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上半葉,人類爆發了兩次令人痛心疾首的世界大戰。作為兩次大戰的主角,德國兩次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集團進行了多年的戰爭,而且在戰爭過程中,以並不廣大的國土和中等的人口規模,均取得了對多國的短期壓制。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戰爭爆發之前,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是英國、美國、蘇聯、法國和德國。

德國在這樣的背景下,吞併法國,與英國和蘇聯同時開戰。珍珠港事變之後,美國首先遭到了日本的攻擊,但是隨後美軍卻優先將主要攻擊力量投放到了對德國的戰爭中,可見德國之強大。從1941年12月美國加入,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到1945年5月,德國堅持了4年。

另一場戰爭:二戰德國人口素質世界第一,蘇聯未落下風

從賬面上看,德國能夠在二戰中對世界造成如此大規模的破壞,主要歸功於三點:先進的武器,先進的軍事思想,優秀的兵源。

先進的武器:

德國在二戰之前,科技水平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雖然從30年代開始,大批的德國猶太裔科學家逃亡美國,給美國科學界帶去了欣欣向榮的狀態,但是直到二戰中期,美國能夠製造的東西,德國也都能製造。逃走的科學家們帶走了很多科技成果,可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從德國產生的。

這一階段德國發明瞭噴氣式飛機、彈道導彈、機載雷達等先進武器裝備,原子彈的製造計劃本來也在進行當中,只是後期在政治上被否定了。(張宏偉《二戰風雲》)

先進的軍事思想:

圍繞現代裝甲兵而實現的閃電戰戰術,在莫斯科戰役之前,一度被認為是“不可戰勝”。德軍機械化部隊的機動能力極強,傳統的騎兵軍隊已經跟不上節奏。那些規模龐大的裝甲軍左右逢源,總是能夠不斷的製造局部的以多打少,甚至曾對蘇聯幾十萬軍隊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合圍。例如基輔戰役,坦克大王古德里安的軍隊從莫斯科方向掉頭協助德軍南方集團軍殲滅蘇軍65萬,會戰結束後幾天的時間裡又快速的參與到莫斯科戰場。(古德里安回憶錄《閃擊英雄》)

優秀的兵源:

德國軍人100%具備小學以上的文化素養,能夠看懂地圖,使用復較為雜機械。估計德軍當時至少保持了幾十萬空軍的規模,從人類歷史到今天,也只有今天的美國能夠達到這個水平。以至於戰爭進行到1942年底,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居然“奢侈”的決定調撥17萬空軍組成野戰軍,突擊高加索油田。。(曼施坦因《失去的勝利》)各類戰時數據顯示,世界各國的空軍人數加起來也不足德國的一半。

德國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德國的強大,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就決定了。不得不提的是,早在1619年,普魯士就開始實施第一部《義務教育法》,普魯士完成統一之後,這一理念又被推行到整個德國。19世紀末俾斯麥等人針對整個國家的教育系統實施改革,審核教師水平,到了1871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通過考試之後可以就讀國家設立的中學。

​德國也正是從19世紀末開始崛起,源源不斷的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一半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在德國這種體系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作為教育成果的金字塔塔尖而存在,在這個塔尖之下,我們看到,發電機、內燃機等等一系列改變人類命運的成果,也都是德國人在這種教育系統下發展起來的。

另一場戰爭:二戰德國人口素質世界第一,蘇聯未落下風

德國的教育、科學和人口素質確實強大,但是卻並沒有對當時的蘇聯形成壓倒性優勢。德軍最初喊出的“三個月滅亡蘇聯”的口號,最後被證明只不過是笑談。

其實蘇聯在武器科技、軍人素質等方面在40年代並沒有落在德國之下。德軍大將古德里安曾經回憶,1941年春天,蘇聯武器專家訪問德國,看到了德國最先進的Ⅳ型坦克,居然懷疑稱“這難道就是你們最先進的坦克嗎?”德國武器專家由此判斷,蘇聯已經有了更先進的坦克了,而事實上,蘇聯的坦克技術當時確實已經領先了德國,此外,槍械技術也走在前列,而造船、火箭等技術,還在不斷的向當時還是“友好”國家的德國學習,也是世界上僅次於德國的存在。德軍元帥曼施坦因1942年進攻列寧格勒時,發現涅瓦河上有一艘德國1940年賣給蘇聯的萬噸級巡洋艦,而蘇聯之前正在馬不停蹄的仿製。

二戰期間,蘇聯的尖端武器包括火箭、大炮等各方面在技術上都未曾落後,後期還開始對德國拉開差距。在德黑蘭會議上,蘇聯最高統帥對美國總統表示:只要你給我們足夠的鋁,我們就能夠生產出對抗德國的飛機。蘇聯飛機工廠裡工人的水平當時甚至可以說是最高的,只要給他們原材料,他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生產處大批飛機。另AK47的發明者卡拉什尼科夫,1938年時還是一個普通的士兵,1941年負傷之後開始設計武器。而當時像他一樣的蘇聯士兵,並不在少數(卡拉什尼科夫《我的槍中人生》),可見當時蘇聯軍人中人才濟濟。

一直以來,俄國被視為歐洲落後國家的象徵,他們為什麼此時會與德國平分秋色呢?

其實,早在沙俄時期,俄國人也開始重視教育了,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貧窮的俄國無法支持龐大的義務教育系統,於是就實施了一個變通的政策:尼古拉斯二世在19世紀末頒佈法案“對貧寒家庭的天才兒童實施免費教育”。這激勵了大批貧困家庭的兒童開始主動接觸基礎教育,以發現自己孩子的天分。著名的諾貝爾生物學獎得主巴普洛夫,童年就是由於這一政策的幫助,才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

1918年,蘇聯剛剛成立的第二年,,就針對教育展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義務教育以及教育剝離教會等措施(1917年11月《告人民書》)。由於蘇聯的體制特點,受教育不僅成為窮人們的權力,而且成為了必須履行的義務,政府強迫貧寒家庭也必須咬牙堅持讓子女接受教育。蘇聯解體的時候,這種體制下產生了15位諾貝爾獎得主,除了3名文學獎和1名和平獎之外,全都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實際成色與美國和德國不分上下了。所謂少年強國強,蘇聯能夠在二戰結束後快速恢復,成為霸主之一,也極大受益於1917年開始積累的教育紅利。

另一場戰爭:二戰德國人口素質世界第一,蘇聯未落下風

我們幾乎難以想象,如果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沒有T34坦克,沒有更為先進的步槍,沒有那一個個充滿智慧的軍事指戰員,沒有那一雙雙充滿智慧的能夠生產飛機大炮的雙手,歷史將會呈現一種怎麼樣的狀態。無論是日耳曼人,盎克魯撒克遜人,斯拉夫人,還是世界上其他的各種人,能夠強大的關鍵絕非誰的種族先天更加優秀。只要一個民族虛心接受教訓,樂於提升教育水平,都最終將剛強的屹立於世界。

​受教育的人口叫做紅利,未受教育的人口則是負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