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天射一箭,以箭落點作陵墓,此後成了史上最奇特的皇陵!

宋朝 趙匡胤 中國歷史 周恭帝 我最愛的歷史小故事 2017-04-07

他朝天射一箭,以箭落點作陵墓,此後成了史上最奇特的皇陵!歷朝歷代的政變事件屢見不鮮.“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是由後周禁軍最高統帥趙匡胤發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趙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僅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治國有方.宋王朝的經濟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到我國曆史上的又一個高峰,與趙匡胤的治國之道有密切的關係.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大凡粗知中國歷史的人們都知道有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典故.這裡說的就是趙匡胤利用軍權,發動政變,建立宋王朝,強化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故事.

趙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 趙匡胤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間紀元九六○~九七六年。趙匡胤的父親趙宏殷,曾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王朝的武王。少年時的趙匡胤,『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 從這段評語來看,趙匡胤是和其他同年的孩子們,大不相同的。唯一共通的情形,就是不愛讀書。趙匡胤出生時,威赫數百年的大唐朝已經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個平衡被打破,接踵而來的就是長久不息的動亂。他受家庭的薰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並摔打出—身的好武藝。

後周顯德六年(959),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趙匡胤受命往御。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他朝天射一箭,以箭落點作陵墓,此後成了史上最奇特的皇陵!當了皇帝后,趙匡胤常到各地巡視。開寶九年(976年)春,他又到西就(洛陽)視察,順便回到夾馬營舊居參觀,憶起兒時嬉戲情景,留戀之情溢於言表。他指著一處地方對隨從人員說:“我幼時有一心愛玩具小石馬,後來把它埋藏在這裡,不知現在還能不能找到?”說罷命人去挖,果然找到了小石馬。趙匡胤拿起來愛不釋手,就帶在了身邊。當他返回東京的途中,行至鞏縣時,又親往父母塋地--永安陵進行祭奠趙弘殷死後,原葬於開封東南隅,趙匡胤即帝位後,於963年遷葬於鞏縣西南40裡的訾鄉鄧封村,即今西村鄉常封村西約二里許的“永安陵”,它的西偏北400米處,即是“永昌陵”。祭畢,又登上陵園神牆的西南角樓向四處遙望,當他看到遠處的不老青山、近處的悠悠流水時,頓時引起他今昔之思,不禁一陣唏噓感慨。於是,他抽出一支響箭,搭上弓向著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飛到400米以外才落下。趙長嘆一聲,對隨從大臣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終須有歸宿之地。你們記住,今日箭落處,就是我百年後長眠之所”。說完,取出石馬,命人埋在箭落處為記。又親自給山陵擬了名稱--永昌。這年十月二十日,趙匡胤在京城(今開封市)皇宮的萬歲殿中死去,年50歲。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他朝天射一箭,以箭落點作陵墓,此後成了史上最奇特的皇陵!古代的帝王陵都嚴格遵照了各種風水學說,在選址上都是很謹慎的。作為開國皇帝,宋太祖的皇陵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永昌陵面朝嵩山背對洛水,陵區中軸線皆朝向西北,直指少室山主峰。在後世看來,這種格局其實犯了風水大忌。一般來說中國建築都是由低到高主體居高,但永昌陵卻將陵臺放在最低處,陵區的整體地勢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狀。另外陵區沒有一處牆壁,只在陵園前後種有松柏花木,這種建築風格被古建築專家稱為“世界孤例”也正是因為永昌陵的奇特佈局,一些好事者將宋朝國運附會在趙匡胤的皇陵之上,認為正是這座帝陵違反了風水規則,才會導致宋朝成了第一個亡於外族的王朝。當然,宋朝的滅亡跟永昌陵的風水到底有沒有關係,這個說不清,不知道廣大讀者怎麼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