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易所風控之道

數字貨幣成為投資新靶標,也成為眾多黑客眼中的肥肉。

細數從前,不乏大型交易所被攻擊:2014年,Mt.Gox被盜85萬枚BTC,慘遭清算;2017年,韓國交易所Youbit遭受黑客攻擊,直接破產;2018年,日本最大交易所Coincheck遭黑客攻擊,損失5.3億美金。

在ZB.com資深安全架構師楊總看來,交易所安全事件頻發的背後,不僅反映出數字貨幣交易所草莽生長的叢林環境現狀,也暴露出了去中心化架構下的區塊鏈資產生態的硬傷。

【深鏈原創】

文丨宋莫


交易所的安全之傷

作為區塊鏈資產的流量入口,錢包私鑰掌握著交易所的生命,對於交易所用戶來說,賬號決定一切。用戶賬號、交易所私鑰一旦失竊將可能無法通過管理手段找回財富。

事實上,區塊鏈資產保管存儲的安全性一直是監管部門所擔憂的。

直到2018年10月美國監管部門批准Bitgo開展數字貨幣託管業務,為華爾街進入區塊鏈世界打開安全門,才掃除了美國議員對區塊鏈資產安全的擔憂。Bitgo託管業務獲批被認為是區塊鏈世界發展的重要標誌事件之一。

近日OTCBTC創始人親自撰文,細數交易所的致命安全風險。在她看來,除了資產保管安全外,與傳統交易所不同,數字貨幣交易所的風險還包括線上錢包、智能合約漏洞等威脅。

現實情況下,很多小型交易所沒有冷熱錢包分離措施,或者就算冷熱錢包分離,也沒有嚴格執行定期分離的措施,導致 web 被入侵,錢包的錢在站上,同一組密鑰就被轉走。最後直接導致交易所破產。

再者是上幣項目的智能合約漏洞,很多項目方的幣是基於 ETH 或 EOS 發的 Token,這些項目基於智能合約設計,智能合約出現漏洞,就很容易釀下大禍。不是項目方倒大黴就是交易所倒大黴。

在金融行業,監管不僅僅對業務和規則的監管,還包括信息科技的風險管理。科技風險也作為操作風險反映在巴塞爾協議Ⅲ。一旦納入監管,如果出現數據回滾、停機事故、盜幣事件,交易所面臨的將是監管部門的鉅額罰款、牌照吊銷、內部整改等嚴厲懲罰。

保衛交易所的生命線

從Libra的波折經歷看,監管一直是區塊鏈業務發展達摩克里斯之劍。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既是交易所發展的內驅,也是迎接全面監管的迫切需要。

作為食物頂端的交易所來說,滿足監管合規要求是交易所安全建設的必由之路。

安全是個持續對抗的過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安全又是一個繁複的工作,從架構設計到日常運行,細無鉅細。

作為行業早期開荒者,ZB、火幣、OKEX等老牌交易所已經運營五六年時間,從一開始就將資產安全視為生命線。他們的優勢在於,安全風控系統已經歷足夠用戶量級的檢驗。

除了常規的系統安全設計外,老牌交易所的安全管理更為全面和紮實。

針對錢包存儲的安全風險,ZB.com採用冷熱錢包隔離,多籤授權、黑名單等權限控制,同時還增加了人工校驗流程,對錢包餘額、頭寸進行核實,其目的之一是提前發現內部人員內鬼行為。

在金融系統中,通常在營業結束後,也會對收付單據的餘額、頭寸和系統進行比對,其原因也是為了及時發現內部違法或錯帳行為。這個措施和ZB.com採取的人工校驗錢包餘額的措施,如出一轍。

在全球系統安全走在前面的Coinbase、Kraken、BitMex還引入眾包安全評估Bug Bounty。

Bug Bounty是為個人提供的在安全系統中發現錯誤,漏洞或錯誤的獎勵。這些程序為開發人員提供了發現錯誤,解決錯誤和防止廣泛濫用事件的機會。

國際安全權威機構CSS建議每個交易所都必須有一個公開的,自我託管的Bug Bounty計劃。在理想的情況下,Bug Bounty程序應該在第三方的平臺進行(Hackerproof,Hackerone,Bugcrowd等)。

不可控的用戶生態

從安全問題發生的部位分析,可以為交易所端和用戶端兩個場所。

只要肯砸錢,肯招人,交易所端發生問題不難解決。針對內部管理問題,可以通過構建多層堡壘機制、建立相互制約機制、多層次審批等機制,針對黑客行為,可以收縮攻擊面、嚴控API接入,購買保險解決。

讓交易所老大難以入睡的是發生在用戶身上問題。用戶代幣被盜,即使被盜金額很小,如果處理不當,都有可能波及交易所聲譽,引發維權。

業界知名安全風險師Tony分析:“用戶的安全意識薄弱,用戶電腦端、手機端使用環境的安全級別是引發用戶代幣被盜的原因之一。”

為了最大限度避免用戶引發的問題,吃過虧的老牌交易所都很重視用戶身份認證的設計。

在真實世界,對用戶的身份認證基本方法可以分為這三種:

(1) what you know ,你知道什麼,比如用戶密碼、ID。

(2) what you have ,你有什麼 ,比如智能卡、Google認證。

(3) who you are ,你是誰 ,比如指紋、面貌等。

在網絡世界中手段與真實世界中一致,為了達到更高的身份認證安全性,某些場景會將上面3種挑選2種混合使用,即所謂的雙因素認證。

比如ZB.com交易所使用的雙重身份驗證(2FA)和通用第二因素(U2F)就是雙因素認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有些交易所在初期上線時,通常只提供基於用戶/密碼的認證方式,也即是第一種認證方式--what you know。ZB.com安全設計師徐先生認為:“只採用what you know的身份認證方式是最不安全的,容易受到暴力密碼攻擊、撞庫攻擊”。

他解釋,交易所用戶安全機制應該全方面設計,除了技術上提高用戶端安全性外,ZB.com還建立了反洗錢機制,應對可能出現的非法資金進入及控制,利用大數據做交易行為和資產變化分析,識別具有洗錢傾向或其他違規行為的用戶。

區塊鏈引發的資產代幣化催發了交易所的野蠻生長,遊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交易平臺暫時沒有了監管的壓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在安全防範有所鬆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