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發威!500強也慘遭退市裁決!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還在嗎'

"


"


退市新規發威!500強也慘遭退市裁決!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還在嗎


股市低迷,觸及面值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多,在華信國際停牌等待是否退市裁決的第一天,8月19日雛鷹農牧被深交所宣告終止上市,繼中弘股份之後,雛鷹農牧從“中國養豬第一股”成為了A股市場第二隻“面值退市第二股”。

這個8月資本市場註定不太平靜,除了*ST雛鷹和*ST華信,還有*ST大控、*ST華業等跌破1元的幾隻股票也很危險。此外,在A股市場上,還有66只股票股價低於2元,多隻股票距離1元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面臨著觸及面值退市的風險。

在退市常態化下,A股市場中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還存在嗎?私募排排網對此展開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77.78%的私募認為隨著市場逐步成熟,部分投資邏輯正在發生轉變,不研究基本面一味炒作低價股將會面臨巨大的踩雷風險,在退市常態化和嚴監管之下,低價為王的邏輯將會慢慢的不復存在,投資要回歸價值投資的本源才能避免承受退市的風險;但也有22.22%的私募表示低價股給投機操作提供了天然的良好機會,低買高出符合大多數投資者的心理期待,從中短期來看,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依然還會繼續在市場上存在。


"


退市新規發威!500強也慘遭退市裁決!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還在嗎


股市低迷,觸及面值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多,在華信國際停牌等待是否退市裁決的第一天,8月19日雛鷹農牧被深交所宣告終止上市,繼中弘股份之後,雛鷹農牧從“中國養豬第一股”成為了A股市場第二隻“面值退市第二股”。

這個8月資本市場註定不太平靜,除了*ST雛鷹和*ST華信,還有*ST大控、*ST華業等跌破1元的幾隻股票也很危險。此外,在A股市場上,還有66只股票股價低於2元,多隻股票距離1元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面臨著觸及面值退市的風險。

在退市常態化下,A股市場中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還存在嗎?私募排排網對此展開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77.78%的私募認為隨著市場逐步成熟,部分投資邏輯正在發生轉變,不研究基本面一味炒作低價股將會面臨巨大的踩雷風險,在退市常態化和嚴監管之下,低價為王的邏輯將會慢慢的不復存在,投資要回歸價值投資的本源才能避免承受退市的風險;但也有22.22%的私募表示低價股給投機操作提供了天然的良好機會,低買高出符合大多數投資者的心理期待,從中短期來看,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依然還會繼續在市場上存在。


退市新規發威!500強也慘遭退市裁決!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還在嗎


此外,未來市場是否還會出現大量“低價股”?投資者應該如何避免踩雷潛在退市股?哪些低價股會存在“烏鴉變鳳凰”的機會?針對這些問題私募排排網還採訪了肥尾價值基金負責人方銳、知遠投資總經理柳正華、華炎投資基金經理賴燕群、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

退市常態化對股民而言是好是壞?

截至8月19日,A股市場仍有三家上市公司處於1元價格之下,同時仍有多家1元左右的上市公司存在觸及面值退市規則的風險。那麼,未來市場上是否還會出現大量的“低價股”?面值退市常態化對股民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肥尾價值基金負責人方銳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隨著市場優勝劣汰的進行,未來會逐步的出現大量低價股,面值退市也慢慢的會成為一種趨勢。退市常態化是好事還是壞事,主要取決於對哪一類投資者而言,對那些賭博心理的人來說,當然不是好事,但對於那些專注於基本面的投資者,慢慢的就會成為一件好事。

對此華炎投資基金經理賴燕群認為,未來市場也許還會出現大量“低價股”,這得看上市公司自身的經營情況。面值退市常態化對市場是好事。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作為股票市場同樣如此。這樣才能使A股市場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而對於股民而言,還需提升自身投研能力,避免買到退市風險股票。

知遠投資總經理柳正華表示,隨著註冊制、市場化、對外開放的進行,未來A股包括面值退市在內的各種劣質公司退市會是常態。數據顯示,1950 年以來,美國公開上市的 28853 家,目前存續5011家。共有 23000家公司消亡。每經過 10年,公司就會死亡一半,優勝劣汰、推陳出新,股市才能健康成長。

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向私募排排網介紹,面值退市常態化對股市是絕對的利好,這是市場化的真實步驟。A股一直是進的多退出的少,這給很多濫竽充數的垃圾公司更多的圈錢機會。一個真正規範化的證券市場就應該由市場去檢驗上市公司的成色,面值以下反映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惡化,重組無望就應該退市。這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畢竟我們的退市制度還有一定的緩衝期,給了中小股東時間。今年退市的公司家數明顯比往年多,這也說明我們監管層在制度監管方面在不斷的完善退市制度,有利於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投資者如何避免踩雷“面值退市股”?

截至退市摘牌,中弘退的股東戶數高達274498戶;*ST雛鷹股東戶數達到184199戶;*ST華信股東戶數接近8.11萬戶。這些上市公司遭到退市處理,那麼散戶投資者是最直接受影響的投資群體。那麼,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避免踩雷“面值退市股”呢?

對此肥尾價值基金負責人方銳表示,如何避險關鍵點在於要專注於基本面,注重公司的價值,這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踩雷。如果只是一味的專注於熱點炒作,專注於賭企業的重組或一些事件的驅動,那麼就有可能會踩到這些退市的股票。

華炎投資基金經理賴燕群表示,投資者應該明確自身的投資風格,如做中長線,應以價值投資為理念,優中選優,並且進行分散投資,可降低買到退市風險股的概率。如以短線為主,則應嚴格控制倉位,來控制風險。

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介紹,很多上市公司在業績暴雷上市有先兆的,是完全可以避免踩雷的發生。但中小投資者有著信息不對稱的劣勢,對財務數據缺乏專業的理解,投資中過於追求題材概念的投機炒作,這樣很容易誤入陷阱。所以,對於一些靠題材概念沒有業績支撐的公司還是謹慎點好,尤其是有過負面報道的公司更值得警惕。投資還是要回歸價值投資的本源才能避免承受退市的風險。

知遠投資總經理柳正華認為,股市要防雷,沒有其他的辦法,只有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一要有財務分析能力,二要有企業經營分析能力,三要選那些誠信幹實事的管理層。但一般散戶可能並不具備這些專業知識,所以建議一般散戶還是選擇優秀基金管理人為宜。

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是否還在?

在A股市場中一直都有炒垃圾股的傳統,甚至有機構做過統計,買股價最低的50只股票,收益要遠遠跑贏大盤。站在投資的角度出發,超低價股並不具有價值投資的優勢。但站在中短期投機的角度思考,超低價股也未必代表著毫無賺錢機會。哪種類型的超低價股有可能存在“烏鴉變鳳凰”的機會?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是否還存在?

對此華炎投資基金經理賴燕群表示,高價股都是由低價股而來的。從這點看,超低價股並非完全沒有買入的意義。而“烏鴉變鳳凰”的機會,則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大股東實力雄厚存在的資產注入、重組等預期;行業週期低谷而導致股價大幅殺跌成為超低價股,而待行業景氣度好轉便是買入的機會;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而從市場投機資金角度看,低價股給投機操作提供了天然的機會,如股價從5元漲到10元,與股價從100元漲到200元,雖然漲幅都一樣,但是對投資者的心理則不同,心理上認為股價從5元漲到10元會比如容易,且股價並不高。目前來看,中短期內,低價為王的炒作邏輯依然存在。

肥尾價值基金負責人方銳則認為,低價為王的邏輯將會慢慢的不復存在,“烏鴉變鳳凰”的前提是企業基本面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那麼烏鴉永遠也變不了鳳凰。

知遠投資總經理柳正華表示,3A股過去確實有自己的獨特運行邏輯。自己也統計過,2016年以前買最低價股的組合要遠遠超過市場的收益。但2016年以後這個策略就是失效了,未來還會不會繼續有效也不好下判斷。買低價股的邏輯,實際上是過去基於中國沒有退市制度,殼價值大搏重組的一種投機行為。目前這個邏輯的大前提正在發生變化,個人覺得未來單純靠買低價股,不研究基本面踩雷的風險巨大。

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則認為,超低價股裡面一定有烏雞變鳳凰的案例出現,但必須要有確定性,比如資產重組、兼併,使原來的主業脫胎換骨才行。史上也有不少起死回生的成功案例,比如長航油運就是從退市重新迴歸主板的成功案例,但這樣的案例僅僅是個例,不具有普遍性。現在的退市制度與以前大不一樣,更加市場化,尤其是隨著註冊制的推進,未來主板也會像科創板一樣,退市就會常態化。不能認為低價就是機會,還要從公司的基本面去研究瞭解才對。投資不是賭博,一定要投物有所值或者物超所值的公司才對,沒必要去賭不確定的事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