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司馬懿 公孫淵 遼河 孟達 廁所觀史 2017-04-03

魏滅燕之戰

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歷史背景

公孫淵與魏、吳之間搖擺不定,明面稱臣與魏,暗中與東南的吳國政權勾結。

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戰役過程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

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經孤竹,越碣石,同時幽州刺史毌丘儉從徵,鮮卑、高句麗等也出兵,還有從海路攻帶方、樂浪二郡。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20餘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

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在南線多張旗幟,佯攻圍塹,吸引敵軍主力,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逼進敵軍的襄平本營,部將不解問其原因。司馬懿說:“敵人堅營高壘,就是想讓我們兵疲糧盡,若攻城,正中其計。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現在他們大軍在此,老巢卻空。我直指襄平,敵軍必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接著整頓陣列前進,敵軍果然出來截擊。司馬懿對諸將說:“我之所以不攻其營,正是要等現在的局面。”於是指揮魏軍痛擊,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求救於孫權,孫權也出兵為其聲援,並給公孫淵寫信:“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深深為賢弟感到擔憂啊。”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打柴牧馬,安然自若。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允。司馬陳圭曰問司馬懿:“當年攻上庸,八路並進,晝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時間裡,攻下堅城,殺了孟達。這次遠道而來,為什麼行動卻更加緩慢?”司馬懿說:“當年孟達軍隊少而糧食能支持一年,我們的兵是孟達的四倍糧食卻不足一月,以一月糧的軍隊對付有一年糧的軍隊,怎能不速戰速決?四打一,即使一半人傷亡,也是可行,當時不計死傷,正是要為有限的糧草爭取時間。而今敵兵多我軍少,敵糧少我糧多,又遇大雨,想速戰也不可能。從出兵開始,我就不擔心敵人來進攻,而是怕他們會逃跑。如今敵軍糧草將盡,我軍包圍尚未合攏,若現在搶掠牛馬,會逼他們逃走。兵者詭道,善因事變。他們現在憑藉人多和大水,雖然飢困,也不肯就擒。這時候更當穩住對方,不能為得小利而把敵人嚇跑。”

司馬懿將計就計,故意示弱。朝廷聽說雨大敵強,不少人請求召還司馬懿。魏明帝卻說:“司馬懿臨危制變,生擒公孫淵指日可待。

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月餘,城中糧絕,公孫淵帶著兒子公孫修帶著數百騎兵向東南突圍而逃,司馬懿縱兵擊破其軍,司馬懿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在流星墜地的地方,殺死了公孫淵父子。入城後,司馬懿屠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屍體,築造京觀。把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斬首,殺死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收編百姓四萬戶。司馬懿釋放了當年被公孫淵篡奪官位的公孫恭,又為被公孫淵迫害的綸直等人修了墳墓,表彰他們的後代。下令說:“古代討伐一個國家,僅殺其中頑固凶惡的人而已。各位被公孫淵所連累的人,全部寬恕。中原人願意返回故鄉的,各隨己願。

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歷史評價

魏滅燕之戰中,司馬懿用兵靈活,遲緩有度,成為經典戰例,被後世兵法引用,《百戰奇法·必戰》引用此戰:“凡興師深入敵境,若彼堅壁不與我戰,欲老我師,當攻其君主,搗其巢穴,截其歸路,斷其糧草,彼必不得已而須戰,我以銳卒擊之,可敗。法曰:“我欲戰,敵雖深溝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另一方面,平定遼東令司馬懿在魏朝的聲望達至頂峰,曹芳就下詔稱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

司馬懿平遼東也成為晉室誇耀先祖功業的事件之一,《晉書·樂志下》就收錄了《徵遼東》:“徵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既授首,群逆破膽,鹹震怖。朔北響應,海表景附。武功赫赫,德雲布。 ”

三國除了魏吳蜀外竟然還有一個燕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先滅燕?

小編剛好喜歡司馬懿,不是廣告植入,小編也不需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