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無力,何不借力打力

司馬懿 曹操 美文 行者啊 2019-02-27

自感無力,何不借力打力。

自感無力,何不借力打力

人生於世,較量是必然的,大大小小的較量,總會在某個階段發生,而有時候、有些事自感無力,借力更方便,或自力無法達成,非借力不可為。

個體如此,群體亦如此。

借力的最高境界不是借朋友之力,而是借對手之力。

什麼事需借外力。

有時候總覺得有問題,自己又看不清楚問題所在,借旁人之眼,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問題在哪裡,也許更容易看得清楚,所謂以銅正身以古鑑今;有時候自己的問題反而自己難以解決,借旁人助己一臂之力。這旁人要麼是朋友,要麼是對手,都是有緣人,善緣或惡緣,路人萬不可能去管你的閒事,因為和你無緣。

自感無力,何不借力打力

朋友看清了問題,卻礙於種種顧慮,有些事不方便說,有些事不方便管,這力就小了很多,借力打力就打了折扣。

而對手,因為特殊的位置,比你的朋友看得更清楚,他研究你的弱點多時,對於你的弱點,對手可能比你更瞭解自己,基於對手自身的利益,會使出更大的力道。

對手在等待時機,而發現了問題我們也在等待解決問題的時機,對手不會和你同步,而只能逼著你應戰,這種應戰就是倒逼解決問題的進度,若能借對手之力,效果甚佳。

什麼時候借力。

旗鼓相當時,棋逢對手時,也就是在實力相當時,借對手之力行自己之事,刮骨療毒,斷臂求生,在保存自己的同時,達到以己之力無法達到的目標。

實力相差懸殊,不可借力。只有在實力相當,或者實力高於對手,方可借力打力。

借對手之力有幾大好處:對手看得準,打得狠,不拖泥帶水。而這些問題一定是自己的弱點,可能積習多年,自己早就想一除而快,怎奈牽一髮而動全身,無從下手,也難以下手。

借力打力在生死關頭。

此時借力打力,借對手攻擊自己弱點之力,除內弊樹新規,需要破釜沉舟,對手已將自己逼到牆角,客觀上加速了行事的決心。

自感無力,何不借力打力

好的對手就是自己的朋友,化敵為友,此為最高境界。用對手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非關 稅壁 壘、知識 產 權 保護都是我們的弱點,自己下手難免阻力重重,而那些無法撼動的內部利益集團,在感受到外界的威脅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鬆動以自保。此為借國際的力量,實現久已謀劃的目標。

借力打力需讓利。

達成任何目標都需要代價,借對手之力也必然給對手讓利,達成目標以後,形成新的格局,這部分利除了讓給對手,長遠來看更是讓給了自己的另一部分,讓給自己更有活力的部分,久而久之,最終打破瓶頸,實現整體飛躍。

​用司馬懿和曹操的一段對話結束:“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借力打力,對手起到了朋友的作用,逼自己下決心,使自己更強大,此為化敵為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