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宋慶齡、陳毅在中南海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朱德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二十二人當選為副委員長。

不料,大會結束後僅七十五天,董必武就不幸病逝。4月6日,宋慶齡致信廖夢醒:“驚悉董老仙逝,悲痛不已!記得我因蕁麻疹症和其他病痛不能履行公務時,他總是非常友善地把我的工作承擔起來。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跌傷了我的左腳和踝關節,傷得很厲害,以致沒有人攙扶我便不能行走。”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員長病逝。在給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表示:朱德的逝世“使我感到好像失去了一位敬愛的親人一樣!面對‘大風大浪’,他在政治上總是沉著應對,對生活和政治從不失控”。“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不愛拋頭露面的。朱德同志為中國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如此低調。他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戴。”

朱德和董必武逝世後,宋慶齡成為全國人大排名最靠前的領導人。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打倒,為使國家立法機關儘早走上軌道,宋慶齡於11月30日在北京主持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宋慶齡、陳毅在中南海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朱德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二十二人當選為副委員長。

不料,大會結束後僅七十五天,董必武就不幸病逝。4月6日,宋慶齡致信廖夢醒:“驚悉董老仙逝,悲痛不已!記得我因蕁麻疹症和其他病痛不能履行公務時,他總是非常友善地把我的工作承擔起來。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跌傷了我的左腳和踝關節,傷得很厲害,以致沒有人攙扶我便不能行走。”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員長病逝。在給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表示:朱德的逝世“使我感到好像失去了一位敬愛的親人一樣!面對‘大風大浪’,他在政治上總是沉著應對,對生活和政治從不失控”。“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不愛拋頭露面的。朱德同志為中國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如此低調。他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戴。”

朱德和董必武逝世後,宋慶齡成為全國人大排名最靠前的領導人。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打倒,為使國家立法機關儘早走上軌道,宋慶齡於11月30日在北京主持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76年11月30日,宋慶齡主持四屆人大三次全會。左為吳德

1978年2月,中共中央建議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月25日,宋慶齡主持五屆人大首次會議預備會。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舉行第一次會議,葉劍英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再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

從這一任職記錄中可以看出,自新中國成立,宋慶齡連續擔任國家主要領導人三十一年又八個月。其任職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整個任職期間,宋慶齡始終是黨外排位最高的領導人,也是職位最高的女性領導人。

在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同時,宋慶齡自1949年春起,一直被推舉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她還始終擔任她創立的中國福利會(1950年7月前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致力於人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宋慶齡、陳毅在中南海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朱德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二十二人當選為副委員長。

不料,大會結束後僅七十五天,董必武就不幸病逝。4月6日,宋慶齡致信廖夢醒:“驚悉董老仙逝,悲痛不已!記得我因蕁麻疹症和其他病痛不能履行公務時,他總是非常友善地把我的工作承擔起來。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跌傷了我的左腳和踝關節,傷得很厲害,以致沒有人攙扶我便不能行走。”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員長病逝。在給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表示:朱德的逝世“使我感到好像失去了一位敬愛的親人一樣!面對‘大風大浪’,他在政治上總是沉著應對,對生活和政治從不失控”。“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不愛拋頭露面的。朱德同志為中國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如此低調。他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戴。”

朱德和董必武逝世後,宋慶齡成為全國人大排名最靠前的領導人。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打倒,為使國家立法機關儘早走上軌道,宋慶齡於11月30日在北京主持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76年11月30日,宋慶齡主持四屆人大三次全會。左為吳德

1978年2月,中共中央建議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月25日,宋慶齡主持五屆人大首次會議預備會。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舉行第一次會議,葉劍英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再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

從這一任職記錄中可以看出,自新中國成立,宋慶齡連續擔任國家主要領導人三十一年又八個月。其任職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整個任職期間,宋慶齡始終是黨外排位最高的領導人,也是職位最高的女性領導人。

在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同時,宋慶齡自1949年春起,一直被推舉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她還始終擔任她創立的中國福利會(1950年7月前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致力於人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80年9月,宋慶齡出席五屆人大三次全會。左起:宋慶齡、葉劍英、彭真

1981年5月14日晚,宋慶齡的病情突然惡化。1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開始通過新華社向全世界發佈宋慶齡病情公告。至5月29日,共發佈病情公告十一號。這種逐日發佈病情公告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此舉表達了黨和國家對宋慶齡病情的極度關切。在此之前,只有蘇聯在列寧病危時曾經採用過這種做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宋慶齡、陳毅在中南海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朱德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二十二人當選為副委員長。

不料,大會結束後僅七十五天,董必武就不幸病逝。4月6日,宋慶齡致信廖夢醒:“驚悉董老仙逝,悲痛不已!記得我因蕁麻疹症和其他病痛不能履行公務時,他總是非常友善地把我的工作承擔起來。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跌傷了我的左腳和踝關節,傷得很厲害,以致沒有人攙扶我便不能行走。”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員長病逝。在給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表示:朱德的逝世“使我感到好像失去了一位敬愛的親人一樣!面對‘大風大浪’,他在政治上總是沉著應對,對生活和政治從不失控”。“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不愛拋頭露面的。朱德同志為中國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如此低調。他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戴。”

朱德和董必武逝世後,宋慶齡成為全國人大排名最靠前的領導人。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打倒,為使國家立法機關儘早走上軌道,宋慶齡於11月30日在北京主持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76年11月30日,宋慶齡主持四屆人大三次全會。左為吳德

1978年2月,中共中央建議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月25日,宋慶齡主持五屆人大首次會議預備會。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舉行第一次會議,葉劍英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再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

從這一任職記錄中可以看出,自新中國成立,宋慶齡連續擔任國家主要領導人三十一年又八個月。其任職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整個任職期間,宋慶齡始終是黨外排位最高的領導人,也是職位最高的女性領導人。

在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同時,宋慶齡自1949年春起,一直被推舉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她還始終擔任她創立的中國福利會(1950年7月前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致力於人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80年9月,宋慶齡出席五屆人大三次全會。左起:宋慶齡、葉劍英、彭真

1981年5月14日晚,宋慶齡的病情突然惡化。1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開始通過新華社向全世界發佈宋慶齡病情公告。至5月29日,共發佈病情公告十一號。這種逐日發佈病情公告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此舉表達了黨和國家對宋慶齡病情的極度關切。在此之前,只有蘇聯在列寧病危時曾經採用過這種做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病情公告第一號

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這一國家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專門為宋慶齡設立的。宋慶齡一生維護世界和平、堅持民族獨立,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忘我奮鬥,這是她應得的榮譽。

選自《宋慶齡往事(續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5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宋慶齡、陳毅在中南海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朱德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二十二人當選為副委員長。

不料,大會結束後僅七十五天,董必武就不幸病逝。4月6日,宋慶齡致信廖夢醒:“驚悉董老仙逝,悲痛不已!記得我因蕁麻疹症和其他病痛不能履行公務時,他總是非常友善地把我的工作承擔起來。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跌傷了我的左腳和踝關節,傷得很厲害,以致沒有人攙扶我便不能行走。”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員長病逝。在給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表示:朱德的逝世“使我感到好像失去了一位敬愛的親人一樣!面對‘大風大浪’,他在政治上總是沉著應對,對生活和政治從不失控”。“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不愛拋頭露面的。朱德同志為中國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如此低調。他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戴。”

朱德和董必武逝世後,宋慶齡成為全國人大排名最靠前的領導人。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打倒,為使國家立法機關儘早走上軌道,宋慶齡於11月30日在北京主持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76年11月30日,宋慶齡主持四屆人大三次全會。左為吳德

1978年2月,中共中央建議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月25日,宋慶齡主持五屆人大首次會議預備會。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舉行第一次會議,葉劍英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再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

從這一任職記錄中可以看出,自新中國成立,宋慶齡連續擔任國家主要領導人三十一年又八個月。其任職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整個任職期間,宋慶齡始終是黨外排位最高的領導人,也是職位最高的女性領導人。

在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同時,宋慶齡自1949年春起,一直被推舉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她還始終擔任她創立的中國福利會(1950年7月前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致力於人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80年9月,宋慶齡出席五屆人大三次全會。左起:宋慶齡、葉劍英、彭真

1981年5月14日晚,宋慶齡的病情突然惡化。1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開始通過新華社向全世界發佈宋慶齡病情公告。至5月29日,共發佈病情公告十一號。這種逐日發佈病情公告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此舉表達了黨和國家對宋慶齡病情的極度關切。在此之前,只有蘇聯在列寧病危時曾經採用過這種做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病情公告第一號

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這一國家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專門為宋慶齡設立的。宋慶齡一生維護世界和平、堅持民族獨立,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忘我奮鬥,這是她應得的榮譽。

選自《宋慶齡往事(續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5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往事 續編》是《宋慶齡往事》的姊妹編。同《宋慶齡往事》一樣,作者基於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生動、詳實地從多個角度再現了宋慶齡的人生歷程,還原了她的思想軌跡,更解答了多年來社會上廣泛關注的諸多敏感問題。書中相當部分文字、圖片檔案系首次公開,不少觀點另闢蹊徑。這是一部集閱讀價值、研究價值、收藏價值於一體的高品質讀物,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者、愛好者不可或缺的好書。

掃上方二維碼,即為京東購書頁面

晚年隔海相望的的宋氏三姐妹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慶齡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推翻帝制以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時期,由於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被尊為國母。正因如此,儘管她與蔣介石在政治立場上針鋒相對,但國民黨一直給她保留著中央執委等位置。

在國共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做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貢獻。

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已經結束。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給宋慶齡發去電報,邀請她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當時,中共中央正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籌備七屆二中全會,準備進入北平建立新政權。蘇共派米高揚到西柏坡同中共領導人會晤,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2月6日,在討論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時,毛澤東提出請宋慶齡擔任中央政府主席。參與會晤的任弼時和周恩來當場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毛澤東不擔任政府主席,人民會不理解。雖然這一提議沒有付諸實施,但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宋慶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體現了宋慶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為促成宋慶齡赴北平參與建國,中共中央特派鄧穎超和廖夢醒攜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信到上海敦請。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949年8月28日,宋慶齡應邀從上海來到北平。9月27日至30日,她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30日的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為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毛澤東、朱德與宋慶齡是率先登上天安門的三位領導人。同一天,已經遷往廣州的“國民政府”宣佈把宋慶齡從“政府顧問”中除名。10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下令逮捕宋慶齡。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與毛澤東、朱德三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與戰友們在國慶大典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宋慶齡一直是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黨外副主席中位居第一。任期至1954年9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開國大典上心潮起伏的宋慶齡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任期至1959年4月。

1954年12月,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周恩來當選為政協主席,宋慶齡為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59年4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4年9月,宋慶齡在一屆人大一次全會上投票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董必武為副主席。任期至1965年1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59年4月,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宋慶齡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副主席。任期至1975年1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機關的工作離開了正常的軌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宋慶齡作為副主席更多地承擔起接受新上任的外國大使呈遞國書等日常的國家禮儀活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宋慶齡、陳毅在中南海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朱德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二十二人當選為副委員長。

不料,大會結束後僅七十五天,董必武就不幸病逝。4月6日,宋慶齡致信廖夢醒:“驚悉董老仙逝,悲痛不已!記得我因蕁麻疹症和其他病痛不能履行公務時,他總是非常友善地把我的工作承擔起來。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跌傷了我的左腳和踝關節,傷得很厲害,以致沒有人攙扶我便不能行走。”

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員長病逝。在給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表示:朱德的逝世“使我感到好像失去了一位敬愛的親人一樣!面對‘大風大浪’,他在政治上總是沉著應對,對生活和政治從不失控”。“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不愛拋頭露面的。朱德同志為中國做了這麼多工作,卻如此低調。他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戴。”

朱德和董必武逝世後,宋慶齡成為全國人大排名最靠前的領導人。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打倒,為使國家立法機關儘早走上軌道,宋慶齡於11月30日在北京主持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76年11月30日,宋慶齡主持四屆人大三次全會。左為吳德

1978年2月,中共中央建議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月25日,宋慶齡主持五屆人大首次會議預備會。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舉行第一次會議,葉劍英被選舉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再次當選為第一副委員長。

從這一任職記錄中可以看出,自新中國成立,宋慶齡連續擔任國家主要領導人三十一年又八個月。其任職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整個任職期間,宋慶齡始終是黨外排位最高的領導人,也是職位最高的女性領導人。

在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同時,宋慶齡自1949年春起,一直被推舉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她還始終擔任她創立的中國福利會(1950年7月前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致力於人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1980年9月,宋慶齡出席五屆人大三次全會。左起:宋慶齡、葉劍英、彭真

1981年5月14日晚,宋慶齡的病情突然惡化。1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開始通過新華社向全世界發佈宋慶齡病情公告。至5月29日,共發佈病情公告十一號。這種逐日發佈病情公告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此舉表達了黨和國家對宋慶齡病情的極度關切。在此之前,只有蘇聯在列寧病危時曾經採用過這種做法。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病情公告第一號

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這一國家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專門為宋慶齡設立的。宋慶齡一生維護世界和平、堅持民族獨立,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忘我奮鬥,這是她應得的榮譽。

選自《宋慶齡往事(續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5月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宋慶齡往事 續編》是《宋慶齡往事》的姊妹編。同《宋慶齡往事》一樣,作者基於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生動、詳實地從多個角度再現了宋慶齡的人生歷程,還原了她的思想軌跡,更解答了多年來社會上廣泛關注的諸多敏感問題。書中相當部分文字、圖片檔案系首次公開,不少觀點另闢蹊徑。這是一部集閱讀價值、研究價值、收藏價值於一體的高品質讀物,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者、愛好者不可或缺的好書。

掃上方二維碼,即為京東購書頁面

晚年隔海相望的的宋氏三姐妹

宋慶齡在中國政壇上的定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