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一定要有格局,要麼隱忍,要麼殘忍,才有大出息!

司馬懿 關羽 曹操 曹丕 輕心 輕心 2017-08-29

做人一定要有格局,要麼隱忍,要麼殘忍,才有大出息!

你信奉凡事隱忍,常保幸福嗎?俗話說“忍一步風平浪靜”,也有些人在隱忍過後能夠獲得成功。其實,那是需要一個限度外加一個基礎做鋪墊的。這個限度是做人的原則,基礎就是自身的實力。

缺少這兩個因素的隱忍,就是縱容。比如隨意撒潑的熊孩子,小時候不教訓長大後就會繼續搞破壞。

你想一下,萬一你隱忍的熊孩子,長大後把髒水潑你身上,還覺得幸福嗎?

一、

說起隱忍,大家一貫印象是:結束三國的司馬懿不就靠隱忍,篡位曹魏獲得成功的。

細讀歷史就會知道,司馬懿也是有這兩個要素打底的。

他第一次給曹操打工是29歲,做曹丕的伴讀,9年時間他協助曹丕打敗曹植和曹衝,登上世子寶座,那年他38歲。

過1年後,孫吳與劉蜀聯軍進攻曹魏,關羽水淹七軍。正在這威風凜凜的時候,司馬懿給曹操出了主意,使計謀聯合孫權,導致孫劉聯盟瓦解,曹操再次掌握三國中的戰略主動權。

司馬懿使用了什麼計謀?

他建議曹操說:“別看孫劉聯盟說得好聽,劉備強大得太快,孫權心裡肯定不是味道。如果我們聯合孫權,讓他從背後給關羽一刀,蜀漢就玩不轉了。”

事實證明,司馬懿充分掌握人性的弱點,孫權嫉妒劉備短短擠時間就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他很快給關羽背後捅了一刀,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

司馬懿為什麼能在40歲前立下兩件大功?就在於他有自身的實力啊。這實力怎麼來的?在隱忍中修煉。

22歲時司馬懿被曹操招攬,他推辭並裝病7年。這7年中他宣稱生活不能自理,那隻能幹嘛?呆房裡看書,分析天下大勢,思考該輔佐誰,誰能出頭誰會敗落。要打工也要找個有前途的領導去跟。

在司馬懿裝病苦修的7年中,曹操收拾了袁紹、袁譚、劉表,平定青州、冀州、幷州,破烏恆,被封漢丞相。

等到司馬懿結束裝病(隱忍),給曹操打工,該死就都死完了,形勢已明朗。在這場老闆曹操聘用司馬懿的面試會上,佔有主動權的是司馬懿,不是曹操。

司馬懿看清楚,只剩下曹操、孫權、劉備三個人,他比較各家實力後才主動選擇曹操去打工。

所以這種隱忍不是裝個病就算了,是有著很深算計的。這種算計建立在等待與修煉,等待是為了保命,萬一曹操被袁紹殺了呢?各位看官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馬懿,是否要先保住性命呢?

修煉是為了讓自己更強大,這樣出山才能獲得成功。有些謀士一個計謀不管用就被老闆關起來,那這種計謀獻出去,就在給自己挖坑。

做人一定要有格局,要麼隱忍,要麼殘忍,才有大出息!

二、

司馬懿不是個只懂得隱忍的人,該殺戮起來他絲毫不手軟,這是他能夠獲取強大軍隊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能上位必須要有人挺你,在三國時就是擁有兵權,手下那些將領只聽你的不聽皇帝的,那你得有軍功。

曹丕時代有個被當做心肝寶貝的蜀國判將孟達,手下有一支幾萬人的部隊。曹操死後他的日子不太好過,就想回蜀國。諸葛亮覺得這小子靠不住,回來是個麻煩,就打算借刀殺人把消息放出去。

這件事被孟達的老大曹真和司馬懿同時知道了,按道理該曹真處理的。

可司馬懿要立軍功加強自己的威望,他立刻帶著部隊行軍,長途突襲孟達,把他殺了,大大振奮了士氣。

隨後,司馬懿累積軍功升為東線戰區最高長官。

可西線戰區還有個曹真把守著呢?

司馬懿這時候又開始隱忍了,曹丕命他配合曹真攻打蜀國,他慢慢騰騰行軍。原來襲擊孟達,8天可以走1200裡,現在2個月只行軍500裡,最後伐蜀計劃被迫取消,曹真被他拖死了。

所以,司馬懿不是隻隱忍,他是看情況的。對他有好處的,就立刻去搶下來;對他沒好處的,拖死你。

做人一定要有格局,要麼隱忍,要麼殘忍,才有大出息!

那從司馬懿這幾件事上我們能學到點什麼?

就是在隱忍和殘忍之間,得有個把握,這個把握就是先得看清楚,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如果對自己沒什麼好處又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就裝,裝病裝孫子裝弱小,誰讓我打不過你又逃不出你的手掌心呢?

如果你綜合各方面實力,具備取勝的把握,或者這件事對自己的前途至關重要必須一舉拿下。那就不能裝,還得想辦法去做,用忽悠、計謀、說話等各種方式,拿下目標。

獲取成功是一種綜合實力,俗話說“時來運轉”,就是既要運氣又要實力。那實力是什麼?就是你一次次奪取目標積累的軍功。運氣是什麼?躲避最差的時機,逮住一個差不離的時機,把自己推出去。

為什麼說這個時機差不離?因為沒有最好的時機,只要比最壞的情況有好轉,好轉得綜合比較各方面因素,已經可以出手一搏了,那就行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