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教育綜合考試高分解題技巧之簡答題、論述題

數學 語文 北師大 面試 京師三人行 京師三人行 2017-09-03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溫馨提示:各省市的教師招聘考試都是通過筆試和麵試兩種形式結合考查。筆試成為踏入教師行列的第一道門檻。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答教育綜合考試高分解題技巧之簡答題、論述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說明下!

教師招聘|教育綜合考試高分解題技巧之簡答題、論述題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整理

 一、題型分析

  依據近5年全國大部分省市的教師招聘考試教綜真題統計發現,筆試試卷的考查題型穩定且有彈性。穩定是指考查題型的範圍穩定,主要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客觀題中通常涵蓋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主觀題通常涵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有彈性的意思是各省市並非所有題型都採用,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本地區情況的題型來對考生加以考查。

  無論考官設置哪幾類題型,都有其較為合理的打算,因為不同題型之間在作用上通常能夠互補。例如,通常客觀題數量較多,但是難度普遍偏小,而主觀題數量較少但難度普遍較大。從簡答題到論述題到案例分析題難度逐級遞增。可以說,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才是拉開各位考生差距的最為重要的題型。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針對性的掌握各主觀題型的特點及攻克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解題技巧

 技巧一:“關鍵詞法”破題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溫馨提示:以簡答題為例,通常我們所見的簡答題題幹指向都非常明確,讀完題基本就可以確定應該用哪一個知識點作答,但近年來,在某些省市縣的招聘中,簡答題的問法也在向含蓄和迂迴的方向轉變。

  例1:教育應該以兒童為中心,關注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嗎?試簡述你的理由。

  例2:有的學生總把不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說成任務(作業、考題)太難,這是一種什麼歸因?有什麼壞處?

  例3:請談談你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和“以問題為紐帶”的理解。

  從上述3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問法發生轉變了之後,具體應該用哪一個知識點作答就不明確了。對於考生來說,只是識記已經不夠了,還必須具備從題幹中提取關鍵信息同自身大腦中已有的知識進行關聯的能力。

  各位考生也無須驚慌,在此教給各位考生的方法稱之為“關鍵詞”法,即從題幹中提取關鍵詞去分析。以例3的問題為例,使用關鍵詞法的步驟為:

  (1)提取3個關鍵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以問題為紐帶”

  (2)逐個分析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來源於韓愈的《師說》,意思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這是對老師的職責或角色的定位。確定了這一大方向之後,再看第二個關鍵詞“以問題為紐帶”,它與教師的職責或角色是否有關聯呢?如果學習過教育學的考生應該都能找到答案。新課改對於教師角色的定位的第一條就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該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以問題為紐帶”就是教師踐行促進者角色的一個手段。

  (3)分析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關聯。一個是傳統教師角色定位,一個是新課改對教師角色的定位。考生只需要依據自己對兩個角色的理解表明態度即可。

  由此,我們發現“關鍵詞法”既適用於簡答題,也適用於論述題,它的意義在於找到突破口。

技巧二:巧用方法,靈活論證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溫馨提示:以論述題為例,論述題不同於簡答題的地方在於一定得有“論”的過程,即考生無論答什麼觀點,一定要有論證的語言。各位考生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只會答一些幹條條,論證的部分沒有話說。這樣也可以得分,但是想要得高分就有些困難了。通常情況下,在用“關鍵詞法”破題之後,可以運用“就事論事”、“正反假設”和“案例論證”來展開論證。

  1、“就事論事”法

  本方法是指從核心觀點句中提取出核心關鍵詞,對該詞從字面到深層次展開分析。

  例:(核心觀點句)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關鍵詞)。所謂促進者就是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通過提問等方式啟發學生思考,起輔助和推動作用的角色。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一,其最基本的角色定位即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正反假設”法

  本方法是指給出核心關鍵句之後,通過“如果”、“否則”等虛詞的引導進行正反兩方面的假設來展開論證。

  例:(核心觀點句)在樹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時,要善於和學生交往和溝通。(反面假設)如果一個老師不同學生溝通和交往,那麼時間一久必然和學生之間形成隱性的隔閡,師生關係自然非常脆弱;(正面假設)反過來,即便一開始沒掌握好的方法,但只要老師願意慢慢嘗試與學生溝通,去理解學生,慢慢地師生關係會越來越融洽。

  3、“案例論證”法

  本方法是指在給出核心關鍵句之後,通過舉教學過程中的實例來佐證觀點。

  例:(核心觀點句)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習情境有利於及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案例)例如在上英語課之初,老師在PPT上呈現很多的圖片,讓學生看圖快速說詞彙。這些詞彙中前半部分是已學過的,讓他們積極參與獲得成就感,接著後面部分就可以逐步增加新單詞,讓學生嘗試回答,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他們的學習慾望會被激發。

  以上三種論證方法本身並不衝突,而且很多題目可以用多種方法去論證,考生們只需依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即可。

教綜材料分析題演練

一、請閱讀以下對兩位同學的描述,回答問題。

  男生甲:他的數學成績一向很好,語文成績卻總是倒數幾名。每次上語文課他都如坐鍼氈。趁老師不注意他從課桌裡拿出數學課外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下課鈴響了,他趕忙收起課外書,飛速將同桌的答案抄在自己的作業本上。

  女生乙:她的成績在全年級都名列前茅。老師剛佈置完作業,她很快就寫完了。有時候,她覺得這種題目太簡單了。離下課還有十分鐘,她又沒事可幹了,沒辦法,只能翻開書本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1)針對上述現象,教師在處理時應遵循什麼樣的教學原則?教學實踐中應如何貫徹這一原則?(4分)

  (2)你認為教師如何做才能促進兩位學生更好地發展?(6分)

參考答案

  (1)針對材料中的問題,教師在處理時應遵循量力性原則。量力性原則也稱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使他們能夠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貫徹該原則的要求有:①瞭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②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

  (2)①根據男生甲的情況,教師可以先激發其對語文的喜愛之情,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然後幫助其樹立信心;接著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之。②根據女生乙的情況,教師可以單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其“開小灶”,如教師可以給該生布置一些難度超越普通學生的題目等。這樣,才不會浪費女生乙的時間,同時又能幫助其進一步提高。

你的教師夢,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來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