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書法 林則徐 蘭亭序 拓本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7-16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

林則徐的書法在27歲中進士入翰林院時已名聲卓著,作為清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宗唐人楷書,尤其追慕以方正見稱的唐代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作為臨池學書之規範,勤加體會臨摹,所以小楷《蘭亭序》拓本有歐陽公之遺風。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林則徐臨蘇軾《寒食帖》,紙本,四條屏,尺幅“121×27釐米×4 。

此件林則徐所書四條屏是他臨習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之作。作品洋洋灑灑,氣勢宏大,是其傳世作品中極為難得的精品。《黃州寒食帖》是蘇東坡一生最得意的作品,被譽為“蘇書第一”,元人鮮于樞將其列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之後,稱為“天下第三行書”。此書自然灑脫,腴潤多姿,跌宕起伏,為後人推崇不已。書後原有黃庭堅短跋一則,也就是林則徐所臨的最後二條中“東坡此詩似李太白”之後文字,是黃庭堅所書,在黃書中亦屬無雙之品。林則徐的臨習,採用的是意臨的方法,將蘇、黃二書融化為一,天衣無縫。其中既有蘇書的自然灑脫,又有黃書的開張俊拔,更融入了自身挺秀跌宕的書風特點,讀來令人一唱三嘆。

釋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款識:墨樵一兄屬臨。林則徐。

鈐印:林則徐印、讀書東觀視草西臺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後裔,1785年生,清朝籍貫福建侯官。

林則徐於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狀》中記述:“府君諱賓日,號陽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鄉(今海口鎮岑兜村),國(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睜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於道光二十年(1840)受命欽差大臣赴廣東禁菸。他雷厲風行,嚴禁鴉片,在虎門公眾銷燬沒收的鴉片煙237萬斤,取得禁菸運動的勝利,名振中外。嘉慶三年(1798年),林則徐中秀才,就讀鰲峰書院。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後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先後任江西鄉試副考官、雲南鄉試正考官。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監察御史轉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興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聲。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的第一人臣。諡號文忠。

林則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他一生勤勉於政事外,又喜讀書、藏書和書法藝術,早在青年時期就以書法聞名。在他被謫前往伊犁時,“大車七輛,載書二十篋,曰: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餘皆公卿求書綾絹宣紙也”。這是說林則徐登程時,裝了七車書,每箱以“東”、“壁”、“圖”、“書”、“府”這首詩中的一個字編號,共二十箱,其餘均是寫書法用的宣紙綾絹。他到達伊犁後,因政事相對寬暇,乃得以肆意於書法,遠近爭求,不數日所攜絹素已書寫一空。他的書法師法歐陽詢,擅長楷、行書,儒雅而有勁氣,風神飛動,是一位有成就的書法家。

清代林則徐小楷《蘭亭序》拓本、臨《寒食帖》墨跡

林則徐臨米芾《篋中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