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了青州南燕國的劉裕,在安丘人眼裡卻被尊稱“劉山爺爺”

在安丘歷史上,有許多知名人士來自安丘本土之外,甚至是相隔千山萬水的遙遠地區,他們告別家鄉故土,與父老鄉親離別,憑一腔熱血和滿懷激情,來到安丘打拼江山,發展生產,建功立業。這些遠道來安丘的人,大多智慧超群,才華橫溢。在他們之間有些已成為歷史人物,流芳百世,深受安丘人世代稱頌。

滅了青州南燕國的劉裕,在安丘人眼裡卻被尊稱“劉山爺爺”

▲劉山劉裕像

翻看安丘的歷史,外籍名士來安丘打拼江山的人有很多,其中職級最高、名氣最大的當數南宋武帝——劉裕。劉裕在安丘居留僅一年多時間,但其智勇雙全,愛民親民,廉潔奉公的精神常駐,好客而又重情感的安丘人,遂以他的姓氏命名一座山峰,即劉山。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生於東晉興寧元年(即公元363年),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後遷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劉裕乃漢高祖劉邦之弟漢楚王劉交二十一世孫,其父親劉翹,母早亡,妻張氏。由於幼年家貧,靠種地、砍柴、打魚和販賣草鞋為生。在歷史上,劉裕號稱“如虎將軍”。辛棄疾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道“……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其中的“寄奴”就指劉裕。

滅了青州南燕國的劉裕,在安丘人眼裡卻被尊稱“劉山爺爺”

▲劉山北麓風光

劉山,現名留山,古稱九龍山,源自山脈“峰巒九出”。公元409年,即東晉末年。農曆二月,東晉大將劉裕奉命率軍征討南燕國,途中驚見此山天然峻險,易守難攻,北部有汶河,河流湍急,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恰似一道護城之河,遂擇山安營紮寨,建立大本營,屯兵山下週邊村莊十餘里。劉裕將軍帶兵有方,軍紀嚴明,關注民生,體恤百姓。為此,古代安丘先民也給予了劉裕最高的榮譽,遂把九龍山改稱劉山,且把他推崇為劉山主神,尊稱為“劉山爺爺”。

據史料記載,在一千六百年前,中國有十六個諸侯國組成。公元399年農曆三月,燕王慕容德率兵攻佔廣固城(今山東青州西北),第二年農曆臘月稱帝,國號南燕,定都廣固,時擁有步兵37萬,鐵騎5.3萬。公元405年,南燕開國皇帝慕容德病逝,其侄慕容超繼位後,荒淫昏庸,欺壓百姓,禍國殃民。公元410年(即義熙六年)二月初五,裕軍奪取廣固全城,生擒慕容超,俘送於建康(今南京)而殺之。劉裕討伐南燕一戰,為東晉立下汗馬功勞,更是日後登基的開篇。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賦詩頌曰:“寄奴談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晉鼎遷。獨為桃源人作傳,固應不仕義熙年。

滅了青州南燕國的劉裕,在安丘人眼裡卻被尊稱“劉山爺爺”

▲劉山林中小道

劉裕大軍征討南燕一戰,時長一年有餘。在駐軍留山的日子裡,劉裕將軍及部屬與安丘廣大民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至今在民間傳頌。一是識別發現中草藥,與民共享用。留山生態環境好,適宜萬物生長。劉裕將軍駐軍留山時意外發現了治療刀傷炎症的中草藥,很快就在軍中及民間得以推廣應用,後人就以“劉寄奴”(唯一使用古代皇帝名子命名的一味中草藥)為藥名來紀念劉裕將軍。二是愛護民眾,不擾民。相傳,劉裕大軍在劉山北麓沿線村莊屯兵數十里,與駐地百姓皆保持著良好的軍民關係,從未發生侵民、欺民和擾民的事情。時有很多安丘兒女積極報名參軍,加入征討南燕隊伍。三是尊重民意,不欺民。劉裕討伐南燕凱旋迴歸劉山時,途徑昌樂朱漢,有一大戶人家情願把女兒送與劉裕將軍做妻子,劉裕堅持推辭。日後,朱漢女匆忙趕到劉山北麓的山腳下,今東、西舊廟村之間,適遇天降大雨,因淋雨而得傷寒病亡,劉裕差人在亡地修廟紀念。“劉山爺爺萬丈高,劉山娘娘待舊廟”講的就是這個故事。真是民意大如天,斯人已去逾千年,難得世人一直稱頌懷念。

相傳,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年景每逢春季大旱,朱漢一帶的鄉人都是帶著供品、香火趕來劉山,求劉山爺爺降雨免災,來者一直都很虔誠。據村裡的老人們講,朱漢人從咱黑峪子莊經過,都是互相打招呼,如同親朋好友見面一樣。不是傳承迷信,只要朱漢人來劉山求雨,不管大小,三天之內必定就會下一場雨。

滅了青州南燕國的劉裕,在安丘人眼裡卻被尊稱“劉山爺爺”

▲劉山劉裕飲馬池

公元420年農曆六月初九,廢東晉恭帝司馬德文稱帝,建立南宋朝,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年號永初。劉裕稱帝之後,以天下為己任,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愛護士兵,體恤百姓,節儉治國,人稱開明君主。在其精心治理下,國家出現了餘糧盈倉、夜不閉戶的安定祥和局面,史稱“文嘉之治”。據史料記載:宋初30年“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社會祥和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公元422年農曆五月廿一,劉裕病故,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謚號武帝,陵寢初寧陵。面對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開國皇帝,劉山周邊百姓引以為榮,把他奉為神靈是有道理的,推崇其為山神爺爺,遂在留山頂建廟紀念供仰。起初,人們意見不一,曾稱留山為“調兵山”“將軍山”和“劉家山”,到了後來,統一稱為“劉山”。

滅了青州南燕國的劉裕,在安丘人眼裡卻被尊稱“劉山爺爺”

▲劉山劉裕飲馬池

隨著歲月的推移,劉裕廟的名氣也隨之遠揚,善男信女一年多次募捐善款,經過歷代幾次大規模重修,發展成為一香火鼎盛的“秀雲觀”。留山主峰東側懸崖之下有一旺泉,泉水甘冽,相傳劉裕駐軍劉山時曾在此飲過馬,後人為了紀念劉裕,遂稱此山泉為“飲馬池”。因泉池正上方的懸崖之上有個天然山洞——仙人洞(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後,人們稱該山洞為朝陽洞),人們又據此稱該山泉為“仙人泉”或“神泉”。相傳,在劉山之上和劉山周邊村莊以及汶河沿岸一帶,關於劉裕的故事及動人傳說很多。

劉裕,一代偉人;劉山,近在眼前。一代梟雄劉裕的英名,深深地印記在濰坊廣大民眾的心裡。從古至今,每到劉山香火日(每年的清明節及農曆三月三、六月十三為香火日),濰坊市轄區內壽光、青州、臨朐、昌樂、坊子和諸城等縣市區,及青島、日照和臨沂等地的高官達人、黎民百姓和香客們都慕名前來朝拜,進香祈福還願,緬懷這位歷史名人的豐功偉績,期盼天下永久太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