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成縣

宋朝 中國古代史 清朝 中國歷史 魏太武帝 精密光學司向兵 2018-12-03

成縣隸屬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南部的隴南山區,東北與徽縣接壤,西與西和相鄰,南以西漢水為界與康縣相望,東南與陝西略陽縣毗鄰,素有“隴上江南”、“隴右糧倉”之稱,是“千年古縣”之一、“中國核桃之鄉”。 成縣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總面積1676.54平方公里,2016年末總人口27.09萬人,轄12鎮5鄉,15個居民委員會,245個村民委員會,1472個合作社,擁有西狹頌風景名勝區、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杜少陵祠等景點[1]。

中文名稱

成縣

外文名稱

Chengxian County

別 名

成州、 同谷、 隴上江南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甘肅省隴南市

更多

歷史沿革

歷史建制

成縣上古為《禹貢》雍州之域。

西周:周文王為南國化疆,後孝王封非子於秦,養馬汧渭,地屬秦地。

東周:春秋時期為白馬氐國。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封天下為三十六郡,成縣屬隴西郡,稱下辨道。

漢:始置武都郡,以縣改屬之,仍稱下辨道。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武都郡隸屬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代漢後,改縣稱楊德。

後漢:仍為武都郡,治下辨,界於隴西、武都二郡之間。

隴南市成縣

三國時期: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遣將屯兵下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春正月,縣入魏,隸益州刺史部。蜀漢建興七年(229年),縣復屬蜀漢。蜀炎興元年(263年),成縣為魏所有,屬雍州之武都郡。

晉:泰始五年(269年)置秦州,縣屬秦州之武都郡,下辨仍為郡治所。太元十年(385年),楊定稱藩,表置仇池郡,以縣入郡。

南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平仇池,縣入宋,隸南秦州之武都郡。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446年),初置仇池鎮,以縣隸鎮。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南秦州為成州,初置同谷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以同谷縣屬康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初置河池郡,以康州之同谷縣屬河池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同谷縣置西康州。貞觀元年(627年),廢西康州復置成州,以縣屬成州,隸隴右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成州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成州。寶應元年(762年),吐番攻陷成州治所上祿縣。州治沒吐番後,以縣入屬鳳州,為唐、蕃犬牙交錯地區。鹹通七年(866年),復置成州,徙治縣東南七裡之寶井堡,後徙治同谷。後唐復置成州,治同谷縣。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成州入屬北宋,治同谷,領慄亭縣。開寶六年(973年)升為團練。初隸陝西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成州隸陝西路。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分利州為東西兩路,以成州隸利州西路。開禧二年(1206年),州入金朝。開禧三年(1207年),州復屬南宋。

元:至元七年(1270年),並同谷、天水二縣入州,州隸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之鞏昌總帥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成州入屬明。初隸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之鞏昌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為縣,直隸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之鞏昌府。

清:成縣初隸陝西布政使司之鞏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成縣隸右布政使司之鞏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陝西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成縣仍屬之。康熙七年(1668年),改鞏昌布政使司為甘肅布政使司,成縣因之。雍正五年(1727年),以天水、青石、白環三裡入秦州,以階州八百戶、禮縣府城村民及西固所軍入成縣。雍正七年(1729年),升階州為直隸州,成縣始屬階州。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十五日,成縣光復,屬中華民國,初隸鞏秦階道。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裁撤清制府、廳、州、分州,一律改縣制,並改知縣為縣知事。鞏昌府廢后,成縣屬隴南道(治天水,後改渭川道所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將甘肅省劃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成縣劃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天水)。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甘肅省劃分為八個行政督察區,成縣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武都)。全縣置五鎮八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以汪川鎮入屬徽縣。至此,全縣四鎮八鄉。

地理位置

成縣位於甘肅省南部的隴南山區,東北與徽縣接壤,西與西和相鄰,南以西漢水為界與康縣相望,東南與陝西省略陽縣毗鄰。地處秦嶺山脈南麓丘陵河谷地帶,南北寬約55公里,東西長約52公里,地理座標東徑105°23′—105°57′,北緯33°29′—34°21′,總面積1676.54平方公里。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氣候特點

氣候狀況

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冷暖適度。年均氣溫為12.1℃,無霜期186天,年日照時數1468.5小時,,年均降雨量581.6毫米左右,相對溫度75%。

水文特點

成縣境內有西漢水(犀牛江)、東河、南河、洛河等"一江三河"為主的水系。

行政區劃

隴南市成縣

區劃沿革

1949年12月2日,成縣全境解放,成縣屬武都專員分署。12月下旬,全縣新建立5區48鄉。

1955年5月1日,以西和縣紙坊鄉入屬成縣。

1956年,以縣改屬天水專員公署。

1958年3月25日全縣為1鎮23鄉。

1958年7月20日,成縣、徽縣、兩當三縣合併,是為徽成縣(縣人民委員會駐徽縣城關鎮),屬天水專員公署。

1961年12月30日,撤消徽成縣,恢復成縣、徽縣、兩當縣建制。成縣改屬武都專員公署,縣人民委員會仍駐成縣城關鎮。

1968年8月20日,成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全縣為22個公社。

至1985年,全縣設2鎮、20鄉、243個行政村,1472個村民小組。

1985年5月14日,武都專區更名為隴南地區,成縣隨屬隴南地區。

2004年12月,隴南地區撤地設市,始置隴南市,成縣歸隴南市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