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高考恢復40年:77級高考生數學僅4分 卻考上南開大學
吐圖屠兔
1/9 在南開大學主教學樓的111教室,幾位已步入花甲的老人,坐在當年熟悉的座位上,彷彿回到大學時光。這是1977年參加高考的幾位老同學的聚會,距離他們第一次踏進南開大學的校園,已過去了將近40年。
2/9 老同學們還清楚地記得,1977年12月的天津,飄著小雪,冷得讓人哆嗦。9日的上午9點,政治科目開考,這是天津在“文革”之後,恢復高考的第一考。
3/9 在武清某考場裡的楊石,一拿到政治試卷,看到上面有“國家”、“剩餘價值”之類的名詞解釋,心裡犯了嘀咕:“這些哪裡學過?”在這之前,楊石只有40天的時間用來複習。那年天津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二選一,《他像雷鋒一樣》或者《宏偉的目標鼓舞著我》,楊石選了前者,拼“書底子”的他,覺得語文考試沒有吃力,甚至在考試前都沒複習過語文。
4/9 當時還在河北省參加高考的王宇建,已經24歲了。在考試開始前,監考老師叮囑考生們要仔細審題答卷。按比例計算,這整個考場可能只錄取一名同學。王宇建沒日沒夜的複習,讓她在高考的時候答題非常順利。她至今仍能記得,自己語文93分,政治89分的優異成績(滿分均為100分)。
5/9 高考第二天要考的數學,是令許多人最怵的一門。滕錦然在開始籌備高考複習的時候,就果斷地放棄了數學。臨近考試時她看了幾眼“有理數”的知識,沒想到數學卷子第一題就是有理數。她答了這一題,便瀟灑地交卷走人,最終數學考了4分。但這4分對滕錦然來說,可謂“人生的關鍵”,正因為這4分,她剛好“踩”上了南開大學中文系的分數線。
6/9 高考第二天要考的數學,是令許多人最怵的一門。當時已是語文教師的楊衛東,考完數學後便對這次高考失去了希望。他沮喪地說,自己費了半天勁複習數學,考場上卻連尺子都沒用上!楊衛東想要棄考最後一門的史地科目,一同前往考試的小夥伴兒們卻勸他考完:“高考報名費花了2塊,挺貴的,你才考了1塊5,千萬別浪費了!”
7/9 沉寂十年終於恢復的這一次高考,讓77名同學的命運在南開大學中文系產生了交集,這個集體在校園裡顯得很特別。同學盧治安在回憶文章中曾寫道:“我們是這個多難的民族走出夢魘後的第一批南開學子,我們是南開走向新時代的第一批南開人。”圖為盧治安的准考證。
8/9 這個集體中,年紀最大的是“文革”時期的“老高三”,也就是1966年的高中畢業生,最小的同學剛好是1977年高中應屆畢業,之間的年齡相差了13歲。雖然年齡跨度大,但彷彿久旱逢甘霖,學生們對學習的熱情高度一致。
9/9 如果沒有1977年的高考,王宇建說她可能一直會在石家莊汽車修配廠幹下去,如果沒有1977年的高考,楊石說他現在會是武清化肥廠的一名下崗工人。但楊衛東卻不願做這個假設,他說,並不是高考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而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命運改變了,所以個人的命運也隨之改變。在校園裡,幾位老同學找到了當年77級校友們一同捐建的雕塑,名字叫作《希望》。
2017-05-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