安石的根本分歧,正在於此。

"

北宋自仁宗朝起,西夏擾邊,北遼增幣,“三冗”經費拖累國家財政。嘉佑三年,王安石創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了改革變法的思想,他認為國家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和“治財無其道”,只有實行變法,選拔新式人才,依靠國家主導經濟的政策,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後,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蘇軾認為王安石與商鞅、桑弘羊一樣,本質上就是主張與民爭利的“言利之臣”,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結人心”、“厚風俗”和“存紀綱”,強調清淨、不去折騰,《鹽鐵論》裡黃老儒法之爭在蘇軾與王安石之間若隱若現。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1037—1101)在《上皇帝書》中闡述自己的政治學思想

兩種治國的邏輯

封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型、個體戶的生產特點,因而孔門理財和黃老的“無為而治”很適應這種經濟基礎。只要朝廷清心寡慾、清淨無為,百姓就可以通過耕種提供源源不斷的賦稅,保持財政平衡;如果朝廷厚斂於民,好大喜功,百姓就會陷入貧困,最終導致財政危機。此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西漢的歷史檢驗了這個經濟規律。

《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免除田稅,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減刑罰,鼓勵生產。國家清淨無事,開創文景之治,積累了一定的國力。到武帝時,意欲南平百越、北擊匈奴、連通西域,他放棄韜光養晦的政策,實行對外擴張,軍士戰馬耗盡、兵甲轉運枯竭。為了應對鉅額財政赤字,武帝重用桑弘羊,“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官與民爭利,賤買而貴賣。導致商賈不行,盜賊滋熾。朝廷又實施買爵贖罪的政策,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腐敗盛行等諸多問題。於是武帝大興吏治之風,歷任丞相竇嬰、公孫賀、劉屈犛等皆不得好死。董仲舒生前就曾告誡武帝“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奈何不聽。

最終,在“漢武盛世”的華麗外表背後,卻付出了“海內虛耗”、“天下戶口減半”的沉重代價。武帝末年,頗悔征伐之事,明白藏富於民才是治國的根本,所以他封丞相為“富民候”。下罪己詔說:“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末期又重啟孔門黃老之術,重歸清淨。

武帝末期的無為政策與之前的有為不同,在《鹽鐵論·本議》中,傾向於末期無為的是“賢良文學”是儒、道,傾向前期無為的就是“大夫”,是法家。前者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不要與民爭利,對於發展的問題,要立足長遠、修道德而厚風俗,逐漸去解決。治國貴在百姓安定,貴在得人心;後者則認為國用不足在於理財不當,朝廷應主導經濟,立平淮、行均輸,積極進取,開疆擴土,以便實現富國強兵。

蘇軾與王安石的根本分歧,正在於此。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漢武帝從背離黃老到最終迴歸

以其富國強兵,不如厚結人心

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夠保障豐衣足食、安定無事的國家,就是在行“王道”,這與國家的大小無關,因此孟子說小國也能行“王道”;“大夫”則不同,他們追求的是財用充足、開疆拓土和威加四夷,以便自己能名垂竹帛。因此只有行“霸道”的大國才能滿足他們的抱負,他們理想中的國家首先要“富強”,其次才考慮百姓的“安定”。

蘇軾在《上皇帝書》中指出,皇帝與“大夫”們不一樣,“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則是“人心”。富國強兵能給“大夫”們帶來功名,卻也會使皇帝喪失人心。以其去爭論變法的對錯,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棄,行之必遺後患。此所謂:

“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眾心之向背。”

宋襄公講仁義,卻因不得人心而亡;田常雖不義,得眾力而不敗。變法到底對不對,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變法之後人心的向背如何。王莽的改制有許多內容是利好於民的,結果卻被人憎恨,最終亡國;商鞅在變法的初期,曾說“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可是直到他敗亡,秦國人都沒有原諒他。惠王為了止息毀謗,轉移矛盾,才讓商鞅來做替罪羊,這是言利之臣不得人心的悲劇。秦國一直崇尚富國強兵,卻不懂得厚結人心。所以上黨之民寧肯入趙也不入秦,魯仲連恥於尊秦王為帝,想要逃亡海上。秦國雖然以暴力彈壓天下,結果三十餘年後百姓就揭竿而起,究其原因,不得人心而已。

蘇軾指出,宋神宗實行變法,擾民太甚。變法壞常平而言青苗,虧商稅而取均輸,官府在經濟領域無孔不入,與民爭利,弄得舉國折騰,百姓不悅,民心盡失。他說:

“臣傾在陝西,見刺義勇提舉諸縣,臣嘗親行,愁怨之民,哭聲振野。”

這說明新法的各種形式主義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侵害了百姓的利益。如果繼續實行下去,即使能有限的緩解財政困難,代價卻是民心盡失,可謂捨本趨末。此外,自變法施行起來,朝中老成的賢臣盡去,執政的是六七個急功近利的年輕官員。他們之間互相敵視、拉幫結派,打擊舊黨,開了黨爭的先例,實在後患無窮。

"

北宋自仁宗朝起,西夏擾邊,北遼增幣,“三冗”經費拖累國家財政。嘉佑三年,王安石創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了改革變法的思想,他認為國家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和“治財無其道”,只有實行變法,選拔新式人才,依靠國家主導經濟的政策,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後,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蘇軾認為王安石與商鞅、桑弘羊一樣,本質上就是主張與民爭利的“言利之臣”,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結人心”、“厚風俗”和“存紀綱”,強調清淨、不去折騰,《鹽鐵論》裡黃老儒法之爭在蘇軾與王安石之間若隱若現。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1037—1101)在《上皇帝書》中闡述自己的政治學思想

兩種治國的邏輯

封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型、個體戶的生產特點,因而孔門理財和黃老的“無為而治”很適應這種經濟基礎。只要朝廷清心寡慾、清淨無為,百姓就可以通過耕種提供源源不斷的賦稅,保持財政平衡;如果朝廷厚斂於民,好大喜功,百姓就會陷入貧困,最終導致財政危機。此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西漢的歷史檢驗了這個經濟規律。

《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免除田稅,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減刑罰,鼓勵生產。國家清淨無事,開創文景之治,積累了一定的國力。到武帝時,意欲南平百越、北擊匈奴、連通西域,他放棄韜光養晦的政策,實行對外擴張,軍士戰馬耗盡、兵甲轉運枯竭。為了應對鉅額財政赤字,武帝重用桑弘羊,“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官與民爭利,賤買而貴賣。導致商賈不行,盜賊滋熾。朝廷又實施買爵贖罪的政策,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腐敗盛行等諸多問題。於是武帝大興吏治之風,歷任丞相竇嬰、公孫賀、劉屈犛等皆不得好死。董仲舒生前就曾告誡武帝“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奈何不聽。

最終,在“漢武盛世”的華麗外表背後,卻付出了“海內虛耗”、“天下戶口減半”的沉重代價。武帝末年,頗悔征伐之事,明白藏富於民才是治國的根本,所以他封丞相為“富民候”。下罪己詔說:“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末期又重啟孔門黃老之術,重歸清淨。

武帝末期的無為政策與之前的有為不同,在《鹽鐵論·本議》中,傾向於末期無為的是“賢良文學”是儒、道,傾向前期無為的就是“大夫”,是法家。前者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不要與民爭利,對於發展的問題,要立足長遠、修道德而厚風俗,逐漸去解決。治國貴在百姓安定,貴在得人心;後者則認為國用不足在於理財不當,朝廷應主導經濟,立平淮、行均輸,積極進取,開疆擴土,以便實現富國強兵。

蘇軾與王安石的根本分歧,正在於此。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漢武帝從背離黃老到最終迴歸

以其富國強兵,不如厚結人心

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夠保障豐衣足食、安定無事的國家,就是在行“王道”,這與國家的大小無關,因此孟子說小國也能行“王道”;“大夫”則不同,他們追求的是財用充足、開疆拓土和威加四夷,以便自己能名垂竹帛。因此只有行“霸道”的大國才能滿足他們的抱負,他們理想中的國家首先要“富強”,其次才考慮百姓的“安定”。

蘇軾在《上皇帝書》中指出,皇帝與“大夫”們不一樣,“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則是“人心”。富國強兵能給“大夫”們帶來功名,卻也會使皇帝喪失人心。以其去爭論變法的對錯,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棄,行之必遺後患。此所謂:

“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眾心之向背。”

宋襄公講仁義,卻因不得人心而亡;田常雖不義,得眾力而不敗。變法到底對不對,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變法之後人心的向背如何。王莽的改制有許多內容是利好於民的,結果卻被人憎恨,最終亡國;商鞅在變法的初期,曾說“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可是直到他敗亡,秦國人都沒有原諒他。惠王為了止息毀謗,轉移矛盾,才讓商鞅來做替罪羊,這是言利之臣不得人心的悲劇。秦國一直崇尚富國強兵,卻不懂得厚結人心。所以上黨之民寧肯入趙也不入秦,魯仲連恥於尊秦王為帝,想要逃亡海上。秦國雖然以暴力彈壓天下,結果三十餘年後百姓就揭竿而起,究其原因,不得人心而已。

蘇軾指出,宋神宗實行變法,擾民太甚。變法壞常平而言青苗,虧商稅而取均輸,官府在經濟領域無孔不入,與民爭利,弄得舉國折騰,百姓不悅,民心盡失。他說:

“臣傾在陝西,見刺義勇提舉諸縣,臣嘗親行,愁怨之民,哭聲振野。”

這說明新法的各種形式主義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侵害了百姓的利益。如果繼續實行下去,即使能有限的緩解財政困難,代價卻是民心盡失,可謂捨本趨末。此外,自變法施行起來,朝中老成的賢臣盡去,執政的是六七個急功近利的年輕官員。他們之間互相敵視、拉幫結派,打擊舊黨,開了黨爭的先例,實在後患無窮。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宋神宗支持新法

“國之長短在風俗”

蘇軾認為國祚的長短在於風俗,而不是富強。風俗就是國家的元氣,就如身體一樣,只有清淨無為,按時起居,導引關節,吐故納新,才能保持健康。變法則是一劑猛藥,雖然能緩解一時之痛,卻遺患無窮。

歷史也檢驗了這個道理,齊桓公、秦穆公稱霸過後,兩國便陷入長久的萎靡不振;吳王破楚平越,會諸侯於黃池,循即滅亡;秦皇、晉武、隋文一統天下,卻兩代而國亂。這說明霸者未必久,國強反倒會加速了滅亡,這是因為“無敵國外患”的緣故。

財政困難未必會導致國破家亡,風俗毀敗,則必將積重難返。漢武帝行亡國之政卻未受亡國之禍,因為風俗尚在,昭宣時期又修補了過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皆是變易舊俗,自傷元氣,趙國和北魏雖然短暫崛起,卻都因迷失自我,難振雄風,最終滅亡。

蘇軾明白,宋神宗支持變法的目的是想要有所作為,渴望平定西夏、剿滅遼國,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蘇軾說:

“臣願陛下務崇道德而厚風俗,不願陛下急於有功而貪富強。使陛下富如隋,強如秦,西取靈武,北取燕、薊,謂之有功可也,而國之長短則不在此。夫國之長短,如人之壽夭,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

變法之後,朝廷確實取得了熙河開邊的功績,宋徽宗時甚至還收復青唐、北取幽雲,版圖擴大到空前。可是北宋卻像前代霸主一樣,無法阻擋亡國的迅速到來。這是因為功業跟國祚並無必然聯繫,在金兵南下之前,北宋內部早已因變法而風俗朽敗,彼時朝廷奸臣當道、黨爭不斷、起義不休,往日的安定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

蘇軾認為變法就是一劑猛藥,神宗應當目光長遠,不能操之過急。寧肯清貧而長壽,也不可富貴而夭亡。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究: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

北宋自仁宗朝起,西夏擾邊,北遼增幣,“三冗”經費拖累國家財政。嘉佑三年,王安石創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了改革變法的思想,他認為國家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和“治財無其道”,只有實行變法,選拔新式人才,依靠國家主導經濟的政策,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後,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蘇軾認為王安石與商鞅、桑弘羊一樣,本質上就是主張與民爭利的“言利之臣”,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結人心”、“厚風俗”和“存紀綱”,強調清淨、不去折騰,《鹽鐵論》裡黃老儒法之爭在蘇軾與王安石之間若隱若現。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1037—1101)在《上皇帝書》中闡述自己的政治學思想

兩種治國的邏輯

封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型、個體戶的生產特點,因而孔門理財和黃老的“無為而治”很適應這種經濟基礎。只要朝廷清心寡慾、清淨無為,百姓就可以通過耕種提供源源不斷的賦稅,保持財政平衡;如果朝廷厚斂於民,好大喜功,百姓就會陷入貧困,最終導致財政危機。此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西漢的歷史檢驗了這個經濟規律。

《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免除田稅,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減刑罰,鼓勵生產。國家清淨無事,開創文景之治,積累了一定的國力。到武帝時,意欲南平百越、北擊匈奴、連通西域,他放棄韜光養晦的政策,實行對外擴張,軍士戰馬耗盡、兵甲轉運枯竭。為了應對鉅額財政赤字,武帝重用桑弘羊,“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官與民爭利,賤買而貴賣。導致商賈不行,盜賊滋熾。朝廷又實施買爵贖罪的政策,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腐敗盛行等諸多問題。於是武帝大興吏治之風,歷任丞相竇嬰、公孫賀、劉屈犛等皆不得好死。董仲舒生前就曾告誡武帝“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奈何不聽。

最終,在“漢武盛世”的華麗外表背後,卻付出了“海內虛耗”、“天下戶口減半”的沉重代價。武帝末年,頗悔征伐之事,明白藏富於民才是治國的根本,所以他封丞相為“富民候”。下罪己詔說:“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末期又重啟孔門黃老之術,重歸清淨。

武帝末期的無為政策與之前的有為不同,在《鹽鐵論·本議》中,傾向於末期無為的是“賢良文學”是儒、道,傾向前期無為的就是“大夫”,是法家。前者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不要與民爭利,對於發展的問題,要立足長遠、修道德而厚風俗,逐漸去解決。治國貴在百姓安定,貴在得人心;後者則認為國用不足在於理財不當,朝廷應主導經濟,立平淮、行均輸,積極進取,開疆擴土,以便實現富國強兵。

蘇軾與王安石的根本分歧,正在於此。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漢武帝從背離黃老到最終迴歸

以其富國強兵,不如厚結人心

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夠保障豐衣足食、安定無事的國家,就是在行“王道”,這與國家的大小無關,因此孟子說小國也能行“王道”;“大夫”則不同,他們追求的是財用充足、開疆拓土和威加四夷,以便自己能名垂竹帛。因此只有行“霸道”的大國才能滿足他們的抱負,他們理想中的國家首先要“富強”,其次才考慮百姓的“安定”。

蘇軾在《上皇帝書》中指出,皇帝與“大夫”們不一樣,“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則是“人心”。富國強兵能給“大夫”們帶來功名,卻也會使皇帝喪失人心。以其去爭論變法的對錯,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棄,行之必遺後患。此所謂:

“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眾心之向背。”

宋襄公講仁義,卻因不得人心而亡;田常雖不義,得眾力而不敗。變法到底對不對,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變法之後人心的向背如何。王莽的改制有許多內容是利好於民的,結果卻被人憎恨,最終亡國;商鞅在變法的初期,曾說“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可是直到他敗亡,秦國人都沒有原諒他。惠王為了止息毀謗,轉移矛盾,才讓商鞅來做替罪羊,這是言利之臣不得人心的悲劇。秦國一直崇尚富國強兵,卻不懂得厚結人心。所以上黨之民寧肯入趙也不入秦,魯仲連恥於尊秦王為帝,想要逃亡海上。秦國雖然以暴力彈壓天下,結果三十餘年後百姓就揭竿而起,究其原因,不得人心而已。

蘇軾指出,宋神宗實行變法,擾民太甚。變法壞常平而言青苗,虧商稅而取均輸,官府在經濟領域無孔不入,與民爭利,弄得舉國折騰,百姓不悅,民心盡失。他說:

“臣傾在陝西,見刺義勇提舉諸縣,臣嘗親行,愁怨之民,哭聲振野。”

這說明新法的各種形式主義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侵害了百姓的利益。如果繼續實行下去,即使能有限的緩解財政困難,代價卻是民心盡失,可謂捨本趨末。此外,自變法施行起來,朝中老成的賢臣盡去,執政的是六七個急功近利的年輕官員。他們之間互相敵視、拉幫結派,打擊舊黨,開了黨爭的先例,實在後患無窮。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宋神宗支持新法

“國之長短在風俗”

蘇軾認為國祚的長短在於風俗,而不是富強。風俗就是國家的元氣,就如身體一樣,只有清淨無為,按時起居,導引關節,吐故納新,才能保持健康。變法則是一劑猛藥,雖然能緩解一時之痛,卻遺患無窮。

歷史也檢驗了這個道理,齊桓公、秦穆公稱霸過後,兩國便陷入長久的萎靡不振;吳王破楚平越,會諸侯於黃池,循即滅亡;秦皇、晉武、隋文一統天下,卻兩代而國亂。這說明霸者未必久,國強反倒會加速了滅亡,這是因為“無敵國外患”的緣故。

財政困難未必會導致國破家亡,風俗毀敗,則必將積重難返。漢武帝行亡國之政卻未受亡國之禍,因為風俗尚在,昭宣時期又修補了過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皆是變易舊俗,自傷元氣,趙國和北魏雖然短暫崛起,卻都因迷失自我,難振雄風,最終滅亡。

蘇軾明白,宋神宗支持變法的目的是想要有所作為,渴望平定西夏、剿滅遼國,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蘇軾說:

“臣願陛下務崇道德而厚風俗,不願陛下急於有功而貪富強。使陛下富如隋,強如秦,西取靈武,北取燕、薊,謂之有功可也,而國之長短則不在此。夫國之長短,如人之壽夭,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

變法之後,朝廷確實取得了熙河開邊的功績,宋徽宗時甚至還收復青唐、北取幽雲,版圖擴大到空前。可是北宋卻像前代霸主一樣,無法阻擋亡國的迅速到來。這是因為功業跟國祚並無必然聯繫,在金兵南下之前,北宋內部早已因變法而風俗朽敗,彼時朝廷奸臣當道、黨爭不斷、起義不休,往日的安定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

蘇軾認為變法就是一劑猛藥,神宗應當目光長遠,不能操之過急。寧肯清貧而長壽,也不可富貴而夭亡。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究: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的治國理念受老子的“清淨無為”影響

朝廷清淨無為,不瞎折騰,百姓就自然能夠生產富足。而百姓富足了,財政也才得到充足。朝廷不好大喜功、不與民爭利、不謀求爭霸,民風也就會變得淳樸,風俗得以教化萬民,推動國家進步。老子說這就是“善行無轍跡”,蘇軾則稱為“智者所圖,貴於無跡”。他認為文景之治使國家富足,史書上卻少有記載,這是因為當時大家都過得很安定,無事可書;房玄齡與杜如晦善於治國,可是史家對他們的治國方式也少著筆墨,因為他們“無為”,所以也無字可記。

王安石的變法卻捨棄了這種清淨簡政的作風,整日發一堆命令,紙上空文雖多,最終落地的卻極少。而且常常朝令夕改,不過是折騰自己而已。故蘇軾主張:

“以簡易為法,以清淨為心,使奸無所緣,而民德歸厚。”

治理國家要重視公議

宋朝設有臺諫,用以提供不同意見,廣納聖聽。臺諫之官未必皆賢,他們的意見也未必都對,之所以允許臺諫陳述不同意見且不追求後果,目的是為了避免獨斷。獨斷之害,古人早已知曉。

《韓非子》說惠施與張儀爭論討伐齊楚兩國是否有益,群臣都附和張儀。魏王對惠施說:“先生毋言矣。攻齊、荊之事果利矣,一國盡以為然。”惠施則反駁說,如果舉國意見統一,認為攻打齊、楚有利益,而現實確實是有利益,那麼全國的聰明人怎麼會這麼多?如果攻打確實沒有利益,難道一國之人盡是蠢豬?正常情況下應是“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現在大家一致的都說“可”,這說明大王被人矇蔽了。

蘇軾認為,自從宋英宗濮議之爭後,臺諫就已經失去“公議”的意義了,從那以後,流行的是“稱親之議”。凡是不同意見的,都被鉗制、被忽略;只有那些阿諛、附和、順耳的觀點才能傳到皇帝的耳朵裡。這樣,從宋太祖開始建立的臺諫綱紀也就被敗壞,皇帝再也聽不到公議,不瞭解民情,不知道人心向背,這又談何厚結人心呢?

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間雖然會因不同意見而爭得面紅耳赤,但大家都是為集體著想,為著國家利益;小人則隨聲附和,看似意見統一,實則各懷鬼胎。打壓不同意見,結果只會助長小人的“同而不和”。

"

北宋自仁宗朝起,西夏擾邊,北遼增幣,“三冗”經費拖累國家財政。嘉佑三年,王安石創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了改革變法的思想,他認為國家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和“治財無其道”,只有實行變法,選拔新式人才,依靠國家主導經濟的政策,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後,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蘇軾認為王安石與商鞅、桑弘羊一樣,本質上就是主張與民爭利的“言利之臣”,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結人心”、“厚風俗”和“存紀綱”,強調清淨、不去折騰,《鹽鐵論》裡黃老儒法之爭在蘇軾與王安石之間若隱若現。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1037—1101)在《上皇帝書》中闡述自己的政治學思想

兩種治國的邏輯

封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型、個體戶的生產特點,因而孔門理財和黃老的“無為而治”很適應這種經濟基礎。只要朝廷清心寡慾、清淨無為,百姓就可以通過耕種提供源源不斷的賦稅,保持財政平衡;如果朝廷厚斂於民,好大喜功,百姓就會陷入貧困,最終導致財政危機。此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西漢的歷史檢驗了這個經濟規律。

《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免除田稅,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減刑罰,鼓勵生產。國家清淨無事,開創文景之治,積累了一定的國力。到武帝時,意欲南平百越、北擊匈奴、連通西域,他放棄韜光養晦的政策,實行對外擴張,軍士戰馬耗盡、兵甲轉運枯竭。為了應對鉅額財政赤字,武帝重用桑弘羊,“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官與民爭利,賤買而貴賣。導致商賈不行,盜賊滋熾。朝廷又實施買爵贖罪的政策,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腐敗盛行等諸多問題。於是武帝大興吏治之風,歷任丞相竇嬰、公孫賀、劉屈犛等皆不得好死。董仲舒生前就曾告誡武帝“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奈何不聽。

最終,在“漢武盛世”的華麗外表背後,卻付出了“海內虛耗”、“天下戶口減半”的沉重代價。武帝末年,頗悔征伐之事,明白藏富於民才是治國的根本,所以他封丞相為“富民候”。下罪己詔說:“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末期又重啟孔門黃老之術,重歸清淨。

武帝末期的無為政策與之前的有為不同,在《鹽鐵論·本議》中,傾向於末期無為的是“賢良文學”是儒、道,傾向前期無為的就是“大夫”,是法家。前者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不要與民爭利,對於發展的問題,要立足長遠、修道德而厚風俗,逐漸去解決。治國貴在百姓安定,貴在得人心;後者則認為國用不足在於理財不當,朝廷應主導經濟,立平淮、行均輸,積極進取,開疆擴土,以便實現富國強兵。

蘇軾與王安石的根本分歧,正在於此。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漢武帝從背離黃老到最終迴歸

以其富國強兵,不如厚結人心

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夠保障豐衣足食、安定無事的國家,就是在行“王道”,這與國家的大小無關,因此孟子說小國也能行“王道”;“大夫”則不同,他們追求的是財用充足、開疆拓土和威加四夷,以便自己能名垂竹帛。因此只有行“霸道”的大國才能滿足他們的抱負,他們理想中的國家首先要“富強”,其次才考慮百姓的“安定”。

蘇軾在《上皇帝書》中指出,皇帝與“大夫”們不一樣,“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則是“人心”。富國強兵能給“大夫”們帶來功名,卻也會使皇帝喪失人心。以其去爭論變法的對錯,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棄,行之必遺後患。此所謂:

“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眾心之向背。”

宋襄公講仁義,卻因不得人心而亡;田常雖不義,得眾力而不敗。變法到底對不對,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變法之後人心的向背如何。王莽的改制有許多內容是利好於民的,結果卻被人憎恨,最終亡國;商鞅在變法的初期,曾說“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可是直到他敗亡,秦國人都沒有原諒他。惠王為了止息毀謗,轉移矛盾,才讓商鞅來做替罪羊,這是言利之臣不得人心的悲劇。秦國一直崇尚富國強兵,卻不懂得厚結人心。所以上黨之民寧肯入趙也不入秦,魯仲連恥於尊秦王為帝,想要逃亡海上。秦國雖然以暴力彈壓天下,結果三十餘年後百姓就揭竿而起,究其原因,不得人心而已。

蘇軾指出,宋神宗實行變法,擾民太甚。變法壞常平而言青苗,虧商稅而取均輸,官府在經濟領域無孔不入,與民爭利,弄得舉國折騰,百姓不悅,民心盡失。他說:

“臣傾在陝西,見刺義勇提舉諸縣,臣嘗親行,愁怨之民,哭聲振野。”

這說明新法的各種形式主義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侵害了百姓的利益。如果繼續實行下去,即使能有限的緩解財政困難,代價卻是民心盡失,可謂捨本趨末。此外,自變法施行起來,朝中老成的賢臣盡去,執政的是六七個急功近利的年輕官員。他們之間互相敵視、拉幫結派,打擊舊黨,開了黨爭的先例,實在後患無窮。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宋神宗支持新法

“國之長短在風俗”

蘇軾認為國祚的長短在於風俗,而不是富強。風俗就是國家的元氣,就如身體一樣,只有清淨無為,按時起居,導引關節,吐故納新,才能保持健康。變法則是一劑猛藥,雖然能緩解一時之痛,卻遺患無窮。

歷史也檢驗了這個道理,齊桓公、秦穆公稱霸過後,兩國便陷入長久的萎靡不振;吳王破楚平越,會諸侯於黃池,循即滅亡;秦皇、晉武、隋文一統天下,卻兩代而國亂。這說明霸者未必久,國強反倒會加速了滅亡,這是因為“無敵國外患”的緣故。

財政困難未必會導致國破家亡,風俗毀敗,則必將積重難返。漢武帝行亡國之政卻未受亡國之禍,因為風俗尚在,昭宣時期又修補了過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皆是變易舊俗,自傷元氣,趙國和北魏雖然短暫崛起,卻都因迷失自我,難振雄風,最終滅亡。

蘇軾明白,宋神宗支持變法的目的是想要有所作為,渴望平定西夏、剿滅遼國,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蘇軾說:

“臣願陛下務崇道德而厚風俗,不願陛下急於有功而貪富強。使陛下富如隋,強如秦,西取靈武,北取燕、薊,謂之有功可也,而國之長短則不在此。夫國之長短,如人之壽夭,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

變法之後,朝廷確實取得了熙河開邊的功績,宋徽宗時甚至還收復青唐、北取幽雲,版圖擴大到空前。可是北宋卻像前代霸主一樣,無法阻擋亡國的迅速到來。這是因為功業跟國祚並無必然聯繫,在金兵南下之前,北宋內部早已因變法而風俗朽敗,彼時朝廷奸臣當道、黨爭不斷、起義不休,往日的安定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

蘇軾認為變法就是一劑猛藥,神宗應當目光長遠,不能操之過急。寧肯清貧而長壽,也不可富貴而夭亡。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究: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蘇軾的治國理念受老子的“清淨無為”影響

朝廷清淨無為,不瞎折騰,百姓就自然能夠生產富足。而百姓富足了,財政也才得到充足。朝廷不好大喜功、不與民爭利、不謀求爭霸,民風也就會變得淳樸,風俗得以教化萬民,推動國家進步。老子說這就是“善行無轍跡”,蘇軾則稱為“智者所圖,貴於無跡”。他認為文景之治使國家富足,史書上卻少有記載,這是因為當時大家都過得很安定,無事可書;房玄齡與杜如晦善於治國,可是史家對他們的治國方式也少著筆墨,因為他們“無為”,所以也無字可記。

王安石的變法卻捨棄了這種清淨簡政的作風,整日發一堆命令,紙上空文雖多,最終落地的卻極少。而且常常朝令夕改,不過是折騰自己而已。故蘇軾主張:

“以簡易為法,以清淨為心,使奸無所緣,而民德歸厚。”

治理國家要重視公議

宋朝設有臺諫,用以提供不同意見,廣納聖聽。臺諫之官未必皆賢,他們的意見也未必都對,之所以允許臺諫陳述不同意見且不追求後果,目的是為了避免獨斷。獨斷之害,古人早已知曉。

《韓非子》說惠施與張儀爭論討伐齊楚兩國是否有益,群臣都附和張儀。魏王對惠施說:“先生毋言矣。攻齊、荊之事果利矣,一國盡以為然。”惠施則反駁說,如果舉國意見統一,認為攻打齊、楚有利益,而現實確實是有利益,那麼全國的聰明人怎麼會這麼多?如果攻打確實沒有利益,難道一國之人盡是蠢豬?正常情況下應是“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現在大家一致的都說“可”,這說明大王被人矇蔽了。

蘇軾認為,自從宋英宗濮議之爭後,臺諫就已經失去“公議”的意義了,從那以後,流行的是“稱親之議”。凡是不同意見的,都被鉗制、被忽略;只有那些阿諛、附和、順耳的觀點才能傳到皇帝的耳朵裡。這樣,從宋太祖開始建立的臺諫綱紀也就被敗壞,皇帝再也聽不到公議,不瞭解民情,不知道人心向背,這又談何厚結人心呢?

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間雖然會因不同意見而爭得面紅耳赤,但大家都是為集體著想,為著國家利益;小人則隨聲附和,看似意見統一,實則各懷鬼胎。打壓不同意見,結果只會助長小人的“同而不和”。

蘇軾:國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王安石與蘇軾政見不和,互相排擠,私交卻甚好,此所謂“和而不同”

蘇軾不無擔憂的說:

“若使言無不同,意無不合,更唱迭和,何者非賢?萬一有小人居其間,則人主何緣得以知覺?”

這是強行統一意見的危害,它所造成的只是貌合神離的表象,終究無法實現真正的統一。

蘇軾從厚結人心、重視風俗以及尊重公議三個方面來表述了自己對變法的看法。他在《上皇帝書》中抨擊了獨斷專任的官僚作風,矛頭指向的是王安石。這讓王安石很不高興,他命御史謝景溫挖蘇軾的黑料,以便上奏皇帝。結果一無所得,為此,蘇軾只得請求出外,遠離朝廷,改判杭州,變法也未受影響,繼續推行雲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