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戰後,天長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很快撤離。在那個年代,誰會關心一個死在炮火中的平民百姓啊,嘎麗婭的死成了一個懸疑,更沒有人追認她為烈士。

在綏芬河當地簡史稿中只有“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的一句,沒有任何具體記述,所有歷史檔案都沒有。嘎麗婭在人間留下的只有一張她15歲時與其長兄張國列攝於1943年的合影。張國列先把這張照片贈給朋友米蘇林,嘎麗婭犧牲後,米蘇林又送回到了嘎麗婭母親手裡,並由她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多年後,一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因這次勸降行動而獲得一枚紅星勳章。他曾兩次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嘎麗婭的事蹟,並認為勳章應該屬於嘎麗婭。時隔60年,嘎麗婭才回到綏芬河,綏芬河市人民紀念著“和平使者”嘎麗婭,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的公園。雕塑了她青銅塑像,嘎麗婭塑像步履堅定,手中揮舞著媽媽留給她的花頭巾,回頭望著家鄉。

英雄無悔,歷史銘記。綏芬河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他們在和平公園修建嘎麗亞紀念碑,闢建了紀念館,供後來人瞻仰紀念。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共同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美麗的綏芬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不屈不撓,為了和平事業而獻身。

今天的綏芬河人民,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繁榮,敢為人先,走向世界。

綏芬河 ,美麗的山城,雖然我只來過一次。我卻是記住了這個城市,記住了嘎麗婭,記住了天長山,記住了呼蘭二八鎮長山村走出去的農民企業家陳英。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戰後,天長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很快撤離。在那個年代,誰會關心一個死在炮火中的平民百姓啊,嘎麗婭的死成了一個懸疑,更沒有人追認她為烈士。

在綏芬河當地簡史稿中只有“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的一句,沒有任何具體記述,所有歷史檔案都沒有。嘎麗婭在人間留下的只有一張她15歲時與其長兄張國列攝於1943年的合影。張國列先把這張照片贈給朋友米蘇林,嘎麗婭犧牲後,米蘇林又送回到了嘎麗婭母親手裡,並由她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多年後,一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因這次勸降行動而獲得一枚紅星勳章。他曾兩次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嘎麗婭的事蹟,並認為勳章應該屬於嘎麗婭。時隔60年,嘎麗婭才回到綏芬河,綏芬河市人民紀念著“和平使者”嘎麗婭,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的公園。雕塑了她青銅塑像,嘎麗婭塑像步履堅定,手中揮舞著媽媽留給她的花頭巾,回頭望著家鄉。

英雄無悔,歷史銘記。綏芬河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他們在和平公園修建嘎麗亞紀念碑,闢建了紀念館,供後來人瞻仰紀念。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共同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美麗的綏芬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不屈不撓,為了和平事業而獻身。

今天的綏芬河人民,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繁榮,敢為人先,走向世界。

綏芬河 ,美麗的山城,雖然我只來過一次。我卻是記住了這個城市,記住了嘎麗婭,記住了天長山,記住了呼蘭二八鎮長山村走出去的農民企業家陳英。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戰後,天長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很快撤離。在那個年代,誰會關心一個死在炮火中的平民百姓啊,嘎麗婭的死成了一個懸疑,更沒有人追認她為烈士。

在綏芬河當地簡史稿中只有“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的一句,沒有任何具體記述,所有歷史檔案都沒有。嘎麗婭在人間留下的只有一張她15歲時與其長兄張國列攝於1943年的合影。張國列先把這張照片贈給朋友米蘇林,嘎麗婭犧牲後,米蘇林又送回到了嘎麗婭母親手裡,並由她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多年後,一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因這次勸降行動而獲得一枚紅星勳章。他曾兩次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嘎麗婭的事蹟,並認為勳章應該屬於嘎麗婭。時隔60年,嘎麗婭才回到綏芬河,綏芬河市人民紀念著“和平使者”嘎麗婭,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的公園。雕塑了她青銅塑像,嘎麗婭塑像步履堅定,手中揮舞著媽媽留給她的花頭巾,回頭望著家鄉。

英雄無悔,歷史銘記。綏芬河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他們在和平公園修建嘎麗亞紀念碑,闢建了紀念館,供後來人瞻仰紀念。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共同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美麗的綏芬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不屈不撓,為了和平事業而獻身。

今天的綏芬河人民,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繁榮,敢為人先,走向世界。

綏芬河 ,美麗的山城,雖然我只來過一次。我卻是記住了這個城市,記住了嘎麗婭,記住了天長山,記住了呼蘭二八鎮長山村走出去的農民企業家陳英。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戰後,天長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很快撤離。在那個年代,誰會關心一個死在炮火中的平民百姓啊,嘎麗婭的死成了一個懸疑,更沒有人追認她為烈士。

在綏芬河當地簡史稿中只有“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的一句,沒有任何具體記述,所有歷史檔案都沒有。嘎麗婭在人間留下的只有一張她15歲時與其長兄張國列攝於1943年的合影。張國列先把這張照片贈給朋友米蘇林,嘎麗婭犧牲後,米蘇林又送回到了嘎麗婭母親手裡,並由她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多年後,一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因這次勸降行動而獲得一枚紅星勳章。他曾兩次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嘎麗婭的事蹟,並認為勳章應該屬於嘎麗婭。時隔60年,嘎麗婭才回到綏芬河,綏芬河市人民紀念著“和平使者”嘎麗婭,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的公園。雕塑了她青銅塑像,嘎麗婭塑像步履堅定,手中揮舞著媽媽留給她的花頭巾,回頭望著家鄉。

英雄無悔,歷史銘記。綏芬河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他們在和平公園修建嘎麗亞紀念碑,闢建了紀念館,供後來人瞻仰紀念。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共同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美麗的綏芬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不屈不撓,為了和平事業而獻身。

今天的綏芬河人民,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繁榮,敢為人先,走向世界。

綏芬河 ,美麗的山城,雖然我只來過一次。我卻是記住了這個城市,記住了嘎麗婭,記住了天長山,記住了呼蘭二八鎮長山村走出去的農民企業家陳英。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戰後,天長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很快撤離。在那個年代,誰會關心一個死在炮火中的平民百姓啊,嘎麗婭的死成了一個懸疑,更沒有人追認她為烈士。

在綏芬河當地簡史稿中只有“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的一句,沒有任何具體記述,所有歷史檔案都沒有。嘎麗婭在人間留下的只有一張她15歲時與其長兄張國列攝於1943年的合影。張國列先把這張照片贈給朋友米蘇林,嘎麗婭犧牲後,米蘇林又送回到了嘎麗婭母親手裡,並由她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多年後,一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因這次勸降行動而獲得一枚紅星勳章。他曾兩次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嘎麗婭的事蹟,並認為勳章應該屬於嘎麗婭。時隔60年,嘎麗婭才回到綏芬河,綏芬河市人民紀念著“和平使者”嘎麗婭,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的公園。雕塑了她青銅塑像,嘎麗婭塑像步履堅定,手中揮舞著媽媽留給她的花頭巾,回頭望著家鄉。

英雄無悔,歷史銘記。綏芬河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他們在和平公園修建嘎麗亞紀念碑,闢建了紀念館,供後來人瞻仰紀念。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共同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美麗的綏芬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不屈不撓,為了和平事業而獻身。

今天的綏芬河人民,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繁榮,敢為人先,走向世界。

綏芬河 ,美麗的山城,雖然我只來過一次。我卻是記住了這個城市,記住了嘎麗婭,記住了天長山,記住了呼蘭二八鎮長山村走出去的農民企業家陳英。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其實,能夠記住的事不是很多。這次去綏芬河,我記住了她,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麗亞。

嘎麗亞的名字,是我同哈爾濱市作家孫文、林楊、張健夫到綏芬河採訪哈爾濱市呼蘭區走出去企業家陳英意外知道的。

為了歡迎我們一行,陳英特意安排我們下榻在綏芬河天長山裡面的“大木屋”別墅,據當地人講,這裡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專門為招商引資,接待國內外友人而修建的。

“大木屋”別墅依山傍水,整個建築全是木結構,晨有鳥喧,晚伴蟲鳴。橋邊野草花,水巷夕陽斜。數峰無語天接水,萬壑有聲含晚籟。我們一行四個人過去雖然經常走南闖北,享此待遇與美景還是頭一次。

清晨,我們行走在湖邊正賞心悅目的時候,正在北京出差的作家謝幕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一定去看看嘎麗亞。並且告訴我:嘎麗亞是綏芬河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回來後,一定寫一篇文章。幾天裡,在綏芬河期間,處處留意有關嘎麗亞傳說,打聽她的故事,過去腦海裡一直沒有嘎麗亞形象,現在漸漸地嘎麗亞清晰在屏幕上。

她是那樣地美,那樣地善良,那樣地讓人心疼。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嘎麗婭,一個生在綏芬河、長在綏芬河的17歲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她沒有墳墓和傳記,她沒有烈士的名份。但是,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她紀念碑親筆題詞。

1928年2月18日,嘎麗婭出生於綏芬河市。父親張煥新是中國人,一位樸實的山東農民,早年的“跑崴子”來到綏芬河。她的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

嘎麗婭取俄名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家人叫她嘎拉。嘎麗婭幼年和少年是在溫暖的家庭關愛中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14歲那年,在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畢業,1943年1月10日,留校代理音樂課、日語課,兩個星期後回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中國,俄國,日本三國語言。她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蔻年華,在綏芬河是十分靚麗的少女。

1945年8月9日,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 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當時的綏芬河市城區被蘇軍攻克,但是,躲在天山要塞內的日軍還在負偶頑抗。這個要塞內除了有以石島長吉為首的450名日軍,還有佳浸磨街長帶領的150名日本百姓,蘇軍幾次攻擊未果,傷亡不少。

位於綏芬河市天長山海拔719米,1934年日本侵略者就把綏芬河作為軍事禁區,在這裡修築要塞,天長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對陣蘇聯的東部防線,在當時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

夏日,綠色蔥蘢,如果不是當地人介紹,根本想不到這是亞洲最大要塞群。

要塞裡的日本婦女和兒童面臨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命運,蘇軍不忍平民在戰爭中傷亡,在對天山要塞發起進攻前,決定找個懂日語的人前去勸說日軍保全要塞裡婦女兒童的生命,繳械投降。一位負責人向在場的人們詢問:“誰會說日俄兩種語言?”,不知是誰用俄語回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說日語。”綏芬河幾千人口,是個小鎮,嘎麗婭人很出眾,很多人都認識她,大家把目光投在她身上。

嘎麗婭和蘇聯人談過後,走到母親跟前平靜地說:“媽媽,紅軍軍官讓我當翻譯,跟他們上山去勸日軍投降”。嘎麗婭的母親不同意,嘎麗婭很鎮靜地說:“不要緊的,要塞裡面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據後來的證據表明,要塞裡有些日本小孩確實是嘎麗婭的朋友。

現在我想,嘎麗婭當時或許想日本人垮臺了,此行有蘇聯紅軍的保護,不會有危險;或許,她抱定去死的決心,危險也要轉告她的日本鄰居和夥伴應該走出山洞,免得傷及婦幼無辜。後人,根本無從知曉她究竟想什麼,只知道當時她是那麼從容鎮靜,嘎麗婭的母親默默地把自己頭上的花頭巾摘下來,戴在心愛的女兒頭上,望著女兒向天長山走去。

嘎麗婭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她走進了綏芬河人的心中,走進了傳說,走進了永恆,走進了歷史。

嘎麗婭曾經到天長山要塞一共去了三次,第二次去時,日本軍官說再給一些時間準備,答應下午3時放下武器投降。當她第三次去的時候,日軍突然開槍,將同去的蘇軍打死,將嘎麗婭被拖進山洞。

準備進攻的蘇軍在山下等了一個晚上不見人下來,知道壞事了,於是,下令炮轟。1945年8月15日,天長山要塞的日軍投降,僅餘26名士兵,其餘人全部死在戰火中。戰鬥結束後,不見嘎麗婭身影,人們在山上找到了嘎麗婭的紅頭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戰後,天長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很快撤離。在那個年代,誰會關心一個死在炮火中的平民百姓啊,嘎麗婭的死成了一個懸疑,更沒有人追認她為烈士。

在綏芬河當地簡史稿中只有“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的一句,沒有任何具體記述,所有歷史檔案都沒有。嘎麗婭在人間留下的只有一張她15歲時與其長兄張國列攝於1943年的合影。張國列先把這張照片贈給朋友米蘇林,嘎麗婭犧牲後,米蘇林又送回到了嘎麗婭母親手裡,並由她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多年後,一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因這次勸降行動而獲得一枚紅星勳章。他曾兩次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嘎麗婭的事蹟,並認為勳章應該屬於嘎麗婭。時隔60年,嘎麗婭才回到綏芬河,綏芬河市人民紀念著“和平使者”嘎麗婭,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的公園。雕塑了她青銅塑像,嘎麗婭塑像步履堅定,手中揮舞著媽媽留給她的花頭巾,回頭望著家鄉。

英雄無悔,歷史銘記。綏芬河人民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他們在和平公園修建嘎麗亞紀念碑,闢建了紀念館,供後來人瞻仰紀念。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共同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美麗的綏芬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不屈不撓,為了和平事業而獻身。

今天的綏芬河人民,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繁榮,敢為人先,走向世界。

綏芬河 ,美麗的山城,雖然我只來過一次。我卻是記住了這個城市,記住了嘎麗婭,記住了天長山,記住了呼蘭二八鎮長山村走出去的農民企業家陳英。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散文:遺留在天長山要塞裡的紅紗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