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資格比宋江高得多,水滸一百零八將沒他,最後卻被自己人殺害

水滸傳 宋江 柴進 朱貴 白馬晉一 2017-05-01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在《水滸傳》中,王倫算不上什麼主角,連一百零八好漢都排不上,但絕對是個數一數二的配角,最早跟他佔山為王,奉他為帶頭大哥的杜遷、宋萬和朱貴都能位列梁山好漢之中。可見王倫並不是那種無足輕重、毫無價值且碌碌無為的小人物,再不濟也是水泊梁山的創始人,第一任寨主,在山東一帶薄有聲名,帶了七、八百人嘯聚山林,相比於第三任寨主宋江最鼎盛時期的五、六萬人,簡直是判若雲泥,天壤之別。

王倫時期的水泊梁山雖然只是個微型山寨,但畢竟為後繼者晁蓋、宋江打下穩固根基,間接積累了宋江被招安的資本。奈何王倫這等有大功於梁山的開創者,最後卻命喪在自己所收留于山寨的林沖刀下,更是惹來有謙謙君子美名的林沖揚聲惡罵,還被定型為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反面人物於世間。

此人資格比宋江高得多,水滸一百零八將沒他,最後卻被自己人殺害

王倫在《水滸傳》的出場卻不是自己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世人面前,而是通過柴進口中對殺人重犯林沖的介紹: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喚做摸著天杜遷,第三個喚做雲裡金剛宋萬。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

由此可見王倫的出場,是暗出場,從柴進的口中對這個水泊梁山的開創者做了個交待。

而後,林沖在梁山腳下一酒店裡,又從表面上是開酒店實際上是收情報的梁山頭領王倫手下耳目朱貴知道王倫的底細,即原來王倫當初不得第之時,與杜遷投奔柴進,多得柴進留在莊子上,住了幾時。臨起身,又齎發盤纏銀兩,因此有恩。

此人資格比宋江高得多,水滸一百零八將沒他,最後卻被自己人殺害

綜合一下柴進的介紹以及朱貴透露的信息,不難就得出五點對王倫及其領導下樑山的結論:

其一,王倫的身份。

王倫,人稱“白衣秀士”。秀士,指德才優異的人。古人對秀者又作了延伸,即絢麗多姿,清秀脫俗,文靜高雅,灑脫自然,主相貌、舉止之別也。在宋、明間,秀還是對官僚貴族子弟和有財勢者的稱呼。一個“白衣秀士”的稱呼,一下子就將王倫的身份、形象、才識及社會地位統統反映出來;

其二,王倫的魄力。

王倫是讀書人,還是個秀才。在宋代,讀書人,特別是考取功名的人,通常是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王倫進京考功名不果,看透官場黑暗,毅然決然放棄秀才身份,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王倫這等魄力不得不讓人佩服。與林沖、宋江等人不同,王倫不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才被動上山為寇而是主動上山,是為受盡官府壓迫又無處容身的人開創一片理想的王道樂土;

其三,王倫的本性。知恩圖報是人的本性。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王倫因到東京考試落地,成了不第秀才,身無分文之下投奔柴進,白吃白喝白住相當長的時間,離開時,還拿著柴進所資助的路費。對柴進的大恩大德,王倫銘記於心,時不時就回報柴進一二;

其四,梁山的位置。梁山泊是濟州管下的水鄉,水中有山,山中有城,城中有寨,水接遙山,蘆葦縱橫交錯,山高林密、絕徑林巒,層巒疊嶂,有如虎踞龍盤,落草為寇首選之地;

此人資格比宋江高得多,水滸一百零八將沒他,最後卻被自己人殺害

其五,梁山的成份。梁山上成份複雜,出身不一,軍官、官吏、地主富戶惡霸、山大王、做生意、走江湖,漁民、獵戶等。總而言之,要麼犯罪無處容身不得不上山要麼義氣感召只好上山要麼被梁山人陷害只能上山。

王倫,一介書生,不第秀才,卻開創出一個王道樂土,收留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歸的人在梁山安身立命。可惜的是,最後卻因為收留因劫持生辰綱被朝廷通緝的晁蓋一夥,慘死在自己人刀下。

關注微信公眾號“白馬晉一”,更多西遊、三國、水滸等名著犀利趣味解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