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蘇軾 中秋節 詩歌 春節家書 北宋 宋朝 蘇轍 老張侃詩詞 2019-08-23
"

在很多人看來,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年少成名,一生漂泊,生活帶給他重重的阻隔,重重的牽絆。但是從他流傳下來的那些詩詞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他坦然處之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態度。

"

在很多人看來,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年少成名,一生漂泊,生活帶給他重重的阻隔,重重的牽絆。但是從他流傳下來的那些詩詞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他坦然處之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態度。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每一句詩詞都帶有哲理,每一句詩詞都有它深刻的人生體驗,每一句詩詞都體現了他對人人生豁達開朗的態度。

但是當時光來到1097年,此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在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在一個看不到月亮的中秋之夜,所有的悲情、所有的苦澀都伴隨著這一首宋詞傾倒了出來。

"

在很多人看來,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年少成名,一生漂泊,生活帶給他重重的阻隔,重重的牽絆。但是從他流傳下來的那些詩詞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他坦然處之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態度。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每一句詩詞都帶有哲理,每一句詩詞都有它深刻的人生體驗,每一句詩詞都體現了他對人人生豁達開朗的態度。

但是當時光來到1097年,此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在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在一個看不到月亮的中秋之夜,所有的悲情、所有的苦澀都伴隨著這一首宋詞傾倒了出來。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就是蘇軾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本是四川人,但中年之後足跡遍佈整個東南。徐州、杭州、惠州、海南的儋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此時年過花甲,想要回京城而不可得,想要回故鄉也沒有機遇,就在這樣一個秋風蕭瑟的中秋之夜,詞人把所有的苦悶都傾注在宋詞當中。

"

在很多人看來,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年少成名,一生漂泊,生活帶給他重重的阻隔,重重的牽絆。但是從他流傳下來的那些詩詞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他坦然處之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態度。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每一句詩詞都帶有哲理,每一句詩詞都有它深刻的人生體驗,每一句詩詞都體現了他對人人生豁達開朗的態度。

但是當時光來到1097年,此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在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在一個看不到月亮的中秋之夜,所有的悲情、所有的苦澀都伴隨著這一首宋詞傾倒了出來。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就是蘇軾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本是四川人,但中年之後足跡遍佈整個東南。徐州、杭州、惠州、海南的儋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此時年過花甲,想要回京城而不可得,想要回故鄉也沒有機遇,就在這樣一個秋風蕭瑟的中秋之夜,詞人把所有的苦悶都傾注在宋詞當中。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開篇就是蘇軾的悲情,人生就如同一場大夢,不知不覺又裡迎來了一個讓人傷感的秋天。這樣一個秋夜,黃葉遍地,在這樣的一個秋天,年過花甲的詩人也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老,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在這樣的季節,在這樣的年紀,一向曠達的蘇軾也繃不住了。所以才有瞭如此崩盤詩句的產生。“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經歷了烏臺詩案,身邊已經沒有什麼朋友,也是蘇軾怕牽連到別人。這樣的孤獨只能他自己忍受,卻也是在寫自己悲苦的命運。而後的一句更是表達了滿腹的憤懣,他對於宋朝的地王依然懷有期待,只可惜被周圍的那些蠅營狗苟的小人所阻攔,所遮蔽,以至於今天的他還遠在海南。

"

在很多人看來,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年少成名,一生漂泊,生活帶給他重重的阻隔,重重的牽絆。但是從他流傳下來的那些詩詞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他坦然處之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態度。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每一句詩詞都帶有哲理,每一句詩詞都有它深刻的人生體驗,每一句詩詞都體現了他對人人生豁達開朗的態度。

但是當時光來到1097年,此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在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在一個看不到月亮的中秋之夜,所有的悲情、所有的苦澀都伴隨著這一首宋詞傾倒了出來。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就是蘇軾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本是四川人,但中年之後足跡遍佈整個東南。徐州、杭州、惠州、海南的儋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此時年過花甲,想要回京城而不可得,想要回故鄉也沒有機遇,就在這樣一個秋風蕭瑟的中秋之夜,詞人把所有的苦悶都傾注在宋詞當中。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開篇就是蘇軾的悲情,人生就如同一場大夢,不知不覺又裡迎來了一個讓人傷感的秋天。這樣一個秋夜,黃葉遍地,在這樣的一個秋天,年過花甲的詩人也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老,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在這樣的季節,在這樣的年紀,一向曠達的蘇軾也繃不住了。所以才有瞭如此崩盤詩句的產生。“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經歷了烏臺詩案,身邊已經沒有什麼朋友,也是蘇軾怕牽連到別人。這樣的孤獨只能他自己忍受,卻也是在寫自己悲苦的命運。而後的一句更是表達了滿腹的憤懣,他對於宋朝的地王依然懷有期待,只可惜被周圍的那些蠅營狗苟的小人所阻攔,所遮蔽,以至於今天的他還遠在海南。

60歲蘇軾過了一個最傷感的中秋節,詩詞中的他讓我們覺得陌生

​在這個中秋之夜,又有誰能夠陪伴他共度歲月呢?“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他只能悽慘地端著酒杯遙望北方。北方有什麼呢?北方有他的故鄉,北方有他北宋的京城,北方還有他在京城做官的弟弟蘇轍。

他思念那些地方,思念那些親人,可惜在他眼前的只有這一杯薄酒,只有秋夜的蕭瑟,只有天邊被雲彩遮擋的月亮。

60歲花甲,卻過了如此讓人感覺到傷感的中秋,蘇軾內心的所有悲情都湧現了出來,讓今天的我們不勝感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