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山水,人物,仕女,樓觀,花鳥,松竹無所不工。《繪圖寶鑑續纂》稱之為:唐寅山水人物,無不臻妙,雖得劉松年,李晞古之法,其筆姿秀雅,青出於藍。唐伯虎的書法更是博採眾長,熔王羲之,李邕,趙孟頫,顏魯公於一爐,風情瀟灑不與法縛。用結體俊美沖和、用筆秀雅流轉,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生動的筆勢,於秀潤中見遒麗,端美中露風華。晚年書風取法米芾,率意自然,八面出鋒,揮灑自如,已臻化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一代才子唐伯虎的生命走向了盡頭,臨終留句: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豁達隨性,不改變風流本色。風流才子成絕響,人間不見唐解元。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山水,人物,仕女,樓觀,花鳥,松竹無所不工。《繪圖寶鑑續纂》稱之為:唐寅山水人物,無不臻妙,雖得劉松年,李晞古之法,其筆姿秀雅,青出於藍。唐伯虎的書法更是博採眾長,熔王羲之,李邕,趙孟頫,顏魯公於一爐,風情瀟灑不與法縛。用結體俊美沖和、用筆秀雅流轉,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生動的筆勢,於秀潤中見遒麗,端美中露風華。晚年書風取法米芾,率意自然,八面出鋒,揮灑自如,已臻化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一代才子唐伯虎的生命走向了盡頭,臨終留句: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豁達隨性,不改變風流本色。風流才子成絕響,人間不見唐解元。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相對於其他三大才子,沒有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明史說他是:“徵明徵明幼不慧”。但他走的是郭靖的路子,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終成一代宗師。江南群賢凋謝之後,清明長德,主吳中風雅之盟者。可見無論你多麼風華絕代,首先是要活著。這讓小編想起了俞敏洪的一個段子: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20年,你們20年幹成的我幹40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後我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在送走了徐禎卿,唐寅,然後送走了祝允明,文徵明作為四大才子碩果僅存的存在又活了三十二年。 徵仲,生九十年,名播海內,既殞而名彌重。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山水,人物,仕女,樓觀,花鳥,松竹無所不工。《繪圖寶鑑續纂》稱之為:唐寅山水人物,無不臻妙,雖得劉松年,李晞古之法,其筆姿秀雅,青出於藍。唐伯虎的書法更是博採眾長,熔王羲之,李邕,趙孟頫,顏魯公於一爐,風情瀟灑不與法縛。用結體俊美沖和、用筆秀雅流轉,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生動的筆勢,於秀潤中見遒麗,端美中露風華。晚年書風取法米芾,率意自然,八面出鋒,揮灑自如,已臻化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一代才子唐伯虎的生命走向了盡頭,臨終留句: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豁達隨性,不改變風流本色。風流才子成絕響,人間不見唐解元。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相對於其他三大才子,沒有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明史說他是:“徵明徵明幼不慧”。但他走的是郭靖的路子,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終成一代宗師。江南群賢凋謝之後,清明長德,主吳中風雅之盟者。可見無論你多麼風華絕代,首先是要活著。這讓小編想起了俞敏洪的一個段子: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20年,你們20年幹成的我幹40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後我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在送走了徐禎卿,唐寅,然後送走了祝允明,文徵明作為四大才子碩果僅存的存在又活了三十二年。 徵仲,生九十年,名播海內,既殞而名彌重。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作為詩、文、書、畫的四絕全才,處事低調,也沒有唐伯虎那麼多花邊新聞,娶崑山吳愈之女,內行淳古,矢志不渝和妻子白頭偕老。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可能也是文徵明長壽的原因之一吧。還有一件是很有意思,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而文徵明託病不前往。這個寧王還真是胸懷異志,求賢若渴。請了唐伯虎,老唐發現情況不對,當即決定裝瘋自保。而文徵明壓根就沒去。可見功名利祿,侍奉權貴在文徵明眼裡淡若浮雲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山水,人物,仕女,樓觀,花鳥,松竹無所不工。《繪圖寶鑑續纂》稱之為:唐寅山水人物,無不臻妙,雖得劉松年,李晞古之法,其筆姿秀雅,青出於藍。唐伯虎的書法更是博採眾長,熔王羲之,李邕,趙孟頫,顏魯公於一爐,風情瀟灑不與法縛。用結體俊美沖和、用筆秀雅流轉,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生動的筆勢,於秀潤中見遒麗,端美中露風華。晚年書風取法米芾,率意自然,八面出鋒,揮灑自如,已臻化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一代才子唐伯虎的生命走向了盡頭,臨終留句: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豁達隨性,不改變風流本色。風流才子成絕響,人間不見唐解元。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相對於其他三大才子,沒有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明史說他是:“徵明徵明幼不慧”。但他走的是郭靖的路子,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終成一代宗師。江南群賢凋謝之後,清明長德,主吳中風雅之盟者。可見無論你多麼風華絕代,首先是要活著。這讓小編想起了俞敏洪的一個段子: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20年,你們20年幹成的我幹40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後我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在送走了徐禎卿,唐寅,然後送走了祝允明,文徵明作為四大才子碩果僅存的存在又活了三十二年。 徵仲,生九十年,名播海內,既殞而名彌重。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作為詩、文、書、畫的四絕全才,處事低調,也沒有唐伯虎那麼多花邊新聞,娶崑山吳愈之女,內行淳古,矢志不渝和妻子白頭偕老。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可能也是文徵明長壽的原因之一吧。還有一件是很有意思,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而文徵明託病不前往。這個寧王還真是胸懷異志,求賢若渴。請了唐伯虎,老唐發現情況不對,當即決定裝瘋自保。而文徵明壓根就沒去。可見功名利祿,侍奉權貴在文徵明眼裡淡若浮雲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書承李貞伯,畫繼沈啟南,平生雅慕趙鬆雪詩文書畫。逍遙林谷,勤於筆硯,大圖小軸皆有奇趣,既臻耄耋,德高行成,宇內望風欽慕。潘天壽在《中國繪畫史》中寫道:寸圖才出,承學之士,千臨百摹。可見在當時,文徵明已風行天下。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山水,人物,仕女,樓觀,花鳥,松竹無所不工。《繪圖寶鑑續纂》稱之為:唐寅山水人物,無不臻妙,雖得劉松年,李晞古之法,其筆姿秀雅,青出於藍。唐伯虎的書法更是博採眾長,熔王羲之,李邕,趙孟頫,顏魯公於一爐,風情瀟灑不與法縛。用結體俊美沖和、用筆秀雅流轉,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生動的筆勢,於秀潤中見遒麗,端美中露風華。晚年書風取法米芾,率意自然,八面出鋒,揮灑自如,已臻化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一代才子唐伯虎的生命走向了盡頭,臨終留句: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豁達隨性,不改變風流本色。風流才子成絕響,人間不見唐解元。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相對於其他三大才子,沒有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明史說他是:“徵明徵明幼不慧”。但他走的是郭靖的路子,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終成一代宗師。江南群賢凋謝之後,清明長德,主吳中風雅之盟者。可見無論你多麼風華絕代,首先是要活著。這讓小編想起了俞敏洪的一個段子: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20年,你們20年幹成的我幹40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後我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在送走了徐禎卿,唐寅,然後送走了祝允明,文徵明作為四大才子碩果僅存的存在又活了三十二年。 徵仲,生九十年,名播海內,既殞而名彌重。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作為詩、文、書、畫的四絕全才,處事低調,也沒有唐伯虎那麼多花邊新聞,娶崑山吳愈之女,內行淳古,矢志不渝和妻子白頭偕老。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可能也是文徵明長壽的原因之一吧。還有一件是很有意思,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而文徵明託病不前往。這個寧王還真是胸懷異志,求賢若渴。請了唐伯虎,老唐發現情況不對,當即決定裝瘋自保。而文徵明壓根就沒去。可見功名利祿,侍奉權貴在文徵明眼裡淡若浮雲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書承李貞伯,畫繼沈啟南,平生雅慕趙鬆雪詩文書畫。逍遙林谷,勤於筆硯,大圖小軸皆有奇趣,既臻耄耋,德高行成,宇內望風欽慕。潘天壽在《中國繪畫史》中寫道:寸圖才出,承學之士,千臨百摹。可見在當時,文徵明已風行天下。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不同於現在的書家追求展廳效應,動輒巨幅鉅製,文徵明在小楷上浸潤深厚,造詣頗高。繼承鐘王古法,脫胎於唐人小楷,形成“溫純精絕”的自家風貌。其小楷寓瀟灑於方正之中,現飄逸於工整之外。小行草也同樣精熟華美,用筆清勁秀麗,流暢渾厚,結體茂密緊湊,上下貫通,行氣充足,信筆揮灑,逸趣盎然。在其《跋李少卿帖》中我們可以管窺到文徵明的書學思想:自學書不講,流習成弊,聰達者病於新巧,篤古者泥於規模。公既多閱古帖,又深詣三味,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這種在遵守法度,於表現逸趣找到平衡是文徵明在書法上的追求。同時也是吳門書派的一個根本特徵。放浪癲狂如唐伯虎,其書法亦是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並無張狂奔放之態。

最後來欣賞一首文徵明的《睡起》,體會一下文徵明生活上的閒適於精神上的瀟散。

睡起西齋片雨過,綠陰庭院晚涼多。烏衣春盡渾無語,白薴秋來漫有歌。

世態風雲從變幻,山林日月未蹉跎。卻憐逸少猶多事,時寫黃庭換白鵝。

"

在國人傳統意上的才子,是在詩文上的成就和天賦,人們耳熟能詳的,遠有曹子建,司馬相如,中有李太白,杜子美,近有徐志摩,錢鍾書。而書畫則是才子們的一種炫技,是他們光華奪目的外衣。在人們街頭巷尾的歡談中,儒雅沖和是才子的儀態,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日常。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其詩文書畫又高妙幾何呢?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很多人最先接觸到江南四大才子這個組合應該都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四個插科打諢,獵豔尋花的二貨糗事連連,讓人捧腹開懷。當然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號稱的是吳中四才子。雖然作為人們仰望的才子,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影視劇中的那般放浪逍遙,都有著各自的悲喜人生,民間之所以流傳著他們各種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大抵是因為他們才名太盛吧,有才的人就應該承載人們期待的故事性。而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他們負一身才華走出了怎麼的人生軌?才名之下誰高誰低?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徐禎卿,明史記載:“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這讓我想起了陸毅版三國的一個橋段:“魯肅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

魯肅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

周瑜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

孔明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周瑜面朝孔明:“哦?”

孔明繼續:“因為在下隆中草廬中僅僅只比公瑾多了一本書”

周瑜:“何書?”

諸葛亮曰:“皇曆,要是沒有它,我這山中野人會忘乎秦漢,不知歲月。”看看這就是牛逼人物的讀書方式,過目不忘,破萬卷而家不蓄一書。徐禎卿也是這樣的牛人。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明史雲: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這大概是四大才子最早和最官方的出處了。可見國人對組合的痴迷由來已久,有很帶江湖氣的八大金剛,四大天王等草臺班子,也有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赫赫明星。

如果說才子必須要詩文書畫全能,那麼徐禎卿同學就有些偏科了。雖然在書畫方面乏善可陳,但在詩歌上卻是獨領風騷。禎卿體癯神清,詩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能在明史中被稱為:為吳中詩人之冠,可見其詩名之盛。而吳中又是千山千水才子的江南士林之冠,自古吳中多名士。徐禎卿號稱“文雄,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這個前七子在文學史上可比吳中四大才子顯赫多了,因為人家前七子一個全國性的文學流派的精英集萃。這好比市高考狀元和全國狀元的差距。這裡來兩首徐禎卿的詩歌共大家吟賞:

偶見·深山曲路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九日遊眺二絕句

頻年搖落寄邊州,無賴今晨強出遊。

從教烏帽欺人發,不耐黃花亂客愁。

雖然比不上盛唐氣象,徐禎卿已是明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了。徐禎卿的詩風格哀婉清麗,從最小處著眼,含蓄委婉,詩中的悲傷幽怨,深情飽滿,發自肺腑,讓人讀來感同身受。但徐禎卿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唐伯虎書法作品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這就是開了掛的人。雖然是開來掛的神童,但他的科舉之路卻頗為坎坷,自十九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一路撲街,五十二歲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參加會試,他兒子高中進士,祝允明名落孫山,真是悲喜交集。雖然在科場上鬱鬱寡歡,在書壇上祝允明卻是春風得意,成就極高,尤以草書見長,特別是大幅長卷,汪洋恣肆,氣勢豪放,被後人稱為明代草書之冠。但祝允明在小楷是也造詣深厚,翁方綱有云“祝京兆以小楷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晉法者,惟枝指生得其正脈也”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從祝允明所著的《書述》和《奴書訂》,可見祝允明的書學思想是尊古學古,甚至復古的,所謂沿晉遊唐,守而勿失。當時的科舉正興,館閣體正盛,但已有一部分人對館閣體展開了反思,甚至抨擊。提出書法應該求新求變,嘲諷館閣體乃至遵循傳統的書學人為奴書,其中就有當時的大書家李應楨,他還有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可祝允明可沒有因為姻親關係而留情面,直言李應楨的書法缺乏傳統根基,胸懷自喜。同時指出否定傳統,惟新是求將導致書法藝術的衰亡和終結。其實祝允明並非刻板的復古,支持館閣體,他提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力而缺乏性情,這樣的書法沒有神采,只有性情的表現,沒有深厚的功力,則神采不能落實。應該將書者的性情建立的紮實的基本功上,才能暢快淋漓的展現出作品的神采。這樣的書學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實用。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唐寅,字伯虎,曾奪得鄉試第一名的唐伯虎本該前程似錦,無奈因科場舞弊案受到牽連,身陷囹圄。從此頹然落寞,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蕩江湖之遠,結廬桃花,縱情書畫。留下滿滿的一筐故事在人間流傳。大家還記得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一直要發飆,卻又發不出來的王爺嗎?那便是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唐伯虎和寧王那段故事在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最終寧王謀反被王陽明平定。唐伯虎退步抽身早,才沒捲進這場災禍,裝瘋避禍古已有之,啥時候都好使。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唐伯虎築室桃花塢,比效劉伶,飲酒作樂。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從秋香嘴裡吟誦出來自是別有一番風韻。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才高放浪,人生跌宕,故事性太強以至民間各種傳說都往唐伯虎身上靠,其實大多是杜撰添加的。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豔,傾動流輩,傳說者增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就是刨去這些人們添加杜撰的這些風月故事。真是的唐伯虎也是極負才情光彩和性格魅力的。賦性舒朗,狂逸不羈的他,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而唐伯虎書畫雙絕,也不愧是為人稱頌的才子。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祝允明書法作品

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山水,人物,仕女,樓觀,花鳥,松竹無所不工。《繪圖寶鑑續纂》稱之為:唐寅山水人物,無不臻妙,雖得劉松年,李晞古之法,其筆姿秀雅,青出於藍。唐伯虎的書法更是博採眾長,熔王羲之,李邕,趙孟頫,顏魯公於一爐,風情瀟灑不與法縛。用結體俊美沖和、用筆秀雅流轉,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生動的筆勢,於秀潤中見遒麗,端美中露風華。晚年書風取法米芾,率意自然,八面出鋒,揮灑自如,已臻化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一代才子唐伯虎的生命走向了盡頭,臨終留句: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豁達隨性,不改變風流本色。風流才子成絕響,人間不見唐解元。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相對於其他三大才子,沒有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明史說他是:“徵明徵明幼不慧”。但他走的是郭靖的路子,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終成一代宗師。江南群賢凋謝之後,清明長德,主吳中風雅之盟者。可見無論你多麼風華絕代,首先是要活著。這讓小編想起了俞敏洪的一個段子: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20年,你們20年幹成的我幹40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後我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在送走了徐禎卿,唐寅,然後送走了祝允明,文徵明作為四大才子碩果僅存的存在又活了三十二年。 徵仲,生九十年,名播海內,既殞而名彌重。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作為詩、文、書、畫的四絕全才,處事低調,也沒有唐伯虎那麼多花邊新聞,娶崑山吳愈之女,內行淳古,矢志不渝和妻子白頭偕老。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可能也是文徵明長壽的原因之一吧。還有一件是很有意思,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而文徵明託病不前往。這個寧王還真是胸懷異志,求賢若渴。請了唐伯虎,老唐發現情況不對,當即決定裝瘋自保。而文徵明壓根就沒去。可見功名利祿,侍奉權貴在文徵明眼裡淡若浮雲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文徵明書承李貞伯,畫繼沈啟南,平生雅慕趙鬆雪詩文書畫。逍遙林谷,勤於筆硯,大圖小軸皆有奇趣,既臻耄耋,德高行成,宇內望風欽慕。潘天壽在《中國繪畫史》中寫道:寸圖才出,承學之士,千臨百摹。可見在當時,文徵明已風行天下。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不同於現在的書家追求展廳效應,動輒巨幅鉅製,文徵明在小楷上浸潤深厚,造詣頗高。繼承鐘王古法,脫胎於唐人小楷,形成“溫純精絕”的自家風貌。其小楷寓瀟灑於方正之中,現飄逸於工整之外。小行草也同樣精熟華美,用筆清勁秀麗,流暢渾厚,結體茂密緊湊,上下貫通,行氣充足,信筆揮灑,逸趣盎然。在其《跋李少卿帖》中我們可以管窺到文徵明的書學思想:自學書不講,流習成弊,聰達者病於新巧,篤古者泥於規模。公既多閱古帖,又深詣三味,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這種在遵守法度,於表現逸趣找到平衡是文徵明在書法上的追求。同時也是吳門書派的一個根本特徵。放浪癲狂如唐伯虎,其書法亦是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並無張狂奔放之態。

最後來欣賞一首文徵明的《睡起》,體會一下文徵明生活上的閒適於精神上的瀟散。

睡起西齋片雨過,綠陰庭院晚涼多。烏衣春盡渾無語,白薴秋來漫有歌。

世態風雲從變幻,山林日月未蹉跎。卻憐逸少猶多事,時寫黃庭換白鵝。

真實的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領風騷,並非獵豔尋芳的影視形象

文徵明書法作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