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大連開幕的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裡,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出席“塑造中國未來金融業”分論壇,直言道“我們對Libra的出世是不應該掉以輕心的,這個對現有的金融體系、貨幣體系甚至未來的儲備體系都會是有很大沖擊。”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黃毅表示,互聯網改變了金融的生態,後來的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挑戰。對於Facebook新近發佈的數字貨幣Libra,如果Libra一旦成功,對金融行業就不是挑戰了,而是顛覆。

對手or新手

人民日報在6月29日探討Facebook發佈其加密數字貨幣Libra事件,文章指出,臉書是想把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分開對待,用線下資產背書解決Libra的幣值波動。臉書發行Libra會在全球範圍內帶來數據隱私問題,帶來金融壟斷和監管難題,甚至可能會降低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主權。並引用網絡段子“打敗你的從來都不是對手,而是新手”。提醒面對Libra這樣的新事物,我們有必要保持關注和思考。

6月28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中,G20中方發言人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中方關注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包括數字貨幣、加密資產等等。中方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該發言內容得到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報道。

早在6月24日,環球時報英文版就發佈了《中國不可能缺席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時代》,對Facebook加密貨幣Libra發表評論。文章中指出,Facebook發行數字貨幣Libra後,“便擁有了為全球27億人發行貨幣的鑄幣權,成為數字經濟中獨立的‘央行’”。為緩解由此而來的監管壓力,Facebook可能會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協議。

在此前6月1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鮑威爾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Facebook在推出Libra之前,已經和美聯儲進行了溝通。鮑威爾還稱:“我們(對Libra)抱有很高的期望。”這句話的潛臺詞是,美聯儲是支持Libra的。


數字爭霸,新時代的趨勢正在來臨


順應者or顛覆者

Libra從技術和構想上都與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其他加密貨幣有著極大的區別,可能成為數字金融資產世界中的“遊戲改變者”。

依據Facebook自身27億全球用戶體量,加上Libra的節點包括了VISA、eBay、PayPal、萬事達、優步、booking等耳熟能詳的科技金融企業,相比之前的區塊鏈項目,給人一種“正規軍”來了的感覺。Libra的出現,顛覆了我們對加密貨幣的認識。摩根大通和IBM在從事數字穩定幣的研發和平臺的搭建時,都未受到如此廣泛的矚目。

幾十家美國金融和高科技公司組成的財團管理,並負責數字穩定幣的發行。它的挖礦不按照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原則進行,而是權益證明。實際這意味著:確認區塊鏈中新交易區塊的權利不屬於那些完成大量電腦計算的人,而屬於擁有掌握大量數字資產的商業機構。這有助於Libra最開始就能每秒處理約1000筆交易。

我們無法從支付寶的錢包付款給微信錢包,Libra雖然也擁有自己的虛擬錢包Colibra,但卻為接入其它研發機構的替代性錢包體系留下了機會,它將成為新的一體化資金匯兌系統。

此外,Libra擁有法定貨幣和有價證券擔保,如果Libra數字穩定幣就像白皮書中所描述的那樣開始運作,那麼Libra將是受財團調控且擁有法定貨幣擔保的數字貨幣,是全世界數字支付的萬能生態系統。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東民告訴俄羅斯衛星社“Facebook是一個全球巨無霸型的社交媒體,涉及跨境支付將近7000億美元,不僅擁有了其他數字穩定幣國家信用支撐的價值穩定基礎,還獲得了一個比較強大的商業生態的支持。”劉東民說,人們此前認為,數字貨幣只有在由央行發行的情況下才能成為合法支付手段。但後來加密貨幣問世,這是一種由私有公司發行但有實際資產擔保的虛擬貨幣。結果,合法電子支付手段的構想本身就開始發生變化。


數字爭霸,新時代的趨勢正在來臨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此前表示,中國打算髮行本國的加密貨幣。該行擁有虛擬貨幣領域的78項專利,還有另外44項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專利。2018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正在招募虛擬貨幣、編程、經濟和法律領域的專家。至於“加密元”將如何運作,目前還沒有細節透露出來。

Libra沒有完整的鑄幣權,沒有貨幣政策,且就執行的難度來看,至少是短期內其並不具有衝擊主權貨幣的實力。而Libra對於金融設施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貨幣信用不足的國家,則有可能造成一定影響,並可能成為部分發展中國家的重要金融工具。

對抗or參與?

Libra白皮書並未明確說明其協會是否選擇多個政府,原則上來講是開放的。白皮書中也沒有註明一籃子貨幣中,各種貨幣之間的比例,很多人會推測,主要儲備為美元或美國國債,主要因為當前美元的穩定性與流動性確實優於它國貨幣,而且目前協會創始人的27家機構均為美國機構,新機構加入需要已加入成員進行投票,美聯儲又公開表態不反對,所以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當下的核心問題是,其它國家機構申請加入後,是否會受到公平的對待?

申請加入Libra或許是個辦法,如果非美國機構申請不成功,則瓦解最底層的共識;如果申請成功,實現組織成員多元化,則優化一籃子貨幣本國貨幣比例配置。WTO、SDR都是因為當年的努力加入才有受益,才有了全球化的話語權。


數字爭霸,新時代的趨勢正在來臨


規則制定or淘汰出局?

Libra是首次出現的可能覬覦世界數字貨幣角色的數字貨幣。無疑,這裡離開嚴肅的監管機制是行不通的。包括美國在內,迄今沒有一個國家設立一個從事制定和從事加密貨幣監管事務的專門機構。

鑑於Libra可能席捲全世界,各國政府和央行都表現了必須遵守標準的態度,國際清算銀行(BIS)、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穩定理事會(FSB) 在內的其它監管機構都在一道兒研究如何監管,在此情況下,中國可能參與的機會稍縱即逝。

美元霸權很大程度上源於美國積極參與戰後世界經濟秩序重建和國際貨幣體系建設之後才確立的。現在那些更積極參與調控加密貨幣的國家可能成為世界金融的新領袖。這種轉折時刻,可能為中國提供宣佈本國晉身世界規則制定新中心的絕佳機會。

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應當加大支持力度,科技企業是區塊鏈技術創新與應用探索的主體,應加強引導。面對Facebook的這盤虛擬貨幣大棋,與之競爭對抗可能心力不殆,與其同遊共利共管共榮,或許是可選優解。世界在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雖然看著離我們挺遠的,但其實很近。

【本文由優優財經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龍正思

文章來源:優優財經 https://uucj.com/article/1140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