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溝遺址與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形成研究獲進展

舊石器時代晚期(Upper Paleolithic,約4.5-1萬年)現代人的擴散、交流以及文化的區域多樣性是學界研究的重要問題。寧夏水洞溝遺址群自1923年發現以來,便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考古學者的目光。尤其是2003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團隊對該遺址群的多個地點進行了系統的發掘和研究,被中科院院士劉東生譽為“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文藝復興”。針對該遺址的研究取得了眾多成果,《水洞溝——2003-2007年度考古發掘與研究報告》獲得了中國考古學會頒發的“金鼎獎”;同時在該遺址的發掘和研究過程中,古脊椎所培養了近10位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專業方向的博士。水洞溝遺址群距今約4-1萬年,為討論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群擴散和文化區域多樣性等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世界史前學期刊》(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近期在線發表了古脊椎所高星、李鋒、陳福友、彭菲與國外學者的合作研究成果。水洞溝遺址群共包含12箇舊石器地點,其中第1、2、8、9、12等地點經過系統的發掘和科學的測年,研究顯示距今4萬年前,古人類開始進入水洞溝地區,此時古人類使用的石器技術主要為具有勒瓦婁哇技術特點的石葉技術,此種技術具有明顯的“西方”特色,與歐亞大陸北部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早段(Initial Upper Paleolithic)的石器技術具有相似性,指示了該時段古人類自西向東的北方擴散路線。然而,這種技術在水洞溝地區並未一直延續,距今約3.3萬年前,中國北方常見的簡單石核石片技術在水洞溝地區流行,並持續到距今約2.7萬年前。這一階段水洞溝地區的古人類雖主要使用相對簡單的石器技術,但開始相對頻繁地使用裝飾品(鴕鳥蛋皮串珠、穿孔貝殼等),遠距離採集優質石料,頻繁使用火塘,使用磨製骨器等。在簡單石核石片體系內產生的一系列技術和認知革新,可能預示了中國北方一個新的文化階段的出現。隨後,該區域基本不見人類活動的跡象,直到距今約1萬年前,掌握了細石葉技術的人群才開始重新出現在這個地區,並開始利用小型動物、使用“水煮法”等間接用火技術、製作骨器和裝飾品、使用磨石和磨棒等。

水洞溝地區距今4-1萬年前的文化序列對認識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綜合中國北方的發現,具有勒瓦婁哇技術特點的石葉技術時空分佈皆比較侷限,目前分佈地域限於西北地區,時間段在4萬年左右,預示了來自西方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影響;距今3.3萬年左右,中國本土的舊石器組合開始較為頻繁地出現新的文化因素,包括裝飾品、骨器、遠距離優質原料利用等,預示著本土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開始;距今約2.5萬年前,細石葉技術開始出現,並在中國北方呈現逐漸流行的趨勢,代表了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發展階段。這一舊石器時代晚期不同時段的發展展現了與歐亞大陸西部不同的道路,一方面體現了本土舊石器技術發展的延續性,另一方面也存在西方舊石器技術影響的證據,大大彰顯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區域多樣性。文章還提出並強調了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存在的諸多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是否存在一個流行小石葉(bladelet)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階段?細石葉的起源和區域多樣性問題?細石葉技術是否完全取代了簡單石核石片技術模式……這些問題的研究和回答必定會進一步豐富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區域適應多樣性的研究,同時也將促進人們更加全面地瞭解歐亞大陸北方現代人出現後古人類的擴散、交流和區域適應演化等眾多關鍵問題。

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的資助。

水洞溝遺址與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形成研究獲進展

水洞溝遺址群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演化序列(李鋒供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水洞溝遺址與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形成研究獲進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