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宋朝 文天祥 國學 中國歷史 立根有道 立根有道 2017-09-19

浩然之氣——

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胡立根(原創)

說明:今天是9.18,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特將這一堂課提前。按體例,這一課應該是第30講,當排在二十幾周之後了。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崖山蹈海,天地正氣

公元1279年,元軍浩浩蕩蕩抵達廣東新會的崖山,形成對南宋的三面包圍之勢,南宋軍民奮起抗戰,於是,就在這一年的2月6日,一場規模巨大、戰局慘烈的海戰在新會的崖門海域展開,雙方共投入40多萬兵力,2000多艘戰船,戰鬥十分慘烈。儘管南宋軍民同仇敵愾,但最終無力迴天。戰鬥中,當時的左丞相陸秀夫眼見大勢已去,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小皇帝趙昺(bǐng)跳海身亡,隨行的十幾萬將士、文臣、宮女、太監也都相繼跳海殉國。戰後的第二天,即2月7日早晨,大海上浮屍10萬,慘絕人寰。這場海戰,史稱“崖山之戰”。

在此之前,南宋右丞相文天祥於1277年率軍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終因寡不敵眾,不久敗退廣東,堅持抵抗。1278夏,文天祥率軍退往廣東潮陽縣。1278年12月,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兵敗被俘。

“那是公元1279年,農曆正月,他已兵敗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軍的押解下,雲愁霧慘地顛簸在崖山海面。如墨的海浪呵,你傾翻了宋朝的龍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盡,萬里遙遙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無一絲一毫的張惶,在這生與死的關頭,他坦然選擇了與國家民族共存亡。但見,一腔忠烈,由胸中長嘯而出,落紙,化作了黃鐘大呂的絕響。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文天祥被俘之後,元兵先是派當年與文天祥一起同為南宋朝廷宰相、後來降元了的留夢炎來勸降,文天祥怒火中燒,疾言斥責留夢炎:“你,身為大宋重臣而賣宋,可是賣國?身為衢州百姓而賣衢州,可是賣祖?身為漢人而賣漢節,可是賣身?……”元人一計不成,又找來被元兵俘虜的南宋的小皇帝趙顯來勸降,元人的詭計是,你文天祥不是“忠君”嗎,我就讓你的主子來勸降。可是文天祥仍然不為所動,參見皇帝后,他放聲大哭,然後一句“聖駕請回”,打破了元人的如意算盤。不管敵人怎樣威逼利誘,許以高位,文天祥誓死不降,元兵便將其押往元的大都(今北京),將其禁在土牢裡,一囚就是三年,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義。就義前,就在那狹小、陰暗、潮溼的土牢裡,文天祥寫出了撼人心魄的傳世名篇《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崖山海戰十萬軍民蹈海殉國,忠誠慘烈,震鑠古今,史稱“崖山精神”。文天祥兵敗被俘,誓死不降,賦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並高吟著“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而英勇就義。這就是春秋大義,這就是浩然正氣,這也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民族精神!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孟子養氣,至大至剛

“浩然之氣”一詞,源於孟子。據《孟子•公孫丑上》記載,當時有個人問孟子最擅長什麼,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他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就是說,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有正義相隨,充塞於天地之間。當這種天地間的正氣充滿內心時,人就具有了一種正直無私、勇往直前的精神,即充滿了他說的“浩然之氣”。

“氣”本來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命題和核心概念之一。古人將“氣”理解為天地初開時一種本源的物質與能量,氣分陰陽,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幻化成了萬事萬物。有一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氣”這一傳統的哲學概念。莊子的妻子去世了,莊子的朋友惠施來悼念,結果發現莊子竟然叉開雙腿坐在那裡“鼓盆而歌”。惠子毫不客氣開罵了,說,你莊子還是人嗎?你看你老婆跟你生活這麼長的時間,為你生兒育女,一直到老,最後死了,你不哭也就罷了,竟然還鼓盤而歌,你是不是太過分了!其實莊子也是人啊,何況還是個高級知識分子,是一個文化名人,妻子死了怎麼會不傷心呢,他一開始也很傷感,但是,莊子畢竟是個哲學家,他由此感悟到了生命的本質,他說: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還是無形的,不僅無形,連“氣”也沒有,是恍惚之間有了“氣”,由氣再變為有些形狀,然後才形成生命,現在死了,無非是“氣”散了,所謂“人之生,氣之聚。聚則為生,散則為死”,那麼人的生老病死,不就是“氣”的循環變幻麼?又何必那麼傷心呢?他認為天地萬物的一切,不過都是陰陽二氣合成的。莊子的這個思想,是來源於老子。老子《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二”就是指的陰陽二氣。《易傳》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兩儀”也是指陰陽二氣。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孟子的“養氣”無疑是對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氣”的思想的繼承與發揚,如果傳統哲學中的“氣”,還是從生命構成的一般意義上的氣,孟子則將其在倫理道德方面推到了最高境界。

孟子的“養氣”,首先強調的是“義與道”。孟子還有一個觀點叫“仁者無敵”,他的義與道,就是仁,就是正能量,當人心中充滿正能量時,那他就有了一往無前的氣勢。所以他在《孟子•盡心下》中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這裡,他將浩然之氣分為了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的特點是“充實”,其等級是“美”,當你正義的能量充滿內心,這就是美,但這還只是內美。第二層次的特點是“有光輝”,等級是“大”,宏大,偉大。這是說內在的正能量要表現出來,用你的光輝照亮別人,這才能說得上偉大。第三層次的特點是“大而化之”,等第是“聖”,是說你的內在的正能量,你的浩然之氣,要普照眾人,教化大眾,那才功德無量,這裡強調的是“化”的範圍。第四層次的特點是“聖而不可知”,等第是最高等級的“神”,孟子強調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化,這裡強調的是“化”的方式。

其次,孟子強調“氣”是長期修養的結果,“非義襲而取之也”,不是偶然間的心血來潮,所以這“氣”要“養”。

其三,氣,不是心外之物,而是基於人的本性,或曰天性,在他看來人性本善,這種善,是秉受於天地間的正氣,是一種天性,本章所選的《盡心下》中他說“有諸己”,就是強調有自己的本性。就像宋代張載所說的“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充塞於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形成了人的身體;天地的乾健坤順的性質引導,成就了人的本性;或者像明代王陽明說的“致良知”,王陽明認為人本身具有良知,只是後天丟失了。儒家強調的“道、義、善良”,都不是心外之物。

其四,“勿忘,勿助長也”,一方面好保持內心的純真,另一方面不可揠苗助長。

孟子不僅是“浩然之氣”的倡導者,更是身體力行者。讀孟子之文,你能感受它的那種雄辯滔滔、一瀉千里的氣勢,正因為這種氣勢,他常常令“王顧左右而言他”。他的“捨生取義”,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說大人則藐之”,他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你都能看到孟子的“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當然,也許他還沒有達到“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的境界,畢竟身處亂世,要潤物無聲,實在太難。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浩然之氣,充塞華夏

孟子浩然之氣,影響巨大,文天祥的身上,崖山十萬軍民身上,左光斗和史可法的身上,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身上,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千千萬萬抗日誌士的身上,無不充溢著這種“浩然之氣”。

也許是由於孟子推波助瀾,使得“氣”的概念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氣”這個詞,是漢語出現頻率很高的。據北京語言學院編制的《現代漢語頻率詞典》統計,在他們統計的4574個較常用的漢字中,“氣”字作為名詞,其使用頻率排在第9位。“氣”字的構詞(與其他字結合構成新詞)能力排在第8位,按名詞的構詞能力排則更在第3位,僅次於“心”字和“人”字。所以在我們的字典裡,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氣”,如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編漢語詞典》,收錄的以“氣”為第一個字的詞如“氣氛、氣概”有92個(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也是92個);該詞典收錄以“氣”字為詞語的最後一個字如“士氣、天氣”有205個。比如與天有關的,如氣溫、氣象、氣壓、天氣、雲氣、霧氣、暑氣、寒氣、紫氣、瑞氣、朔氣、節氣等;與地有關的如,山氣、嵐氣、地氣、谷氣、海氣、蜃氣、瘴氣等。而“氣”字與人相關最多:我們看兩組,第一組,氣量、氣度、氣派、氣概、氣場、氣性、氣血、氣壯、氣勢、氣頭、才氣、力氣、脾氣、意氣、志氣、牛氣、豪氣、浩氣、、聲氣、生氣、英氣、脾氣、霸氣、舒氣、煉氣;第二組噓氣、嘆氣、氣粗、氣促、氣短、氣絕、氣悶、鬥氣、服氣、怒氣、嬌氣、驕氣、暮氣、煞氣,等等。這兩組,第一組多是正氣,第二組有些邪氣。日常成語的“氣”,多與人相關,也有這個特點,如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象萬千、氣憤填膺、正氣凜然、意氣風發、忍氣吞聲、蕩氣迴腸、天高氣爽、心平氣和、揚眉吐氣、一鼓作氣、頤指氣使、沆瀣一氣,簡直舉不勝舉。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當然,“氣”在中國文化中,應用最廣,研究最深、影響最大的當屬“中醫”。一本《黃帝內經》全書162篇,其中以氣命名的共19篇,論及氣的有131篇。因為,“氣”是中醫藥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中醫學借鑑傳統的陰陽學說,認為,“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元代著名醫學家李東垣語);“人之生死,全賴於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清·王三尊《醫權初編》)。在中醫看來,健康和疾病都是源於“氣”,人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內涵有“氣”,有先天之元氣、後天水谷之氣,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有營氣、衛氣等。而氣又分陰陽,分正邪。正氣充溢,體健神淸;邪氣入內,疾病則生。治療就是調氣、理氣、補氣、固氣、通氣、益氣、納氣、洩氣等。所以明代大醫張景嶽說,“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景嶽全書·傳忠錄·論治》)。《黃帝內經》說:“正氣在內,邪不可幹,一正驅百邪”。中醫的治病就是養正氣,去邪氣。中醫的養生,就是“養氣”,就是所謂“培元固本”,這“元”,就是元氣,即人體先天具有的正氣。

也正是因為哲學與醫學對於氣的強調,在中國武術中竟然創造了一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學,叫做氣功。當今世界所說的中國功夫,實際上也多指氣功、或以氣功為主體的中國武學。

氣也影響到美學和文藝。“氣韻、神韻、風骨”是文學批評的重要概念,魏文帝曹丕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曹丕《典論·論文》);韓愈吸收孟子“知言養氣”和曹丕“文以氣為主”的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氣盛言宜”的觀點:“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52堂國學課之:浩然之氣,中國文化的獨特概念與士子的人格追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