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書法 啟功 沈鵬 藝術 墨香雅苑 2017-05-06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華夏收藏網訊 閱讀邱振中的文字,會被他質樸的文風、謹嚴的學風所吸引。有時,論述中還帶有幾分睿智。

而和他交談,則會認識另外一個“邱振中”。他談吐風趣幽默,爽朗的笑聲貫穿整個採訪過程。在他溫和的言辭中,內蘊著判斷的直率與立場的堅決。“相比於民國,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創作是進步的。”他更不避諱,應該取消書協、文聯等機制。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書法創作的專業化與職業化利大於弊

收藏週刊:民國書法一直是收藏市場上的香餑餑,特別是最近幾年,伴隨著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時間節點的到來,行情進一步走俏。在您看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是不是藝術魅力本身在根本上使然?

邱振中:這只是市場熱的表現。民國書法走俏,主要源於資源多,可供炒作的空間大。從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來說,民國書法並不是一個熱門。民國書法直接繼承了晚清的藝術風致,對於現在創作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收藏週刊:在民國書法的創作主體中,政要、文人及遺老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他們往往並不是專業書法家,延續著中國書法傳統,其藝術也往往被人津津樂道。而在當代,隨著社會分工日趨細密,書法家大多走向專業化與職業化。對於這種變化,您如何看?

邱振中:書法創作的專業化與職業化,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允許並鼓勵最有才華的書法家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而弊端則是難以避免藝術創作的程式化與形式主義。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收藏週刊: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邱振中:利大於弊。在我看來,僅僅就藝術本身來論,在專業化的驅動下,當代書法家的基礎訓練水準已超過了明清,更遑論民國了。相比於民國,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創作是進步的,是無愧於歷史、無愧於過去很多時代的。

收藏週刊:當代書法創作也常遭詬病——醜書大行其道,形式主義過於嚴重,市場引導過於突出……知名評論家陳傳席認為,“這種虛假繁榮還不如不繁榮”,“我們的後來人會鄙薄我們的”。對於這些批評的聲音,您如何看?當代書壇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邱振中:太多太多了。對於當下的爛東西、壞現象,我看得多了,但是你看,過去哪個時代不都是如此?我們批評當代,主要是當代的糟粕還沒有被淘汰。你看唐朝的狂草,那是藝術的高峰,但可靠的狂草作品現在都找不到五篇,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很多作品被淘汰了。評價一個時代的藝術,要看其高點,有關鍵的幾個人走在前列,那就可以了。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收藏週刊:您說當代書藝進步,能否舉例說明?當代有書法大師嗎?

邱振中:林散之先生、陸維釗先生、沙孟海先生,都堪稱大師,都可以被寫進藝術史的。

收藏週刊:啟功先生、沈鵬先生呢?他們的地位似乎存在不少爭議。

邱振中:在我看來,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收藏週刊:當代書壇在市場上有一個比較尷尬的現象,即書家的字賣不過畫家的字。對此,您如何看?

邱振中:市場是另一回事了。市場及價位對藝術水準的反映,很多時候並不準確。這要看書法家的心態,只要心態放正,市場好壞也沒什麼問題。我認為,藝術家只要生存沒問題就行了,至於能賣多高的價錢,不必很關心。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

■邱振中

一件好的傳統風格的書法作品,它既要讓我們回憶起傳統裡面最好的也就是那些核心的東西,同時又能讓我們感受到傳統中沒有的東西。林散之做到了這一點。

他的作品讓我們感覺到他跟過去草書的一些聯繫,結構上,用筆的基本方式上,特別是作品的氣息上,都有那種聯繫;同時其中又有前人所沒有的東西,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在筆法上的獨創性。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筆法的各個細節都被琢磨過、試驗過,各種不同的筆法都被人們用來創作過好的作品。這就碰到一個很大的困難,後來者要作出新的貢獻就非常難,就像中國的格律詩一樣。但是林散之的筆法不僅僅是從過去的傑作裡來,我們推測它最重要的來源可能是近代繪畫,再加上對水的運用,他在筆法上跟古人不一樣,貢獻了新的東西。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他書寫的時候,手的動作並不複雜,但是長鋒羊毫筆書寫的時候會扭曲成很多特殊的形狀,他按基本的動作去操作,寫下來就會有很多很好的變化。這種筆法在古代作品中從來沒有,這就是對草書、對中國書法的一個很大貢獻。一個當代人能夠對書法史作出這樣的貢獻,這是我們原來所沒有想到的。他能貢獻出這麼嶄新的東西,又能讓我們回憶起傳統中那些核心的東西,這個意義太大了。

(據《邱振中教授談草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